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梦华 第五十三章 纵 论 天 下
作者:武义强的小说      更新:2017-12-12

  归正人打入另册

  韩外戚成眼中钉

  在陆游面前,叶正则规矩得多,以晩生自称,陆游也十分尊重叶正则,二人开怀畅饮,谈笑风生。共同祭祀完毕,各分南北而去。

  回到山阴,在京司农寺做官的四子陆子坦回乡,起近期朝廷里发生的各种事情。

  朱熹老夫子入朝后,即投入工作,仅二十余,给新皇帝讲授的《大学》已近尾声,回过头一想,情况甚好,皇帝赵扩虽发言不够踊跃,师生二人互动太少,但学习态度不错,听得较为认真。这下午,授完课走回经筵所,中书来人正在等他。

  赵汝愚请他到部堂去坐一下,老夫子知道,宰相想搞清皇帝的学业情况。就把情况介绍一下,汝愚请他多些耐心,作好持久战的准备。缺额的两名帝师已与人选,朱老夫子要是没有意见就定下来。

  由于签书枢密院事兼兵部尚书罗点和礼部尚书黄裳的意外身亡,帝师班子明显削弱,赵汝愚决定尽快补充。这次推荐的名单是两位,兵部侍郎章颖拟兼侍讲,起居郎刘光祖拟兼侍读。章信仰骛学,蜀人刘光祖曾师从南轩,可以代表湖湘学派,与朱熹理学同出一脉。朱待制点头认可。

  所谓起居郎,通俗点,就是皇帝的秘书,负责记录皇帝发布的各项指令,隶属内史省,另外,中书省设置起居舍人。皇帝上殿时,二人分立两旁,前为左史,后为右史,共同记录,以便史馆保存。

  一时无话。不一会,朱熹想起昨收到辛弃疾来信一事。就将此事向这位当朝首相了。

  去年秋,辛弃疾罢职回乡,一直在信州铅山瓢泉居住,无非是堂前看山,东篱看菊,无声听风雨、寂寞闲读书,或而,与人对饮,寄情山水,借以消磨时光。

  听朱熹入京,随侍圣上,特来信恭贺。随信附上三首诗词。一首是他近日填写的《水调歌头》: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一首是杨万里的《春时怀故园海棠》: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还有一首,又是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起初,我还不明白,他这么做,有什么含意。仔细一想,含意很清楚,他们三人,一向倡言恢复中原。辛幼安年轻时,驰骋疆场,万夫莫敌;陆务观曾在西北边疆效力多年,颇有名声;杨诚斋当年廷对时,孝宗皇帝拍案叫好。可以,都是文武全才,中流砥柱。而如今,三人均未到致仕年龄,却赋闲乡野田间,弃之不用,壮志难酬,只得寄情山水。

  而国家呢,外有强敌在侧,内政荒废益久,众多英雄志士却无用武之地。这些岂不是国家的不幸,民族的悲哀么?还有,象张孝祥、陆静之、陈同甫等人,都已作古。如今这三位,最年轻的已近花甲,再不用,更待何时?

  赵汝愚也是一脸忧色,夫子您的对,自高宗以来,朝廷一直倡行和议政策。主战,要求恢复的忠义之士本来日趋稀疏,加之重文轻武,能征善战的文臣武将已屈指可数。反过来,议和,不等于不要战备。

  子直所言极是,圣人中下,而立定四海之民。恢复中原,洗雪前耻,朝廷还是要讲的。但据目前我朝实情,恢复之计只能从长计议,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的辛苦准备,象这样既不练兵,也不积财,一时高谈恢复,只能是个空想。其实,除战与和之外,还有一个守字,只要措施得当,顽强固守,就不会给敌夷以可乘之机。即使不能实现恢复中原之愿,至少可以保住东南半壁河山。故而对朝野臣民中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万不可再予以打击和排斥。这些,你这个政府首脑要考虑。

  赵汝愚连连点头,夫子的有理,汝愚一定考虑。这其中的辛幼安的确是个干才,但是也不宜委以重任。

  这是为何?朱熹不解。

  夫子,您忘了,他是归正人,重用了,有人会话的,再则,他每次被罢职的原因,无非两条:一是贪酷凶残,一是桀骜不驯。贪点钱财不打紧,但草菅人命不行。

  朱熹解释道:在临政和执法上,幼安年轻时,是凶暴了一些,但这些年也收敛了许多。前年去福建任职时,专门来信请教,我告诉他三条:临民以宽,待士以礼,驭吏以严。一年多,在福建做的不错,没听到什么。

  桀骜不驯可不好,他自恃能文善武,独断专行,不顾大局,不听招呼,哪个敢用?

  这倒是个问题,不过此人还是通情达理的,一般不会胡来。

  如若哪个地方缺少监司,可以安排他去。

  夫子呀,在起用人才方面,你还想推荐谁呀。

  朱熹略作思考,郑重其事对他:子直呀,老夫觉得有件事该办,各县军州的学院要整修,让读书人有个干净的地方。

  赵汝愚赞成,是,教书育人是个大事,该办。让中书写个公文,责令各地方抓紧修整。

  还要各路派人去监督,不要花架子。

  赵汝愚不住点头。

  哦,我想起来了,还有一件紧要的事,要防止姓韩的,万不能让其做大。

  夫子的意思是-----

  孔子曰,唯女子与人难养也。一个没文化的外戚怎能治国安邦?然而此人善于阿谀奉承,人前人后献殷情,偏我们这个皇上性子软,喜欢谁就听谁的。我在宫里看得真真的,这个韩与那个姓关的黄门关系特别好,每日围着皇上转。这可不是好兆头呀。你这个首相要想办法。

  这个我也发现了,可是找什么理由呢。

  派人暗中盯着,总会找到理由的。

  由于XX问题不能显示: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文学小说网,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