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女:相公来种田 第一百八十一章这女子……
作者:墨色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聪明如王良,紧忙朝着萧远夫妻介绍坐着的人:“这是醉云轩的东家,也是咱们国的皇商,白展堂白公子。”

  “白公子好,上次一见,和公子谈话,让萧远深有感触。”

  不似夸赞,胜似夸赞的话从萧远的嘴种说出,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放下茶杯,看向他们,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伸手一摆:“无需多礼,请坐。”

  萧远颔首,和冷荷坐在了圆桌之上,和他坐在了对面,王良则是坐在了萧远和白展堂的中间,挨着他的主子,时不时的添水。

  “萧老弟,打开天窗说亮话,咱们之间合作之久,我的诚信相信你们夫妻俩也是看在眼里的,对你们出产的东西,我们很是敢兴趣,可以这样说,除了我们有能力全部收购你们的货,不差一文银子之外,其他的人,怕是没有这个能力,当然,我这话也不是威胁之意,你们可不要多想才是。”

  一旁的冷荷垂眸不语,心中暗自思量,端起茶水,抿了抿,脑中过滤他说的话,也猜测他的意思。

  萧远反应很快,对王良的话也没有进行反驳,而他说的话却句句在面,暗自思量也正是如他所说,就目前为止,还未有人找他们合作,就这一点,他们就已经输掉了半截。

  “王大哥的为人,我和娘子自是知晓,若不然,我们也不能和王大哥合作不是,至于说到旁人没有这个能力和我们合作?怕是怕是这话说的早了一点,倘若我们将我们出产的东西卖出去,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知晓,只是我们也不愿意那样,一是有王大哥这层关系,二是,我们也不想在麻烦,毕竟这样我们省心,而我们也不想做做酒馆。”

  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王良对现在的萧远有些吃惊,若说以前的萧远,至于憨,比起上段时间的萧远来说,有些聪明,会说些话,而此时的他,却比上次不见到,还要狡黠一些,不但能说会道,而且也能戳中要害。

  不错,就像他说的,这东西他们是一出来就找到了他,也是他慧眼知道是好东西,才全部买下,这才让外界无人知晓是东西是他们出的,只是没想到,却成了他们的软肋。

  “话是不错,可我们在全国的每个镇子,县城和州府都有无数的店铺,和我们合作,那是一劳永逸,永远不担心东西卖不出去。”

  萧远放下手中的茶杯,诚恳的点头,对这话他十分认可:“所以说,我们才选择和你们合作,这样我们也是省心。”

  两边的人说了良久,可就是说不到点上,冷荷也不着急,磨牙的事情,相公现在做到已经炉火纯青,而她只需要耐心的等候即可,相信对面坐着的男人也是如此。

  相谈甚欢的两个人,终归是商场老手的王良把萧远给牵引到了话题上。

  “上次在你家,听闻弟妹说的那些山上产的东西,我可很是有兴趣,只是”

  话音一转,转向冷荷,眸光也扫了过去,做了半晌的白展堂的视线也递了过去,片刻转移,侧耳倾听。

  “茶树今年已经让人种上,每年两季,春茶和秋茶,产两不多,至于药材,春上的时候已经种下,就现在涨势而言,还是不错,至于果酒目前,已经有了三种果酒一种花儿酒,一种就是卖给你们的葡萄酒,桑葚酒,还有一种蓝莓酒,这三种酒都有它独特的味道,可以说作用也不尽相同,剩下的一种花儿酒,乃是养颜的上品,名为桃花酿,东西出产的不多,紧紧有三百来斤,不论是女人还是男人喝,都具有养颜效果。”

  “哦?竟然还有这等的酒水?那倒是不可多见,有机会我可是要品尝一番,看看有没有你所说的那般神奇。”王良对这酒的功效还是有些不信。

  若是喝酒能养颜,那这人哪里还有老的?他似是开玩笑的说着。

  “我瞧着行,可别到时候喝了便的年轻,到时候连嫂子都不识的,那可就坏了,岂不是回头来找我,让我陪一个王大哥?”

  王良一阵,哈哈大笑:“哎呦,若真是那样,你嫂子谢你都来不及。”

  冷荷含笑,暗中沉思了片刻,拿出了她写的策划书,放在桌子上,眸光聚焦在那几张纸上,这可是今儿她要说的,也是这两人期待的东西。

  “这是”王良此时不敢多说,看着那纸上不认识的字,狐疑的看向她。

  从纸上收回眸光,扫了眼白展堂,又看向了王良,似是玩笑,却很认真的讲着:“说起山里产的,家里酿的,地里种的,价值都没有我现在要说来的高,来的重要。”

  一句话,让白展堂来了兴趣,别过头,看向眼前的女人,不可否认,她的沉稳,聪慧,在他所认识的女人里,已经数道前十。

  从刚才的话里,说的清楚,条理分明,而刚才的话,更是抓住了商人的软肋。

  价值,以及后面的‘高’字,这两样往那一放,任何商人对此都有兴趣,他不是神人,自然也是有兴趣。

  “究竟适合东西,竟然说的如此神秘,白某倒是很有兴趣。”

  久不张口的白展堂,此时开了尊口,好听悦耳的声音传到冷荷耳中,令她微微惊讶,却很快平复紧张心绪,他能开口,也是在她意料之中,却没想到会是这样快而已。

  “这第一项乃是民生,不论你多富有,终于每日是要吃饭,吃饭,就要有粮食,所以,我的目标在粮食。”

  这话说的让王良大感蒙蔽,粮食这东西凡事地里就能生产,当然,种地发家的也不是没有,一般发家可都是地主,租户租种地主家的地,每年产的粮食几成要给地主,而剩下的还要交粮税,仅有的还不够糊口,若是丰收年,兴许还能剩下点,若是灾年别说糊口,就是租子都交不起。

  “莫非你能种出高产粮?”

  白展堂有些不信,不是很不信,这工部都没有研究出来怎样让农民的地多产粮,而这个女人竟然开口,要知道,工部里的,人才济济,不论是从学问,还是从年岁上,都要比起眼前这个女子要大的多,甚至走过的路比她吃过的盐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