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 第281章一片石,多睿衮:拉个垫背没问题
作者:大炳峄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大汗!”萧远山闪身过来,一把扶住从战马上摔下来的耶律德方。他刚从西北面,率蒙古和契丹铁骑,围剿完常羽春和徐天德的正黑旗、正蓝旗突围人马后,匆匆赶来。

  “你那边如何了?”耶律德方顾不得擦嘴角的鲜血,见萧远山回来了,一脸悲切之色,却没有见到耶律楚材,心中不由一沉,但却没有直接问出口。

  “楚材他……”萧远山欲言又止,眼中不由掉下两颗英雄泪。

  “三弟……”耶律德方从萧远山的眼神中,就读懂了答案,再次喷出一口鲜血。

  萧远山和耶律楚材,都紧守臣子本分,在耶律德方成为契丹大汗后,从来也不再和耶律德方兄弟相称。

  这些年,耶律德方满脑子都是争霸天下,最初几年,还跟他们两个称兄道弟,这几年,已然渐渐直呼起名了。

  今日耶律楚材战死,耶律德方这才幡然醒悟,原来,几十年来,和自己最亲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萧太后,也不是自己的妃子,更不是自己的儿女,而是这两个生死追随的兄弟!!!

  “大汗节哀,楚材临终说,契丹,应该先保存实力,然后再战为好……”萧远山含泪劝道,其实,为围剿常羽春和徐天德的那3500东北军,契丹和蒙古铁骑,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事,他已然不敢跟耶律德方提了。

  “不行!本汗和那文清,不共戴天,绝不放手!”耶律德方咬牙切齿说道,挣扎着就要起来,但身子一晃,又复跌倒。

  “大汗,要不,您先回汗庭,修养一下吧。”萧远山见劝不动,只好再次建议道。

  “好!大哥,你带4国剩下的儿郎,不惜一切代价,就是追到天边,也要斩杀那文清,替三弟报仇!”耶律德方断然道。其实,他也知道,文清一走,就很难再抓住了,但他心中有一个幻想,万一自己在东北暗布的那3枚暗子,起作用了呢……

  他之前算无遗策,布局周密,天衣无缝,对自己一手策划的整个战略布局非常自负,可此时,他似乎也没那般自信了,因为那文清,每每都在最危难,最关键的时刻,寻得生机,从夹缝中逃脱,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自己的努力总是化为泡影,长生天是不是对他太眷顾了!为何每次都站在他那边!!!

  “行!我带人去就是。”萧远山只好点头答应。

  “大汗,你没事吧?!”这时,铁托雷、慕容垂等人,也纷纷围拢过来,慕容垂胸前,还缠着纱布,多睿衮那一箭,只要再偏一点,慕容垂就没命了,饶是如此,慕容垂短时间内,也很难恢复战力了。就是铁托雷,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其实受的伤,不比慕容垂轻,常羽春马上战神的称号,也不是浪得虚名!

  “铁兄、慕容兄---”耶律德方看看他们两,吃力说道,“经此一战,咱们已然和东北军,势同水火,请二位坚持到底,本汗的后手正在发挥作用,本汗答应你们的,将来一定兑现!”

  “我们明白!”杀了东北军这么多人,铁托雷、慕容垂此时也已然骑虎难下了,不过,他们现在开始,耶律德方口中的后手、暗子,不会是欺骗他们卖力吧?看来,也不能尽信啊!

  “大汗先回吧---”萧远山怕影响军心士气,赶紧安排500契丹铁骑,护送耶律德方返回汗庭。

  看着耶律德方走远,萧远山心中暗叹,此时文清,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已然抵达大清关了,就是大军追过去,攻打天下第一雄关---大清关,那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契丹儿郎,还赔的起吗?!

  但耶律德方既然有令,他也不敢违抗,于是集合人马,简单收拾了一下残局,于24日中午,和铁托雷、慕容垂,率3国剩下的铁骑,一路东进,赶往大清关方向。

  ##########

  现在,他们三人手中的三国胡人铁骑,只剩下不到5万8千人了,分别为:

  契丹铁骑:不到2万人。

  蒙古铁骑:2万1千人。

  西域铁骑:1万7千人。

  而西夏留守在东面小山谷的1万3千铁骑,在李元霸的率领下,已然先行向东面追去……

  ##########

  6月24日中午。

  当赵云和雷横、尤俊达等28名勇士,向东追上多睿衮及其率领的2000镶黑旗东北军铁骑时,看到的,不是一张张活生生的笑脸,而是一具具冰冷的尸体了……

  “七哥!七哥!”赵云泪流满面,一路寻找,终于找到了多睿衮巨大的身躯,胸口处血肉模糊,已然没有了气息……

  赵云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女真族第一勇士,东北八旗正白旗旗主、战力达5级巅峰的多睿衮,已经永远安息在了赤城以东20里的一处石坡之上……

  “七哥……”赵云抱着多睿衮的身体,放声大哭,嘶吼着:“是谁杀了我七哥!”

  “子龙兄弟你看……”身后雷横,把多睿衮身后不远处的一支铁箭拾来,递给赵云,那上面,还带着血迹。

  “哲----别-----丝!”赵云牙关紧咬,一字一字念道,早知今日,当日在汗庭,在大清关,自己就一剑杀了那哲别丝!

  “这里似乎有字条……”还是尤俊达眼尖,指着多睿衮手中紧紧抓着的一块战袍布条,叫道。

  “我看看……”赵云伸手扯布条,上面,是一行血字……

  “不好!对方又追来了……”雷横凝神细听,身后有马蹄声传来,高声示警。

  “走!”赵云把那带血的字条,揣入怀中,一狠心,上了白龙马,让尤俊达收起多睿衮的龙尾刀和天狼弓,带着雷横、尤俊达那28名将士,一路向东而去---

  ##########

  多睿衮是如何战死的?

  原来,多睿衮和镶黑旗第二师师长徐宁,率领2000镶黑旗将士,一路东进,绕过那座小山,到了赤城以东20里的地方。

  正在前行的多睿衮,突然感觉哪里不对劲,警觉性的到处张望,突然,一道肉眼难以觉察的厉芒,夹着无上的内力射来,多睿衮也是射箭的高手,听风声就知道,不是别人,是哲别丝埋伏在了这里……

  多睿衮手中龙尾刀急闪两下,“当当---”两声,愣是磕飞了两支铁箭,这是哲别丝在数次冷箭偷袭中,除了荆轲,第二次有人毫发无伤,磕飞哲别丝的双箭连珠!

  但多睿衮刚刚举目要搜索哲别丝的藏身之地,又一枚铁箭,再次射到,多睿衮大惊之下,闪开左胸,痛哼一声,右胸被铁箭直接射穿!

  “将军!”后面跟着的徐宁急叫道,过来就扶住了多睿衮。

  “多睿衮!我们在此地,恭候多时了……”不远处,现出耶律霸和哲别丝的身影,后面,是5000萧氏狂骑兵。耶律霸见多睿衮身受重伤,面露得意之色,多睿衮是修为5级中阶强者,天狼在手,战力可达5级巅峰,寻常人,还真拦不住他。

  “暗箭偷袭!卑鄙小人!”多睿衮手捂胸口,痛骂道。

  “我们本来就是小人嘛……”耶律霸嘿嘿笑道,“你们已然被我萧氏狂骑兵师包围了,还是乖乖下马投降吧。”

  “还记得当年小商坡之战吗?你们可敢与我2000镶黑旗将士,1:1对决?”多睿衮厉声道。

  “只有傻瓜,才与你们1:1对决!”耶律霸微笑摇摇头,“本王子倒要看看,你们2000镶黑旗,能干掉我萧氏狂骑兵多少人?”

  “哈哈哈---5比2又如何,拉一个垫背的,总没有问题!”多睿衮朗声长笑。

  “死到临头还嘴硬,上!”耶律霸脸一红,朝萧氏狂骑兵怒声命令道。

  “杀啊---”5000萧氏狂骑兵挥兵刃催马就围了上来,5000对2000,他们有绝对致胜的自信。

  “今日,也让萧氏狂骑兵领教一下我镶黑旗的锥刺!”徐宁怒目而视,攥紧了手中的金枪。

  “锥刺!”多睿衮拔出龙尾战刀,和徐宁厉喝一声,率领2000镶黑旗残军,无畏而上。

  “锥刺!”

  “锥刺!”

  “锥刺!”

  2000镶黑旗残军,如铁锥一般,就刺入萧氏狂骑兵阵中,当真是犀利无比!

  1个时辰后,当多睿衮最后倒在耶律霸的剑下时,2000东北军镶黑旗将士,尽皆战死!多睿衮临死前,还用龙尾战刀击伤了耶律霸的左臂,可见其悍勇。

  桃园85杰中排名第39位的--徐宁浑身浴血,连续挑飞了一个狂骑兵的团长和一个营长后,身受5处战伤,最后倒在了哲别丝的箭下,就是没有哲别丝这一箭,也生无可能……

  徐宁这次出征前,60多岁的老父亲病重在床,本来可以不来的,但他还是隐瞒了家中的情况,率部出征,老父亲也是千叮咛,万嘱咐,还是国家的事情重要,谁想到竟然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东北徐家,为了护卫文清,继阵亡在黑血之战的徐士庆、阵亡在雁门关之战的徐天明、阵亡在赤城的徐天德之后,再次阵亡了第四位优秀子弟。

  没有徐宁,去年的舟山海战时龙江城就保不住了,龙江城内数万东北百姓就要被蒙古铁骑屠戮殆尽了!

  徐宁,实是有功于东北。

  徐家,实是有功于东北!

  但捂着受伤左臂的耶律霸、哲别丝,一点没有兴奋的心情,因为他们知道,在5:2的优势兵力围攻之下,2000东北镶黑旗,居然真的拉着2000萧氏狂骑兵垫了背!

  整整2000萧氏狂骑兵阵亡!

  而那些参战的狂骑兵,很多老兵,内心冒出一股凉气,这只是东北军普通的2000将士,而且还是支疲兵,那东北军的整体战力之强悍,可见一斑……

  这次得罪了东北,契丹,将永无宁日了……

  其实,耶律霸对这支镶黑旗,应该了解,他们就是前年第一个攻入契丹汗庭的部队!

  就是俘虏300契丹贵族的那支部队!

  这支镶黑旗2000残兵,大多数都是镶黑旗飞鹰师第三团、第四团的将士,而飞鹰师,在东北八旗16个师中,野战战力能排进前5位,文清是把他们作为先锋来使用的,虽然一团和二团随文清撤离,三团和四团的战力仍很可观,若不是因为是疲兵,又面对2倍半的敌人,在与萧氏狂骑兵1:1的对决中,胜出的,必然是镶黑旗飞鹰师!

  锥刺---就是他们刺破敌胆的口号!

  他们做到了,九州大陆4大王牌之一的萧氏狂骑兵,被他们刺破了胆!

  至此,留守赤城小山谷的镶黑旗5400名将士,成为了7个旗中,最后一支倒下的整建制部队!

  痛哉!---

  徐宁—阵亡时32岁,东北徐家子弟,士字辈。

  创元7年,进入禁军铁一团二营,参加了博浪沙之战。

  创元12年,升为禁军铁一团二营伍长。

  创元15年,升为禁军铁一团二营一排长。

  创元19年秋,于禁军中结识文清。

  同年冬,参加黑血之战。

  创元20年初,升为禁军铁一团二营三连长,随太平公主兵围司马府救出文清。

  同年2月,随文清的铁一团移防曲径关,参加了救援梁山的行动。

  同年夏,随文清血战曲径关,是58个幸存兄弟之一,拿到了傅君峰的免死金牌。

  回到洛阳后,升任铁三团第三营营长,同年10月1日文清洛阳与安乐公主二婚,成为桃园85杰之一,位列第39位。

  创正元年初,随文清杀出洛阳,返回东北,成为东北八旗镶黑旗第二师师长,常年驻防龙江城。

  创正三年夏,率镶黑旗第二师和文清的3万八旗军,第一次踏平契丹汗庭。

  创庆元年春,舟山海战时,率镶黑旗第二师留守两个团顶住了蒙古铁术赤率领的1万铁骑进攻。

  创庆二年夏,率镶黑旗第二师随文清和4万4千东北八旗增援张家口,阵亡在赤城小山谷以东。

  ##########

  耶律霸和哲别丝,没有等身后耶律德方率领的三国5万8千大军会合,而是和西夏李元霸合兵一处,1万6千大军,直接向东追去,他们也得到了消息,文清根本就不在小土岗,而是在昨晚,就已然突围而去……

  前面沿途追赶的西夏王李元吉、和萧远成的3万契丹大军,不知有没有追上文清率领的那支东北军……

  按照文清的行军速度,明日凌晨,就应该能抵达大清关,若是李元吉、萧远成两支人马缠不住文清,自己这部分人就是追上去,无论如何也来不及了,耶律霸边追边有些懊恼。

  追不上文清,就意味着灾难!

  契丹、蒙古、西夏、西域四国的灾难!!

  后患无穷的灾难!!!

  耶律霸和哲别丝走时,多睿衮还有一口气,他吃力撕下身上的一块布,用右手沾血,写下几个大字,左手摸向怀中,眼睛看向东方,口中喃喃念道:“大玉儿,我走了……”

  怀中,是大玉儿在丹东城临行前,给他写的一首词:

  蓝蓝的白云天,

  悠悠水边流,

  玉手扬鞭马儿走,

  月上柳梢头,

  红红的美人脸,

  淡淡柳眉愁,

  飞针走线荷包绣,

  相思在心头,

  风儿清水长流,

  哥哥天边走,

  自古美女爱英雄,

  一诺千金到尽头。

  ……

  远在丹东城的金玉公主,莫名心中一痛,默默转身,望向西方,泪水无声流了下来:“多睿衮,是你在远方召唤大玉儿吗?”

  “娘,您怎么哭了?”多多稚气未脱问道。

  “没什么,娘就是有些,想你爹爹了……”大玉儿俯身抱起多多,将玉面紧紧贴住多多的小脸蛋……

  多睿衮一生经历数次大战,受伤最重的那次,是为了护卫东王和雪琴公主,那次大玉儿是亲眼见到他受伤,每次受伤,他都能大难不死,坚强挺过来,难道这次在劫难逃了?

  ##########

  创庆2年6月24日。

  女真族第一勇士多睿衮,东北八大旗主之一,正白旗旗主,桃园八义第七位、5级巅峰战力强者---多睿衮,阵亡在了赤城以东20里,年仅39岁。

  他也是继阵亡在曲径关大战的梁山索超、瓦岗金甲、金城、阵亡在瓦岗寨的金大坚之后,东北女真部落阵亡的第五位优秀子弟。

  女真部落为了护卫文清,也是倾尽所能了!

  多睿衮是桃园85杰中排名前10位中第二个阵亡的,也是桃园八义中第二个阵亡的。

  那地方,后来知道,叫做一片石……

  多睿衮没有常羽春那般叱咤风云,但却默默无闻护卫了东王、雪琴公主、文清、玉梅、炳峄三代人,可以说功勋卓著!

  数次生死血战,都有多睿衮刚毅的身影、雪亮的龙尾战刀和双箭连珠的天狼弓,如果没有多睿衮,文清也不知死几回了,就是炳峄在瓦岗寨,恐怕也会夭折:

  还有东王和雪琴公主在皇姑屯遭刺杀的那次,如果没有多睿衮,东北就完了!

  还有洛阳马球赛之后,秦淮河上若没有他护卫玉梅,也没有玉梅的今天,更别说炳峄了!

  从创华49年起,多睿衮开始护卫雪琴公主安全。

  创元3年起,护卫文清安全。

  创元10年,随文清在阿尔滨小山村跟逍遥子练武,那时的他,还有些青涩。

  创元15年,为文清牵来赤兔马,为文清展示双箭连珠,那时的他,辈分还小了文清一辈。

  创元18年,和文清在黑龙潭斩黑蛇,陪文清走出阿尔滨小山村,从此踏上属于他们的历史舞台,那时的他,开始成熟。

  同年秋天,和文清训练女真八旗,结识东王大女儿金玉公主,那时的他,还有些腼腆。

  同年冬天,陪文清到大清关、青云关等东北军中历练,那时的他,开始崭露头角。

  创元19年5月,与大玉儿定情大清关,那时的他,刚刚知道情为何物。

  创元19年6月,和文清山寨射戟,平定瓦岗,临城用双箭连珠点杀白莲教高手,那时的他,技惊四座。

  同月,和文清进入帝都洛阳,历经长街血战,力保文清周全,秦淮河刺杀,挡在玉梅身前,黑血之战死战不退,护卫先帝和文清周全,随后出任禁军铁一团二营营长,那时的他,伟岸的如中流砥柱一般。

  创元20年1月,负责押送八王宝藏返回东北,历经长叶林血战,那时的他,沉稳大气。

  同年2月,文清被司马貂蝉陷害,护文清杀出司马府,那时的他,沉着冷静。

  3月,陪文清移防曲径关,结识梁山108条好汉,那时的他,豪气满怀。

  7月,得女多多,跟文清与契丹1万铁骑血战曲径关两昼夜,出任铁二团团长,那时的他,也曾为兄弟落泪。

  11月,接文清筷子令,营救孔莺莺,驰援文清,那时的他,纵马驰骋。

  创正元年1月,护送文清家眷返回东北,血战瓦岗寨,那时的他,指挥若定。

  3月,出任东北八旗正白旗旗主,将正白旗打造成东北军王牌主力,那时的他,踌躇满志。

  8月,护卫文清,兵进北”朝”鲜鸿门,那时的他,藐视群雄。

  创正2年1月,护送东王、雪琴公主回奉天,血战皇姑屯,力阻秦舞阳,那时的他,坚不可摧。

  创正3年4月,护卫文清参加青草节,顺利偷得哲别丝解药,那时的他,义无反顾。

  10月,率正白旗部分诸葛弩兵,随文清在十字坡设伏,大败黑龙卫、白莲教、契丹等高手,那时的他,镇定从容。

  创庆元年8月,随文清登陆台湾岛,收复台湾,正白旗诸葛弩兵、陌刀兵大发神威,那时的他,意气风发。

  创庆2年,率正白旗4000将士随文清西征契丹,血战赤诚,壮烈阵亡,虽死犹生……

  ##########

  加上随多睿衮阵亡的镶黑旗这2000将士,东北军在赤城,一共阵亡了3万3千将士,其中包括徐天德、常羽春、多睿衮等14名桃园85杰中的兄弟。

  桃园85杰,现在只剩下58人了……

  东北八旗,八大旗主,阵亡了3个,16位师长,阵亡了4个,分别是:

  桃园85杰中排名第29位、正白旗第一师---铁二师师长薛永。

  桃园85杰中排名第46位、镶蓝旗第二师---铁六师师长杨雄。

  桃园85杰中排名第37位、镶黄旗第二师---瓦岗师师长侯君集。

  桃园85杰中排名第39位、镶黑旗第二师---师长徐宁。

  东北八旗军的团长,则足足阵亡了27位,其中桃园85杰有7位:

  桃园85杰中排名第74位的--乐和。

  桃园85杰中排名第67位的--樊瑞。

  桃园85杰中排名第66位的--蒋敬。

  桃园85杰中排名第79位的--朱贵。

  桃园85杰中排名第80位的--朱富。

  桃园85杰中排名第76位的--杜兴。

  桃园85杰中排名第85位的--段景住。

  另外20位,是原来老东北军的团长,他们在本书中,甚至没有留下名字!

  4国胡人铁骑,则阵亡了8万8千人。

  这一战,前后不过1昼夜,双方阵亡总数,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2万人,史称---赤城血战。

  ##########

  6月24日夜。

  文清、张飞、刘志哙、秦叔宝、关胜、荆轲等人,带着1万1千东北军铁骑,一路向东疾走,但后面负责断后的秦叔宝,派戴宗告诉文清,他们身后,始终有一个8000人左右的西夏铁骑坠在后面,目前保持了50里的距离。

  九州大陆,若论骑术,契丹人、蒙古人、女真人算是头三位,西夏人的骑术,比之契丹和蒙古人,要相对弱一些,而东北军经过8年的战马改良,先不说骑术的突飞猛进,至少在战马上,已然是数一数二的水平了。所以,西夏铁骑跟东北军的行军速度比起来,算是旗鼓相当,甚至稍稍偏弱。

  后面的西夏王李元吉也不算傻,他一开始就发现,前面这支突出重围的东北军,是一人双马,所以他率领的8000西夏铁骑,也是一人双马跟来的,而且是紧紧咬住不放!

  他相信,以耶律德方的精明,不会不安排其他胡人三国的铁骑,随后增援上来,所以,只要他们咬住这支东北军就好办了……

  虽说自己这1万1千东北军,人数占优,并不怕对方,但在没有到达安全地点前,文清还没有精力,处理这紧追不舍的8000西夏铁蹄。

  8000契丹铁骑,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一口气还吃不下,还真是个鸡肋啊。

  到了24日夜,文清带领的大军,距离大清关,还有200里的距离了。

  “他姥姥的!这叫什么事啊……”文清心里有些不甘,就这么被对方追着屁股,灰头土脸逃回大清关,实在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于是,在中间休息时,文清召集秦叔宝、张飞、刘志哙、关胜等兄弟,一边吃着干粮,一边商量:“我想,明日凌晨,杀一个回马枪,狠狠教训一下后面这不知天高地厚的西夏铁骑!”

  “大帅,我建议还是先回大清关再说,这对4国胡人的报复,以后有的是时间。”关胜老成一些,建议道。

  “某家同意关胜二哥的意见,咱们还是稳妥一些好。”秦叔宝也赞同关胜的意见,若文清不在这支队伍中,还好办,问题是,临走时,徐天德一再叮嘱自己,要把文清,安全护卫回东北。

  “咱们在这里,休息2个时辰就出发,赶赶路,那到明日凌晨,距离大清关,就只有100里的距离了,”文清态度坚决解释道,“在这段距离内,对方就是再有3万铁骑追上来,我也有信心突围出去!”

  “俺同意文清兄弟的意见,这也太憋屈了!”张飞有些怒道。

  “我也同意大帅的意见!”刘志哙附和道。

  “打一下也可以,但1个时辰内,必须撤出战斗。”秦叔宝见文清决心已下,只好建议道。

  “嗯!能否这样,让戴宗先回大清关,让那里的徐士绩将军接应一下。”见秦叔宝也不反对,关胜只好补充道。

  “这样也好,”文清点点头,对戴宗吩咐道:“戴宗,那你就辛苦跑一趟,让徐士绩把正黑旗剩下两个团,调入大清关,同时派正蓝旗三个团,出大清关50里,接应一下我们。”

  ”诺!”戴宗领命而去。

  “那好,就这么定了,关键是要给对方一个教训,速战速决,不要恋战!”文清最后决定道。

  “明白,兄弟你就瞧好吧……”张飞和刘志哙终于有仗打了,眉开眼笑。

  “唉!也不知道赤城那边,徐天德他们那些兄弟如何了……”文清黯然道,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徐天德、常羽春、多睿衮、赵云手中,虽说有近3万东北军,但再坚持一晚,不知还能剩下多少,在对方10几万大军的包围中,突围时,能杀出多少兄弟!

  “兄弟你也不要太担心,你不是说了吗,人固有一死,咱们前后,也算折了不少兄弟了,但哪个兄弟不是慷慨赴死?”秦叔宝安慰道。

  “嗯!咱们好好合计一下,明日,就拿这西夏铁骑先解解气!”关胜点头道。

  “秦二哥,如何反击,你统一安排吧。”文清暂时把心一收,对秦叔宝说道。

  “好!兄弟们,如此这般……”秦叔宝略一思忖,开始部署。

  ##################################################

  (作者的话1:现实历史上,多睿衮说是坠马而死,死时39岁,他在一片石,率领八旗军击败李自成,是其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所以,本书中,让其死得其所吧……

  现实历史中的爱新觉罗·多尔衮(公元1612-1650年),**哈赤第十四子,清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少年时多次随兄出征蒙古与明朝,因屡建功勋16岁而获“墨尔根代青贝勒”(满语“聪明王”)之号,成为正白旗旗主(与兄阿济格分别持有正白旗15个牛录,阿济格年长为旗主,因阿济格代多铎说亲,被废旗主,多尔衮继而成为正白旗旗主)。其兄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并于第二年以摄政王身份率八旗军入关。他是确立清初政权及清廷各项政策的最重要的决策者,加封至“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其生前谋逆罪,被削爵。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忠,配享于太庙。)

  (作者的话2:段景住:《水浒传》中生的赤发黄须,人称金毛犬,祖贯是涿州人氏。生平只靠去北边地面盗马。会识别好马,精通契丹语、西夏语、蒙古语。去到枪竿岭北边,盗得一匹好马,雪练也似价白,浑身并无一根杂毛。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那马一日能行千里段景住北方有名,唤做‘照夜玉狮子’,乃是大金王子骑坐的,於在枪竿岭下,被他盗得来。段景住想把这匹宝马献给梁山泊。不料路过曾头市时马被曾家五虎抢去,段景住一个人逃奔梁山,报告此事。晁盖听后大怒,命梁山人马攻打曾头市。段景住归顺梁山后,做了梁山军中走报机密的步军头领第三名,是梁山泊第一百零八位好汉。在征讨方腊时,段景住因乘的船翻了,段景住不会水,被淹死在河中。)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