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梦华 第九十七章 姐弟恋修成正果
作者:武义强的小说      更新:2017-12-12

  姐弟恋终成连理

  老太后撒手归西

  太皇太后传令慈福宫押班孙士凯:派人给我将杨阿枝找来,严加责罚,然后给我攆出宫去。

  孙士凯站着没动,笑着劝她:

  太皇太后,您消消气。听奴才给您说说。您看,官家,您的重孙当今的官家,对您够孝顺吧,可以说是个好皇上,也是您的好重孙,阿枝姑娘呢,对您也没说的,尽心尽力地侍候您,您一向都很满意;再说,官家也不是见一个爱一个,他后宫里只有四个嫔妃,这在历朝历代皇帝中,后妃是不是最少的,阿枝姑娘呢,今年已三十出头,早该嫁人了,她人聪明乖巧,知书达理,娘家也没什么人,嫁给皇上作嫔妃,知根知底,不是很好吗?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看太皇太后,只见她脸色舒缓,若有所思,点点头:你说的是有些道理。

  孙士凯仍慢声细语地对她讲,还有,官家结婚这几年,后妃给他生了几个皇子公主,但活下来的不多,您要是同意将阿枝嫁给官家,阿枝给赵家生几个皇子,您又多几个玄孙,皇子公主多了,皇室人丁兴旺了,这功劳就是您的。

  太皇太后笑了,士凯呀,你还真会说,我老太太想通了。

  这个,还有啊,如若您就是不同意,将阿枝打一顿,赶出去,您对她的恩情一笔勾销,皇上知道了,对您也有意见,他心一横,硬将阿枝娶了,您能怎么办?再说,太后您把天下都给了重孙儿,难道还舍不得一个宫女吗?

  你说的对,就听你的。今儿,我老太太成全这对鸳鸯。

  不是您听我的,是您老人家识大体,明事理,会办大事。这样一来,官家和阿枝永远记着您的好,全天下的人都给您点赞。

  太皇太后突然想什么,“慢着,这个事还不能这么匆忙给办了要让谢太后和李太后知道,再听皇后的看法。”

  太皇太后想得实在周到,办起事来滴水不漏。

  老太太我诺大年纪,不想让人家说三道四。这么的吧,你先到谢太后的宫里去一趟,将这个事给她说一说,看她什么意见。

  自孝宗驾崩之后,太后谢苏芳深居简出,不问政事,终日吃斋念佛。孙士凯去的时候,正在抄写,听了皇上和阿枝的事,便笑了:

  阿枝是太皇太后宫里的,人品和相貌自然没得说,既然官家喜欢,又有太皇太后作主,孤苦无依的小阿枝终于有了归宿,大好事一桩,哀家高兴还来不及呢。

  便嘱咐孙士凯:

  告诉太皇太后,一切由她老人家作主,到时候哀家送个礼。

  太后李凤娘得知此事,心里打起了算盘:这个小阿枝是吴太皇太后的心腹宫女,让她嫁给我儿子,是什么意思,莫非又想为她娘家争些什么。天下这么大,皇上要选妃,什么样的小姑娘找不到,干嘛要选个三十多岁的老姑娘,又不是美若天仙。

  不行,这事当妈要给他作主。

  对孙士凯说:这事不能急,待我打听打听再说。

  这么一来,事情就卡在这了。

  别人不急,当事人阿枝急呀。偏偏这几天皇上又不露面,弄得她的心象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傍晚,皇上终于来了,太皇太后借故走开。阿枝连忙将李太后不同意的事告知,皇上听了,微微一笑,将阿枝拥入怀中。

  官家怎么办啊。阿枝急了。

  没事,母后最疼爱朕,我去说,她会同意的。

  她要是坚决不同意咋办?我听说,这个皇太后特别凶。

  凶是对别人的,对朕则不凶,再说,即使她不同意也没有用。

  第二天,皇上专门去觐见太上皇。太上皇仍是不见,赵扩只能从门外望望,见他有些消瘦,便找来杨舜卿询问,责令好生照料太上皇。

  给皇太后带去上好的绸缎和可口的荔枝。母子相见,其乐融融。见李凤娘心情好。

  赵扩问起他与阿枝的婚事。

  李凤娘说:官家真的喜欢她?为娘可听说,她都三十四五啦,长得又不出众。为娘给你选个年轻的,十五六岁,漂亮又听话,好不好?

  不好,儿子就喜欢阿枝,母后你不要阻拦好不好在?

  李凤娘盯着皇上看了一会,果断表态:

  好,母后同意了。结婚后,带来给母后瞧瞧。

  太皇太后又让人请来韩皇后,听她的意见。韩皇后眉开眼笑:

  太乃乃看中的一定错不了,阿枝进宫,重孙媳妇双手赞成。

  水到渠成,太皇太后择黄道吉日,为皇上赵扩和杨阿枝主持婚宴。

  在宴会上,太皇太后说:

  “官家是我老太太看着长大的,厚道、实在、孝顺,是个好皇帝,阿枝呢,十来岁就到宫里,聪明伶俐,多才多艺,是难得的好姑娘。既然你们你情我愿,今天我作主,你们在这里结婚。”

  赵扩和阿枝双双磕头谢恩,太皇太后扶起重孙,“官家,阿枝是个苦孩子,看在我的面子上,你要好好对待她!”

  赵扩连忙回答:

  “谨遵太乃乃懿旨,一定好好对待她。”

  太皇太后看着满脸羞红、浑身洋溢着幸福感的阿枝诚挚嘱咐:

  “阿枝,官家自小身子就弱,不能喝酒,不吃生冷食物,政事繁忙,你要好好照顾。”

  阿枝不住点头:“奴才一定记住太皇太后的教诲。”

  太皇太后绷着脸告诫:“不是太皇太后,是太乃乃,不称奴才,称重孙媳妇!”

  阿枝红着脸回应:“太乃乃,重孙媳妇知道了。”

  二人在太皇太后等人的见证下,喝了交杯酒,一对皇宫里的姐弟恋终成眷属。这一年,赵扩27岁,杨阿枝33岁。

  时至如今。尽管杨婕妤衣不解带、尽心尽力地服侍,太皇太后的病情并没有丝毫缓解。

  数九寒冬,临安城下了一场好大的雪,天地之间一片银装素裹。慈福宫传来噩耗:凌晨子时,太皇太后仙逝驾崩。

  老太太临终前,留下遗诏,告诉皇上:太上皇赵惇身体有恙,尚未康复,我死后,只需服丧五个月。

  皇上赵扩获悉,痛哭流涕,感激太乃乃考虑事情的周到。次日下诏:国丧日定为五天,皇上服丧一年,皇宫人员和文武官员一月内一律穿丧服。豫国公韩侂胄亲任执丧使,主持葬礼,尊谥号为:宪慈圣烈。将她与高宗合葬于会稽永思陵。

  在此期间,杨婕妤再遭不幸:齐国公赵塬因高烧不退而夭亡。双重打击下,她花容失色,骨瘦如柴。

  要说皇帝赵扩真是个情种,看到杨妃这样也心疼,听说她有个要好的干妹妹,便令关礼设法找来,让她服侍杨妃,为她宽心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