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女:相公来种田 第二百二十二章白菜地,百财地
作者:墨色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见他为难的样子,萧根茂长叹:“别有心里负担,说白了,我就是不想让你搬走,咱们在一起那么长的时间,相处的挺好,跟着你们,我这一年也是赚了不少,若你们这一走,我心里还真是不好受。”

  村长这样一说,萧亦然也是惆怅,在村子里住惯了,闭上眼睛都能知道哪家是哪家,和村民相处的也听愉快。

  “这样吧,这盖房子的事情也不是你自己能做决定的,还是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番在做决定也不迟。”

  闻言,他拍了拍双腿,起身:“行,我回去和他们商量下,成不成的,回头我给你信儿。”

  村长送他出了院子,村长夫人张氏走过来,担忧的瞧着他,屋子里的那些话她自是听到了,想法也和村长一样。若是他们搬走,损失银财的可不止是村子里,她家也会跟着损失。

  “你说,这他们家能同意吗?”

  背手,站在门口瞧着那越走越远的身影,萧根茂长叹,愁的脸上又多了几条折子:“但愿吧。”

  若是真的要走,又岂会是他们能拦的住的?

  张氏闻言,也长出一气,扭身回屋。

  从村长家回来,他的脸上没了去时的笑意,然而添上了一抹忧愁于无奈。

  “你这是咋的了?一张苦瓜脸,村长是没同意还是怎的了?”看到一张脸都挤吧在一起,花氏推了推坐在院中小板凳上的人。

  和花氏剥花生的萧远与冷荷也都狐疑的看向爹,一眨不眨的,这怎么从村长家回来就变成了这样?

  “难道村长给你难听话了?”萧远一说完,立刻感觉不对。

  这村长的为人不是那样小肚鸡肠,再说,自己搬出去和村长同不同意也没啥关系,只是看着爹为难的样子,着实的让萧远纳闷。

  听见儿子说的话,他低头闷声闷气的来了句:“要是给我难听话那到还好了。”

  “你这人,说话怎的大喘气?到底咋回事,你倒是说啊,这着急着呢!”花氏对他蔫不拉几的做法很是着急,说话没个好语气。

  椅子上的人抬眸,扫了她一眼,别过头和身侧的儿子儿媳说道:“村长并不希望在咱们搬走,一是咱们之间出处感情来了,二是,这里总归是萧家村,有个啥事的,他还能帮咱们一把。”

  这话没毛病,村长说的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这话说的是那么里儿,可不是那么个事儿。”萧远停顿下,放下手中的花生:“爹,不论咱们现在去哪儿,各个村子里的村长都会欢迎咱们,至于感情倒是可以再处,只要你真心对话别人,别人自然也会真心待你。”

  花氏听到相公学村长的话,一时间心里感概万分,更是一脸便秘,纠结。

  “谁还不知道这里好,咱们又不是不要走,这不是村子里没有咱们想要的地方吗?要是真有那合适的地方盖房子,那还至于去旁的村子?”

  花氏轻哼,甩甩手上的花生皮子,苦涩道:“这到了别的村子,还得熟悉一番环境,这都不打紧,可那边谁坏谁好,你根本就不知道,还得从新认识一些人,不像这边,出门都能碰到熟人,聊个话儿什么的,一点也不用防备对方是心存好意还是坏意,毕竟知根知底。”

  几口人当下陷入沉寂之中,萧亦然抬眼扫扫莫不做声的儿媳,在看看大儿子,心里打鼓,也不知道自己说了村长家地的事情,这儿子会不会留下。

  拧眉,想了想,还是决定试一把。

  “村长家有一块地,是种白菜的,足足有十亩之多,现在愿意给咱们盖房子。”

  “村长家种白菜的地?”花氏不确定又问。

  “对。”

  啪花氏一拍大腿,乐了,眉开眼笑。

  “哎呦,这可是大好事,白菜地,‘百财地’,这地方一听就是好兆头,可行,可行。”

  娘这一乐,把那块地一解释,冷荷狂抽嘴,若是住在火葬厂附近,那还不招小鬼儿了,毕竟鬼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干净。

  相对娘的高兴,萧远却更加冷静,细细想着村长家的那块菜地周遭的环境,却意外的发现,是个不错的地方。

  “他家那地后面是大河,左边是山,正好是现在这房子的背后。”只是被半山坡给挡住了,所以,他们当时盖房子自是看到另一边。

  “若是这样,倒是不错的一个地方,下午不如去那地看看,若是可以,咱们也不用般离这村子,当然村长家的这菜地自是也不能白白的用了。”

  娘子一发话,萧远扔下手里的花生:“我和爹去找下村子里的风水先生去瞧瞧,我顺便在看看那地,要是风水好,咱们就在那盖。”

  风一样的人,话刚刚说完,就和公爹两人走了。

  院子里,之骑端坐在一旁,心里也在打着小九九,只是没想一会儿,就被上门来的人给打断了。

  “大嫂子,忙着呢。”

  顺音看去,一妇人,身着桃红衣服,下身是一个系列的百褶裙,裙上绣着点点的粉桃,身材微胖,面上涂抹着一层白白的粉,香气逼人,脖子上反倒是黝黑,脸和脖子顿时成了两个鲜明的对比。

  盘着妇人鬓,上面斜插一只步摇,微短的流苏下垂,贴着耳边,而步摇旁边则是一朵大红色的绒花,鲜艳无比。

  那张大红嘴唇正在一张一合的说着话,嘴里唾沫星子差点外溅,此时正在盯着她看,而一旁的花氏尴尬的咳嗽了两声。

  “儿媳,你婶子在问你话呢,说你最近忙不忙。”

  “啊还行,还行。”陡然的回神,紧忙的应付两声:“婶子做,我去给婶子沏茶。”话落,转身去厨房。

  她计算是在傻,也知道眼前这个人是媒婆,这个年代,什么人得罪了没事,唯有这媒婆是得罪不得。

  这十里八乡的谁家有姑娘,谁家有小子,谁家的适合婚嫁,谁家的谁是鳏寡,没有她们不清楚的,若是一个让在和媒婆不顺心,那张嘴,就是好人家的儿子都能说出龌龊不堪的东西来,让很多的姑娘都避之不及,一晃过去几年,岂不是成了光棍。

  若是在穷的人家,再丑陋的长相,就凭她那张三寸不烂之舌,要能把人夸上天,等到姑娘一嫁,她才不会管不管后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