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眼之鬼中仙 第二章东方之周
作者:白羽客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怎么回事?”

  “估计是那白羽客。”

  白眼鬼们开始围攻绿眼僵尸,只见那绿眼僵尸双手一剪,白眼鬼立刻化为碎影。众多白眼鬼纷纷扑了上来,这绿眼僵尸虽然力大无穷,却也架不住这么多白眼鬼。这时见他口中吐出瘴气,那些白眼鬼纷纷后退。

  山的另一边传来一声怪叫,只见山那头出现了一个怪物,仔细一瞧竟然也是绿眼,他的身边跟着大批的白眼鬼,其中还有在工地见到得那个无面鬼。那无面鬼一声令下,他身后的白眼鬼们纷纷扑向那些正在围攻绿眼僵尸的白眼鬼。

  我诧异地看着眼前的情景,简直是一个恶鬼的战场。

  “这是怎么回事?”

  这两批白眼鬼显然目标都是那僵尸,可是没有一个白眼鬼是那僵尸的对手。这僵尸吐出打量瘴气,想要像乌贼一样遁逃。

  见这些鬼都不敢进入瘴气,我对炮仗喊道:“炮仗,快抓住他!”

  炮仗立刻冲入瘴气中,果不其然,他对瘴气完全免疫。

  见那僵尸要逃跑,炮仗拿出招魂铃一摇,僵尸听到铃声回过头来。

  可就在这时,白羽客的身影却凭空出现在炮仗的身后,他一把抓住炮仗的手腕。

  “炮仗!”我大叫道,却对眼前的瘴气望而却步。

  炮仗也很吃惊地抬起头:“是你。”

  白羽客淡淡一笑,将他手腕上的铁丝圈摘了下来,铁丝圈在他手上发出红色的光芒,整个被融化成气体消失了。

  我望着瘴气里的炮仗,没了铁丝圈就没有东西能克制他身体内的怨气。我大叫:“炮仗,快回来!”

  那白羽客夺过招魂铃,直奔向那僵尸。那僵尸手臂一个横斩,白羽客的身体像化开的墨一样消散在空中,转眼却又出现在他的身后。而另一只手上却有了一张敕符。

  这一刻我们才明白,这白羽客是想要控制这绿眼僵尸。

  就在此时,突然数只触手伸过来将白羽客缠住。那白羽客向后一斜眼,已经有无数利刺刺了过来。他身影一恍,又散了踪影。

  我们朝他身后望去,是那个和无面鬼一起的绿眼鬼,他也能进入瘴气。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个绿眼是在对付鬼仙吗?”郭京诧异地问。

  那白羽客飘在天上,僵尸也盯紧了他,朝他吐出毒气。

  白羽客一个侧身,与两个绿眼鬼相斗仍显游刃有余。

  可就在双方缠斗之时,突然那个绿眼鬼伸出的藤手伸向僵尸,将他死死缠住。然后口中喷出绿色的液体,这些液体一落到僵尸身上,立刻腐蚀起来。

  白羽客见状,眉头一皱,眼睛里变出现红、白、绿三色向着瞳孔凝聚,一拳朝着那绿眼鬼打去。

  沙尘翻起,再平静之时已经不见了那绿眼鬼,而那无面鬼和其它白眼鬼也纷纷隐散。

  一旁的绿眼僵尸着了一道,身体渐渐融化,变成一滩糊状。

  炮仗已经赶回来,他的脸已经开始有些发红,我看着他空空如也的手腕,心头一惊:“炮仗,你没事吧?”

  炮仗苦笑一笑,捏着嗓子很不舒服的晃了晃头:“没事,就是有些头晕恶心。”

  我心里顿时慌张起来,见到白羽客胜利,道士赶紧说:“我们撤。”

  我们几个退回村子,炮仗开始变得迷迷糊糊,那封印怨气的铁丝圈已经没有了,现在可怎么办。

  这时天空一道雷电落了下来,我回过头,只见天空乌开始乌云密布,狂风大作。

  炮仗走着走着,猛然倒在了地上。

  “快,帮我找灶灰,灶灰……”我呼喊着,却不及那从天而降的龙卷风更加响亮。

  炮仗开始高烧不退,当他被送回了家时仍是昏迷不醒,我想我又做错了。

  皓月当空的夜晚,我跟赵欣走在东周街上,心里很是自责。

  赵欣温婉地问我:“你知道这条街为什么叫东周街吗?”

  我不假思索地想了想:“可能是以历史上的东周命名的。”

  “公山弗扰盘踞费邑,便派人请孔子前往辅助。孔子打算前往。他的学生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便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氏那里呢?’孔子说:‘他让我去,难道是白白让我去吗?假如有人用我,我将使他成为东方之周!’”

  孔子此处所说的“东周”,不是《中国历史纪年表》上的“东周”。所谓“西周”、“东周”,那是后人的叫法,当时都是称作“周”。孔子此处所说的“东周”,指的不是礼乐崩坏的“东周”,而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西周”。因为费邑位于鲁国的东面,孔子才称作“东周”,即“东方之周”。

  “东方之周?”我听完连连笑起来,“孔子他老人家的理想总是那么伟大。”

  “但是有,总是好的。”

  我沉默了一下,“那你还记得答应过我什么吗?”我望着她月下的轮廓,“做我女……”

  未等我说完,她一把抱住我,在我耳边说道:“我愿意。”

  我紧紧搂住她:“你就是我的东方之周。”

  我也紧紧抱住她,望着她一脸的羞涩,樱唇娇艳欲滴,刚想凑过去。她却身子一倾,失声尖叫了一下。

  “怎么了?”我心想这还没亲到呢。

  赵欣看着脚下,“这石板……踩坏了。”

  我低头看她脚下踩的地方乱晃,但见青石板已经从中间断了开,我坦然一笑:“你看,都说孔子他老人家是理想主义,连这么厚重的石板都断开了。”

  我们俩相视一笑,看着她的笑容我心里突然有些怯怕,怕她也会像炮仗和大壮一样出现意外。我拿出那把银妆刀,“这个你拿着。”

  “为什么给我?”

  “怕你出意外,万一以后用得着呢。”

  赵欣明白我心里想什么,于是欣然接了过来。

  我牵着赵欣继续朝前走,明月在这青石板路上镌刻下我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