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 第170章我桃园上下,欠小妮子一个人情!
作者:大炳峄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马车内,雪山仙子走后,文清还在怔怔看着车门口,就感觉胸口那里,突然钻心地疼。

  “哎呀哦……”文清低声痛呼。

  就见孔莺莺在文清怀中,娇躯轻轻一动,眉头紧锁,一醒过来,玉手就使劲掐了文清一下。

  “说!你就是要和她双修?”其实,孔莺莺刚才吐出一口瘀血,神智就已经幽幽转醒,听文清和那仙子师姐,一副难舍难分的样子,心中的小醋坛子,早就打翻了……

  “人家可是救了你一命啊……”文清忍住疼痛,赶紧转移话题,“小妮子,你好好休息,别动了伤口,我下去看看战死的兄弟们!”

  “好吧,”孔莺莺一听文清这话,知道死者为大,这醋坛子,只能先收起来了,“那……莺莺睡一会儿---”

  文清这才轻轻放下孔莺莺,逃离马车,让外面的小贞和小夏,进去照顾孔莺莺。

  文清一了解才知道,刚才那一战时间不长,却及其惨烈,竟然阵亡了13个兄弟,悲痛不已。

  “就让张公瑾、白显道他们,长眠在这瓦岗寨吧……”魏直成看着几个瓦岗兄弟的尸体,对秦叔宝沉痛说道,谁成想,当年23个兄弟在此结义,最后却有4个兄弟,长眠于此,至此瓦岗23位兄弟,只剩下了魏直成、秦叔宝、侯君集、尤俊达、王君可、史大奈6人。

  “好!”秦叔宝点点头。

  当日下午,文清等兄弟,把战死的张公瑾、白显道、黄天虎、李成龙、孙二娘和8个隐宗兄弟,就安葬在瓦岗寨半山腰。

  “兄弟们,早晚有一天,我们活着的兄弟还会回来的,到时候再来看你们!”文清在坟前拜道。

  “对!咱们一定堂堂正正杀回来!”尤俊达、侯君集等兄弟也振声说道。

  “此地危机重重,不便久留,还是快走吧!”张良催促道。

  “走!”文清站起身形,带着车队,当日下午,继续往东北行去。

  不远处的瓦岗寨上,一身白衣的雪山仙子,默默凝望文清的马车走远,心中暗自惆怅:下一次,还不知何时能再见面,恐怕,只能到东北相见了……

  ##########

  没想到,文清和安乐公主成亲当晚,桃园85杰,未到东北,就折了4个……

  张公瑾--23岁,河北张家子弟,瓦岗兄弟中排名12,阵亡前是禁军铁一团二营二连长。

  白显道--23岁,瓦岗兄弟中排名13,阵亡前是禁军铁一团二营三连长。

  这二人是创元18年,随秦叔宝在瓦岗寨落草。

  创元19年6月,于瓦岗寨结识文清,暂时进入孔家漕帮。

  同年7月,单雄信等4兄弟长街阵亡后,来到洛阳,成为桃园最早的15个护卫之一。

  创元20年初,成为禁军铁一团三营二连一排长,二连长,随太平公主兵围司马府救出文清。

  同年2月,随文清的铁一团移防曲径关,参加了救援梁山的行动。

  同年夏,随文清血战曲径关,是58个幸存兄弟之一,拿到了傅君峰的免死金牌。

  回到洛阳后,升任铁一团第二营二连长、三连长,同年10月1日文清洛阳与安乐公主二婚,成为桃园85杰之一,位列第58、59位。同年秋,接13道筷子令,解救孔莺莺。

  创正元年正月初四,护送玉梅等文清家眷返回东北,于瓦岗寨击退萧远山之战中阵亡。

  黄天虎,23岁,黄家子弟,瓦岗兄弟中排名14,阵亡前位禁军铁三团一营三连一排长。

  创元18年,随秦叔宝在瓦岗寨落草。

  创元19年6月,于瓦岗寨结识文清,暂时进入孔家漕帮。

  创元20年初,黑血之战后,成为禁军铁一团三营一连的伍长,随太平公主兵围司马府救出文清。

  同年2月,随文清的铁一团移防曲径关,参加了救援梁山的行动。

  同年夏,随文清血战曲径关,是58个幸存兄弟之一,拿到了傅君峰的免死金牌。

  回到洛阳后,升任禁军铁三团一营三连一排长,同年10月1日文清洛阳与安乐公主二婚,成为桃园85杰之一,位列第71位。同年秋,接13道筷子令,解救孔莺莺。

  创正元年正月初四,护送玉梅等文清家眷返回东北,于瓦岗寨击退萧远山之战中阵亡。

  李成龙--23岁,李家子弟,少字辈,瓦岗兄弟中排名15,阵亡前为桃园护卫。

  创元18年,随秦叔宝在瓦岗寨落草。

  创元19年6月,于瓦岗寨结识文清,暂时进入孔家漕帮。

  创元20年初,黑血之战后,回到桃园,成为桃园护卫之一。

  同年夏,随文清深入汗庭石头城,是2018名将士中的一员,也是幸存的21名将士之一。

  千里归汉后,随文清血战曲径关,是58个幸存兄弟之一,拿到了傅君峰的免死金牌。

  回到洛阳后,同年10月1日文清洛阳与安乐公主二婚,成为桃园85杰之一,位列第72位。同年秋,接13道筷子令,解救孔莺莺。

  创正元年正月初四,护送玉梅等文清家眷返回东北,于瓦岗寨击退萧远山之战中阵亡。

  以文清离开洛阳为界,之前最早战死的单雄信等兄弟,包括黑雪之战阵亡的禁军兄弟、后来在小商坡战死的杨延兴等铁一营兄弟,曲径关战死的铁一团、猛虎团、飞鹰团、梁山兄弟,甚至是横断山西侧战死的徐天明等9000北方军将士,后来,进了大汉帝国阵亡将士录。

  司马家族,正是因司马艾那次横断山阻击战,最后,才没有被灭族,这是后话。

  自文清离开洛阳后,战死的这4个兄弟,就成为大汉85宿的前4位……

  另外,在文清争霸天下的道路上,孙二娘成为继扈三娘之后,第二个阵亡的女士,后来在大汉帝国设立的风云阁中,专门为女性设立了牌位,其中前两位,就是扈三娘和孙二娘!

  这一战,后世成为---瓦岗血战。

  ##########

  帝都洛阳,太和殿。

  大年初六。

  太子傅正胥在太和殿举行了隆重的登基仪式,正式继位登基,改年号为---“创正”,这一年,又叫---创正元年。

  尊母亲刘氏,为皇太后。

  封原配夫人司马氏为皇后,封王氏,为贵妃。

  封陈宣华等人,为妃子。

  洛阳皇宫。御书房。举办完登基仪式,新皇帝、司马述、欧阳不群正在议事。

  “文清他们有消息了吗?”傅正胥皇帝对身前的司马述问道。

  “中间司马秀和王行植,拦截了两次,都没有拦住,司马秀和王行植,相继阵亡了……”司马述微微叹道。司马秀,也是他们司马家的勇将,辈分上算是他的堂弟,他怎能不心疼?!

  “契丹魔宗,也出动了大批高手,据传回来的消息,双方阵亡了30个高手,也没有拦住文清他们---”欧阳不群介绍道,当然,萧远山没有告诉他,雪山仙子出现过,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前面就是北平郡,估计刘成裕,不会阻拦了……”傅正胥看向北方,缓缓说道,“咱们,还是先把洛阳这边的事,处理一下吧!”

  ”诺!”司马述和欧阳不群躬身应道。

  “朕想和你们商量一下,朕登基后,如何处理那几个统兵在外的王爷?”傅正胥沉声问道,之前虽然和司马述交换过一些想法,但他却没有最终表态,所以司马述也不便多说。

  “东王和南王,恐怕一时动不了,倒是西王……”欧阳不群欲言又止。

  “老臣建议,以奔丧为名,调西王进京,然后将其软禁在洛阳!”司马述躬身建议道,他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若是西王进京,西北军4万主力的军权,自己一定要抓到手中,这是向刘家军中地位发起挑战的重要力量!

  “嗯---这倒是个办法!”傅正胥阴沉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司马爱卿,你命人,持朕金牌,调西王进京奔丧!”

  ”诺!”司马述躬身应道,又小心请示:“若是西王拒返,当如何处置?”

  “那就再发金牌!”傅正胥咬牙说道:“从明日起,断绝西北军的粮草供应,直到他回来为止!”

  “老臣明白!”司马述面上恭敬,但心中暗自得意。

  “西王回京后,西北军,就让你大哥司马艾执掌吧……”傅正胥想了想,吩咐道,此时为了招揽人心,让司马家死心塌地,对司马家必须有所恩典。

  “谢皇上信任!”司马述跪地谢恩,算是遂了他的心愿。

  其实,傅正胥不是不想把东王和南王也同时召回洛阳,但那两个兄弟,明显不会遵诏返回,徒使自己,在天下人面前,失了颜面,所以只能而后,徐徐图之吧。

  ##########

  大年初七。

  新皇帝为先帝傅君峰,举行了国葬,将其安葬在洛阳西面的皇室陵园。

  同日,高公公在先帝傅君峰灵前,从容服毒自杀,也带走了先帝太多的秘密……

  新皇帝闻讯后,勃然大怒,但人已经没了,着急上火也没用,于是,新皇帝任命皇太后身边的太监小李子,为太监总管,后来,侍卫、宫女,都改称---李公公。

  大年初八。

  文相朱元晦、工部尚书朱宽公,向正胥皇帝请辞。

  正胥皇帝此时,虽对朱家有些不满,但登基伊始,也不便诛杀前朝重臣,只好批准,同时下诏,由朱元晦的大儿子朱高公,接任朱宽公,担任工部尚书一职。

  大年初九。

  刑部尚书独孤如严请辞,刘光仁则请求自降一级,担任尚书一职,也分别获得了皇帝的批准。

  皇帝此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全然忘了先帝的嘱托,让刘光仁领大将军王的军衔……

  随后,独孤如严秘密离开洛阳,返回西蜀,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是默许了,现在朝局不稳,还没到跟南王一系撕破脸的时候。

  大汉帝国军中,独孤家的主要人物,只有独孤玉若在北方军中没有动,但她身份特殊,是独孤去病的姐姐,又是杨延兴的夫人,同时,更是新皇帝大女儿---玉洁公主的女儿,也没人敢把她如何。

  金莲公主本想带着儿子,随独孤如严同返西蜀,但这次,皇帝却坚决没有同意,因为金莲公主,毕竟是皇帝的女儿,皇帝可不想将来与西蜀兵戎相见时,西蜀还有自己的亲人。

  这样,先帝在位时的文相、武相、六部尚书,如果不算临时担任了2个月武相的刘光仁,就剩下司马述、王介甫、赵廷宜、孔文举4人。

  ##########

  大汉帝国西北甘肃郡,庆阳。

  庆阳位于甘肃郡东部,陕西、甘肃、宁夏三地交汇处,系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沟壑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习称“陇东”,素有“陇东粮仓”之称。

  庆阳正是西北军主要驻扎之地。

  西王帅府。

  西北虽然消息闭塞,但西王三天前就已经知道父王驾崩的消息,即使是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悲伤了好几日,在帅府内摆设了灵堂,专门祭奠,没过两日,就发生了变故,庆阳简直被洛阳方面的人踏破了门槛。

  “大哥这是要夺本王兵权啊!”一身孝服的西王摇头苦笑,身前书案上,摆着一排金牌,足足有12块之多。

  “王爷,您可不能回去,太子这明白着是在下套,你一回洛阳,恐怕再也回不来了!”西北军第二军军长马孟起恳切建议道。

  “父王,大伯用心险恶,您可不能上当!”西王的儿子,第一军312师师长义庆王子也极力劝阻。

  “是啊,王爷,不能回去!”西北军中诸将--313师师长韩良遂、314师师长孔孟成,第二军324师师长李天堪等人,纷纷进言道。

  “要不,咱们就反了他!”第二军322师师长马孟休、323师师长马孟铁等人怒不可遏道。

  “胡闹!不可!”西王威严喝止:“大哥不比从前,现在是大汉帝国的皇帝了,君命不可违,你们给本王记住了,别人谁都可以拥兵谋反,唯独我西北军、我西王不能谋反!”

  “诺!”马孟起、韩良遂等人只能肃然应道。

  看来先帝没有看错西王,他这个四儿子骨子里流淌着傅氏皇族的血液,是断不会谋反分裂大汉帝国的。

  “那孩儿陪您一起去!”义庆王子挺身而出。

  “不行!”西王断然拒绝,“你陪着你母亲留在庆阳,哪里也不准去。”他就这么一个儿子,当然不会让他和自己一同涉险。

  “那父王此去洛阳,大伯若是加害父王--”义庆王子不无担心道。

  “我儿放心,这一点父王心中有数,大哥绝不会加害于我,况且,你皇爷爷虽然走了,但你皇奶奶还健在。”西王对此还是有些信心的。

  “王爷走后,西北军该何去何从?”马孟起小心翼翼问道。

  “一切照旧,”西王沉声道,“我相信皇帝很快会派新的主帅过来,你们听从号令就是。”西王心中清楚,马孟起虽然是西北军的老人,但皇帝是绝不会直接提拔他做西北军的主将,那剥夺自己兵权就没有了意义,所以一定会派一个皇帝信得过的主将过来主持大局。

  “可新的主帅过来,若是加害王子和王妃--”马孟起欲言又止。

  “应该也不会,”西王微微摇摇头,对马孟起、韩良遂等人嘱托道:“西北军、王妃和义庆王子,就拜托各位老兄弟了。”

  “西王放心!”马孟起带着韩良遂等人单膝跪地,毅然道:“我西北军也不是好欺负的,谁若是敢动王妃和王子一根毫毛,我等决不答应!”

  “嗯,那本王就放心了。”西王含泪点点头,站起身形,向内行去,“容本王跟王妃道个别,就即刻赴京奔丧。”虎躯微微有些颤动。

  “恭送王爷!”马孟起等人轰然拜倒,满脸是泪。

  就这样,新皇帝傅正胥用12道金牌,从西北调回了自己的4弟西王,要其回洛阳奔丧,从此,将西王傅正虎软禁在帝都洛阳,确如西王预料的那样,傅正胥确实没有加害他的意思。

  傅正虎是先帝傅君峰4个统兵的儿子中,武功最弱的,只有4级高阶,但在西北军中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不召回他,傅正胥就不可能顺利掌控西北军的军权。

  西王这一走,西北军中的部分将领,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随后到庆阳接替西王的新任西北军主将司马艾还算是厚道,没有加害西王的王妃和义庆王子,说老实话,他也不敢,否则肯定要引起西北军4万将士的兵变了。

  但西王的王妃孔氏,却没有等到西王回归西北,一年后郁郁而终,撒手人寰,成为西王心中永远的痛。

  ##########

  帝都洛阳,大年初十。

  皇帝下达了一系列任命:

  不再设立文相、武相。

  任命北王,监管整个北方方面军全部2个军团。

  任命刘光仁,掌管兵部。

  任命司马述,掌管刑部。

  任命司马艾,为西北军主将,大将军军衔。

  王介甫,赵廷宜,孔文举,三个尚书的位置不变。

  张须果,任北方军第一军主将。

  尉迟敬德,任禁军主将,”上”将军军衔。

  夏侯元让,任北大营主将,”上”将军军衔。

  王青书,任北大营第一师师长。

  司马智及,任北方军第二军主将。

  司马士及,任右羽林主将。

  司马化及,任东南军第一军副军长。

  王青栋,赵铭科,则分别升任吏部和户部的副侍郎,4品官职。

  不难看出,拥戴新皇帝登基的司马家、王家、赵家,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其中尉迟敬德目前的内力修为是4巅峰,任禁军主将还算勉强,因为之前13个”上”将军中,文清和北方军第二军副军长王行满都是4级巅峰,但夏侯元让、司马士及作为4级高阶成为”上”将军、右羽林主将,却是有些重用了,王青书的内力修为也到了4级高阶,做师长还是够格的,最特别的是司马化及,他只是4级中阶的修为,却爬到副军长的职务,完全是重用了,这在大汉帝国军中是极为少见的。

  可能皇帝也觉得不能把司马家的人一下子提拔太快,造成朝野震动,所以司马士及、司马化及虽然职务上有所提升,但并没有直接任命他们为”上”将军,不过,有实权就成了,所谓的”上”将军,只是一个头衔罢了,今后还有的是机会封赏。

  因为独孤如严请辞,司马艾晋升大将军,大汉帝国仍然保留了东王、南王、西王、北王、刘光仁、司马述、刘成裕、司马艾、常羽春9个大将军。9个大将军中,司马家和刘家并驾齐驱,都有两位,北王地位超然,实则已经真正领了大将军王的军衔。

  加上文清,有13个”上”将军,分别是:徐天德、独孤卫青、王行满、马孟起、刘成周、刘志夫、刘成功、太平、张须果、司马智及、夏侯元让、尉迟敬德,文清。

  虽然先帝已经过世,但最后颁给文清的”上”将军任命诏书,新皇帝还是不敢违逆收回。

  13个”上”将军中,刘家依然占据了主导,有4位之多,但司马家表面上只有司马士及一人,实则在实权上,至少要加上司马士及和司马化及。

  同时,皇帝下旨,大规模征兵,用以补足之前雁门关之战中,损失的北方军、西北军和洛阳5军的空编。

  调北大营3000人马,替换原有的2000禁军,成为新的禁军。

  原有的2000禁军,暂时被替换到了北大营驻防。

  ##########

  立谁为太子?

  朝堂上,在这一问题上,正胥皇帝和司马述、赵廷宜等朝中的大臣,有些争执。

  司马述、王介甫、欧阳不群等人,力挺二王子广庆。

  而赵廷宜、孔文举等、朱高公等人,则支持大王子勇庆,赵家支持勇庆王子是自然了,因为勇庆王子就是娶了赵家的女儿—赵合德,孔文举和朱高公支持勇庆王子,则完全是看重了他的人品。

  最后,皇帝考虑了三天,还是遵照先帝遗嘱,仍旧立长不立幼,立大王子勇庆王子,为太子。

  同时封二王子广庆王子,为晋王。

  新的权力争斗,从立太子就开始了……

  这样,勇庆王子就入主原太子府,二王子广庆王子,则搬到了原来诚王的府第,改为---晋王府。

  晋王府内,客厅。

  “啪……”晋王广庆,把一个瓷杯,狠狠摔在地上,咬牙切齿,狠狠说道:“本王为父皇做了那么多事,最后,这太子之位,还是落到老大手中,他有什么本事?不就是老实吗?”

  “晋王不要着急,皇上刚刚登基,后面日子还长着呢,咱们,总有翻盘的机会!”晋王身前的司马述躬身说道。虽说他的亲外甥是勇庆王子,但司马皇后并不是司马述的亲妹妹,平日里,他却与广庆王子,走的更近,不然当年,也不会把貂蝉嫁给广庆王子。

  “就是!现在的太子,手中没有太多的力量,我们几个,鼎立支持晋王,先布好局,不断影响皇上,到时候,不怕皇上不改变主意---”欧阳不群也安慰道。

  “至少我3000禁军,到时候,肯定支持晋王!”一旁的尉迟敬德也表忠心道。

  “我王家,全力支持晋王!”王介甫和王行满也躬身道,王介甫是晋王的外公,当然希望晋王登位了。

  “那本王,就先谢过几位---”晋王广庆这才舒出一口气,又狠狠说道:“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咱们走着瞧!”

  勇庆太子过于忠厚,此时,还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已经开始算计自己了……

  ##########

  1月8日。北平郡。

  前面就是北平郡,文清一行,自是不便入城,于是绕一个弯,就想从城外,绕城而过。

  正往前走着,前面负责开路的张飞来报:“文清,前面发现有大队人马列阵!”

  “噢?!”文清从车内出来,跨上白龙马,来到队伍的最前面,只见前面,一队白盔白甲的3000精骑,拦住去路,赫然是241师龙骑兵,为首一员大将,一身白袍,竟是北方军第二军团主将---白袍大将刘成裕,身旁跟着的,是241师师长刘成勃。

  文清心中一惊,刘成裕挡在这里,难道,太子还是要追杀自己?他可是内力修为至少6级初阶的强者啊。

  算上洛阳南门、安阳城、邯郸城、定州瓦岗寨、这是第五支阻挡自己的人马了,难道,还真要自己连过5关?

  刘成裕远远见到文清,朗声叫道:“文清贤侄,这是要回东北吗?”

  “正是!见过刘大将军---”文清见躲不过去,带常羽春、张飞,催马来到近前。

  “你的事,太平大概都和我说了,我今日来,带的都是刘家子弟!”刘成裕在马上,微微一笑。

  “那,刘大将军,是有什么话要说?”文清躬身一礼。都是刘家子弟,那表示,都是信得过的子弟,也就说明,刘成裕不是要武力留下文清。

  “我截下你,只想跟文清你说一句话,你若是没有实现对我父亲的承诺,擅自起兵入关,我刘成裕的第二军团,决不让你过北平郡!”刘成裕庄重说道。

  “明白!文清答应武相的,一定做到!”文清也郑重点点头,不用刘成裕提醒,自己已然答应过武相刘光武,自然会遵守。

  “好!希望将来,我们不是刀兵相见---”刘成裕大手一挥,3000龙骑兵精骑,这才“唰”的一下让开一条通路。

  “刘成裕的修为又提升了,现在应该是6级中阶了。”穿过龙骑兵军阵后,玉梅悄声对文清说道。

  “是吗?!”文清心中一惊,没想到刘成裕也进阶了,看来要直追他父亲刘光武了,将来可是个劲敌啊。

  ##########

  1月9日。

  文清带着65个桃园兄弟,护送4辆马车,过了北平地界,离大清关,已然不足200里了。

  文清之前要戴宗,先行到大清关报信,估计东北方面,已然知道文清他们将要抵达的消息了。

  中午,在去往大清关的路上,文清等人正在赶路,负责开路的张飞、常羽春,发现前面出现了大批往东北去的百姓,黑压压一片,足有数万人之多。

  “是常大将军啊!文清公子杀出洛阳城了?”前面为首一人,也发现了常羽春他们,一脸惊喜,远远叫道。

  “是啊……”常羽春认识该人,热情打招呼。

  不多时,张飞带着一个人,匆匆从面前赶回来。

  文清这几日,一直被玉梅和安乐公主,按着和孔莺莺坐在一辆马车里,顺便照顾她,她们二人,则和孔氏在第二辆马车里。

  文清听外面张飞的声音,赶紧钻出马车:“三哥,什么事?”

  “你看……”张飞兴奋朝身后一指。

  “孔云明见过公子!”张飞身后,闪出孔家的5级初阶强者---孔云明。

  “孔叔,您怎么来了?”文清惊喜道。

  “我负责护送孔家、朱家最后一批人员,撤离到大清关,队伍尚未到达大清关---”孔云明汇报道。

  “你们有多少人?”文清好奇问道。

  “孔家的子弟,大概有2万人,朱家大概有2千人,路上,不断有其他百姓加入,现在,大概增加到3万人。”孔云明详细介绍道。

  “好啊!那包括孔家、朱家在内,前后搬迁到东北的,就有11万人左右啊!”文清高兴叫道,这对东北来说,无疑是一份厚重的大礼。

  “听说我家小姐受伤了?”孔云明急切问道。算起来,孔云明也算是孔莺莺的叔叔,当然关心了。

  “嗯!这几日,已然好多了---”文清面色凝重点点头,“我桃园上下,欠莺莺一个人情!”

  听说文清的车队来了,特别是里面有孔家的大小姐,前面那2万孔家子弟,闪出一条路,让文清他们先行。

  孔莺莺因为在孔家,掌管药材等生意,在漕帮帮众中的威信,不比孔孟尝少多少,听说孔莺莺为保护玉梅、安乐公主、炳峄小公子而受伤,2万孔家子弟,都用热切的目光,看向4辆马车,不知小姐伤的重不重。

  当文清扶着脸色苍白的孔莺莺,出现在第三辆马车的车头时,2万孔家子弟,跪倒一片。

  “天佑小姐!”

  “天佑小姐!”

  “天佑小姐!”

  见孔莺莺安然无恙,2万孔家子弟,一齐大喝---

  连前面马车上的玉梅、安乐公主都为之动容!

  玉梅也有些后怕,这次孔家,可是把全部的身家性命,都押给了东北,7万子弟随同出关!

  若是这次,孔莺莺有什么闪失,孔家子弟可是要凉一半心!

  安乐公主考虑的,则更多,就算没有孔莺莺前几日的舍命相护,孔家7万子弟迁入东北,自己却只带500唐家子弟而来,相比之下,自己在东北的分量,可是差出太多---

  ##################################################

  (作者的话1:《岳飞传》中,皇帝曾经用12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

  现实历史中的庆阳--夏商时期,庆阳称鬼方,为周先祖公刘邑地。西周时期,称北豳。春秋战国时期,庆阳为戎狄之地,曾属义渠戎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戎国,置北地郡,沿至汉、晋。西魏时改置朔州,北周时废弃。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庆州,炀帝大业年间改为弘化郡,属陕西关内道。五代梁时改为武静军,后又复为庆州。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50年)置庆州团练,属陕西路。

  金初改庆阳为安国军,旋改定安节度;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置庆原路总管府。元时仍为庆阳府。明时隶属陕西布政司,并增庆阳卫。)

  (作者的话2:桃园85兄弟,这就开始有伤亡了,后面历次大战,还不断会有伤亡--)

  (作者的话3:文清离开洛阳,算上前面5道坎,再加上司马秀、王行植、萧远山率领的魔宗、刘成裕,竟然过了9道坎,够惊险的吧?!)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