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称皇 第一百五十九章 欲御驾亲征
作者:笔下演春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赵太后训斥的声音灌入嬴政的耳中:“永远不要小看一只奄奄一息的狼,猎物最后的反击,往往会伤到猎人。”

  赵太后一个弱女子,从一个歌姬成长到一国的太后,心中的坚韧和谨慎较之一般人更多上三分。当看到嬴政轻敌的时候,自然忍不住训斥两句。

  “政儿你记住!永远不要小看任何一个看似弱小的人,因为聪明人更明白自己的短处所在,并且用以迷惑敌人。狮子博兔亦用全力,更何况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有时候博弈之间往往一个小小的失误,便会引起全盘的覆灭。”赵太后用很冷静的声音对着嬴政说道。

  嬴政听言,转身看向赵太后,只见赵太后依旧貌美的面容上,挂着些许忧愁和训斥,嬴政有些惭愧的说道:“是寡人轻敌了,太后教训的是。寡人定当谨记太后的话语。”

  赵太后笑道:“本宫的有些话,你要记一辈子。这是本宫活这么长时间所感悟出来的经验教训。”

  嬴政点了点头,对于赵太后的这些话,也从心中表示认同,自己眼前的这个女人,作为嬴政的生母。有着不简单的往事。太多的旧事,让这个女人有着较之常人更多的谨慎。

  赵太后神色冷静的看向王翦道:“王将军,你继续分析。”

  “诺。”王翦恭敬说道。

  随后只见王翦神色一震,身体挺拔,似是进入一种极其认真的状态,缓缓说道:“大王,战争最主要的就是战前分析敌人的心理。臣觉得这次六国仅仅是对我秦国的一次试探,而战争所表现出来的结果,同样也标志着我秦国在他们心中的危险程度。”

  “至于刚才臣说道他们六国并不会进攻太久。并不是臣顺口胡说,而是有根据的。”

  嬴政点了点头,眼睛盯着地图,想把这竹简上的地图牢牢印刻在脑海之中。

  王翦顺势继续说道:“大王请看地图。齐、燕二国,距离我们比较远,他们的物资补给战线必将拉的很长。这次六国联军进攻我秦国,臣预计只要一个月,他们便会退兵。这一次仅仅是他们战略上的联合。而且他们从我函谷关进攻,那么势必会在韩国驻守,臣同样不认为,韩国会那么好心承担齐、燕二国的军饷。那么齐国、燕国战线拉的太长,必定维持不了多久便退兵,保守估计一个月,他们便会相继撤离战场。”

  随后王翦神态轻松的说道:“如果韩国承担了齐、燕二国大军的军饷消耗,那么剩下的三国必定会因为韩国一碗水端不平而心生不满。也会想要韩国承担军饷。韩国若是不肯,必定会起内讧,致使六国进攻力量削减。所以说这次战役看似六国来势汹汹,誓要破我大秦雄关,直入咸阳,实则外强中干,不足为惧!”

  嬴政听言,心中暗自舒了一口气。同时也对王翦有些刮目相看,不愧是我大秦名将兼护国将军。同时嬴政也感觉,这种战前分析真的是挺好。起码分析了敌方的劣势之后,可以针对性的制定战术。

  心中大为安稳的嬴政笑道:“王将军一番话,可是给寡人打了一个强心剂啊。不过咱们也不可掉以轻心。要做到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王将军所说一番话在情在理,但是咱们也得考虑他们是真的联合了,不惜一切代价攻函谷关。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即使几率再小,也是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把这股六国联军,当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散的!把他们想象中最高的战力!然后严阵以待,不可掉以轻心!”

  “大王所说极是!”王翦对于嬴政的这番话倒是有些另眼相看,眼前的这个大王,并不是外貌中看着的那么年幼稚嫩,而是有一种独特的斗争智慧。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能说出这番话!绝对非常人。王翦对于嬴政自发的另眼相看。

  心中不再把嬴政当成一个少年,有些人即使年幼,但是拥有极其敏锐的D察力。这样的奇才总有一天会绽放出光芒。

  嬴政自然也知道王翦的一番话,分析出了六国联军结合所无法克服的一种劣势。有些高手善于利用语言来增强己方的士气。而王翦正是这样的高手,百战名将往往并不是一个空头衔,而是实实在在的有自己思想的闪光点!这种闪光点,不止是在战争中,包括整个人生都会与常人有所不同。

  “那王将军知道六国现在军队现在的动态吗?”嬴政表情慎重的问道。

  王翦此刻已然心有成竹,并且眉头紧锁的说道:“三天!据臣所知三天之后,六**队便可军临函谷关之下。”

  嬴政此刻神情有些慎重:“这么快!”

  王翦面上神情严肃,说道:“他们这次是应该是预谋很久了。臣斗胆猜测,应该是一个月前大王刚登基的时候,他们便谋划了。根据探子回报的时候,最远处燕国的军队已经开拔到魏国境内,并且畅通无阻的朝着韩国境内前进。根据路程计算,也仅仅需要三天而已。”

  嬴政听言有些担心的说道:“我方十五万大军,是不是七天之后才可在函谷关集结完毕?”

  王翦点了点头:“臣昨晚就派人连夜派人去安邑城征兵了。根据臣和府中幕僚们的推算,最快六天,最迟八天。七天左右。函谷关最大兵力才能到十五万。”

  随后王翦神色焦急的说道:“请大王立刻拿出虎符,抽调咸阳城中的精锐秦军前去支援。”

  嬴政此时有些发愣。眼睛贼溜溜的到处乱瞅,寻找某些像王翦口中所谓虎符的东西。寻找了半天,嬴政只在身前精致木桌之上发现一堆厚厚的竹简还有朱砂笔和黑毛笔。其余的什么都没有发现。

  嬴政只得打算如实说道:“这个虎符。。。。”

  话刚说出口,突然赵太后的声音婉转清冷的声音响起:“咸阳城五万精兵问题,今天本宫会让他们奔赴函谷关。现在这事稍后再议。”

  宫殿之中此刻弥漫着风雨欲来之势,百官之中所有人都默然不语。整个大殿之中,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大部分人如同木偶一般的站着,太后的话语出来,也自然没有人反对。

  随后太后言语更加威严的说道:“王翦将军,随后你在大殿等候,大王会把虎符转交给你。其余百官若无事。便退朝吧。”

  朝臣们此时并不说话,并且相互之间对视了几眼,然后静悄悄的,并没有人说话。

  这时嬴政起身说道:“寡人要御驾亲征你们没意见吧。”

  “没有没有。”朝中大臣不加思索附和说道。

  突然!朝中翻起轩然大波,朝臣们面色激动。尤其是那些年老的大臣们神色一变,表情极其的激动。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同时大喊道:“大王!不可!”

  嬴政面上刚绽开的笑容,又被硬生生的憋了回去。问道:“你们刚才不是答应的好好的嘛!这才一秒不到,你们就改口了?有没有点立场和底线!”嬴政此刻有些想笑,有些无奈!

  这时朝堂之上一个年迈的老臣说道:“大王,你尚属年幼,不可去前线涉险啊。而且君王安社稷,应该立于后方指挥。而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前线!万一函谷关大门城破,大王你可是躲都躲不了啊!”

  嬴政听言,心中有些无奈。这个年迈的大臣说的也在理。

  这时赵太后也心急说道:“大王,你就听听这些大臣们的意见。别去冒险了。”

  嬴政沉默了半晌,起身说道:“寡人是秦王,而且他们六国是上赶着寡人刚登基不久就来进犯。寡人也知道什么君王守社稷,也知道在这里呆着是最安全的!但是寡人终究是个王!不是混吃等死的昏君!寡人此次御驾亲征,一来鼓舞士气,二来可以让这天下看看我大秦的气魄!若是这次赢了,便可让天下人好好看看我秦人怎么以十五万士兵,击败他们六国二十五万兵马!若是败了,那只能说天命不佑我大秦。寡人为护社稷而死,也无憾了!”

  群臣听言面色激动。众臣纷纷下跪:“大王不可去!”

  嬴政面色坚决说道:“寡人的这个决定不会改!君王守社稷,国难当头,第一个寡人就得上!在后面当缩头乌龟,看着将士们在前线挥洒热血!你们心安,寡人心中有愧!莫说了!”

  说完,嬴政看了赵太后一眼。眼神中透漏着坚定。根据脑中余留的片段,嬴政也自然推测出赵太后同样是个性子极其柔韧刚烈的。

  赵太后此刻也同样看着嬴政,说到底嬴政还是她的孩子。此刻赵太后眼神中有些复杂。有时候身在其位,赵太后不得不舍弃一点东西。看着嬴政坚定的面容,赵太后哪能不明白嬴政的决心。叹息道:

  “本宫支持大王的决定,为王者应该有王者的觉悟,普通人面对闯进家门的歹徒尚能以命相博,大王身为秦国的王,面对如今六国联军侵犯我大秦,国门将战,大王虽年幼,但不能安居于后方。不然今后我们母子如何面对天下人!面对那六国君王?这一战本宫支持大王!”

  赵太后一番话,自由一番斗争的境界。群臣愣愣的看着太后,谁也没想到,平时朝堂之上显得较为弱势的太后,竟然会有如此刚烈的一面!

  嬴政看着赵姬,面上露出感激之情。心中也缓了一口气,同时对于赵太后嬴政心中还是有很大的感恩之情。虽然此时“嬴政”并非真的嬴政。但是面对这一世的生身之母。嬴政始终做不到冷血。而且记忆中赵太后也是个可怜人,赵国都城逃亡的过程中种种艰辛,赵太后从未放弃过嬴政。总是慈爱有加。

  哪怕现在的嬴政并未亲身感受过,但是记忆中残留的记忆,确是时时刻刻影响着嬴政。毕竟血浓于水。

  朝中大臣此刻并不说话了。于情于理,他们也不再阻拦。嬴政看着寂静的朝堂。在无一人劝阻。继而笑道:“下午,寡人会快马加鞭赶赴函谷关!你们与太后在朝中处理天下政务。寡人感谢你们了。”

  “诺。”朝臣们神态恭敬的拜道。

  嬴政呼了一口气,扫了群臣们一眼问道:“你们可还有事?”

  这时吕不韦出列问道:“大王,那郑国臣还要让他过来与你相见吗?”

  嬴政思虑了一会,说道:“不用了,你直接让他走马上任,修筑渠水!还有查一下他的家人,若是可以,把他的家人安置到咸阳城中好生照顾!以防被别国所挟持。待寡人得胜班师回朝的途中,会沿途去见他一见。”

  后世大名鼎鼎的郑国渠,嬴政没理由不给予最大的信任。毕竟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的证明的。

  吕不韦点了点头:“那臣就在朝中恭候大王佳音了。”吕不韦笑道。面上有一种莫名的自信。说完便退了回去。

  见到再无事,嬴政起身挥了挥手道:“若无事,你们就退下吧。王翦将军再此等候。”

  “诺。臣等告退。”群臣拱手大声拜道。随后依次走出殿外。很快大殿之中空空荡荡,只留下王翦独站于大殿之下。

  议政殿外的太阳也如日方升,柔和的阳光照耀着门外,入眼处连绵,一望无尽的民居。

  江山万户沐日辉,秦朝百官归途尽。殿中秦王胸满志,待出函谷扫**!

  此刻议政殿中只剩嬴政、赵太后、王翦三人。侍女刚才也被赵太后支走。

  赵太后出言问道:“王翦将军,请明说这一次函谷关守住的几率是多少。”

  王翦此刻腰杆挺直。面上一股百战的锐气。极为自信的说道:“启禀大王、太后,这一次函谷关八成几率可以抵抗。大王这次御驾亲征,若是准备先行赶赴函谷关的,有三个时间段大王请注意一下。”

  嬴政坐于坐垫上,点了点头道:“将军请说,寡人一定谨记。”

  王翦说道:“大王,今天下午若是乘坐銮驾加上骑兵禁卫,日夜奔赴函谷关的话,需要三天,跟六国进攻的时间大致吻合。不过第三天和第五天之内,这两天大王将处在一个危险的状态,因为这段时间函谷关之中只有五万守军,而六国兵力二十五万,这段时间极度危险。”

  “待到五天后,快的情况下,安邑城军队的增援便会到达。到时候函谷关城防的压力会为之一减。守军的气势也会增加。到时候大王便会进入相对于安全的状态。”

  “等到七天后,到了咸阳城精锐部队到达,在经过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六国便会退兵,第十天的时候大王危险的境遇便会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