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兵鬼符 第五十三章 尸气枯骨
作者:不弃明月qd的小说      更新:2017-11-30

  那道黑雾高速旋转,遇到外面的空气,急剧膨胀扩大。

  支在上面的帐篷被雾气灌满,猛然飞到空中,狠狠撞在头顶的山壁上,然后飘向石林,如同一顶漏气的降落伞。

  “有毒雾!大家屏住呼吸!”我一边喊叫,一边迅速向山壁方向退避。

  二大爷疾跑如风,眼看毒雾就要将这片陵墓区整个笼罩,他突然扑向包裹,迅速掏出防毒面罩,给每个人扔过一个,然后自己也慌忙戴上。

  我们都挤在一块,缩在石壁内一块凹陷处,利用山体的掩护,毒雾侵袭较为稀薄。

  戴上防毒面具,终于能透过气了,只是刚才憋气时间太长,头脑还有些晕眩的感觉,我望着毒雾来源之处的黑洞,只见一道黑气从洞内激射而出,看起来如同一个巨大的烟筒。

  大家都面朝崖壁,虽然戴着防毒面具,也不敢大口呼吸,过了大概五分钟,那黑气逐渐减少,慢慢消失,留下一个黑乎乎的洞口。

  我和猴子走过去,朝底下望了一眼,黑乎乎深不见底,当时也没来得及拿手电,看不清楚洞内情形,不过那阵毒气太猛烈,我们暂时还不敢下去查看。

  毒雾散尽之后,大家小心拿下防毒面具,我朝着狭窄的一线天望过去,毒气就是从哪儿散尽的,这时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脱口说道:“这不是毒气。”

  “不是毒气,你怎么还戴防毒面具?”猴子喘息着问道。

  “这应该是尸气。”

  我想着《寻龙秘葬经》上面类似的文字记载,埋怨当时没有把其中几句古文意思真正搞懂。

  “遗骸密葬,古尸相枕,处深山高泽,密闭穴窍,千年不受侵袭,遇光、气、水、电则化黑龙,是为尸气。”

  不过这种尸气,似乎同世俗意义上的尸气略有不同。后文中说尸气并不伤人,现在想来,洞内应该有数量极多的尸体。

  古文流传到现在,后人的注解,很多不明其意,随着考古发掘,许多生僻字,冷僻词汇都得到印证,才能不断完善。

  若非经历过此事,我对《寻龙秘葬经》上面的这段文字记载依然一知半解,只是当时没有想明白,让大家白白受了惊吓。

  二大爷却不同意我的观点,他认为尸气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尸气也依然可以杀人。他经验丰富,我没同他辩论。

  他说两个小时之后,尸气才能散尽,到时候再下去探查。

  墩子过去收拾帐篷,我看着赑屃和黑洞之见的距离,对机关以及墓道口的设计感到非常震惊。

  若非我们曾经去过埋葬永泰公主的陵墓,遇到过七步鬼棺,亲眼看到黄金龙龟的神奇,根本不知道打开陵墓机关的方法。

  而即便是知道了此赑屃即是开启墓道的机关,开启方式不对,也完全打不开墓道口,哪怕有人将赑屃整个砸烂毁掉,也无济于事。

  赑屃同石林旁的墓道口之间离得那么远,也没有任何能联系到一起的事物。

  根据四周地形来看,帐篷所处的地方是整片的岩石,而且靠近石林,根据五行八卦,此地为凶位,最不适宜建造墓门,但刘豫却反其道而行,不顾凶位禁忌,果然老谋深算。

  不过有件事挺有趣,既然陵墓上建造了石人石马,神道碑、牌楼等等建筑,既想保持赫赫威仪,还想隐藏墓道的位置,就颇为耐人寻味。

  别说现代盗墓者,就是近代盗墓,都已经开始使用炸药,任你墓穴藏匿的再好,建造的再是坚固,一通炸药,轰的一声就原形毕露。

  两个小时之后,大家都走到墓道周围,墓道口朝下,虽然我们站立的较远,也依旧能感到洞口给人阴冷之感。

  用手电照射,好像有一条甬道,有台阶通往地下,然后拐个弯朝山腹平行进入。

  我和猴子给半自动步枪填充好弹药,想起冷晓曦背包里有信号枪,正准备让她拿出来使用,却见二大爷点燃蜡烛用绳子吊下去,蜡烛正常燃烧,回头说道:“可以下了。”

  “好。”我答应一声,两臂撑着洞口边缘,小心踏在石阶上,迅速枪口朝前对准,慢慢引导大家。

  这次我们都佩戴了强光头灯帽,不但可以腾出手,而且这种头灯光源调节更方便,使用时间也更长。

  除了二大爷,大家都戴了防毒面具,所以我让他走在我身后,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再立刻进行避毒措施。

  甬道内阴气逼人,仿佛进入冰窖之内,看样子像是天然石洞。

  大兴安岭的地质特征,这类的溶洞并不多见,所以选择在此地建造墓穴,想来也花费了许多时间精力。

  甬道一直深入山腹,而脚下的台阶却越来越少,但地面却越来越平缓,看来这儿经过人工雕琢,削掉了地面凹凸不平的地方,更易于行走。

  两侧山壁上逐渐出现油灯,除了灯油燃尽,都保存的很好,再走一段,时而逼仄,时而宽阔,这正是溶洞的特点,但即便是最窄的地方,进一口棺木也是绰绰有余。

  然后溶洞忽然通往下方,这一段路颇为陡峭,不得不说带着防毒面具总感觉不舒服,视线都受到影响,我看二大爷平安无事,索性也摘下防毒面罩。

  大家见我摘掉防毒面具,纷纷效仿,只有墩子一人依旧戴着,不嫌累赘。

  越往下行,冷气越重,迟迟不见墓室,我有些心急,猴子却比我还急,嫌我走得慢,跑到我前面给大家带路。

  我只好由着他,只是嘱咐他小心点,他点点头刚想说什么话,突然急转枪头对准头顶。

  他站在最前方即将转弯的地方,挡住了我的视线,我看到他动作过猛,显然很紧张,慌忙靠近他身后,顺着他枪管指的地方望过去。

  转过弯,前面地势较为开阔,一具尸体高悬在半空,好像是被铁索挂在石壁上。

  尸体灰白色的头发,黧黑色的肌肤,只不过颧骨突出,牙齿暴露,显然死时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看那衣着是典型的宋人服饰,而且是汉人的样式,我再仔细一看,原来山洞上垂下一条铁索,将他吊在离地面两米高的地方。

  我用头灯四处照射,发现我们脚下不远的地方有几具尸体,走近观看,那些尸体已经干枯,但皮肉还保存完好,略微一动,身上的衣服就化了,纷纷掉落。

  这几具尸体也身着汉服,但头上却留着奇怪的发辫,想来应该是当时金兵,他们身边散乱的兵刃,也是典型的金代兵器。

  当时大金崇尚汉文化,受到熏陶,在礼仪、服饰、文化等等层面都向宋朝靠近,所以把这几具尸体判定为大金士兵,也不算错误。

  可惜那兵器已经生锈,不能再使用,猴子遗憾地将这些废铁抛掉,转身说道:“大侠,这几个士兵为何死在此地?”

  我正蹲下身查找士兵死因,随口说道:“不知道。”但就在这时,我触动了尸体。

  一具枯骨忽然伸出,将我手腕抓住。

  我感到手腕上如同套着冰冷铁箍,一阵寒流从尸体伸出的手指尖传来,蓦然间吓得大惊失色。

  猴子眼疾手快,举起枪托照着尸体脑袋狠狠拍下,轰的一声,那士兵尸体忽然变成一堆黑色粉末。

  我看得轻轻楚楚,尸体在受到重击的一刻,嘴里突然跌出一物,然后就如同一阵烟雾骤然消散。

  我急忙后退,同时看到其他三个士兵尸体也猛然挺立,神情狰狞恐怖,于是毫不犹豫和猴子同时开枪。

  枪声响起,我射出一枪,猴子发出两枪。

  几乎同一时间,那三具士兵尸体瞬间硝烟般散尽,化成一滩黑色粉末,同时在临化去之际,嘴巴一张,吐出一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