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她不想穿 第33章 清穿(2)
作者:枫荷梨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乌兰看着静立窗前的素色身影,不知为何,眼前的人明明神情平静,乌兰却从那纤细单薄的身影上感受到了一种沉郁的悲伤,莫名的鼻头一酸,几乎要流下泪来。

  “乌兰,怎么了?”清淡的声音传来,眼前的人浅笑道,似乎方才的一切是她的错觉。

  乌兰有些怔愣,片刻后回过神,擦了擦眼角,“主子您有什么吩咐?”

  俞青微微一顿,道:“去藏书阁给我找些书来吧。”宫里的日子实在太无聊了,不找点事情打发时间实在难过。

  乌兰闻言,看了她一眼,视线中划过了一丝明显的担忧,欲言又止,“主子您大病初愈,又何必……”

  俞青自然知道她在想什么,原来的孟古青是真的对顺治一往情深,知道顺治喜欢汉学,便私下里找了许多诗词歌赋过来,每日挑灯夜学。

  然而她出身蒙古,自幼接触的是骏马草原,连汉话都说不全,更别提学习诗词歌赋了,何况这个草原上长大的姑娘虽然聪慧,但于这诗词一道实在没有什么天分。

  好不容易学会了几首诗,满以为会令对方刮目相看,谁曾想迎来的却是无情的打击?

  俞青知道现在的行为肯定让乌兰她们误会了,当下也不想解释什么,摆了摆手,乌兰无法,终究还是领命下去了。

  此时已是秋末,天气日渐寒冷,俞青坐在窗前,翻阅着乌兰给她拿来的道德经,却见乌兰快步进来,“主子,太后娘娘来了。”

  俞青微微一惊,放下书卷迎了出去。

  才到宫门口,便见迎面走来一行人,当前一人一身明黄色褂袍,头戴花钿,浑身上下一丝不苟,眼角虽然有了不少岁月的痕迹,但眉目明丽,风韵犹存,能够看出年轻时是个绝色美人。

  这位就是历经清朝三代帝王的女人。

  俞青蹲身行礼,孝庄摆了摆手,示意苏茉尔扶她起来。对着俞青伸出手,“孟古青,到姑母这边来。”

  俞青站起身,伸手扶着孝庄往前走。

  孝庄看着眼前的女子,孟古青素日喜穿颜色鲜亮艳丽的衣裳,不是明黄便是大红,头发也都是繁复高贵,满头珠翠。

  今日的孟古青却没有像往常那般打扮华丽,身上只穿着件浅蓝色的旗装,银线绣着朵朵白梅花,满头乌发只梳了个简单的小两把头,除了一支玉兰花簪外别无他物。

  虽然简简单单,却清雅沉静,别有一种气质,几乎是变了个人一般。

  孝庄从未见她这般形容,按下心中的诧异,温声道:“孟古青,你的身子怎么样了?可好些了?”

  俞青微微一笑,“已经没事了,姑母您别担心。”

  孝庄看着孟古青雪白额角上的疤痕,心下也有些怜惜,拍了拍孟古青的手背,轻叹了口气道:“你这孩子,这次可吓坏我了,幸而有惊无险,否则你若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怎么跟你额祈葛交代?”

  俞青闻言微微垂眸,掩下目光中的嘲讽,“是侄女不好,让您操心了。”

  明明是顺治先打了孟古青一耳光,还扬言废后,才导致孟古青失控,争执之时撞到脑袋,又淋了雨,才高烧不退,重病垂危。

  妻子性命垂危,不论是作为丈夫还是表哥,哪怕再厌恶,于情于理都应该过来看看,何况这伤很大程度上是顺治造成的。

  然而这些天,顺治却一回都没来过,也没打发人来看过,不闻不问,孝庄却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果然,亲儿子与侄女到底是不一样。

  孝庄在炕上坐下,一眼瞥见桌上的道德经,目光微微一闪,面上却不动声色,看着眼前淡定从容的孟古青,微微一笑,似乎不经意道:“你这孩子怎么看起这些书来了?往常不是总说看到书本子就头疼么?

  我还记得那年你缠着我教你汉学,结果学了好几天只学会一首静夜思,之后再不肯学了,没想到如今倒大变样了,连道德经都看得懂了。”

  俞青似乎并没有察觉孝庄探究的眼神,闻言微微一怔,皱眉思索了片刻,随即微笑道:“姑母您记错了,您当初教我的是千字文,不是唐诗。”

  孝庄闻言,眸光一闪,笑道:“是吗?看来是我年纪大了,记错了。”

  孟古青微微一笑,说到此处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道:“孟古青以前不懂事,现在才明白汉学的博大精深,确实值得我们学习。这几年也没什么长进,这一年还是跟着乌兰学了些。”

  孝庄闻言看垂首站在一旁的乌兰,点了点头道:“我记得这丫头是你额吉给你调教的,如今看来确实不错,竟让你主子学会了这么多。”

  乌兰闻言,恭恭敬敬地跪下,道:“这是主子聪慧过人,奴才不敢居功。”

  孟古青微微一笑,“侄女以前总是对汉人的东西不屑一顾,姑母您好心教我,我却不肯认真学,每次您布置功课都是偷偷找人帮我代笔。这次大病一场,侄女才想明白了很多事,以前是孟古青太任性了,现在也是想着多读些书,修身养性,改一改以前的火爆脾气。”

  孝庄闻言,面色柔和了许多,拍了拍孟古青的手,微笑道:“你如今明白过来就好,如今这天下虽是我大清的,但汉人的东西却仍有许多值得我们效仿,你既有这个心,日后就好好用功,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姑母。”

  孟古青垂眸,随即微笑道:“那以后侄女就打扰您了。”

  孝庄走后,永寿宫又恢复了宁静。

  俞青斜倚在软榻上,以手支额,神情莫测。

  她知道自己的性子与原本的孟古青相差太大,对外虽说是经历生死性情大变,但也难免会让有些人疑惑,只是也顶多是疑惑罢了,这个时代的人思想可没那么先进,一下子就能联想到借尸还魂上去。

  她的性情本就与孟古青完全不同,若一直伪装成火爆直爽的脾性实在太累,况且即便她掩饰的再好,也总有疏漏的时候,还不如一开始就以本来的性格呈现于人前。

  有重病垂危、感悟生死这个说法做铺垫,又有原主的完整记忆,也不用怕别人起疑。

  只是若按原本的历史轨迹,顺治将会在不久后废后,理由是‘无能’,这完全是个不是理由的理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这个皇后是多尔衮为他定下的,对顺治而言,是他人生中莫大的屈辱。

  当初多尔衮为顺治定下这桩婚事,尽管顺治心中不满,但慑于多尔衮的威势又不敢明着反对,只好忍气吞声,违心随从。

  多尔衮死后,顺治依旧把对多尔衮的怨恨迁怒到自己的皇后身上,成婚后就没有给过孟古青一天好脸色。

  顺治原本还迫于科尔沁与孝庄的压力,一直强忍着,待到亲政,自觉已经有了底气,何况又找到了自己的‘真爱’,自然不会再留着这个占了他心爱女人位置的眼中钉。

  顺治是铁了心要废后,连孝庄都挽回不了,而在侄女和儿子之间,在家务与国政之间,孝庄到底还是选择的后者。

  而孟古青又何其无辜?这个姑娘原本是蒙古的公主,大草原上的明珠,带着满腔欢喜嫁给了青梅竹马的表哥,却成了顺治与孝庄斗争的牺牲品,一辈子幽居禁宫,生死不明。

  如今她既已代替孟古青活下去,就绝不会让这个悲剧发生。

  ……

  宫外,一处幽静的小院。池边的凉亭中,一双男女依偎着喁喁细语,侍候的宫人们都远远站着,不敢打扰了那对鸳鸯。

  乌云珠靠在顺治的肩上,痴痴地看着眼前帝王俊美无俦的脸庞,面颊上一片晕红,眸中的波光柔的快要滴出水来。

  她从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她会站在这天下最尊贵的男人身边,成为他最爱的女人。

  这一切都像一个梦一般,美好的有些不真实,他们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一起谈诗论词,弹琴作画。

  他给了她无上的宠爱与温柔,让她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而这些,都是博果尔不能给她的,这才是她梦寐以求的爱情。

  只是为什么,她不能光明正大站在他身边?为什么,他身边还要有其他女人?

  盈盈如春水的眼眸划过一丝阴霾,抓着顺治衣服的手不自觉的紧了紧。

  “乌云珠,怎么了?可是身子哪里不适?”感觉到怀中人身子忽然变冷了些,顺治担忧道。

  “没什么,只是想到今日之后又不知多久才能见到皇上,心中舍不得。”乌云珠柔软的身体紧紧贴近那温暖的胸膛,低声道。

  顺治闻言,心中一软,抱紧了怀中的人,柔声道:“别担心,朕已经在暗中安排,等解决掉一切障碍,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在一起了。”

  乌云珠身子一颤,将头靠向他胸膛,柔柔道:“乌云珠不敢有此奢望,只希望能时时见到皇上,就心满意足了。”

  顺治心中又是感动又是心疼,这个傻女人,轻叹了口气,捧起女子温柔妩媚的脸,坚定道:“傻瓜,相信朕,朕说过,绝不会委屈你,你会是这大清的皇后,唯一站在朕身边的女人。你耐心等一等,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乌云珠眼眶一红,双手紧紧环住男人的腰部,“好,我等着皇上。”

  她要站在他身边,以一个妻子的名分,而不是见不得人的弟媳。

  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只要能站在这个男人身边,即便是下地狱,她也无惧。

  一切只不过是因为爱他而已,爱上一个人根本没有错,而他也爱她,相爱的人,本来就应该在一起。

  作者有话要说:咳,董鄂妃差不多要入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