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劲旅 第348章 :他们是无名英雄
作者:中华狼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348章:他们是无名英雄

  程天是一位机械制造师,也是鞑靼远东科技城堡里第一代导弹制造专家。他能从工业人才变成一个军事人才,完全是出于偶然。但是,这位还不到三十岁的汉子却十分明白,东北、鞑靼、远东的快速发展不是来至于众多的人力资源,而是先进的技术。

  他心里十分明白,数控机床才是制造业崛起的基础,很多高精尖端的设备那些精密零件,都需要超级精密的数控机床来加工,因为机床不同于人,很多时候,人不能保证的,机床可以保证,只要机床的设计精度能够达到那样的程度!

  高档数控系统和机器人配合打造的自动化无人生产线,才是丁潇逸快速崛起的杀手锏,也是他能把生产成本降低到几十倍、百倍的真正原因。这种先进的技术丁潇逸是不会暴露出去的,不是他不愿意看到华夏用它快速发展起来,而是要对技术保密,决不能泄露,让外国人超越他们的制造能力。

  当然,丁潇逸没有把这种先进的技术公之于众,一方面是考虑到华夏实业家的购买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华夏的人力资源在工业迈进的过程培养更多的人才。远东科技城堡、滨海市、天宁群岛才是他全力以赴打造的三个智能化工业城市,无论自己打造多少设备,都要马投入到生产。

  当山姆国决定把七万枚导弹生产订单交给万能集团公司的时刻,所有生产任务是滨海市和天宁群岛的智能工厂开工生产的,作为真正的导弹专家,程天又要离开他热爱的军事生涯了。他是来和刘伯昭、邓希贤告别的,没有想到能在这里遇山姆国在欧洲战区的总司令。

  “你要调走了?”刘伯昭还真的有点吃惊了,大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丁潇逸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一个导弹旅长调离?

  程天很无奈的说道:“我们接下了给山姆国生产七万枚导弹的订单,工厂里缺少这样的专家,丁司令这才要求我马回去。”

  艾森豪威尔急忙问道:“你们生产这笔订单需要多久?”

  “这很难讲。如果全力开工,也许一个月能完成。如果你们需要的不太紧急,也可以生产半年以时间。”

  山姆国高级将领身子一震,面部抽·动着说道:“我们的订单可不是只有单兵导弹,还有很多程导弹!”

  程天自豪的笑了:“一枚单兵导弹才千美金,一枚程导弹少数也在十万美金以,我们非常欢迎这样的订单。艾森豪威尔将军是担忧我们的生产力不够?放心吧,我们能生产导弹的工厂少说也有三百多家,别说是七万之数,算是七十万枚我们也能完全生产出来。告辞了各位,新来的导弹旅长是一位纯粹的军事官员,他会很好的配合你们进行防御和作战。”

  看着扬长离去的东北汉子,邓希贤感慨的说道:“他是高级工程师,是丁潇逸当年培养的第一批人才,我们现在使用的所有武器和装备都有他的一份功劳。”

  刘伯昭疑惑的问道:“这样的人才丁司令怎么舍得派到前线来?”

  “呵呵,程天是来在战争检验武器性能的,可以说,丁潇逸手最能干的一批人才,他也算一个!”

  “我明白了,他们是隐藏在暗的精英。”

  邓希贤喷然狂笑:“只能说他们是无名英雄。生产一枚导弹需要很多工序,也有很多先进技术,算是我们把技术送给了山姆国,他们要想完全吃透没有个三五年功夫是难以办到的。所以,山姆国才会把订单交给我们华人公司。

  但是,要让民用公司去生产导弹,不仅生产能力不够,精确制造也会成为难题。而这样的事情放到丁潇逸手里不是太大的难事儿,因为他的远东科技集团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制造能力和技术。这种技术才是绝密,我也只是去参观过一次。”

  听着华夏军官敬佩不已的交谈,艾森豪威尔急忙说道:“刘将军,邓将军,丁司令手的高级技术也没有交付给你们的国家使用?”

  “呵呵,艾森豪威尔应该明白,一个公司和一个集团公司的新技术都是绝密的,这一点在你们国家不也是一样吗?这叫商业机密,关系着公司的未来和利益,谁会轻易送人?”

  “难道华夏现在使用的工业母机还不是最先进的?”艾森豪威尔顿时吃惊了,山姆国从前是对外销售车床等设备的大户,自从东北长白山集团公司出现后,他们从出口变成了进口。现在突然听到,原来他们购买的设备还不是最先进的,真让他感到了震惊!

  邓希贤摇头笑道:“华夏的工业母机在当今时代是最先进的,但丁司令还掌握着更加先进的技术,这一点毫无疑问!拿原子弹、氢弹、导弹来说吧,如果它真的是天下无敌的战争利器,丁司令会这么大方送人和卖出去?”

  艾森豪威尔苦笑一声道:“我们也猜想到了,但不敢相信这种事实。全世界都在准备打仗的时刻,华夏能连续两次裁减部队,这绝对不是作秀,而是有非常的自信!”

  刘伯昭乐爽朗的笑道:“我们华夏八个战区,真正能作战的只有十八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三个军,全军共有五十四个军级单位,坦克装甲师才十八个,总共装备的坦克数量还不足六千辆。

  如果说军力对,不说远的,算是艾森豪威尔将军统帅的部队恐怕也超过了我们很多,而老毛子装备的坦克总数已经达到了一万多辆!如果是坦克大战,别说华夏和苏俄、德国、山姆国无法拟,恐怕连大英帝国、倭国、意大利等国家都我们兵力雄厚!”

  山姆国将军再一次摇头:“战争不是以人数来决定胜负的!”

  “也不尽然。如说苏俄,现有9个机械化军还嫌不够,还要继续增加到61个坦克师,装备的坦克总数恐怕要超越一万四千辆!如果他们突然发起攻击,这样的钢铁洪流谁能阻挡?德国在苏俄边境一共集了17个坦克师,坦克总数才三千多辆,如果苏德发起战争,将军认为谁最终能赢取战争?”

  艾森豪威尔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苏俄采取的是人肉战术,是靠人海战术应对的战争的。在双方的兵力和装备相等的情况下苏俄一定战胜不了德国,因为德国依靠的是以质取胜。苏俄的军工体系在技术水平和总体生产能力都逊于德方,而且战争初期的严重损失又使其技术兵器的装备数量急速降低。

  在这种状况下,苏俄明智地将己方的军工生产模式定位为——生产“快速消费”,即在尽可能保证主要战斗性能的前提下,压缩工序,简化生产步骤,以适用的质量标准和较大的生产数量来抵消德国的质量优势,最终达到“以量胜质”的目的。”

  “对,史达林采取的是用持·久战和消耗战拖垮敌人,设备简陋,机体还以木材为主,发动机寿命竟然只有200小时。他们没有足够生产全金属飞机的设备、技术和熟练工人,但生产木制飞机却轻车熟路。

  而且,这些“斧头砍出来的飞机”,在实战和精锐的战斗机等相并未表现出绝对的代差,而源源不断的供应和大量消耗的战法,无疑耗尽了敌人的元气。虽然远程轰炸机、制导炸弹、防空导弹、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等新锐兵器都已经出现,但在最寒冷的欧洲北部作战,恐怕没有任何国家能消耗得起!

  苏俄的战争效率还是值得赞扬的,他们号称战斗民族,在战场顽强作战的风格一点都不次于德国和倭国。他们的军事指挥官能力并不差,从兵力到物资装备,苏俄有绝对的数量优势。所以,谁想在短时间内击败他们也不现实。”

  欧洲战区司令官叹息一声道:“我们也知道这些事情,可老毛子狡诈善变,随时都有可能倒戈,根本没有信誉。如果原子弹、氢弹、导弹技术到了他们手里,恐怕他会希特勒更加疯狂!”

  刘伯昭将军呵呵一笑道:“丁司令也有这种忧虑,所以,苏俄政府三番五次派人过来要和我们讲和,他从来不去考虑。这样的国家最好让他彻底完蛋,否则世界一刻都不会平静下来!”

  “可你们华夏并没有真正要打,难道要借助我们之手干掉苏俄?”

  “哈哈哈哈,丁司令曾经说过,干掉一个国家再简单不过,只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可是,这样的打击太可怕了,简直是一场大屠杀,他可不愿意背负伤害平民之罪。只要苏俄不主动挑衅华夏,我们不会置他于死地!”

  艾森豪威尔身子一震:“难道华夏希望战场这样僵持下去?”

  “将军,德国不是已经表态不再和大英帝国、山姆国作为敌人了吗?你们怎么去评判这件事儿?”

  “这——”

  刘伯昭将军继续说道:“如果说苏俄是靠顽强的战斗意志来打仗,现在的德国恐怕是依靠先进的武器。一如既往的严谨是德军的法宝,从训练到后勤再到装备,无一不体现德国人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

  装备而言,在坦克,大炮,飞机等重武器方面德国也许稍逊于同盟国阵营,可他们也有原子弹、导弹,如果两个阵营真的要血拼到底,最终的赢家会是谁?我们司令说了,只能会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所以,何去何从山姆国要先考虑清楚,如果要打坚决进攻,时间拖得越久两个阵营的战争会更加凶险激烈。你们不是准备在地海一线要发起夺岛战役了吗?既然这里焦灼犹豫,还不如先从地海各岛屿发起攻击,首先逼迫意大利投降,然后形成三面包围岂不是更有震慑力!”

  艾森豪威尔叹息一声道:“德国为了帮助他们的盟友,已经派出部队进入意大利了。自从导弹出现以来,战争的激烈程度已经翻倍增长,如果要贸然进攻是血战!”

  “如果不对轴心国进行打击,同盟**队来这里的目的又是什么原因?”

  “这——”艾森豪威尔尴尬的摇摇头,一句话也说不来了——

  本来自http:///html/book/40/40932/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