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梦华 第 卅 四 章 准 备 就 绪
作者:武义强的小说      更新:2017-12-12

  排兵布阵齐筹备

  罗家冤情终得伸

  太后眉头紧锁,手将扇柄捏得紧紧的,提到刚刚离世的孝宗,她的心软了,眼睛红了,不为别的,就为这位太上皇多年的孝心,她也该站出来。决心已定,遂急切地问:“韩侂胄在哪里?”

  我让他在宫门外候旨,要不要宣他进来面呈?

  太后手中之扇一悠:“慢,他要的话你已经了,还要他进宫干什么,再,不定赵枢密还等着呢。这样吧,你对韩侂胄,我准了,让他告诉赵枢密,事不宜迟,明日上朝按赵枢密的办。”

  关礼出了慈福宫,眉飞色舞地将情况一遍,韩侂胄也眉开眼笑,伸出大拇指,不住称赞:关爷,好样的。

  韩侂胄骑上马,急速来到西府,还好,赵知院还在,正与几个部下谈事呢,知院看到韩侂胄,请他坐下,让他们先行回避。

  看到韩侂胄的神情,赵汝愚悬着的一颗心放下来了,笑着问:“怎么样,节夫老弟,知阁门大人。”

  只要知院看得起咱,咱就会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好好,节夫为国立了一功。

  韩侂胄告诉他,太皇太后准许了,明日上朝,在孝宗灵前,垂帘主持,具体事务请枢密安排妥当。

  赵汝愚象三军统帅似的,开始排兵布阵:好,色已晚,那废话也不多了,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你现在去找关礼,让他连夜赶制龙袍,再去找彭自寿,让他明日务必将嘉王带来,还有,明日你就在嘉王身边,看着他护着他。

  韩侂胄答应一声,匆忙走了。

  然后,让枢密院的人找左司郎中徐平阳、殿前都指挥副使郭骏、内侍省中书舍人陈君良找来。

  徐平阳来得最早,二人共同商量明日新皇登基的各种细节。

  不一会,陈君良也来了,赵汝愚将太皇太后的懿旨告诉他,让连夜拟写登基诏书。

  郭骏也骑着马到了,赵汝愚告诉他,太皇太后有旨,明日垂帘,主持新皇登基大典,殿帅你派兵守卫皇宫和重华殿,防止发生意外。

  郭骏欣然回应:得令!

  却韩侂胄得赵知院指令,急忙跑去安排,把该做的都做了,反复对方叮嘱一定办好,此乃大的要事,务必慎之又慎,容不得半点出错。

  回到府里,已煞黑,吴夫人连忙吩咐下人备好晚餐。

  饭后,刚回到书房坐下,管家来报:阁门宣赞刘璘及夫人求见,韩侂胄告诉管家,将他们请入书房。

  未见其人则闻其声:韩爷好,刘璘夫妻二人给您请安。

  韩侂胄不禁笑出声来,唉呀,光玉老弟,你我整日低头不见抬头见,却如此客套,大可不必,快请坐,这位是令夫人吧,也请坐。

  哪知,这刘夫人并不入座,却走到韩侂胄面前,扶着他坐下,而后撩起长裙,跪倒在地。

  韩爷您心善慈悲,救了我表弟罗从刚一家的性命,我马玉真在这里,给您嗑头。

  罢,便呯呯呯地,磕三个响头。

  韩侂胄连忙起来扶起:唉呀,弟妹无需如此,当初,我答应帮忙,可不要为了让你磕头哟。

  只见马玉真面显羞色,笑语盈盈:那是您韩爷菩萨心肠,怜爱黎民百姓。您这一出手,我表弟冤伸了,家里平安了。韩爷啊,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一下子救了罗家四口人的性命,真是功德无量啊,从今而后,你就会官运享通,人丁兴旺,长命百岁。

  一番话得他心花怒放,不住回应:伸冤就好,平安就好。这可是经大人的功劳呀。

  这时,刘璘才插上话,经大人断案如神,处事果断,真乃我朝栋梁之臣啊,刘璘全家感激不尽。话回来,若不是您韩爷出面,咱哪够得上他呀。

  然后,就把经侍郎查办此案的原委,一一来。

  这期间,韩侂胄才得以看清楚刘夫人马氏的容颜。

  只见她:瓜子脸,柳叶眉,唇红齿白,一笑就是两个酒窝。上身穿大袖黄色罗衫,腰围浅灰色帛巾,巾上系一个圆形玉环,下着桃红色长裙,脚蹬紫红布靴。年龄不象三十多岁的少妇,倒象二十来岁的娘子。看得他不由得身酥骨软,心中赞道:好一个绝色女子。

  此时,刘璘也基本将原委完。于是,韩侂胄笑着:光玉老弟好福气呀,夫人貌美如花,又如此伶牙俐齿,叫人好生羡慕呀。

  刘璘笑着致谢,马氏脸上又是一阵飞红。

  刘璘拿出一只盒子和一大捆书。诚挚地:“韩爷大恩不言谢,这盒子里有一颗上了年头的人参,是罗从刚孝敬您的,这一套周必大刊刻的《欧阳文忠公集》,是我拿来给您的。我知道您爱书藏书。”

  韩侂胄打开盒子一看,人参硕大,颇有年头,就喊来管家,让他拿一千贯铜钱过来。

  便慎重地对刘璘:光玉老弟,你我都不是外人。我韩某从来不缺钱,人情交往之中,最讨厌别人送钱送物。这颗老参罗家定也花了些钱,关键是他家缺钱哪,你想,哪一家贫民百姓家,能一下子拿出五千贯,那还不得穷家荡产呀。这枚人参既然买了,也不好退。我给一千贯,你转交他家,让他家把日子过下去。本来他就没有罪,我和经侍郎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用不着费这么大周章。另外,这书我收下了,这可是个好东西。你知道,我虽然未参加过科举,没有出身,但我喜爱书,也经常读一些。当年,我韩家的万籍堂可是赫赫有名的。

  刘璘赞成地:这我知道,你韩爷还会背诵许多文章诗篇呢。再令曾祖韩魏王的万籍堂在英宗神宗年间,比六一堂、读书堂藏书还要多。这一套欧阳修文集,有不少文章和诗词是赞颂韩魏王的,所以我才选了他。还有有无出身不重要,有真本领才受人尊重,就象韩爷您。

  对了,我这人有一个特点,谁瞧得起我,就为谁两肋插刀。现在书也收了,好话也听了,大家皆大欢喜。弟妹第一次驾临敝府,我很高兴,但不能空手回去。吩咐管家,将新娶的如夫人王玉京找来。

  王氏夫人来后,见一美妇在此,知道韩爷心思,便攀谈起来,欲结为姐妹。经韩侂胄暗示,将一副玉镯,送予马玉真,且希望现在就戴上试试。

  经不住催促,马玉真只得戴上,韩侂胄一看,正合适,很高兴:你看,宝剑赠英雄,玉镯送美人。不用取下来了。

  刘璘夫妇还想推辞,韩侂胄制止:是兄弟的,就不要再废话。

  一时无话,马玉真示意刘璘,刘璘慢里斯条地:韩爷,本来还有一件事,想求您,您这样一来,我们还不好意思开口呢?

  韩侂胄:有事就快,别这么吞吞吐吐,还不如你夫人呢?玉京,你回避一下。

  马玉真接过话头,韩爷还真是为了我家的事。

  哦,来听听。

  我有个妹子,叫马玉芳,十九岁,在临安乐营。当年家中遭难,实在没办法,才将她卖到乐营的。如今,老父亲重病在身,心中有愧,想把她赎出来,可临安府咱不通啊。请您韩爷出面,给输通输通。

  刘璘接着:我这个姨子,可是个美人胚子,能歌善舞,又弹得一手好古筝,韩爷要是能帮忙,将她赎出来,她们家人,情愿给您为婢为奴。

  韩侂胄想一会:此事倒也不难。不过这几,我还有事情要办,待我腾出空子,想法子给你们办,不过可不是为了让她来我这儿为婢为奴啊。

  刘璘夫妇前脚刚走,管家又报,有个颖州商人叫李仁佑,有事找您。

  韩侂胄一看,已交二更,不由打个呵欠,对管家:出去告诉他,爷累了,明儿还有大事要办,让他三后再来。

  由于XX问题不能显示: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文学小说网,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