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称皇 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王举鼎
作者:笔下演春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王翦一脸忧愁的坐在坐垫之上,整个大殿之中静悄悄的,桌上的白帛静静的铺开在桌上,油灯小声的发出噼啪的灼烧声,不断的跳动。背后的墙上印照着王翦宽大的身影。

  突然而来的寂静,让躺在冰凉大理石地上的王贲很是好奇与不解。

  王贲决定打破这大殿之中无尽的苍凉与寂静。“父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翦摆了摆手:“没有什么大事。对了,你今晚就在这里好好反省吧!还有,明天我会让大儒来教你些规矩。以后你会多学一门儒家学问。”

  王贲有些不解,有些不屑的说道:“儒学我知道,这有啥好学的,以后必定是法家和兵家横行于世。咱们不应该学法吗?”

  王翦淡淡的说道:“我叫你学啥,你就学啥,哪有这么多问题。我还会害你不成?还有这天下虽然现在处于最纷乱的时期,不过这一切,为父有一种预感,那就是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多久了。待到天下安定,必定会有令一个理论来巩固这天下,所以让你多学学总没坏处的!”

  “那儒家就可以作为巩固天下的理论?”王贲说道。

  王翦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知道,但是君君臣臣,这天下总是需要一种稳定的秩序的。不过儒家仍是有瑕疵。但是这些瑕疵并不影响它流传于世的地位。这儒家经过几百年不衰减影响力,也是有其影响力的。”

  “你好好在这反省吧,为父有要事要处理。”

  说完王翦站了起来,神色匆匆的走出房门。

  咸阳宫内。嬴政从宫门下车,然后独自走进咸阳宫中,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场景。不同的是驻守士兵已然不是先前的那批人。由于入夜太深,经过上次的教训,嬴政这次出门专门带了腰牌,这也在门口处少消耗了些时间。

  每一次进出宫,嬴政总能看到那些城墙上半跪着的侍卫们,从一开始的虚荣感爆棚,到现在的丝毫无感。城墙上的侍卫们也大都无精打采的。嬴政也能表示理解,毕竟不能让人十二个时辰都保持清醒状态。何况现在已然是不早了。

  天空之上圆月高悬于上空,不远处黑压压的一片,乌云密布。所有的一切都在显示入夜太深。嬴政此刻只感觉右眼皮直跳,心中一阵烦闷不安,加上身体上的乏累,也让嬴政只想回到寝宫之中熟睡。

  当嬴政顺着原路,突然盥洗处出现在了嬴政的眼中,由于天色太晚,嬴政并没有见到那个熟悉的名叫夏玉房的小宫女。不知为何,走到此处,嬴政突然有点想见见那个宫女。

  嬴政摇了摇头,打消了心中的想法。

  嬴政没注意到的是,一间阁楼之上,一个宫中暗卫见到了嬴政的身影,身型一闪,便消失在了原地。

  不一会,凤兰殿外,一个宫女走到殿前,敲了敲门。凤兰殿中一个慵懒似是刚睡醒的温柔声音响起:“什么事情?”

  宫女恭敬的说道:“回王后,大王回宫了。”

  “嗯,知道了。你也早点休息吧。”正是高柳青发出的声音。声音中有些放松。有些困倦。

  嬴政也未在路上停留多久。很快嬴政便到了自己的大殿寝宫之内。爬上熟悉而又舒服的床,沉沉睡去。

  这一夜,有人沉睡,有人不眠。

  次日,天蒙蒙亮,嬴政又在侍女春兰的催促下匆忙穿衣起身,盐水漱口,然后拿起嫩柳条,掐出两端,然后咬开柳条枝,利用里面的杨柳被咬开支出来的细小类似木梳齿的纤维来情理牙齿。然后再用盐水漱口。还是十分的方便的。

  嬴政洗漱完毕之后,仍是睡眼朦胧,腿也有点累,有些酸。还是昨天走了一天路,这一觉没歇过来。

  “春兰,这次早朝,寡人不想去了。你去代寡人跟太后说一声。”嬴政神色表现的有些难受的说道。

  春兰慌忙问道:“大王可是染了风寒?”

  嬴政听言,点了点头,用着略带沙哑难受的口吻说道:“额。是!是啊,寡人偶然风寒,感觉特难受。你去给太后说一声,就说寡人不去了。”

  而此刻嬴政心中的想法是,娘的,天天早朝,谁受得了的,前两天早朝,大臣们大多数都是炒冷饭,基本没啥新鲜事。君臣一群人大眼瞪小眼。或者讨论着税收啥的。真的是一点意思都没有啊。

  如今身体感到疲乏的嬴政决定,偷一次懒。一天不上早朝又不会死人。想着嬴政便躺在床上。睡起了回笼觉。

  春兰有些无奈看着倒头呼呼大睡的嬴政,对着端着衣盘进来的侍女吩咐道:“你把手中的盘子放好,然后去请太医过来给大王检查一番。”

  “诺。”侍女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跑了出去。

  春兰此时略带无奈的看着大字型躺在床上的嬴政。走到床边,拿起已经叠起来的薄被。寝室之内空气较为清凉。春兰自然也能看出嬴政是装的,毕竟染上风寒的人气色绝对不会这么好,不过为了防止嬴政真的染上风寒,还是小心翼翼的把薄被离开盖在了嬴政的身上。看着嬴政疲乏的神情。春兰叹了一口气。然后踮起脚尖走了出去。

  嬴政当然并没有真的睡着,感受到身上的被褥,心中一暖,耳朵听着周围静悄悄的环境,嬴政睁开眼睛。不知为何,此刻却再也睡不着了。心中反而有一种不开心的感觉。不过已然是这样的,嬴政也自然不会再跑去上朝,不然怎么对得起这次的请假。

  嬴政独自坐在床上,默默地思考着人生。嬴政此刻只觉得自己很闲,很无聊。有一种难言的感觉,那就是不知道做什么比较好。想着想着嬴政倒是想起来一个先代的秦王,秦武王赢荡。

  说起赢荡,算起来是嬴政曾祖父秦昭襄王的哥哥,可惜死的太早,享年才二十三岁。而且死的极为的难堪。

  秦武王赢荡年轻时有个梦想,那便是取代周王室的地位,而秦国到周王室中心洛阳相隔了宜阳城。而宜阳城则是韩国的地盘。

  当时赢荡便和魏国合伙攻打宜阳。经过五个月的苦战,韩军的六万精锐全部战死。嬴政想到这,不由不感叹一下这韩国还真的是倒霉。不过地理位置韩国是四战之地,而且如果秦国东出,第一个面对的也就是韩国。

  打通了连同周王室的中心洛阳的道路的时候,赢荡立刻轻车简从的上路了。大概也是宫中无聊。当时的周王朝已然是没落了,虽然名义上是诸王门共尊的天子,但是这个天子已然被架空了。当时的周赧王听说赢荡到了,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便急忙派人迎接。

  秦武王赢荡看到周王使者的时候,大概也是优越感爆发,并未去见周赧王,而是逛起了洛阳城,随后赢荡好奇心大发,想起了周王室的传家宝“九龙神鼎”,便叫使者带他去看看。

  赢荡如愿见到了九鼎之后,见到每个鼎上都标识了对应的州名,当时秦国的就属于雍州,赢荡见到了雍州鼎,嬴政猜测这位祖父当时大概想,“老子的鼎,怎么能放在这里。”所以决定全部拉到秦国去。

  根据记载周国的使者,听到赢荡要拉鼎。又畏惧赢荡的武力,倒是不敢阻挡,只是说了一句:“这鼎足有一两千斤重,人恐怕拉不动。”

  而赢荡呢,自出生开始便是天赋异禀,力大无穷,性子倔强。听到这里,以为是嘲讽自己,加上对自己力量的绝对自信,赢荡先问了带来的大力士随从说道:“你们有谁能举起这个鼎?”

  当时秦武王身边,还真的是有一个大力士叫做孟说。然后“毛遂自荐”上前举鼎。结果孟说举了半天只举了半尺。再想向上一举,结果因为撕扯,孟说的面部皮肤被撕裂,血流不止。

  秦武王当时看了,心想:“我身边的随从都能举起半尺高,这怎么说也是自夏到周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九鼎。自己要是举起来,岂不是很威风?”想到这,赢荡跑到前面,“铛铛”的敲了两下。

  然后用手一撑雍州鼎,可是大鼎确实太重,赢荡也只举了半尺。当时面子就挂不住了。“娘的,自己的侍卫也举了半尺高,自己作为秦王,怎么也得举个一尺!”正是这个危险想法的支持。赢荡一用力,结果身型不稳,支撑不住,鼎砸了下来。结果当夜一命呜呼。

  嬴政想完,感慨了一下。自己这个先祖也真的是不靠谱。自己一定不能这么冲动。嬴政心中决定以后做啥事情,还是稳一点比较好。

  就在嬴政无聊想问题的时候,春兰这个时候已然跑到了太后处。

  太后已然穿戴好,神采奕奕的正准备上朝,看到春兰神色慌张的跑来,也并未见到嬴政的身影。便问道:“春兰,你不在大王那里伺候,跑本宫这里做什么。”

  春兰盈盈一拜,说道:“启禀太后,大王偶然风寒,让奴婢来跟你说一声今天早朝就不去了。”

  太后听言也是大惊。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古代风寒,搞不好可是会死人的。便急忙说道:“那你还不快去请太医,让太医治疗一下!”

  春兰说道:“奴婢已经让人去请太医了。”

  赵太后听言,点了点头,缓了一口气问道:“大王病的重不重?”

  春兰低着头说道:“奴婢看大王面色,病的倒不严重。已经睡下了,大王年轻气盛,奴婢估计看完太医,休息一下便会自行痊愈。”

  赵太后舒了一口气。轻声说道:“既是这样,那就让大王多加休息吧。本宫自去上朝。”

  而嬴政此刻,独自坐在床榻之上,突然拍了拍自己的头。神色有些后悔道:“哎呀,忘了大事了。”说着从床上跳起来。

  嬴政突然想到昨夜与朱重八的赌约。再加上嬴政突然良心发现。“哎。想当个昏君良心上都过不去。”

  走出房门,嬴政未见春兰的身影,自然也无法叫到车。没办法,这大概就是偷懒的代价。不多想,嬴政自己朝着议政殿的方向,撒丫子就跑。

  清晨的空气极其的新鲜,远处天光乍白。一个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太阳。吸引着奔跑着嬴政。“就当锻炼身体了。”

  终于当嬴政气喘吁吁的跑到议政殿的时候,朝堂上百官一个个面容严肃的正在述职。

  嬴政神色匆忙的闯入,脸上流着汗水。随后直接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之上,呼呼的喘着气。

  赵太后看着嬴政,有些担忧的说道:“大王,你为何不在房中休息。”

  嬴政大口的舒了一口气,然后神色凛然的说道:“母后,寡人既为秦王,便不可偷懒!寡人现在什么都好了。朝政继续开始吧,朝议结束后。寡人有旨意要发布。”

  赵太后听言,心中一喜。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不过让赵太后疑惑的是,嬴政会有什么旨意发布。

  未多想,赵太后笑道:“朝议继续!”

  紧接着嬴政再次听着大臣们像往常一样繁杂繁多的工作陈述。嬴政反正看出来,这些大臣们大多数都是报喜不报忧,一报忧便是事情已经发展到了控制不住的时候了。很多事情,都得嬴政自己揣摩。不过听了半天,嬴政也知道,目前来说秦国各地并没有大事发生。

  终于良久,大臣们各自的工作都陈述完毕之后,嬴政朗声说道:“昨天寡人出宫,看咸阳城中有一群流民乞儿。各位大臣对于这些人有啥好的安置办法没有?”

  这时群臣纷纷讨论,不过嬴政看着台下讨论的大臣们,虽然声音激烈,非常的热闹,但是就是没有办法呈上来。嬴政心中有些不悦。一群吃干饭的!

  这时秦国相国昌平君熊启站了出来,只见熊启长相斯文,儒雅。三十岁左右。气宇轩昂,自有一番气质:“启禀大王,臣有一法子。”

  嬴政看着站在朝堂右侧,跟吕不韦并排站立的熊启。心中第一个念头便是这是谁?当然这也跟嬴政上朝不多有关。人嘛,慢慢的认。反正嬴政是比较懒的。嬴政此刻却也不急着知道,先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嬴政看着熊启,好奇的问道:“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熊启恭敬说道:“启禀大王,这些流民自古以来便是困扰安定的不稳定因素。他们大多都是好吃懒做之徒。所以臣觉得,可以安排当地的官府根据当地的劳力需求,给他们安排工作,每个月都可以让官府统计一下,所辖地区游手好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