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梦华 第二百二十七章 寄 希 望 于 川 陕
作者:武义强的小说      更新:2017-12-12

  再攻蔡州蹈旧辙

  兵出西关遇劲敌

  王甫斌兵败唐州,收拾残兵回到大营,兵部尚书、京西湖北宣抚使薛叔似见他垂头丧气萎靡不振,不忍恶语相向,嘱其好生休息。

  待其恢复元气,与他出军营步行聊天,问其有何打算。王明知薛心意,低头沉思。

  二人都是韩侂胄的心腹之人,是一根绳子栓着的蚂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薛是进士出身,一向喜谈恢复,兴元年间,也曾列入伪学名籍,解禁后,先在地方任职,在朝廷为岳飞平反过程中,出力颇多。在当今朝中,主战的文官最有名的有四位,叶正则辛弃疾陈谦和薛叔似。嘉泰三年,召除在京宫观兼侍读,不久,再获重用,进为权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兼国用司参议官

  王甫斌出身武将世家,与韩侂胄幼时即已相识,去年秋,受韩侂胄赏识,由马军司统制翟升为鄂州副都统兼京西招讨副使。

  而唐州一败,使得京湖西路之北伐进程大为受挫,王甫斌的淮西第一战将的英名大为失色。不论是为报知遇之恩,还是为维护自身荣誉,必须再战,而且必须取胜。

  薛王一商议,将重点进军目标对准了蔡州。之前,荆南都统王大行攻蔡州不克,现重整旗鼓,加大兵力,务必拿下。

  蔡州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北依伏牛,南连荆襄,西纳汉水,东接宛洛,享有中原天府丹水明珠之美誉。

  鉴于蔡州在淮西战场的重要军事地位,在蔡州刺史完颜达吉卜带兵驻守的基础上,布散揆又派遣两位猛人级战将带兵固守。

  完颜赛不状貌魁伟,唇红齿白,乍看,象是江南的文弱书生,沉稳而有韬略,是位帅哥级战将;蒲鲜万奴,金国将领中后起之秀,典型的女真人,高额宽眉,栎发垂肩,白衣袍,,左衽窄袖盘领,腹跨钢刀。布散揆任命完颜赛不和蒲鲜万奴为正副都统,和蔡州刺史完颜达吉卜合兵一处,迎击王甫斌的四万大军。

  王甫斌率大军向蔡州出发,得到两条重要信息:金加大了对蔡州的防御,派来重兵把守;东线的郭作、李如翼等人在宿州城下惨遭失败。王甫斌深知,以疲劳之师进攻固守之城,定然难以占取上风。遂命军队在溱头河南扎营。

  溱头河古称溱水,称:“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亦谓之青衣水也”。发源于确山与泌阳交界千眼岭,流经确山、汝南两县,是北上邓州必须经过的一条河流。

  前几天,这里下过一场大雨,溱头河水暴涨。前哨报吿,金军主动出城前来会战,王甫斌决定,扼守河上的浮桥来阻挡。

  金军不是傻瓜,明知你在浮桥那张开大口,不会乖乖地去送死。他们分两路绕行数十里,进行偷渡:夜深人静,伸手不见五指。完颜达吉卜指挥右路骑兵涉水,蒲鲜万奴率领左路步兵过河,抄向宋军后路;而完颜赛不则率领中军,等候两侧军队过河后,再由正面向驻守桥面的宋军发起猛攻。

  攻击在深夜打响,完颜赛不和副都统蒲鲜万奴带率领精兵猛攻南宋的桥面阵地,完颜达吉卜指挥右路军从西侧助攻,打至天明,宋军抵抗不住,回关向南败退。

  王甫斌及其军队的恶梦还未结束,蒲鲜万奴已经成功地攻破邓州以南的真阳县,切断了他们的退路,一场南北夹击的围歼战又开始打响。

  王甫斌的军队遭遇开战以来最为惨重的一次失败,两万多士兵被斩首,金国所获战马杂畜千余。

  在淮西,宋军一败再败,唯有京西北路招抚使、襄阳知府兼鄂州都统赵淳一军小有收获。

  原计划,赵淳与王大行合兵攻蔡州。出发之际,赵水土不服,拉了两天肚子,根本无法行走。几天后,遂率兵将邓州包围后。金国邓州刺史徒单羲顽强抵抗,双方形成对峙,僵持近半个月。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布散揆再次及时派兵增援,在离邓州城五十里的山坳里,遭到襄阳副将周士江的伏击,双方你来我往拚死厮杀,赵淳分兵增援,将金三千援兵打个落花流水,俘获了河南统制纳木合术。

  但邓州城依然没有攻下。

  兵败的消息不断从东中两路前线传来,枢密院机速房内死一般地沉寂,韩侂胄面沉似水,眼睛如同两个火球:“他妈的,个个都是饭桶。”

  陈志善说:“毕再遇、赵淳二位还是很好的。”

  韩侂胄瞥了他一眼,“王甫斌特不是东西,就会说大话。郭作还自称赵子龙,我看他就是条虫。”

  周云銮劝道:“平章王,打仗总会有胜有败,我们不是还占了好几个州县吗?小的有个建议,您看--”

  韩侂胄不耐烦,催促道:“有话快说!”

  “金人在两淮和京湖顽抗固守,表明他们军队的主力在这里,那么川陕就会空虚,让程松吴曦在西北出击,既能收复一些疆土,又减轻这边的军事压力。岂不两全其美。”

  韩侂胄立刻转忧为喜,“好,立刻以五百里金牌急递,给兴州下诏,责令程松吴曦派兵出击,务必取胜。”

  利州西路,兴州城外,嘉陵江畔灵岩寺。

  寺院不大,景色不凡。楼台错落,红框飞檐。寺内有棵高大的古柏,树下,山长陪位官人在品茶。时令虽是夏天,但寺内凉风习习。

  此人四十开外,中等身材,脸型还算方正,不过细看,左脸中间有块不大的疤痕,旁边还有些细小的瘢点。再看穿着,绯色长衫,却是上好的绸缎,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不凡和霸气。他就是川陕第一人,利州西路安抚使、兴州驻紥御前都统制兼知兴州事吴曦。

  “法师,本帅近日,心烦意乱,难以入睡。你可会想个法子?”

  “大帅,象由心生,烦恼只因有私欲,无欲即心安,心安则饭香觉美。”

  “法师,你说说看,本帅除吃饱喝足之外,应该有什么欲念?”

  “平常人的欲念无外乎饱衣暖食,大帅乃我千里川蜀的父母官,朝廷的柱石,您的愿望当是保疆固土,为大宋撑起西北的这片蓝天,佑护川蜀百万生灵。”

  是呀,吴家三代人八十年,主要任务就是保疆固土,为大宋撑起西北的这片蓝天。可朝廷又是怎样对待我吴曦的呢。

  近日,他夜里总是梦见他父亲。在兄弟五个中,父亲吴挺对他最凶,很少有好脸色。许多年后,他才感受到,父亲那严厉的责骂之中,寄托对他的期望和关爱。只可惜他离家很早,在父亲身边最短。

  十五岁时补官入仕为右承奉郎,不久让他离开兴州至京城,第二年,改为武德郎,任命为中郎将,谏官说他升迁得太快,又改为武翼郎。那时,他才知道,他是朝廷制约吴家的人质,就象当铺中的抵押品。

  这么多年来,他接触的人成千上万,最亏欠的还是他父亲。父亲老人家一向忧君爱国、备边养民,很受朝廷器重。年纪轻轻,就随祖父吴璘防守河池,抗击金人。25岁时,因功绩显著被任命为武昌军承宣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中军统制。作为西军统帅,他治军有方,纪明律修,军中悦服。

  只可惜父亲走得太早,更遗憾的是在父亲重病期间,竟未能服侍过一天,直到今天,他还清楚地记得,绍熙四年六月,父亲去世,他请求回乡奔丧,朝廷却迟迟不予答复。当时,他气疯了,不管他妈的三七二十一,直奔兴州,回到家,跪在父亲灵前,嚎啕大哭。庆元六年,升为殿前司副都指挥,俗称太尉,已是朝中的三品大员。想回乡为母亲尽孝,可朝廷还是不同意。

  吴曦正在遐想,亲兵来报:“大帅,京都送来急诏。程大帅请您回去商议”。

  诏令让四川安抚使司整肃兵马,出击金邦,与东南宋军互为犄角。

  四川安抚使程松小心地问:“吴帅,你看如何才好。”

  吴曦瞄了他一眼,“既然朝廷有令,那就打吧。”

  事不宜迟兵贵神速,次日,统制杨东方率七千人,进攻盐州西川寨,为拿下秦州辅平道路。

  盐州西川寨的金兵顽强抵抗,激战至午后,双方互有死伤。突然,金秦州守将派两支劲旅,从东西两侧,向攻寨正酣的宋军展开攻击,宋军三面受敌,死伤众多,处于劣势,杨东方只好下令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