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她不想穿 第65章 逍遥派(完)
作者:枫荷梨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巫行云一出房门,便见俞青单手支额,左手持卷,静静地坐在梨花树下读书。m乐文移动网

  清风徐来,枝头的梨花簌簌而下,飘落在她浅碧色的衣裙上,小几上的茶杯中正冒着热气,女子一袭广袖长衫,姿态娴雅,说不出的潇洒肆意。

  洁白如玉的花瓣衬着碧青色的衣裳,清逸出尘,犹如画中人。

  巫行云轻叹了口气,小小年纪便有这般风姿,怪不得无崖子会……

  俞青听到动静,抬起头来,见是巫行云,不禁微微一笑,衣袖一拂,指了指旁边的蒲团,“师姐你醒了,这是小妹新得的闻林茶,不嫌弃的话过来尝尝吧。”

  巫行云走到小几旁坐下,静静地看着俞青烫壶、置茶、温杯,一连串的动作犹如行云流水,让人心旷神怡。

  袅袅茶香中,如画的眉目在热气蒸腾间越发显得清隽出尘,巫行云心中暗暗疑惑,为什么一样的容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情?

  俞青斟好茶,微笑道:“师姐,请尝尝。”

  巫行云端起茶杯,只见茶汤清亮,汤色明净,细细品了一口,滋味醇厚,清香爽神,沁人心脾,冲俞青微微点了点头,“果然好茶。”

  俞青微微一笑,亦端起茶杯浅浅啜了一口。

  微风徐来,隐隐带着阵阵花香,暖洋洋的阳光从枝桠间洒下,俞青微微闭上眼,几乎快睡着了。

  一阵匆匆的脚步声打乱了这一方天地的宁静。

  俞青睁开眼望去,见是孙氏的心腹李婶,不禁微觉奇怪,“李婶,你怎么过来了,可是母亲有事吩咐?”

  李婶畏惧地看了眼巫行云,才低声道:“六娘子,方才奴婢得到消息,知府赵大人家和布政使周大人家遣官媒上咱们家来提亲了。”

  俞青与巫行云对视一眼,心中极为惊讶,自上回刘太守家的夫人回去帮她卖力宣传后,已经许久没有人敢上门提亲了,怎么这会竟一连来了两家?

  巫行云挑了挑眉,看向俞青,揶揄道:“没想到小师妹你的行情倒不错,才回来多久,就有好几家人家惦记上了,说不定明日连那王公贵胄也会慕名前来。”

  俞青摇头失笑,“师姐你别取笑我了,哪里有你说的那么邪乎。”

  巫行云原本是说笑,李婶闻言却是身子一颤,小心翼翼抬起头,觑了眼俞青,吞吞吐吐道:“娘子,来提亲的还有杨王府之人,老太爷说……说……”

  俞青心下顿时有了些不好的预感,见她目光闪躲,便知其中定有隐情,笑意一敛,皱眉道:“祖父到底说了什么?李婶你直说便是,我又不会怪罪于你。”

  李婶面色一僵,犹豫了片刻,才低声道:“老太爷说他已经答应了这门亲事,虽是侧妃,但以咱们家的身份也是高攀了,让您这几日好好准备,月底王府便会来抬人了。”

  俞青还以为自己听错了,重新问了一遍,见李婶一直低着头不敢吭声,才确定自己没有搞错。

  俞青险些气笑了,难不成她这些时日表现的太好说话了,李家这些人便以为她真的软弱可欺不成?

  巫行云见她眉头紧锁,沉着脸道:“你不好处理的话要不我帮你出手吧,实在不行咱们暗中料理那杨王一顿,再偷偷离开便是,谅他们也找不到。”

  她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烦恼的,好好教训那杨王一顿,保管他歇了这个心思,实在不行杀了便是。

  俞青闻言摇了摇头,知道巫行云的意思,以她的能力,她自然可以偷偷一走了之。

  只是她走了倒容易,留下来的李家必定会遭殃。

  无论她愿不愿意,她毕竟占用了李沧海的身体,虽然不想如他们的愿嫁人,但也不能给李父李母带来祸事。

  只是她也不可能真的任他们摆布,去当什么侧妃,须得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想到此处,俞青心念一动,见巫行云面色颇为担忧,笑道:“师姐不必担心,我已经有法子了。”

  巫行云既已痊愈,俞青也不想再待下去,大家闺秀的生活实在不适合她,这次倒是个脱身的好机会。

  巫行云不知道俞青是如何做的,只是数日后的清晨,李家六娘子不幸病逝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

  与此同时,临安城郊的玄清观多了位女冠,道号太微。

  时下道教流派颇多,比较权威的是正一派与全真派。

  正一派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主要以符箓为主,不禁嫁娶。

  而全真派则以内丹修炼为主,讲究清静无为,明心见性,主张苦修,极重清规戒律,而玉清观正是全真派的分支。

  俞青也是在一次采药的时候认识了玉清观的观主,玄清道长。

  两人于丹药一道各有心得,时常一起论道,成了忘年交。此次也是靠这位玄清道长帮忙,办理的出家度牒及路引等物。

  李家老太爷及一众族老自然心有不甘,尤其是在俞青交给他们那几册手札后。

  只是事情已成定局,他们也没有办法,况且俞青一身武功神鬼莫测,他们也不敢做得太过,生怕惹恼了那个煞星,把那些珍贵的手札又收了回去,到时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俞青做这个决定,也不只是为了躲避婚事,更多的是为了日后在外行走方便些。

  她不想被李家束缚,但确实得要一个合适的身份,不然成了一个黑户,在外行走是极为麻烦的。

  而且一个妙龄女子孤身在外实在多有不便,现在的这副身体相貌又太过出色,极容易惹来桃花,也容易惹来非议。

  俞青虽然不惧,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少些麻烦,也可以过得轻松自然些。

  这个世道对女子多有不公,幸而她有一身武功,有了可以自保的能力,让自己在未来能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

  宋人对道教极为,宋真宗的次女升国大长公主便曾自幼出家为道士,因此女道士虽然不多,但也并不稀奇。

  女冠的身份给了俞青极大的便利,她可以到处去走走,看看各地的风土民情,游览山河风光,哪怕她一辈子不嫁人,也不会召来别人异样的目光。

  数日后,俞青背了个小包袱,牵了匹马等在别院门口。

  不多时,巫行云也牵着匹马过来,两人对视一眼,翻身上马,离开了临安城。

  俞青一面帮巫行云打探李秋水的消息,偶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是行医救人,倒也颇为自在。

  只是巫行云体形特殊,一路行来惹来不少怪异的目光。

  只要不是太放肆的,巫行云一般都视作不见,并没有因此大动肝火,这点倒让俞青甚为惊讶。

  偶尔看见巫行云神色中的寂寥,俞青心下也颇有些不忍,只是一时半刻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这日,俞青两人行至云南境内,俞青忽想起逍遥子说过的无量山中的不老泉,心中一动。

  她怎么忘了,不老长春功既是修仙之法,那不老泉定然也不是凡品,说不定对巫行云的情况有些帮助。

  想到此处,俞青抬起头对巫行云道:“师姐,如果你没事的话,可以陪我去一个地方吗?”

  巫行云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好,去哪儿?”

  俞青微微一笑,“大理无量山。”

  …………

  俞青也是临时起意,却没想到在无量山的不老泉边竟会遇到一个意想不到之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隐居在此的逍遥子。

  俞青与巫行云又惊又喜,急忙上前行礼,“弟子拜见师傅。”

  逍遥子衣袖一拂,俞青便感觉一股熟悉又柔和的力量托着自己起身,顺势站起身,见逍遥子神光内敛,气息越□□缈出尘,心内一惊,惊喜道:“师傅,您的功力又精进了?”

  逍遥子年轻俊美的脸上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略有寸进,对了,为师并未泄露行踪,你们两个怎么找到这儿来的?”

  俞青看了神色不安的巫行云一眼,犹豫片刻,将事情的始末缘由细细说了。

  逍遥子听罢,面色不变,半晌方道:“行云,你小师妹所言可是真的?”

  巫行云低下头,“回师傅的话,小师妹所言句句属实。”

  逍遥子轻叹了口气,“为师早就担心会有这一日,临下山前还特意嘱咐过你,莫要耽于情爱,没想到你们还是……”

  巫行云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低声道:“弟子无能,辜负了您老人家的期望,请师傅责罚。”

  逍遥子挥手示意她起来,轻叹道:“罢了,这也是你命中的劫数,幸而你如今已醒悟,倒也为时未晚。”

  俞青趁机把自己治疗巫行云的思路说了,逍遥子闻言,沉吟片刻,道:“为师倒没想过这个法子,不老泉有洗净伐髓之效,依你所言,却也不是没有道理。

  如此,行云你先歇息两日,好好调养内息,为师再细细推敲一二,三日后再行治疗。”

  巫行云大喜过望,强忍住心中激动,恭恭敬敬对逍遥子行了一礼,便退下去了。

  逍遥子看向俞青,细细打量了片刻,颇为欣慰,“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之资质远胜为师,短短数年便已炼至第三层。

  只是我观你气息略有些浮躁,可是遇到瓶颈了?”

  俞青点点头,将自己修炼时遇到的问题一一说了。

  逍遥子沉吟不语,片刻后,道:“你这种状况为师倒没碰到过,不过每个人修行的道本就不一样,然而到最后还是殊途同归,你也不用太过担心,顺其自然便是。”

  俞青点了点头,“师傅放心,徒儿明白。”

  三日后,巫行云服下不老泉,逍遥子以真气为其洗筋伐髓。

  如此连续七日,洗髓完毕,巫行云的身形也终于慢慢开始变化,长大了一两岁。

  巫行云喜极而泣,俞青心下松了口气,也为她高兴。

  数月后,巫行云的身形已与常人无异。

  与此同时,外面亦有逍遥派的人传来消息,无崖子与李秋水也到了大理,两人就隐居在无量山下的□□当中。

  对此逍遥子并未说什么,只说了一句,“你们的事你们自己了断吧。”

  次日一早,俞青便发现巫行云不见了,同时不见的还有无崖子所绘的那副仕女图。

  俞青心知肚明,却没有与巫行云一起去找李秋水,即便俞青对无崖子没有一点意思,但无崖子对俞青心存暧昧却是事实,不管李秋水怎么想,两人见了面也只会徒增尴尬。

  不知道巫行云是如何处理李秋水与无崖子的恩怨的,回来的时候神情十分平静。

  俞青也没有多问,该做的她已经做了,仁至义尽,李秋水与无崖子究竟会怎样,她也不想再关心了。

  巫行云似乎放开了什么,看了眼侯在外面的俞青,微笑道,“事情已了,我也该回山了。”

  俞青微微一笑,“师姐一路保重。”

  次日一早,巫行云便拜别逍遥子,离开了无量山。

  …………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十几年过去。

  逍遥子早已破碎虚空,离开了此界,俞青的不老长春功也已修炼至第九层,只差那最后的一丝妙悟,便可功德圆满。

  然而一等数年,瓶颈却没有丝毫松动,不过俞青也不着急,依旧穿着一袭半旧的藏青色道袍,腰间悬着支碧玉箫,一面行医看病,一面四处悠游。

  巫行云继任了逍遥派掌门,李秋水好像成了西夏皇妃,至于无崖子,听说被弟子丁春秋背叛,一掌打下了山崖,至今不知所踪。

  俞青并没有再过多关注这些,仍旧继续着她的旅途。

  每个年代的社会风貌都不一样,即便是她以前熟悉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风景。

  她走过浩瀚无垠的沙漠,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也曾站在渺无人烟的雪山之巅眺望四海,甚至那神秘莫测的极北冰原,也留下了她的足迹。

  …………

  庆历元年,江南等地接连数十日雨水连绵不绝,江河改道,积涝成灾,江南处处水祸。北地却接连数月干旱,南涝北旱,死伤无数。

  而好容易洪水退去,忽然又爆发了疫病,饿死的,病死的,一时哀鸿遍野,阴曹地府也不知平添了多少冤魂。

  正此危难之际,太微真人带着数十位大夫到处义诊,行医施药,活人无数。

  数月后,疫病终于被清除干净,而那位太微真人却从此不知所踪。

  民间纷纷传言,有的说那位太微真人济世救人,功德无量,已经白日飞升了,也有的说那位太微真人本就是天界神仙,如今不过是功德圆满,回归本位去了。

  百姓们感念太微真人恩德,纷纷在家中立起长生牌位。

  圣上听闻此事,大为感动,命人重雕真人神像,并下令有司建祠,遣使致祭,号为“灵应祠”,御笔敕封“太微玄清紫极真人”。

  此后数年,民间的灵应祠日渐增多,香火繁荣盛极,太微真人也成了民间长保平安的女神。

  时光如流水,久远的传说慢慢湮没在岁月的洪流中,唯有矗立在道观中的神像,向世人无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作者有话要说:咳,本来想三千字完工的,谁知越写越多。这几个故事都是武侠世界,下卷换换口味

  谢谢大家的关心,已经涂了痱子粉了,希望能快点恢复,现在每天身上都是香喷喷的,好尴尬……

  ps:谢谢彩虹汤姑娘的□□,抱住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