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 第139章安排点事,别让安乐的小火山爆发
作者:大炳峄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文清和常羽春、多睿衮、刘志哙忙活了几日,总算把整个禁军三个团,一一安顿好,刘志哙之前还有些担心,文清将来带着兄弟们回东北,别把自己给撇在洛阳不管了,私下听家主刘光武说自己可以跟着文清去东北,心里早乐开了花,忙活的比谁都来劲。

  经历过黑血之战、曲径关之战,他现在已经算是文清除桃园八义外,比较核心的几个兄弟之一了,文清也没把他当外人,很多机密的事情,私下里更他都透露了。

  原来铁二团的薛永、铁三团的王定六、西南军那个团的主要将官---王青平营长等人,都比较顾全大局,很快就按照文清的安排,调整了人员安排。

  薛永、王定六对文清来说本来就不算外人,去年马球赛他们是禁军队的主力,和文清一起整整忙活了两个月时间,王青平也在去年的马球赛上见过文清,对文清极其崇拜,再加上有南王和安乐公主的关系,他对文清自然马首是瞻。

  不过,对这几个人,文清还是留了一些心眼,没有把今后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很多事他们还被蒙在鼓里,毕竟文清下一步的动向要秘密展开,人多口杂,很容易走漏风声,知道的人多了,说不定就走不了了。

  一旦走不了,等太子登基,一太子的脾气秉性,兄弟们就该大难临头了!

  所以,只能暂时对薛永等兄弟保密了,到时候也不能把他们都带走,文清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愧疚。

  下一步,就是老套路,让张良出面训练这2000将士的问题了。

  皇帝知道文清对禁军将领的安排后,几乎没有多少犹豫,就进行了官职上的封赏,除了已近任命过的将领外,关胜虽然是铁二团的副团长,却被直接任命为将军,这也是皇帝顾着梁山好汉血战曲径关的情面,而且关胜以前在北方军也是副团长。

  几个正牌营长呼延灼、李应、侯君集、薛永、王青平、雷横、王定六、朱、徐宁,直接授予偏将军衔。薛永、王定六原来虽然就是禁军营长,但一直是校尉军衔,这次也算是提拔了。

  而几个副营长:李逵、孙立、李俊、杨雄、凌振,也同样授予了偏将军衔,最特殊的是李逵和杨雄,李逵因为是梁山兄弟,所以一进入禁军,就拿到了偏将军衔,杨雄则因为与杨延兴的关系,被连续提拔了两级,也在情理之中。

  这一日,文清把多睿衮、关胜叫到近前,安排道:“多睿衮,我给你放个长假,回东北,看看你的大玉儿和多多吧!”

  “真的?!”多睿衮惊喜叫道,又有些抽搐:“可二团的训练……”

  “你放心回去吧,这里,不是有关二哥嘛!”文清冲关胜努努嘴,“关二哥,二团的训练,暂时就交给你了---”

  “没问题!文清兄弟放心---”关胜自信点点头。他之前随晁盖在北方军呆过,在梁山,也是负责管理日常军务,对军队的管理,那是轻车熟路,带一个团已经算屈才了。

  “那,我可走了啊……”多睿衮早就归心似箭,马不停蹄,就收拾东西赶回奉天城去了。

  “这家伙,一向的重色轻友……”文清冲关胜摇头苦笑。

  “等他们回到东北,就不用这么两头跑了!”关胜手缕长髯期许道。

  “不会太远了!”文清重重点点头。

  ##########

  日子过的一晃就没,很快就要到8月15了。

  8月15,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在大汉帝国,也算是春节、中秋、国庆三大节之一了,当然,花灯节,只能算洛阳当地特有的节日。

  14日一早,玉梅就和霞儿、兰儿等人,收拾东西回朱府过中秋节,准备呆到8月16以后再回桃园,文清在洛阳,也没有别的亲人,所以这两年的中秋节,文清和玉梅,都是在朱府度过,爷爷朱元晦,更是老早就安排管家朱福过来打招呼,生怕文清他们不回去。

  文清下了班,和公孙胜、赵云、燕青从皇宫里出来,正要往朱府走。

  “文清……”文清一扭头,发现身后南王和独孤卫青也从皇宫里出来,南王远远叫道。

  原来,他们二人,刚和皇帝辞行,准备陪独孤如愿,过完8月15中秋节,就回西蜀。

  独孤家,满门武将,代代都有人战死沙场,所以,对生死,也看的很淡,独孤卫青,也没必要一定要始终守在独孤如愿身旁,家中有人过世,也没必要守多长时间的孝。

  “见过南……岳父大人,见过独孤将军!”文清本想叫南王,一想,已然和安乐公主赐婚了,该改口了。独孤卫青,若是顺着安乐公主那边叫,文清应该叫姑父了,但顺着孔莺莺叫,应该叫舅舅,这八大世家,互相联姻,辈分关系太乱,错综复杂,文清也懒得一一理了。

  “嘿嘿---你小子,反应还算激灵!”南王满意点点头,安乐那丫头,再也不用偷偷摸摸见这驸马爷了,自己也名正言顺当岳父了,心中舒坦无比。不过话说回来,虽说这次,自己这一系损失惨重,母亲去世,独孤家折了儿子独孤去病,女婿杨延兴,重伤了独孤如愿,但却因安乐那丫头赐婚,意外得到了文清这支人马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力量不但没削弱,反倒增强了。

  “本王和独孤将军,要去看看独孤尚书,你作为晚辈,也一起去吧!”南王看看独孤卫青,对文清又说道。

  “好吧!”文清轻轻点点头。之前独孤去病在洛阳时,还跟自己托孤过呢,况且,还有杨延兴这层关系,文清也是敬重独孤家满门忠烈,新任岳父邀请,自是不便拒绝。

  于是,文清让燕青先回去,自己带着公孙胜、赵云,随南王、独孤卫青,直奔独孤府。

  ##########

  独孤府也在皇宫的东面,紧挨着司马府不远。

  几个人进了独孤府,里面的家人,都是满面愁容。

  客厅内,是一副秋日贺兰山的山水画,文清见上面提了一首诗: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玉洁公主见弟弟和丈夫来了,冲二人缓缓摇了摇头,独孤卫青心中一痛,知道,爹爹恐怕,撑不过8月15了!

  文清没想到,这独孤如愿的伤,竟然比之前见到的武相刘光武还重。其实,独孤如愿的伤,本没有刘光武重,虽说武功尽废,但撑过年底应该没问题,奈何这次雁门关之战,对独孤如愿的打击太大了,所以病情,很快就恶化……

  到了独孤如愿的房间,独孤如愿听说南王和独孤卫青、文清来了,回光返照一般,突然来了精神,让身边的孙媳妇---金莲公主,出去把二弟独孤如严也请来。

  南王、独孤如严、独孤卫青、玉洁公主、金莲公主、文清,围在独孤如愿病榻前,独孤如愿一一扫视众人,缓缓说道:

  “我独孤如愿戎马生涯,活了大半辈子,也知足了!只是,去病中途夭折,令老夫心痛不已---

  老夫会向皇帝禀明,走之后就由二弟接任刑部尚书之职。

  家主之位,就由卫青接任吧。

  老夫估计,皇帝也坚持不了多久了,皇帝已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付太子了,咱们独孤家,不能在这帝都洛阳等死,老夫走后,二弟和卫青,就逐步把独孤家的力量,转移到西蜀!

  另外,二弟找机会,把你那孙子独孤延福,从北方军撤回来吧,转移到西南军中,卫青之后,家主之位,可传给独孤延福,若是将来,嬗儿长大成人,再传给他,玉若若是愿意到东北投奔她那两个姐姐,就随她去吧……

  “小弟知道了!”独孤如严和独孤卫青在病榻前跪下,独孤如严含泪点头:“大哥您放心吧,独孤延福,下个月我就把他调回来---等独孤家在西蜀都安顿好了,小弟就请辞,也转移到西蜀就是!”

  “好!”独孤如愿微微点点头,又对南王招招手,南王赶紧过来,大手抓住独孤如愿稍微有些瘦弱的手,独孤如愿低声嘱托道:“南王,独孤家以后,就拜托南王照顾了……”

  “独孤尚书言重了!本王与独孤家,同气连枝,哪有照顾不照顾一说?”南王诚恳道。

  “那老夫就放心了---”独孤如愿看看南王身后的文清,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去病生前,对文清将军很是推崇,经雁门关一战,看来,去病虽年轻,但眼光独到!我独孤家,有两个孙女远嫁东北,再加上杨延兴和南王的关系,文清今后,还请多多照顾我独孤一族---”

  “独孤尚书,您放心吧!”这时候,文清也不知说什么来安慰好。

  “你们记住!若是为争夺这大汉天下,让百姓生灵涂炭,过不上好日子,这天下,不争也罢---”独孤如愿最后这句话,不知是说给南王听的,还是说给文清听的,话音越来越弱,最后,缓缓闭上双眼!

  “大哥……”独孤如严,痛呼一声。

  “爹爹……”独孤卫青,痛不欲生。

  “独孤尚书……”南王和文清,痛哭失声。

  ##########

  大汉帝国创元20年8月14日夜,雁门关大捷后,不足一个月,大汉帝国刑部尚书、八大世家之一的独孤世家家主---独孤如愿,因重伤,而病亡在洛阳,终是没有挺过中秋之夜!

  ##########

  8月15,中秋节,东北,奉天城,东王府。

  金玉公主,正在屋内,摇着摇篮,哄已然满月的女儿多多睡觉,嘴里还念叨着:“你那傻瓜爹爹,要是再不回来,咱就不要他了---不行!不要他也不好,那就罚他,罚他……”

  身后,一双大手伸了过来,搂住了金玉公主的腰身:“罚我,好好抱抱你吧……”

  “你这傻瓜,怎么,还知道回来啊……”大玉儿眼角带泪,娇躯幸福的往后依靠,闻到多睿衮身上熟悉的男人味道。

  “这次回来,我至少,可以陪你们一个月!再看看,谁会去参加文清和安乐公主,10月1日的婚礼---”多睿衮看向摇篮里的小家伙,那小家伙本来就没睡着,不知看没看清自己的爹爹,伸出两只肉乎乎的小手,就要求抱抱,这到底是骨肉连心啊……

  多睿衮一脸爱怜,赶紧俯身,抱起多多。

  “你回来的正好,一会儿,陪大玉儿,去给母亲敬杯茶……”看着多多在多睿衮怀中,不哭也不闹,很快就睡着了,大玉儿喜不自胜,到底是亲爹啊……

  “母亲?!”多睿衮有些糊涂抬起眼,大玉儿的母亲,不是10几年前,就去世了吗?

  “你这傻郎君,便宜你了,随大玉儿,辈分长了一辈,不然,你还得叫姑奶奶呢!”大玉儿轻笑道。

  “啊……这么说,姑奶奶真嫁给东王了,怎么没通知我们啊?”多睿衮虽说有些吃惊,但也在情理之中,东王和姑奶奶雪琴的事,他是两个知道内情的人之一。

  多睿衮偷眼看看大玉儿,没有一丝不愿意的样子,这母亲叫的也很自然,应该和姑奶奶的关系,处得很融洽,已然接受了这个继母,这其中,不知道有没有自己和文清的因素在里面。

  “是父王在雁门关,皇爷爷亲口允的婚!母亲比较低调,这次也不是正式成亲,只是先办了定亲仪式,请的人,也都是几个父王在东北的老部下,回头,等你们顺利从洛阳回来,父王决定,再公开庆祝庆祝,补偿一下母亲!”大玉儿补充道。

  “好啊!谢谢大玉儿,让夫君我的辈分,长了一级---”多睿衮轻轻在大玉儿额头上,亲了一下。

  ##########

  晚上,东王府张灯结彩,迎接新主母---王妃雪琴公主。

  女真部落的金弼术、多睿铎、双儿,带着女真八旗的3000勇士,一路从丹东城,护送雪琴公主来到奉天城。

  东王这边,刘成温和夫人陈氏,刘成琦和夫人独孤家大姐---独孤玉定,孔云亮和夫人独孤家二姐---独孤玉翠,徐天德和夫人谢氏,金玉公主、金香公主,多睿衮,和前后脚赶到了孔孟尝,一同参加了晚宴,虽说参加的人不多,但隆重程度,丝毫不比正式成亲弱!

  金弼术比东王还高兴,乐的合不拢嘴,跟自己娶媳妇似的:“他奶奶个熊,终于把小妹给嫁出去了……”

  “母亲,请喝茶……”大玉儿抱着多多,和多睿衮,跪在东王和雪琴公主身前,恭敬端过一杯茶。

  “好好!……”雪琴公主微笑着,接过茶杯,抿了一口,对多睿衮笑道:“多睿衮今后,可就不用再叫姑奶奶了……”说得多睿衮,有些腼腆。

  “母亲,请喝茶……”金香公主、孔孟尝,随后,也一起跪下,恭敬端过一杯茶。

  “好好好!……”雪琴公主也是微笑着,接过茶杯,抿了一口,“都起来吧---”

  敬了茶,这两个女儿,算是认了这个母亲,东王和雪琴公主,也算是正式认可了多睿衮和孔孟尝两个姑爷。

  “你们两对儿的婚事,准备什么时候办啊?”雪琴公主关心问道。

  “我们打算,陪文清回到东北以后就一起办……”多睿衮看看孔孟尝,说道。

  “孩儿这两日,会尽快赶回洛阳,跟爷爷商量一下,孔家搬迁东北的大计!”孔孟尝补充道。

  “好啊……”雪琴公主微微点点头,儿行千里母担忧,她也早盼着文清早日回来,“孟尝,你回去,把本公主和东王的事,告诉文清吧---”

  “是!岳母大人!”孔孟尝赶紧点头,自己现在和文清的关系,那是亲上加亲了。

  “嗯……”这时,金香公主突然捂着嘴,脸色一红,撇了一眼孔孟尝,就跑出去了……

  “怎么回事?!”东王看看金香公主背影,不由问道。

  “孟尝,你还不去看看,八成啊,是有喜了……”看孔孟尝不明所以,雪琴公主笑着说道。

  “啊……”孔孟尝惊叫一声,屁颠屁颠就跟出去了。

  金香公主房间。

  孔孟尝扶着金香公主,小心翼翼坐下,手抚金香公主小腹,满脸堆笑:“香儿,咱孔家传宗接代,就看你这肚子了……”

  “去去去!”金香公主嗔怒道,“别到处瞎显摆……”

  “是是是---”孔孟尝忙不迭点头,“我争取尽快回来,咱们以后,就在东北,安家落户了!”

  “嗯……”金香公主幸福点点头,“孩子出生时,你要在香儿身边!”

  “没问题!”孔孟尝郑重点点头,“要是个男孩,今后,就是我孔家的家主!”

  “看把你美的……”金香公主用玉指,戳了一下孔孟尝傻笑的额头。

  ##########

  洛阳皇宫。

  皇帝得知独孤如愿去世,也是悲痛万分,下旨厚葬,同时,让独孤如严正式接替独孤如愿,任刑部尚书之职,同时领大将军军衔。

  因独孤如愿过世,原来大汉帝国始终保持的一个大将军王,8个大将军,13个上“将”军,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将军王,9个大将军,11个上“将”军。但很多人都知道,刘光武也坚持不了多久了,这样一来,虽然常羽春和独孤如严领了大将军衔,但拥有大将军以上军衔的人,依然保持了9个。

  独孤如愿是他们那一代几个重臣中,第一个走的,朱贵妃前面也走了,后面,义弟刘光武、自己,都坚持不了多久了,皇帝不禁有些伤感---

  同时,从契丹方面,也传来消息,契丹萧太后,前些日子也殁了,想是受契丹雁门关大败,气急攻心所致。

  唉!大汉帝国亡了一个朱贵妃,算是间接死在萧太后的“毒”药下,契丹亡了一个萧太后,双方也算是扯平了吧……

  不过,自己二儿子东王,做了一件漂亮事,解救了10万大汉帝国被契丹掳走的民众,使东北的力量,进一步加强了!

  皇帝自己也知道,太子之前对东北,还是采取了限制的措施,自己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看来,东北人口已近100万,已然能够自给自足。今后,中原腹地,对东北的限制,已经失去意义,东北财力雄厚后,东北军扩军,已是势不可挡。

  东南盘踞台湾的倭寇,现在是越来越猖狂了,所到之处,杀光、烧光、抢光,无恶不作,东南军疲于奔命,却无可奈何,而水师战力有限,又无法在海上与之正面决战,更别说直接登陆台湾,彻底剿灭倭寇了。

  这些烦心事,就留给后人去处理吧……皇帝暗自摇头,叹口气---

  ##########

  禁军三个团的训练,在张良的带领下,终于进入正轨。

  过了中秋节,文清决定,把三个团的2000禁军将士,每日至少拉出一个团,或者到校军场,或者到南城小树林,进行强化操练,以使全团将士,尽快融为一体。

  由于其中有1000将士是西南军调来的,与原有禁军的战力上,还是有些差距,文清把这1000西南军将士打散,与原有的禁军将士混编,以老带新。

  文清估摸着,这批西南军的战力,要想达到原有禁军的战力,恐怕至少要半年以上时间的苦练……

  太平公主虽然兼管禁军,但知道文清也是为了公事,所以也就没有过多干涉,不过还是郑重提醒文清,禁军乃是忠于大汉帝国皇帝一人的,文清不能把他们变成自己的私兵,文清当然满口答应。

  反正这些禁军也带不回东北去,将来皇帝老爷子一旦驾崩,禁军的去向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不过有一点他可以肯定,这支自己带过的禁军,如果太子登基,恐怕是不会待见了,他必然会对这支禁军进行一次大清洗,甚至是全部替换掉,用对自己绝对衷心的人来担任禁军。

  文清的婚事,也在玉梅、蓝嫂子、大哥魏直成等人的张罗下,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推进着。

  南王先行回到西蜀,等10月1日前再赶回来,为了南王府安乐公主出嫁的张罗,南王把唐元俭给调了回来,帮忙准备,平日里和桃园的联系,也都是阿丽和阿师来回跑。

  安乐公主,这段时间,一直比较老实,安心呆在南王府,不过,文清总觉得,那是一个蓄势待发的炸药桶……

  文清心里面默念,赶紧到9月20日吧,到了9月20日,安乐公主的服孝期一满,自己好赶紧先去打打前站,灭灭火,否则,那小火山一爆发,恐怕要地动山摇了!

  不过,看大老婆的样子,似乎胸有成竹,一副能压得住的气场,文清心中也不禁暗叹:看来,大老婆就是大老婆,这份镇定从容,这气场,真不是盖的……

  ##########

  于是,过了中秋节,文清干脆想了个主意,通过阿丽,给安乐公主布置了一些工作:

  一是请安乐公主出面找唐家,把唐家的一个兵器制造店铺,开到了东北奉天城,以在当地,制造更多的诸葛弩、兵器。

  二是请安乐公主找唐家,把上次去契丹草原坐的马车,再在洛阳附近,秘密建造5辆出来,暗器就不用装了,关键是要结实,将来肯定有用就是……

  不久,安乐公主就让阿丽回话,已然安排唐14带领,组织一批信得过的唐家工匠去奉天,至于那5辆马车,2个月内,就能建造出来。

  反正有了事情做,文清琢磨,安乐公主应该就不会有精力,琢磨那些别的闹心事了。

  安乐公主真没精力琢磨别的事?

  未必!

  那也就是文清一厢情愿罢了!

  听说,诸葛在东北,已然设计好了轻便盔甲和重盔甲,也正好让唐14带人开始大批制造。

  另外,文清在横断山小商坡战役后,听史大奈、邹渊、邹润等人,讲述了那次战役的全过程,文清开始考虑,如果草原野战,若想提高骑兵的机动性,灵活性,又使将士们能有足够的防护,除了盔甲要变得轻便外,盾牌,也要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轻盾牌,适合骑兵长途奔袭用。

  第二种是重盾牌,至少能在150步内,挡住契丹4级高阶以下高手的奋力一箭,另外,数面重盾合在一起,要能抵御契丹铁骑的冲击。

  第三种是一尺见方的铁盾牌,需要能挡住哲别丝手中麒麟射日弓的锋利!这种盾牌,不需要太多,当前,只需要20面就够了。

  据说,西蜀那边,有那种轻盾牌,文清让阿丽,给安乐公主带话,能不能弄一批到东北,先让八旗军试试。

  铁盾牌不需要啥设计,文清直接让安乐公主出面,请唐家在洛阳就近打造。

  至于重盾牌的设计,这种事,只能让大老婆玉梅来设计,然后再请唐家来制造……

  文清看到武松用的朴刀,和多睿衮的龙尾战刀相结合,又想到一个主意,让玉梅帮助设计了一把打造方便,简单实用的朴刀,准备让唐家的那个店铺,也在东北批量制造,首先装备身体素质最好的女真八旗。

  这些,都需要钱和工匠,钱,现在不是什么大事,节省着花,也还够用,不过,真要大规模装备军队,那就是花钱如流水,这也是大汉帝国的常备兵力,始终没有突破50万的原因,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托着的呢!

  但工匠嘛,光靠唐家是不够的,说到这事,文清就想到了岳父朱宽公,他可是工部尚书啊---

  ##########

  8月16日以后,文清干脆在朱府,又多住了几日,让玉梅也好好休息两日,自己则和朱宽公、大舅哥朱玉宏,秘密商讨了一下下一步的计划。

  “文清打算什么时候撤回东北啊?”朱宽公开门见山问道。

  “怎么也要等玉梅生完孩子吧---”文清算计了一下。

  “嗯!玉梅挺着个大肚子,行动不方便,提前走,别再有个闪失---”朱玉宏也点头赞同,那可是他一奶同胞的小妹,比自己整整小6岁,以前,在家里,可从没受过一点苦,一点委屈。

  “这么说,就是12月中旬以后才行。”朱宽公想了想,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和你爷爷商量过,决定把我这支朱家的人马,连同玉宏,随同玉梅,一同撤往东北!”

  “真的?那可太好了!”文清惊喜叫道,“求之不得啊,大概能有多少人?”

  “恐怕,能有上万人吧……”朱玉宏之前,已然算计过了,不假思索答道。

  “啊……”文清嘴巴张得大大的,“这么多人啊?!”

  “那当然!你以为八大世家,是那么简单啊,别看每家的嫡系子孙不多,但旁支,家属,在各行各业中的下属,伙计,加上他们的家人,每家划落划落,都有几万人的规模!”朱宽公解释道,“我现在,已然被父亲立为朱家继任家主,我手上的这1万朱家子弟、人员,是我朱家数万人马中的精华,很多店铺、设备、物资的搬运,都需要时间。因此,从这个月开始,就要开始分批次,秘密运往东北了。另外,有些固定场所的生意,象酒店、客栈等,没法转移,我还要留下一部分力量,以备将来之用,但这部分留下的力量,就必须要隐藏身份了---”

  “原来如此---”文清这才知道,八大世家,存世300年,不是其他普通人家,和一般势力,能够轻易撼动的,赶紧应道:“我会安排孔家的漕帮,进行协助,另外,请东北方面的诸葛等人,全力接应和安置朱家的人员!”

  “好!这件事,玉宏,你带刚烈,与孔家联络,全权负责!我相信,就是咱们朱家不动,孔家也很快会开始行动了……”朱宽公对朱玉宏叮嘱道,“洛阳最后留守人员的撤离,恐怕最晚,也要随玉梅他们一起撤离了---”

  ”诺!父亲---”朱玉宏眼神中有些兴奋,但知道事关重大,自己大意不得,关键是,这么大的行动,最难的是,不能走漏风声!

  “我桃园这边,我会安排魏直成大哥对口,柴进、戴宗、时迁几个兄弟,协助帮忙!”思索片刻,文清建议道,又想起一事,“不过,还有个事,我一直就想和岳父商量---”

  “你说吧---”朱宽公看向文清。

  “这次朱家去东北的人里,能不能多组织,或者挖些制造方面的工匠过去,只要有手艺就成,不管什么造兵器的,造盔甲的,造房子的,甚至是造船的,我东北统统欢迎,我文清给他们安家费!”文清嘻嘻笑道。

  “没问题啊……”朱宽公毫不犹豫应承下来,“这一点,岳父我也想到了,我本来就管着工部,这方面的人才,那还不大把的!只要在东北能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衣食无忧,我相信,不少人会过去!”

  “嗯!山东鲁氏家族,工匠方面,代代人才辈出,这次,我建议父亲亲自出马,请一下他们……”朱玉宏在边上建议道。

  “鲁氏?是鲁班他们家?”文清惊问道。他在易水池底,可是听玉梅说到过鲁班。

  “正是!”朱宽公点点头,“贤婿,你也知道鲁班?”

  “嗯!听说过,听说过---”文清也不好把八王宝藏的事说出来,毕竟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好!这件事,我亲自去办---”朱宽公也没想别的,应承下来。

  此后两日,文清带着魏直成、柴进、戴宗、时迁等人,又跟朱玉宏、朱刚烈商量了一些朱家这1万子弟、人员搬迁到东北的细节。

  还真是说得容易,实施起来,千头万绪!好在魏直成、朱玉宏都是老成持重之人,很快把各项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

  8月下旬,朱家大规模的搬迁,已然开始在秘密启动了---

  ##################################################

  (作者的话1:现在知道玉梅的两个丫鬟,为何一个叫兰儿、一个叫霞儿了吗?因为她们的相好的,一个是朱刚烈,一个是李逵,因为猪八戒的老婆,叫高翠兰。)

  (作者的话2:现在知道孔莺莺的两个丫鬟,为何一个叫小贞、一个叫小夏了吗?因为她们的相好的,一个是孔孟冲,一个是张飞。)

  (作者的话3:雪琴公主算是真正入主东王府了,多睿衮的辈分也算是正式涨了一辈。)

  (作者的话4:八大世家,文清已经去过5家了……)

  (作者的话5:独孤如愿—现实历史中的独孤信(502年-557年),本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鲜卑族,云中(今山西大同)人,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

  独孤信容貌仪表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初为葛荣部下,葛荣失败后,投归尔朱荣。随孝武帝西行,授爵浮阳郡公。西魏建立后,独孤信任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大都督、荆州刺史等职。大败东魏弘农郡守田八能等,平定三荆。不久,东魏又派高敖曹、侯景等率军突至。独孤信认为敌众我寡,率部逃到南梁,在南梁居住了三年。大统三年(537年)才回到长安。得到了西魏文帝元宝炬的宽宥,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衔,使持节、仪同三司和浮阳郡公的官爵照旧。

  北周建立后,升任太保、大宗伯,晋封卫国公,食邑一万户。赵贵被处死后,独孤信以同谋罪被免职。不久,被晋公宇文护逼迫在家中自尽,时年五十五岁。)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