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兵鬼符 第五十一章 无字墓碑
作者:不弃明月qd的小说      更新:2017-11-30

  陵墓隐藏在半山悬崖之中,设计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神道碑,石像生虽然高大,格局并不显得狭小,反而给人一种庄严之感。

  石林在悬崖边上,从山下望去,只能看到参差不齐的石头,同大山完美融合在一起。远处望去,只认为是一片山崖。

  我去过山西恒山的悬空寺,这儿的构造就如同那些寺院一般,只是更为隐蔽。无论身处空中,还是站在地面,都只能看到一片山脉。

  如果不冒险登上这片悬崖,根本不知道此地别有洞天。

  看来刘豫到了临潢之后,虽然失去了权势,但其子孙位列高官,财富和权势倒也不可小觑。

  走近观看,正中间龟趺座石碑巍然耸立,周边雕刻精美花纹,但我们无论如何擦拭都没有发现任何字迹。

  竟然是无字碑!

  据说乾陵武则天的陵墓前就竖立着无字墓碑,是因为武则天生前功过褒贬不一,留给后人评说之意。但这伪皇帝之陵也依样画葫芦,学昔日的女皇,虽然墓碑雕刻精美,但总给人一种极为别扭的感觉。

  “没字!”猴子惊疑道。

  “大概刘豫对自己卖国投敌的行为也深感不安,所以墓碑上不敢刻上名字,怕被人盗墓,甚至掘墓鞭尸。”冷晓曦猜测着说。

  “这般作恶多端之徒,光凭他盗挖皇陵,破坏民墓就已经死不足惜。”我恨恨说道。

  想起宋朝那段屈辱的历史,我更是义愤填膺,恨不得穿越大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然后大家分头行动,猴子和二大爷寻找墓门,冷晓曦各处拍照,墩子紧跟我身后,寸步不离。

  我说墩子,毁丫墓碑没意思,若是发现尸体,咱们给他挫骨扬灰。墩子点头,然后胆怯地问,若是丫变成僵尸,咱还扬不扬灰?挫不挫骨?我说照样。墩子说,好,那交给猴子,我负责望风。

  这一片陵墓因地制宜,是长条型,一直向大山腹内延伸进去,抬头所见,大石崚嶒,显然是个天然洞穴。

  但是越过墓碑朝里行走大两米左右,眼前出现石壁,竟然走到了尽头,可是墓门依旧没有找到。

  二大爷绕着墓碑跑了几个来回,累得满头大汗,却一无所获,此刻正坐在石兽身上研究地图。

  夜晚光线不足,加上怕遭遇到未知的凶险,如果不能在天黑前找到墓门入口,那么只有等到明天才能重新寻找。

  “看来今晚要在这儿过夜了。”猴子说着打开水壶,咕噜噜大喝一气。

  他坐在一块圆石上,圆石下半段埋在地下,显然与山体剥离。

  我想起这个地方大概类似的球形石头有好几处都有,刚开始认为是起装饰作用,现在越想越不对劲,于是我让墩子走开,狠狠一脚踹到圆石上。

  石块震动,有松动迹象,我脚踹得疼,就让墩子拿撬棍试试。

  墩子力气大,撬棍伸进缝隙,两臂用力,那石块竟然滚动出来,地面上立刻出现一个深窝,我用工兵铲试着向下面挖去,然而地下坚硬无比,根本切不进去,显然并非洞穴。

  我有些失望,转过身去研究那块石头,石头大概比公园内设置的垃圾桶略大,圆如满月,绝非自然形成,应该是人为雕琢。

  圆石太重,看不清楚全貌,墩子帮助我慢慢滚动,我仔细一寸寸观望,并无发现任何花纹图案。我不死心,把这片陵墓上竖立在地表的圆形石全部翘离原来位置。

  一共是七个圆形石,所处的方位各形成夹角。

  莫非有什么深意?

  我再接着一个个查看,墩子继续帮我滚动石球,我蹲在地上,跟随石球滚动仔细搜查。

  猴子看我们两人对着石球鼓捣,喝口水,一本正经地说:“大侠,你跟墩子挥汗如雨,让我想起一件事。”

  我知道他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没有理会,墩子却很老实地问道:“啥事?”

  “屎壳郎滚粪球。”猴子说完早已跑开,怕我顺手给他一铲。

  就在这时,我察觉到一枚圆形石上有轻微痕迹,像是一道裂缝,我让墩子取来锤头,使劲砸在上面,竟然应手而开,里面露出一块方形石头。

  这简直跟山谷地下那块巨石一般,我惊喜不已。这应该不会是巧合,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找到伪皇帝陵墓入口线索了。

  大家惊讶不已,纷纷围上来观看,我看到石块上竟然刻了很简单的几个字,听着冷晓曦念出声,眉头却皱了起来。

  冷晓曦念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子能为镜,可以全性命。”

  这原本是唐太宗赞誉魏征的话,但却没有最后那句,“以子能为境……”这子能是什么东西?我大是疑惑不解。

  “铜镜!是不是说这刘豫墓里有值钱的铜镜?”猴子问道。

  我头也不抬说道:“你不懂别瞎嚷嚷,什么铜镜不铜镜的……”说道这儿,我忽然想起‘子能’是一个人的名字,刚准备说出来,却听到冷晓曦惊叫一声。

  冷晓曦说道:“我知道了,‘子能’是张邦昌的字。”

  其实我也想了起来,张邦昌,字子能。听冷晓曦说完,我点点头,说道:“这就完全可以确定,这儿埋的必然是刘豫。”

  墩子一路上受我激励,沾染了一些愤青脾性加爱国激情,闻言说道:“刘豫这个老匹夫!”

  我点头,“不错,就是刘豫这个老匹夫!”然后给他们解释。

  张邦昌是在靖康之变中被金人选为傀儡皇帝,国号大楚。这点同刘豫的遭遇极为相似。不过张邦昌是个软弱庸碌之辈,他登上帝位,是金人以屠城相逼,他不得以而为之。

  他在“位”期间,不敢以皇帝自居,也谢绝大臣向他行跪拜之礼,与人谈论自称“予”而不敢称朕,下发文件称手书,绝不敢称圣旨。

  金人退走汴京之后,他立刻想方设法营救身陷大金的北宋精英大臣,在他的斡旋下,大金免除了宋朝数量庞大的岁币,紧接着他派人拿着传国玉玺,请康王赵构继承皇位。

  凡此种种,除了性格软弱,毫无气节之外,张邦昌并不算一个合格的汉奸,他一心想复辟大宋,也成功了,可惜当时许多大臣却容不下他,多次进言皇帝砍他的脑袋。

  这其中就有他营救出来的御史中丞秦桧,态度最激烈的当属抗金派名将李-纲,虽然赵构很同情他,但最后还是无奈将他赐死。

  传统的民间戏剧,或者评书小说,尤其是《岳飞传》,更是把张邦昌塑造出一个大汉奸的形象,这有失公允。

  刘豫在位时,曾有人劝说他投宋,他只说了一句话:“独不见张邦昌乎!”铁了心一路汉奸做到底。

  所以,这最后这句话就不难理解。

  或许刘豫是以这句话为自己的汉奸行为狡辩,或者是想给后来人一些提示。

  接着我们再砸其他石球,应手而开,竟然极为轻松,原本我以为砸开这些石球要费一些力气,没想到却如此简单。

  可惜其他石球并无字迹,一个石球被砸开的时候,我们无比紧张,生怕找不到任何线索。

  毕竟,这个时候,我们都把寻找墓门的希望寄托在石球之内。

  二大爷已经用考古铲试了许多地方,就差一寸一寸的探下去,都没有发觉墓门入口。

  石球破裂,露出一块石板,我们都紧张地望着,当看到上面的字迹时,我突然感到一阵心惊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