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梦华 第二百一十二章 鄂 州 阅 兵
作者:武义强的小说      更新:2017-12-12

  苏承旨畅游赤壁

  韩平章鄂州阅兵

  回到京城,叶正则专门去平章衙署,史达祖告诉他,平章王去鄂州参加阅兵去了。史达祖也是满腹诗书,文章诗词写得都很好,可惜就是屡试不第,不爱阿谀奉承,始终保持文人的清高,不愿随波逐流,只能以幕僚的身份,谋取一份薪酬,养活家人。不满五十的他,胡子都有些白了,便问他:老弟,有什么需要办的尽管说。

  史达祖笑了,多谢正则兄,有事的话一定请你帮忙。

  在长江中游两湖江西一带,本朝也有三支屯驻大军,分别是鄂州都统司、荆南都统司和江州都统司。其中鄂州都统司,拥有屯驻大军五万三千人,实力最为强大。这支军队的前身是岳飞岳家军,战斗力也最强,以鄂州驻扎御前诸军副都统制兼知鄂州王甫斌为统帅。

  王甫斌出身武将世家,未到二十岁便献身军营。到嘉泰二年,在侍卫亲马军都指挥司神武军任副都指挥。不久,结识了苏师成。知道其为韩太师心腹,便百般讨好,送银子送女人。得以出京,去鄂州都统司任统制。

  一年多后,应王甫斌之邀,苏师成来到了黄州。听说赤壁之战就发生在这里,突然来了兴致,要前往观看。王甫斌说,几个大男人游没什么意思,不如找些歌妓陪陪吧。

  岁月流逝,当年古战场的痕迹已荡然无存,只有青山、峭壁和滚滚东去的长江水。

  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为了让苏师成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甫斌请来了掌书记进行讲解。赤壁作为风景,这里留下了不少文人的诗文。最有名的是一首叫的七言绝句,和一篇骈文。七言绝句是晚唐杜牧而作,他当时游览的不在这里,在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

  陪游的有三个歌妓,王甫斌问:有谁会唱诗的。

  三人都说会唱,王甫斌指着最年轻的,你唱给苏大人听听。

  那女子提提神,开口唱道: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苏师成问,掌书记,听说你博闻强志,那你说说,这大乔小乔长的什么样子?

  掌书记答话,既然苏大人问了,下官就介绍一下。传说,大乔叫乔莹,是吴王孙权之妻,小乔叫乔霜,是周瑜周公瑾之妻,都是庐江皖县人,当时的年龄,不过二十岁上下,本姓桥。至于长相,史书写的很笼统,只说皆国色也,裴松之注此传,说她俩国色流离、资貌绝伦。流离,就是光彩焕发。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周瑜说,曹C形容此二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

  船航行到赤壁矶下,众人观看。苏师成问,你们三人谁能记得?背来听听。

  没人会,但是都会唱。

  那就到晚上喝酒时唱,现在我就想知道,一百二十多年前,黄州团练副使苏子瞻,他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掌书记说,苏大人,我会背,我来讲给你听。

  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到黄州。“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总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下,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两年后,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长江,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

  文章开篇描写他看到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面对迷人的景色,他情不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进入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而正当“饮酒乐甚”的时候,江上响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潜蛟舞于幽壑,如嫠妇泣于孤舟,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一层淡淡的悲哀。

  赋文通过主客问答,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的曹C,其用意颇深。曹C“固一世之雄”,曾“破荆州”“下江陵”,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结果不也有“困于周郎”之时?“而今安在哉?”两相比较,自己不过一个“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官宦小吏,曹公的身份、功业与自己可谓判若云泥。突然间,苏轼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仿佛一个寄生在天地之间小虫儿……人生短暂,争来争去,又得到了什么?“逝者如斯”“盈虚如彼”,“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于是“哀吾生之须臾”没有了,“羡长江之无穷”消失了。最终彻底顿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师成说,讲得好。掌书记,我听懂了,我们这位本家在本文中,表达了这么几层意思:第一层,当年的曹孟德是何等的威风八面,周公瑾是何等的风流潇洒,如今早已成为黄土;第二层,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自身规律,我们是无法攻变的;第三层,在这浩翰无边的世界里,我们是渺小的,几十年的时光是短暂的;第四层,既然我们如此渺小,如此短暂,什么也不属于我们,那我们何必忧愁痛苦,倒不如尽情享受这“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几个人一起鼓掌,王甫斌伸出大姆指,苏大人,你讲得太精辟了,没错这就是东坡居士的精髓。

  既然如此,我们就及时行乐吧。

  宴毕,已近三更,王甫斌将送进客房:大人,下官给您选几个女子,夜里陪您。都是黄花姑娘。

  几个,都是黄花姑娘?

  四个,都是。

  一个一个来,先选最小最漂亮的。

  返回临安时,王甫斌将一迭会子塞进苏师成的口袋。

  半年后,王甫斌升为副都统。

  中书下达各路C练阅兵的指令后,枢密院要求各安抚司汇报C练阅兵的进展情况,并选定在鄂州进行全国阅兵仪式。

  阅兵时间定在二月二十六日。

  地点在黄冈东南吴家墩,这里地势开阔,紧靠长江北岸。分为陆地和江上两个部分。

  吴家墩近三百亩土地整为C练场。在其正北面,搭起高两丈,宽五丈,长十丈的阅兵台。韩侂胄、参政知枢密院事张岩、苏师成、兵部侍郎薛叔似以及荆湖北路四大监司首脑在上就坐。

  时值初春,尽管天色有些Y沉,阵阵微风吹来,有一丝的寒意。巳时二刻,阅兵正式开始,王甫斌站在指挥台上一声令下,开场鼓响起,烟花依次腾空而起。鄂州都统司有三军骑兵、六军步兵和两军水兵,参加阅兵的各军有五百人。马军分别名为神武军、游奕军和摧锋军,呈四路纵队慢跑入场,而后绕场一周,整齐地站立在C场东边;步军分别叫御营军、御前军、行营军、选锋军、胜捷军和神勇军,士兵们肩扛长枪,步履整齐,入场绕场,四千多名士卒排列在一起,个个精神百倍,场面颇为壮阔。

  接下来是搏击C练。依然是骑兵开头,分奔驰、S击、搏斗几类,战马嘶鸣,你刺我挡,尘土飞扬,颇有沙场征战的味道。步兵的C练分对刺、盾牌、S击,还有模拟攻城、抢渡护城河,武器有火炮、火枪、强弩,阵型有扇型围攻,护卫型进攻等。

  最后是点将,随着苏师成的点名,八名统制,三十六名将军,身着盔甲立于阅兵台下。

  水军的阅兵是在江面上。鄂州都统司水军是本朝最巨规模的水军,五百余艘舰船,出现在长江上,大的有二三十丈,小的有五六丈,船上设城墙楼橹,旌旗招展,金鼓镗铪,乘风破浪,捷如飞翔。

  水军士兵在船上乘骑弄旗,标枪舞刀,如履平地,水爆轰震,声如崩山。霹雳炮,突火枪各显神威。

  一天下来,年纪大的官员看得头晕眼花、腰酸胳膊疼,见韩侂胄高兴,都说,今天展示的只是一小部分,凭着这么强大的实力,北伐如何不胜。

  晚宴开始时,只听到歌妓们依次唱道:

  先取山西十二州,别分子将打衙头。

  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水北流。

  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

  莫堰横山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

  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S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

  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背嵬打回回。

  先教尽扫安西路,待向河源饮马来。

  灵武西凉不用围,蕃家总待纳王师。

  城中半是关西种,犹有当时轧吃儿。

  张岩解释,这是本朝沈括写的七言绝句,题目是,一共五首,是咏唱战争胜利的。

  不一会,王甫斌带八位统制到他面前敬酒,韩侂胄说:今天,看的只是演习,到真打的时候,你要给我使十二分的力气,冲上去,打败金邦。

  王甫斌拍着胸脯说,平章王,你放心,到时候,我们一定冲锋在前,奋勇杀敌。

  而后八位统制也齐声高喊:冲锋在前,奋勇杀敌。

  之后,一个绝色的歌妓端着酒船过来,向他施礼:平章王大人,奴婢给您唱首李太白: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