雄狮劲旅 第257章 :假如
作者:中华狼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257章:假如

  政府要召开一次科研大会,作为东北民盟军创始人,而且有着太多发明专利的丁潇逸,被周副统帅邀请来到了西京。在这次会议他认识了很多当代科学家、教育家,非常谦虚的称自己是晚辈。

  化工专家乐呵呵的笑道:“丁司令,我可是在化工领域里奋斗了十多年的老人了,可一种发明都没有,而丁司令却打造了东北、鞑靼太多的新化工产,发明之多连世界都可以成为迹!”

  丁潇逸风趣的调侃:“我是被逼的,如果没有化工产,我们的长白山集团公司没有出路。人在绝望的时候会拼命赌一把,这是我成功的秘诀。”

  数学家熊庆来走过来说道:“丁司令,你怎么对数学也精通?你究竟在哪方面才是专长?”

  “哦?哈哈哈哈,我对啥都没有专长,这样说大家可能不会相信,但的确是如此!如果说我的知识来至于太多的师傅传授,这我还是感到非常自傲!当年我第一个接触的采矿专家、动力专家、化工专家是一个苏俄人,我在他身学到了很多。

  当然,后来我遇到了遇,又和卡洛夫、安德鲁、拉尔、哈特曼、杰亚夫、维特等十一位来至欧洲的各种科学家、工程师认识,从他们身我学到了很多。而且现在东北、鞑靼所有工业技术都是有他们来完成制造的,没有他们没有现在东北、鞑靼的一切!

  当然,我的启蒙者是一位沙皇时代的大学讲师,她是把我从小抚养大的娘亲一样的玛雅大婶。后来我又娶了机电、电子博士琳娜做老婆,这样我被他们一群人熏染成了一个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通的怪胎。”

  “哈哈哈哈,丁司令太谦虚了!”

  “真的!”丁潇逸收起笑容严肃的说道:“在传统制造业以及传统技术衍生出来的领域,华夏离国外相差得太远太远。相对于西方,我们在基础工业面的积累远远没有西方那般雄厚。这不是我们华夏民族人类不够聪明,是欧美在技术封锁我们,他们最害怕华夏走向工业道路!因为他们最害怕华夏这头雄狮突然苏醒,会让世界颤抖!

  假如,我们只购买外国人的制造的飞机,如果他们故意刁难我们针对我们封锁,因为没有维护配件,买回来的飞机也会因此而无法飞蓝天,更别说使用飞机作战!假如,我们购买了洋人们的火车来建设自己国家的铁路,一旦针对我们封锁,因为没有常用的铁轮子、车轴、动力配件等,我们的火车还能开得起来吗?

  我们都知道过去轿车、汽车是从欧美进口的,假如他们和我们反目,因为轿车发动机的电控系统、电控喷嘴、活塞环、变速箱、小到高档汽车钢板、螺丝华夏完全不能生产,我们的汽车岂不是再也开动不起来了?

  现在世界都在建造高楼大厦,假如我们没有电梯,要爬几十层的高楼层去居住,你们谁还愿意做这样的居民?假如西方再次封锁我们,华夏造船业将会全面崩溃,因为船的各个组织架构和零部件都来自全球各地的厂商,远洋船舶的通信、舱室、自动化设备以及电机、电器等关键部件华夏都不能生产,仍然依赖国外进口,一旦受制于人我们该怎么办?

  世界在进步,假如西方再次封锁华夏、我们将造不出一台洗衣机、电冰箱,因为洗衣机、电冰箱的集成电路等等我们完全不能生产。不仅会被资本国家商人痛宰一把,还会丧失了尊严,进口的不仅价格高,而且我们永远也别想买到好东西!

  所以,我们不能被任何国家制衡,要打造出自己的产,让那些骄傲的洋人们知道我们华夏民族有多优秀!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知识,但要学为致用,并不是单单的去复制,而是要走出一条创新的道路来!

  工业时代已经来临了,可我们华夏教育根基还没有扎稳,连足够的大学生都没有,这对我们未来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我们要把教育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今天到这里参会的都是华夏当代最优秀的教育家、科学家、工程师,历史赋予了你们非常重的担子,能否改变华夏一穷二白的面貌,靠大家了!”

  卓越的物理学家叶企孙教授感慨的说道:“丁司令的几个假如问的太好了,但这已经不是假如,而且是现实!当初国民政府从洋人手里购买了五百架飞机,可最终能飞起来的还不到一百架!”

  丁潇逸斩钉截铁、铿锵有力地说道:“没有谁能阻挡我们走向工业道路,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动摇我们维护主权的意志!我们不怕封锁,只要我们开动脑筋不去依赖他们的技术,自己难道研发不出来了吗?

  东北是这样走过来的,当然了,如果没有我身边这些优秀的人帮助,仅靠我一个人是难以完成一切的!所以,我们要群策群力,要把所有科学家的智慧全都发动起来,让我们帮助自己的祖国走向昌盛和强大!”

  周副统帅双手响亮的击着:“说得好,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同于人际关系,他们想压制削弱潜在的对手,我们纵然愿意拿钱购买技术也难以买到想要的东西,只有走自主创新之路!西方对华夏出口的都是工业制造,他们是这样来掠夺了我们的黄金白银!

  现在却完全变了,我说变了是因为我们也有了洋人们更先进的工业制造,我们也有了世界独一无二最先进的合金技术。正是丁司令这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才让我们换回来了大量的外汇、资源和粮食,又让华夏在发展工业、教育、科技有了充足的资金。

  昨天一个外国大使理直气壮地指责我,说我们现在这些技术都是剽窃他们的成果。我笑着问道,现在东北这些技术世界各国哪个已经拥有?他迟疑了半天说道,虽然东北生产的一切他们都没有,但也不能否认是从他们的基础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我顿时笑了,用客气的言语告诉他,对你说的很对,世界科技都是在前人的成果进一步研发出来的。但你们国家所有生产的东西都是本国发明的吗?他顿时无语了。我最后严肃的告诉他。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华夏要想在研发方面取得突破、获得专利,确实面临较大的困难,只要华夏在某个高科技项目达到了、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会遭到抄袭的指责,实际情况却是华夏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对于一些我国原创的技术,其他国家往往也持有偏见,认为华夏不具备这样的研发能力。

  面对堪称严峻的技术引进局面,创新已成为华夏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要从至下痛下决心,增加教育和科研投入,力争把我国的科技搞出来,让我们国家迅速走工业道路,让我们的四万万五千万人口都有工作、都有饭吃。

  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建立强大国防体系。假如我们没有强大的海陆空部队,我们还会招来强敌入侵!所以说,这次会议是要让我们教育家、科学家、工程师等等都来发挥作用,没有你们的贡献没有一个强大的华民族!”

  “哗——”热烈的掌声在科学家们手拍响,他们感到激动和骄傲,华夏政府终于知道重视人才了。

  丁潇逸呵呵一笑道:“周大哥,不来不知道,这次来到才发现我们国家还是人才济济的嘛。”

  周副统帅摇摇头:“和东北、鞑靼的现状起来差远了!一个东北都已经拥有了两百多所大学,一个鞑靼还不足两百万人口,可大学已经悄悄建立起来了四十多所!这还不说你采用军队教育培养的成果,每一个专业、复员的军人都是人才,仅这一点我们做不到!”

  “这种事情可不能性急,要慢慢来。当初我们还不是从北平、天津大学招募了很多教授?为了教育发展,我们还聘请了山姆国几千人的教师队伍,这才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一所大学每年只要能有一千个大学生走出来,十年后我们的教育会有所收获。”

  “丁司令,东北的华语教育、汉语简化字都已经被教育家、科学家们认同了,今后是不是能给内地多提供一些教师力量?”

  丁潇逸微微一笑:“这不难,东北、鞑靼有专业的师范大学,每一年的毕业生可以朝内地派遣七成。其他大学生如果内地需要,我们完全可以进行支援!但是,大学生最多只能给内地提供一成,因为我们还不够用。”

  “哦?你们每一年都有近百万人才从学校里走出来,这么多人还不够用?”

  “呵呵,内地的工厂是靠工人来做劳动力的,而我们在远东、鞑靼的工厂是靠自动化生产工厂来做工的。我们一个工厂的用人数量减少了八成多,可要求的素质却是更高,一般的大学生还不能胜任,必须通过进一步培养才能成为合格的工人。”

  周副统帅忍不住苦笑一声:“使用人力劳动才能增加业岗位,你实行了自动化生产车间,岂不是让很多人都失去了饭碗?”

  丁潇逸用锐利的目光环视了科学家们一周,严肃的说道:“是的,自动化工厂的确让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岗位。可是,自动化工厂提高了生产力,能让各种产更加精致、精密和优越,也给劳动者减少了劳动幅度和强度,让他们的工资收入更高,生活更加美好!

  但我们不怕失业,因为有些工作是不需要太高的化的。如运输司机、环卫工人、道路维护、房屋建造、装修、小吃、商销售、植树造林、伐木等等。多劳多得,有才能者应该拿高工资,这才是最公平合理的!

  假如我们搞平均主义,那些有能力的人积极性还能调动起来吗?我们是要他们知道竞争的残酷性,生活的艰难性,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去努力,去创造,才会拼命去学习化和知识。我儿子曾经这样说过,他要在未来夺我的权,要做华夏三军总司令。虽然有点狂傲,但正是这种信念才让他从小在努力,这不是一种激励吗?”

  周副统帅忍不住笑了:“你儿子要夺你的权?哈哈哈哈,他不想夺你的财富?”

  丁潇逸顿时乐了:“钱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他的愿望是要超越我!”

  “呵,这小子野心不小啊!”

  本来自http:///html/book/40/40932/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