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 第147章斗蛐蛐,赵云:是你一上来就要赌
作者:大炳峄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过了好一会儿,文清才悻悻下到雷锋塔底,“咿?!”,赵云和唐13呢,怎么不见了?

  不应该啊,唐13倒没什么,赵云不见自己下来,肯定是不会走的啊?

  文清沿着雷峰塔的底座,找了一圈,总算在东面的一处靠近秦淮河的凉亭里,找到了唐13和赵云。

  凉亭内,不止有唐13和赵云两个人,还有一个60多岁、一个70上下的老者,前面那个,粗手大脚,一张长方脸,颌下微须,花白的头发,有些乱蓬蓬的,穿的很朴素的布衣,倒也洗的干干净净,衣袖上,还打了块补丁,文清似乎在哪里见过,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

  另外一个,身材削瘦,穿着很讲究的青色绸缎衣服,皮肤白净,形相清癯,丰姿隽爽,萧疏轩举,湛然若神,和对面那个老者比起来,可是大相径庭,怎么看,怎么觉得有些滑稽!

  但二人看起来,没有一丝不妥的意思,也没有注意到文清走过来,还在那里,神情非常专注看着什么---

  四个人,那两个老者面对面坐着在石凳上,中间有个小石桌,赵云站在那衣服打着补丁的老者身后,唐13,则站在那青袍老者的身后。

  “子龙,你们看什么呢?”文清凑到近前,好奇问道,能让子龙和唐13这么专注,说不定是什么好玩的事情,文清也来了兴趣。

  那两个老者,这才抬起头,看了一眼文清,没理他,继续看那石桌。

  “嘘……”子龙伸出一根手指,堵在嘴唇上,示意文清别出声。

  文清仔细一看,原来在石桌上,放着一个罐子,罐子里,有两只大大的蟋蟀,正在打架。罐子边上,靠近那个布衣老者的手边,放了一枚铜钱,那个紫衣老者的手边,放了两枚铜钱。

  文清心中好笑,这两个老者,原来是两个老小孩,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跟人小孩子一样,玩斗蛐蛐,这游戏,公子我10岁以后,就戒了……

  那三枚铜钱,估计是赌资,看来,青袍老者赢了一局,玩这么小赌注的啊?这斗一晚上,也赢不了几个钱啊?!

  “那小点的蛐蛐会赢!”文清见两个蛐蛐,你来我往,缠斗了半天,他那性子,哪等得了,非常肯定说道。

  “咿?!你怎么知道?”两个老者偏头看过来,脸上露出诧异之色。

  “子龙,给公子我一个铜钱---”文清冲赵云一伸手,赵云犹豫了一下,从怀中掏出一枚铜钱,递给文清。文清把铜钱往石桌上一放,“不信的话,我也压一注,赌那小点的蛐蛐赢!”

  “公子……”边上,赵云和唐13,一起阻止。

  “没事!”文清自信摆摆手,“公子我从小就玩这个,斗蛐蛐,公子我可是祖宗,我认第二,这天下人,估计就没有人敢认第一……”

  “好啊!”那布衣老者呵呵笑道,“你小子够狂啊,就算你一个---”

  “行!敢说老夫的蛐蛐会输,老夫就怕你输不起……”那青袍老者吹胡子瞪眼睛说道,又指指自己身前的两枚铜钱,“老夫输了,这两枚铜钱,你们两个,一人赢一个,若是你们输了,可不许耍赖!”

  “放心!公子我做人,一言九鼎,从来很有信用的!”文清嘿嘿笑道,“是吧,子龙?”

  “嗯---”子龙看看那布衣老者,默默点点头,心里却担心道:公子,咱能不能别跟谁都吹牛,成吗?

  “那今日,老汉我就相信你一次!”那布衣老者见子龙很肯定的点头,呵呵笑道。

  “哼!老夫怎么听说,你经常油嘴滑舌,花言巧语啊?”那青袍老者一脸不相信道。

  “谁说的?谁说的?!”文清立时脸红脖子粗起来,谁在背后,说本公子的坏话啊,等我找出来,得好好理论理论!真真气死我了……

  其实文清没注意到,从他出现,到押注,再到和青袍老者、布衣老者贫了半天嘴,对方始终都没问他的名字,明显是知道他是谁嘛……

  赵云看他急赤白脸的样子,心中好笑:人家还冤枉你咋的了?你不花言巧语,能把帝都三美都骗回家?今夜,不知把雷峰塔上那位,骗得如何了……

  ##########

  “有结果了!”立在那青袍老者后面的唐13,一直全神贯注盯着里面的战况,惊叫一声。

  文清和那青袍老者、布衣老者,三个人正斗着嘴,赶紧停住嘴,就见那两个蛐蛐果然分出胜负了,小的蛐蛐灵敏一蹦,就窜到了那大个头蛐蛐的脖颈上,张嘴就是一口……

  “唉……”那青袍老者失望叹口气,只好认赌服输,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把桌上两枚铜钱,分别推给那布衣老者和文清身前。

  “还比吗?”那布衣老者手抚两枚铜钱,眉开眼笑,仿佛赢了一座金山回来似的,呵呵笑道。

  “比!最后一把,一把定输赢!”那青袍老者吹胡子瞪眼,不服道。

  “比就比,小老儿还怕你不成?!”那布衣老者毫不示弱,看来也是赌性极大。

  二人说罢,身形一闪,一左一右,就出了凉亭,“嗯?!”文清一脸惊异看看赵云和唐13,二人苦笑耸耸肩。

  这……这两个老头,武功恐怕都过了6级巅峰啊?文清心中叫道,这都是武林榜上的谁啊?!

  不多时,那两个老者,满脸带笑,各自擒回来一个蛐蛐,比刚才的两个还要大,其中那青袍老者的蛐蛐,头上有些绿,那布衣老者的蛐蛐,通身都是黑的。

  文清又是一惊,这捉蛐蛐,自己可有经验,大晚上,黑灯瞎火的,也不是那么容易,况且,现在都进入秋天了,蛐蛐本来就少,两个老头这么快,就捉到两个上好的蛐蛐,这份耳力,眼力,手法,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小子,这次,你赌谁输,谁赢啊?”那青袍老者一手拿着蛐蛐,一手从怀中,再次掏出两枚铜钱,放到石桌上,抬眼问文清道。

  “放到罐子里,我看一眼,再下注成吗?”文清嘿嘿笑道。

  “成!”那布衣老者,率先把蛐蛐放入罐中。

  “看就看!”那青袍老者,也不甘示弱,把蛐蛐放进去。

  两个蛐蛐一见面,先是警惕性的互相试探了一下,接着,就跟两个剑客一般,雄赳赳,气昂昂,冲上前去。

  文清见状,把手中的两枚铜钱,往前一推,嘻嘻一笑:“我赌,他们两败俱伤!”

  “小伙子,有胆量!”那布衣老者一伸大指,呵呵赞道,文清这才发现,他左手上,最小的那根小指,断了半截。

  要知道,两只蛐蛐,斗的两败俱伤的情况,及其少见,概率很小,这就等于给人白送钱嘛!

  “输了,可不许哭鼻子……”那青袍老者调侃道,把身前的两枚铜钱,满不在乎往前推了推。

  “公子……”赵云在那布衣老者身后,有些急了,冲文清直使眼色……

  “没事,不就两枚铜钱吗?公子我还输的起!”文清若无其事,自信笑笑。

  赵云心道:你就作吧,一会儿,等着回家取钱吧,玉梅嫂子不骂死你才怪!

  “小心,小心!”那布衣老者和青袍老者,可没精力搭理文清,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罐中,跟两个小孩一样,不时为自己那蛐蛐加油。

  看得边上的赵云、唐13,一阵阵揪心,反观文清,却好整以暇,边上看着热闹,跟没事人一样。

  “哎呀!”那布衣老者和青袍老者同时叫道,就见那个绿头蛐蛐,一口就咬掉了那个黑蛐蛐的右大腿,那黑蛐蛐也不示弱,也反咬一口,咬掉了对方的左大腿,两只蛐蛐受伤后,都挪到一边,说什么也不上去了。

  “公子好厉害!”赵云跳脚欢快叫道,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当看到那布衣老者恼怒的样子,赶紧伸伸舌头,躲到文清身后。

  “这算不算两败俱伤啊?”文清嘿嘿笑道,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得意伸出双手,意思是,拿铜板吧……

  “好吧,算你小子运气好!”那青袍老者,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没有把身前的两枚铜钱递给文清,而是伸手入怀,开始摸索起来。

  那边的布衣老者,也没动身前的铜板,一脸心疼的样子,伸手入怀,懊悔道:“唉!10赌9输,看来老汉我这好赌的毛病,以后得改改了……”

  “你们……”文清双手停在空中,见二人,没有要把铜板给自己的意思,有些诧异,不就两个铜板吗,难道,你们想倚老卖老,赌输了不认账啊?!

  “给你!”那紫衣老者,摸索了半天,掏出一打银票,递到文清右手。

  “这……”文清看那叠银票,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乖乖,一张1万两的银票!怎么着,也有30万两吧?这哪敢接啊!

  “这是啥意思啊?”文清看看青袍老者身后的唐13。

  “这赌注,是一枚铜钱,代表10万两银子……”唐13偷眼看看青袍老者,诺诺说道。

  “啊……”文清那手一哆嗦,瞪眼对唐13和赵云责怪道:“你们怎么不早说?!”

  “你一上来就要赌,我们是阻止你来着……”赵云和唐13还挺委屈。

  我靠!幸亏老子命好,刚才若是连输两把,岂不是要连输30万两银子?虽说现在自己也不差钱,问题是,孔家的钱还没到账,八王的宝藏,已然运到东北了,自己手头,还真没那么多银子,真要输了,恐怕只能求大老婆回朱府借点了,那得丢多大一人啊,那得跪多少天搓衣板啊!

  “那,这是二十万两!”那布衣老者,此时也掏出一叠银票,交到文清左手上。谁会想到,这一身布衣,袖子上,还打着补丁的老者,怀里,竟然有这么多银票,文清的下巴都要掉地上了!

  “别别别……”文清左右手赶紧放下,把银票恭恭敬敬,退还到两个老者身前,这时,他再傻,也知道眼前这二位,不是一般的人物,估计,那都是武林中,响当当的字号,说出来,能吓死人!“二位前辈,文清可不敢收!”

  “你这小子,认赌服输,给你,你就拿着!”那青袍老者有些怒道:“这些钱,老夫还输得起!”

  “就是,就是!”那布衣老者也频频点头,虽说有些心疼,但输出去的钱,哪有拿回来的道理?!自己的赌风还是很好的!

  “以赌会友,以赌会友!就算交个朋友吧---”对方没有亮明身份,文清也不便多问,双手放下银票,赶紧缩回来:“要不这样吧,文清现在,不缺银子,就是天天刀口舔血,经常招人嫉恨,若是二位老人家,将来看到文清有难,能帮把手就成!”

  “你小子,倒算计的挺精明!”那青袍老者,看看布衣老者,知道今日这文清,必是不敢收这银子,二人遂点点头:“也好---”这才把银票收入怀中。

  “你我二人,10年不见,今日赌得痛快,将来有机会,咱们再好好切磋切磋!”那布衣老者伸个懒腰,冲青袍老者呵呵说道。

  “嗯!明日,老夫还有正事要办,就不久留了,唐13,咱们走……”那青袍老者,满意看看文清,带着唐13,起身离开凉亭,那唐13恭恭敬敬跟在老者身后,还不忘冲文清竖竖大拇哥。

  “唉唉唉……”文清在后面急叫道。唐13可是跟着公子我来的,怎么就跟着你走了啊……

  “好了,老汉我也走了,你们好自为之吧……”那布衣老者,也站起身,拍拍衣袖,看了文清和赵云一眼,背着手,施施然走了……

  “你们,你们都是什么人啊,也不留个名号,回头,公子我到哪里要账啊?”文清在后面,跳着脚叫道。

  见三个人都走远了,文清只好扭头问赵云:“他们两个,是谁啊?我怎么瞅着,那布衣老头,有点面熟啊?”

  “嘿嘿---”赵云嘿嘿一乐,故意气他:“老人家的事,小孩子少打听……”

  “你……”文清气结,“你这子龙,什么时候学坏了?”

  “还不是跟公子你学的啊……”赵云嘻嘻笑道,“公子早晚会知道的!”

  “噢……我想起来了!”文清一拍脑袋,刚才光顾着斗蛐蛐,就没细想,“那老头,似乎是那个花灯节上,卖花灯的老汉……”

  唉!这都什么世道啊,卖花灯都这么有钱,这要卖多少花灯,才能攒出20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啊……

  嗯!回家问问大老婆,估计她知道这两个人的身份!可若是提起这事,大老婆盘根问底,前面雷峰塔的事就该露馅了,唉!算了---

  赵云想的可不是这个,这公子,哄女孩的招数,当真是不带重样的啊,今晚雷峰塔上这两招,哪个女孩,能受得了啊……

  ##########

  桃园。

  文清带着赵云,回到桃园,已然半夜了,回来的路上,少不得,文清又连哄带威胁,让子龙对晚上的事,保守秘密,特别是有关雷峰塔下放烟火的事,子龙也懒得听他啰嗦,点头同意。

  文清蹑手蹑脚进到和玉梅的房间,看玉梅已然睡着了,心中窃喜,虽说之前已经请了假,但回来的,似乎有点晚了,总算可以逃过大老婆审问,赶紧钻进被窝,不多时,便呼呼睡去---

  第二天一早。

  文清还在睡懒觉,就被玉梅把被子掀了,嗔道:“大懒虫,快起来!”

  “啥事啊,今日不是休息吗?”文清揉揉眼睛,不情愿爬起床。

  “明日就要成亲了,大伙都忙坏了,你还好意思睡觉!”玉梅恼怒道:“昨晚是不是回来晚了?”

  “啊~~~那个,半夜前就回来了!”文清一下子睡意全无,全神贯注应对,生怕大老婆发现什么端倪,见玉梅有些不相信的样子,赶紧解释,“中间遇到两个老汉打架,夫君我见义勇为,过去拉了一小下架,不信,你问子龙……”别看他在子龙面前夸耀有对付大老婆的办法,可真到了节骨眼上,他的小聪明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你还挺热心,老汉打架,你也管啊?!”玉梅被气乐了,已然忙的脚打后脑勺了,也没精力细审问,“一会儿,有客人来,夫君赶紧收拾一下---”

  “谁啊?!”文清诧异问道,赶紧起来穿衣服洗漱。

  正收拾着,就听屋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他奶奶个熊,这桃园还真热闹啊!文清那小子哪去了?”

  “舅舅……”文清一听,正是舅舅金弼术的声音,急三火四,穿上鞋,就奔了出去。

  院子里,金弼术带着一大帮人,插着腰,正在到处观瞧桃园里的环境。

  身后,一边跟着手摇羽扇的诸葛,一边是背着龙尾刀的多睿衮。

  再后面,是东北军中的刘成温、徐天德、徐士绩、岳云鹏、刘成琦、孔云亮、多睿铎7人,加上孔家的孔孟尝、孔孟冲、孔云明三人,还有一个,是唐家的唐14。

  另外还有一人,一身东北军将官打扮,长方脸,大眼睛,不到30岁的样子,一身英气,文清不太熟悉,是后来随诸葛去东北的马孟岱,去年年底参加马球赛时到过洛阳,匆匆照过一面,但没怎么说话。

  这东北代表团的阵容,除了舅舅金弼术之外,竟然有8个人之多,比起去年,可强大的不是一星半点啊!而且刘成温和徐天德,那可是东王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

  另外,诸葛、唐14现在常驻东北,也算东北人了,多睿衮和孔孟尝,那都是东王的姑爷,基本上,也算倒插门了。

  魏直成、张良、常羽春、赵云、公孙胜等人,听说金弼术等人来了,都纷纷围了过来见礼。

  “舅舅,您老怎么亲自来了……”文清喜出望外。

  “你这小子---”金弼术铁拳在文清肩膀上一锤,嘿嘿取笑:“一年多不见,象个快当爹的样子了!”

  “见过舅舅!”玉梅面带微笑,赶紧过来一福见礼。

  “你就是我那外甥媳妇啊?”金弼术满意点点头,冲文清说道:“不错,不错---你小子有眼光!”

  “舅舅,您老别站着了,到客厅说吧---”玉梅俏脸一红。

  “好!”金弼术随文清、玉梅等人来到客厅坐下,对文清说道,“你母亲和东王的事,你也知道了,最近,大玉儿孩子还小,金香那丫头也有喜了,东王要主持东北大局,你母亲要操持东王府的事,帮着照顾大玉儿和金香,就舅舅还清闲一些,就被东王和你母亲派来,参加婚礼了!大伙虽说都挺忙,但很多人,上次你和玉梅的婚礼就没来,这次东王说,一起来凑个热闹……最近,你师傅逍遥子,回到了东北,所以,东王就给刘成琦、孔云亮放了个小假,至于诸葛嘛……”金弼术看看那边诸葛,显得稍微有些腼腆,就不说了。

  “原来是这样---”文清知道,现在东北,随着朱家和孔家迁入,大量事情要安排,老八诸葛能来,参加自己婚礼倒在其次,估计也是1年没见那黄家小姐了呗……

  至于师傅逍遥子嘛,估计是在外面溜达的也差不多了,想回逍遥宫看看。

  他不知道,逍遥子是因为萧恨水的事,又被铁木陀骂了一顿,李沧海闹了点小脾气,所以为了哄李沧海开心,才陪她到东北各地转转,散散心……

  “舅舅来了,这男方家长,就有分量了!”魏直成笑道,赶紧为诸葛解围。

  之前这男方家长的位子,玉梅本来担心,一旦东北没有长辈过来,就安排魏直成大哥坐的。

  “安乐公主那边,明日都有哪些长辈参加啊?”听说自己要当男方家长,金弼术乐的合不拢嘴。

  “嗯!具体什么人,还没完全敲定,估计,阵容会很强大---”张良介绍道。

  ##########

  大汉帝国国庆日。

  又是一个10月1日,全民放假,正是成亲的好日子。

  到了这二婚,文清手上的兄弟,可不比去年迎娶大老婆玉梅时,10几个兄弟那么寒酸了,不算顾大嫂,足足有66个兄弟了!

  除了唐13在南王府,张翠山、虚竹在皇宫,刘志哙在禁军中值班,朱刚烈要陪着朱元晦单独来桃园,荆轲在天上人间不能出来外,桃园中,整整凑齐了60个兄弟,可谓兵强马壮!

  一大早,文清穿着红色新郎装,胸带大红花,带着秦叔宝、张飞、多睿衮、诸葛、和在禁军中的李应、朱仝、董平、徐宁、雷横等三十个兄弟,骑着白龙马,抬着花轿,和一队鼓乐手,锣鼓喧天,浩浩荡荡,前往南王府府迎亲,那气势,比之去年,可是壮观了不少。

  文清骑在马上,神气的很,现在,公子我有的是兄弟!

  剩下的其他30个弟兄,则留在桃园府内,在玉梅、蓝嫂子、顾大嫂等人的指挥下,忙着接待宾客,和准备迎接花轿返回。唐元俭和独孤玉若,提前赶到桃园,帮着张罗安乐公主方面的客人。

  南王府在朱雀大街和玄武路的交叉口,早就知道安乐公主今日要嫁人,帝都洛阳的百姓,早把两条大街给占满了,看热闹的人,那真是人山人海。

  谁不知道,安乐公主和文清将军,驰骋千里草原,雁门关一曲“十面埋伏”,击退10万契丹铁骑!

  安乐公主,现在可是帝都洛阳百姓的骄傲,心目中的女英雄!

  就是没有前段时间的和亲契丹之事,安乐公主以前在洛阳,可是经常打抱不平的,帮了不少洛阳百姓,免遭京城三霸等人的欺凌,不少人家,都在门前,贴满了喜字,就好像自己家姑娘出嫁一般。

  文清带着30个兄弟,好容易挤到南王府府门前,府门口,张灯结彩,地上铺着红地毯,眼见有数百个亲戚,立在外面,文清一阵头大,自己这30个兄弟,比起人安乐公主这亲戚,那就是沧海一粟啊!

  平常南王府也没看有多少人,之前,和玉梅还担心,安乐公主奶奶和母亲都没了,这娘家人会少的可怜,今日看来,阵容也忒---强大了点吧?!

  这安乐公主的亲戚,似乎比玉梅他们老朱家还多啊?!

  他哪里知道,安乐公主的身份特殊,除了南王府自己的家人外,其生母,是刘家的,其生父,是唐家的,再加上独孤家的特殊关系,那还不是双倍的家属?

  就见南王和玉洁公主站在府门前,正在陪着3个长辈和一个40出头、身材不高,面色白皙的中年人说话。

  其中两个老者,文清自然认识,一个是武相刘光武,一个是刘光武的弟弟刘光仁。

  安乐公主的母亲,是刘光武的女儿刘枚香,刘光武是安乐公主正经八百的姥爷,他和刘光仁,作为娘家人,来出席安乐公主的婚礼,自然没有话说。

  问题不是这个,问题是第三个人,那老者,见迎亲的花轿过来,远远冲文清“嘿嘿---”一笑,文清定睛一看,差点没从白龙马上摔下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晚在雷锋塔下,和自己‘赌’博的那个青袍老者!!!

  想起那晚,唐13跟跟屁虫似的,跟在那老者身后,再加上现在南王恭敬的样子,文清用后脑勺想,也知道了,这位爷,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唐家家主----唐三少!难怪敢10万两银子一注下注,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中原八大家之一的西蜀唐家,那也是不差钱的主!

  唐三少内力修为到了6级巅峰,但唐门暗器在手,足以连越三级,挑战7级高阶的强者,那是武林中数得上数的人物,武林榜排名力压孔文举,列第23位,是6级强者中的第一人,而且武林中除了8级中阶以上的强者,轻易都不敢招惹这位爷。

  唐三少为何来参加安乐公主的婚礼?唐三少可是正统的安乐公主她爷爷,比皇帝还亲的亲爷爷!

  文清暗自庆幸,幸亏那晚,没有拿唐老爷子的银票,否则,老爷子一生气,今日,自己能不能把人家宝贝孙女安乐公主娶走,还两说呢……

  ##########

  文清赶紧下马,行过去跟鸡吃米般施礼:“见过武相、见过刘大将军,见过爷爷,见过玉洁公主,见过岳父大人……”

  唉!这安乐公主的长辈还真多,一口气,差点没叫过来……

  就这,还不知道南王边上那个中年人是谁呢?

  “哈哈……文清来了……”南王豪爽大笑,“武相和二爷爷你都认识,看来,唐爷爷你是提前见到了,来,本王给你介绍一下,”南王指指那个中年人,介绍道:“这位,就是你真正的岳父---唐元平!”

  “啊……”文清这才想起,安乐公主有个正牌爷爷,自然,就有个正牌的老爹---唐元平了,赶紧再次施礼,“见过岳父大人!”

  好嘛,两个岳父,不会,还有两个岳母吧?!

  “小伙子不错,免礼吧。”唐元平呵呵笑道,他是位5级初阶的强者,但唐家人的战力可不是这么算的。

  接着,文清又一一拜见了其他一些亲戚,这额头,直冒冷汗,不说别的,独孤家就来了一大帮亲戚:独孤如严,独孤卫青,金莲公主,独孤延福,独孤玉环,独孤玉若的两个姐姐,后来文清才知道,这二位姐姐,都是4级中阶的内力修为,也是从东北,随金弼术、多睿衮、诸葛、刘成琦、孔云亮一同赶过来,只不过,她们直接回了独孤府。

  看来,就差茂庆王子,被南王硬留在西南军中看家。

  还有刘家,文清一看,除了太平公主以外,刘光武兄弟两个,刘光武的三个儿子刘成裕、刘成表、刘成周,几个孙子、侄子,包括刘志扬,都到了,另外那些女眷,文清根本就眼花缭乱了,这刘家,算是给足了自己外孙女的面子。

  正在这时,南王府,府门大开,一身红色新娘装的安乐公主,头戴红盖头,在阿师和阿丽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南王府,后面,跟着两个美妇。

  其中一个,文清认识,正是朱贵妃的侍女---雪姨,看来雪姨,在朱贵妃去世后,已然悄然成为南王的妃子了,那,就是自己的岳母大人了……

  边上那美妇,年龄不到30岁的样子,文清看着,有些眼熟,噢,对了,应该是独孤玉环的四姐,也就是岳父唐元平的现任夫人!

  唉!还真让自己猜着了,果然有两个岳母……

  “拜见二位岳母大人!”文清不敢怠慢,赶紧过去,躬身施礼。

  “起来吧!以后,我们家安乐,就交给你了---”独孤家四姐---独孤玉素微笑道,她和安乐本来是平辈,嫁给了唐元平,算是长了一辈。

  “别忘了,你在朱贵妃面前承诺的话---”雪姨含泪叮嘱道。

  “明白!”文清肃容道,牵过安乐公主的小手,然后掀轿帘,就要扶安乐公主进去。

  突然,朱雀大街上,一片嘈杂,围观的人群,纷纷跪倒,就听一个尖细的嗓音叫道:“皇上驾到……”

  安乐公主身形一颤,红盖头下,泪水止不住流下来,没想到,皇爷爷身体不好,竟然亲自来了……

  文清也是心中一惊,之前,他不是没想过皇帝会来,毕竟是孙女出嫁,但皇帝最近,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已然很少出席朝政了,昨日还和玉梅分析,估计今日,皇帝是不会来了……

  就见刘志哙带着500禁军侍卫,一路开道,前面,是高公公引路,后面黄罗伞下,皇帝一身龙袍,龙行虎步,带着刘皇后,皇帝边上,一边是从西北奉诏赶回来的西王,另一边,跟着一身白衣,腰胯烈焰刀的太平公主一路行来,再后面,是皇帝乘坐的撵车。

  文清不知道,皇帝两天前,就和刘皇后商量,来参加今日安乐公主的婚礼,怕提前跟文清说,动静太大,所以文清并不知情。正好昨日,皇帝调西王回京,一是西王常年征战在外,让他回来休整半个月,二是皇帝也想将一些身后事,跟西王再叮嘱一下,不过,对西王,他还是相对放心一些,不管谁登基,西王断不会造反。

  “参见皇上---”唐三少、刘光武、独孤如严、南王带着数百亲属,赶紧跪倒行礼。

  “起来吧---”皇帝微笑抬抬手,和刘皇后,行到众人近前,见到唐三少,皇帝稍微一怔,调侃道:“原来,你这亲爷爷今日到了,这,岂不是顶了朕这冒牌爷爷的位子?”

  唐三少不在朝中为官,自是没有那么拘束,嘿嘿笑道:“老夫和皇上,争了17年的孙女,一直争不过皇上,这次,能不能让老夫一次?”

  “好好好!”皇帝微微点头,“今日,朕就让你一次!不过,两个父亲,两个娘亲,两个爷爷送亲,岂不是更热闹?”

  说罢,和刘皇后行到文清和安乐公主身前。

  安乐公主虽然蒙着盖头,已是泣不成声:“皇爷爷,您怎么亲自来了?”。

  “野丫头,皇爷爷的孙女出嫁,皇爷爷今日怎能不来?”皇帝微笑道。

  “安乐啊,你奶奶虽然去了,但姑奶奶还在啊,以后,你就是姑奶奶的亲孙女了!”刘皇后缓缓把安乐公主,揽入怀中。

  “奶奶……”安乐公主想起朱贵妃今日,不能亲眼看着自己出嫁,悲从中来。

  “好了,别哭了,赶紧上轿吧,别耽搁了时辰……”皇帝在边上,含笑提醒道。

  “谢皇帝老爷子!”文清这才过去,把安乐公主扶进轿内。

  “起轿……”后面诸葛高声叫道。

  花轿抬起,乐队吹吹打打,直奔桃园而去,后面,皇帝招呼有伤在身的刘光武,和刘皇后一起上了撵车,带着数百安乐公主的娘家亲戚,一路跟来,好不热闹。

  ##########

  孔府,孔莺莺闺房。

  孔莺莺正给一盆水竹心不在焉浇水,听外面锣鼓喧天,小贞在边上轻声问道:“小姐,您真不去参加文清公子的婚礼啊?”

  “有什么可去的?”孔莺莺有些恼怒道。

  “去年是名份未定,现在名份都定了啊---”小贞吐吐舌头,她本来想去凑个热闹,但孔莺莺不去,她自然也不好去。

  “名份定了,也是比人家晚进门!”孔莺莺心中苦涩,这回头进了门,总不会让本姑娘叫安乐姐姐吧?听外面的架势,这次安乐公主进门,排场上恐怕比当时玉梅进门还大,那到自己出阁时,恐怕就要寒酸很多了。

  见孔莺莺态度坚决,小贞也不好说什么了---

  ##################################################

  (作者的话1:这段写赌博,有趣吧?奉劝各位一句,还是别赌,要出大事的……)

  (作者的话2:文清赌博时见到的那两个人,自然不是一般人,后面会再出现的,不过看了这段的兄弟们,该有人猜出这两位是谁了吧?武林榜上主要人物,出来的也差不多了--)

  (作者的话3:请同学们特别注意---现实历史中,金弼术---即金兀术是个反面人物,本书因为情节需要,这个金弼术是个大老粗的好人,就是名字借用历史中那个金弼术的名字,故事情节跟历史没有任何关系啊!历史上的金兀术叫完颜宗弼(?—1148年11月19日),女真族,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金朝名将、开国功臣。他有胆略,善射。初从完颜宗望追击辽天祚帝于鸳鸯泺,1125年,随军攻宋,克汤阴,参加围攻东京。1128年,率军攻山东,击败宋军数万,连克青州、临朐等城。1129年,复率军攻宋,先后在大名、和州击败宋军。此后一直是金朝主战派的代表,并领导了多次南侵,与宋军先后在黄天荡、富平、和尚原、两淮等地展开激战,胜败不一。1139年金、宋签订和议,次年宗弼杀主和大臣完颜昌等,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但在顺昌、颍昌、柘皋镇等地大败,被迫退守开封。1141年,利用宋宰相秦桧除掉大将岳飞,迫宋称臣,签定皇统和议,以功进太傅。1142年,宗弼还朝,独掌军政大权。1148年,宗弼在上京会宁府病亡。)

  (作者的话4:又要二婚了,这次不会出什么纰漏吧?还真说着了,哪会那么一帆风顺?!)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