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称皇 第八十九章 长平往事之赵括之死
作者:笔下演春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嬴政静静地坐着不说话,确实在那种境遇之下,三十多万的士兵,赵军粮饷被截。饥饿之下,人一多。总有些人确实什么都做得出。毕竟不只是所有赵兵都吃尸体,还有吃树皮和草的赵兵。

  这个时候营帐之外传令官跑了进来说道:“启禀大王、将军,李大富带到。”

  嬴政笑着说道:“去把他叫进来吧。”

  这个时候内史腾站了起来,急忙说道:“大王,不可。接下来所说便是隐秘。史书上都未曾记载,当时签署了保密协议,李大富并未参加过长平之战,在保密范围之内,就是大王你若是不这么向臣紧逼,臣也不会说出来。”

  嬴政听言,自知事情轻重。对传令官说道:“罢了,你去跟李大富说,让他到隔壁营帐中等待。我待会过去找他。”嬴政朝帐外看去,见到天色变暗。夕阳将要隐匿在地平线之下。

  传令官诺了一声,当即应声而去,内史腾看着传令官远去的身影。

  内史腾这才回头说道:“大王,如今天色不早,接下来老臣就长话短说了?”

  嬴政听言,心中有点嘀咕,说道:“老将军,先说好,长话短说可以,但是重要的东西可不能隐藏啊。”

  内史腾笑着说道:“大王,老臣当然不会隐瞒重要的东西。你就放心吧。”

  “刚才讲到,秦军困了赵军两周,赵军断粮,吃食谷中尸体。终于赵括看到谷外赵军久久不来,亲自带领赵国精锐破关。二万重骑兵。加上身后三十多万赵军,狠狠地冲击着谷口。”

  “不过很可惜。一群饥肠辘辘的赵军,根本已然没有了先前的气势。而且神情中疯狂的眼神,俨然失去了百战精兵的样子。赵军冲击着谷口一个时辰,在我秦国箭弩和战车的冲击之下。只得徒留五万人头。然后落魄的折返谷中。”

  嬴政听言。口中疑惑说道:“老将军,他们都饿到吃谷中战死将士的尸体了。为何还会有两万战马。”

  内史腾对于嬴政的这个疑问,说道:“因为战马是他们最后活着的希望,重骑兵代表着强势的冲击力。只要有战马他们就拥有一点底牌,他们就能活着。”

  “不过经过这次拼死的冲击。伤亡太过重大。而且谷外消息传不进去。白起将军又派人到谷中传播谣言,说赵国已经放弃了他们。让赵军投降。不过这个谣言虽然在谷中赵军广为传播。但是赵国的将军赵括却是不信的。他一直坚信赵王会派人来营救的,毕竟谷中兵马占据赵国大半兵力,而且还是南征北战的精兵。赵国肯定不会放弃救援。只不过受到了秦国拦截。”

  “事实虽然也如赵括那般。但是赵军中,军心已然不稳。谷中到处人心惶惶。加上饥饿。有些赵军想着投降。就这样,赵军产生了大规模的叛乱。谷中赵军分为两派发生了内战。一派是以赵括为首的赵军军,一派是叛变的军队。”

  “当时赵军谷中双方内战了两周,武安侯谷外得知,便下令,屠杀任何一个靠近谷口的赵国士兵,主将赵括投降,便不接受降兵!”

  嬴政震惊!站了起来,生气说道:“降兵不杀!为啥白起不接受降兵,那都是人命啊。而且把投降的赵兵拉进我秦国的军事编制之中,岂不是很好。”

  内史腾坐在地上,笑道:“大王,当时白起将军,趁着谷中赵军相互内斗,便只留了五万秦兵留守谷口,其余的全派出去帮助秦王阻截赵国的支援队伍了,若是此刻大规模的接受赵国降兵,很有可能三十万的赵军里应外合,覆灭秦军。所以,武安侯白起才下了这道命令。”

  “就这样谷中赵兵再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谷中的尸体也不能吃了。叛变的赵军自发的要杀赵括留着突围的战马吃,赵国双方军队在谷中展开了大规模的自相残杀,甚至是相杀而食。又过了两周,赵括终于平叛了谷中叛军。”

  “一周后。赵括又率领精锐的赵军冲击着关口,当时赵括一马当先,周身萦绕无尽的煞气。”说完内史腾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嬴政疑惑,问道:“老将军何故叹气啊。”

  内史腾说道:“一个月前,长壁之内,秦军和赵军厮杀的时候,赵括周身还没有如此浓重的煞气,而赵括这次闯关,确实周身煞气萦绕。不得不说是为将者的悲哀啊。他周身的煞气全是平叛赵军叛乱来的。当时赵括最后一次冲关,脸上已然没有了月前那样的意气风发。反倒是满脸的沧桑,令人唏嘘。”

  “当时白起将军事先命令两万秦兵在谷外发射箭雨,一轮箭雨之后,再用弩车。随后白起将军率领当时驻守的三万秦军骑兵,进谷厮杀阻挡。而白起将军直冲赵括前去。”

  “只见当时白起身穿黑亮的秦军将军制式铠甲,手持长戟,胯下红眼黑马。浑身煞气,化作一道残影,直奔赵将赵括。将军长戟一横,戟尖寒芒一闪刺向赵括。”

  “赵括见状,立刻举剑,右手持剑,左手置于捏剑诀置于剑尖,用剑身横档在胸前,挡住了白起将军全力的一击。随之赵括连同胯下白马,被震得往后退了两步。”

  “随后,白起将军整个长戟被煞气包裹,大喝一声,寒芒一闪灭杀了围绕在周身的赵兵。赵括也在蓄力,浑身煞气,剑朝天指。只见天上乌云密布,降下雷霆,引向剑身。赵括手中整个剑体都散发着紫色气芒。”

  “随后赵括原先围绕手上的黑色煞气,被紫色气芒驱散。赵括提剑,便想着白起将军冲去。奋力一辟。”

  “当时白起将军,正在屠杀着赵军,见到赵括手上闪烁着雷霆光芒横劈下来的剑。一脸的平静,直接提枪一挡。随后戟尖一横,把赵括手上大剑震飞。赵括刚要纵马而逃,就被白起长戟打落马下。”

  “这个时候,有个白起将军事先安排在赵军之中的探子喊道:赵将军死了快撤。探子喊得同时,秦军的三万骑兵朝着谷口跑去,白起将军一个人守在落马的赵括周围。随后原本布置得秦军两万弓箭手,纷纷射出箭雨,一代将门之后,赵括死于箭下。要来救援的赵军也被箭雨射死。白起将军,一个人身上煞气一震。手上长戟一扫,挡住了射向自己的箭支。并且用力一引。把原本射向自己的箭支引向了前方的赵军。神乎其技,使得秦、赵两方士兵直叹白起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