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皇图 第269章 火器之论
作者:海涵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李昱明白自己的这个原本和自己不对付的“弟弟”心里的想法:生性要强的他不想让他的爱人苏玉婵看到,自己是在母亲宠溺下长大的孩子。

  一家人团圆,自有一番热闹。在得知李家父子凯旋还京之后,原本拒绝结亲的光禄寺孙家和承天府王家两家人又派人前来提亲,但为李庭瑞婉言谢绝。

  李斌迎娶苏玉婵是李庭瑞已经同孙海涵决定了的,而且苏玉婵在安东孙氏家中地位不低,这样等于同安东孙氏结亲,而且上次的拒亲让李庭瑞非常不满,现下能够同安东都护府的人结亲,一个小小的承天府尹他自然不怕得罪。

  至于李昱,他知道这个儿子自有好婚姻来凑,是以他不打算再硬给这个儿子找媳妇。

  其实,他已经从宫里得到了一点消息……

  黄昏,李昱来到了西京城北的一处挂着“七海”招牌的商行。

  “李将军来了!请稍坐!”商行的伙计认得李昱,显得很是高兴,立刻进去通报,不一会儿,老板林元阳亲自迎了出来。

  “这是目前我们所取得的收益。”

  在一间不大的但却装饰清新典雅的会客厅里,林元阳将一张写满了数字的带有图表的纸交给了李昱。

  “现在您所拥有的资本,已经达到了一百六十万金铢,”林元阳不无自豪之意的对李昱说道,“它们几乎全部来自于海外货物贸易的收益。”

  坐在椅子上的林元阳的女儿林青芸仔细地打量着面前的英武俊秀的年轻将军,一双秀美的大眼睛瞪得圆圆的,充满了惊奇的神色。

  她实在无法想象,屡败东瀛军光复柳京和平阳的,竟然是这样一个年轻人。

  “很好,林先生果然名不虚传。”李昱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之色,“这些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我预期的收益。”

  李昱确实很高兴,他也没有想到,以前从商得到的财富,会增值得这么快。

  这位林老板是李家的世交,李家的财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交给他来打理的。

  “能为您服务是我的荣幸。”林元阳听了李昱的夸奖,开心地一笑。尽管对方是一个比他岁数要小很多的年轻人,他还是禁不住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这些钱,我随时都可以用是吧?”李昱问道。

  “是的。”林元阳回头看了看女儿,说道,“根据小女的建议,您的所有财富,都分别存放在信用最好的六家银号,方便您随时取用。”

  “谢谢。”李昱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已经站起来了的少女身上,“这么说,林小姐也是理财高手了。”

  少女听到他的赞许,脸上不由得一红,她有些害羞地看着他,刚才想要说的话一时间竟然全都忘记了。

  “实不相瞒,我有时候忙不开身,有些业务,都是交给小女去处理的。”林元阳注意到了女儿的异样神态,立刻接口道。

  李昱看了看面前明**人的少女,感受到了她目光的异样,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好笑,他不想让少女感到难堪,便转换了话题。

  “林小姐出海过吗?”李昱问道。

  “哦……对。”少女听到他的问话,回过神来,有些慌乱的点了点头。

  “小姐觉得,什么样的海船出海比较好?”李昱又问。

  林元阳有些惊讶的看着李昱,不明白他怎么会问起女儿这样一个问题。

  “我觉得,若说平稳,还是咱们大成的平底海船好,若要快速,则是西洋尖底帆船比较好。”林青芸定了定神,又恢复了平日里的从容和自信,她想了想,回答道,“我想,出过海的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我明白了。”林逸青微微一笑,“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能再象最开始那样,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了。我最好再弄一条西洋海船来。”

  “您说的非常正确,将军。”林元阳说道,“如果您想要再造一条西洋海船,我仍然可以给您提供帮助。”

  “关于这方面,我还没有完全想好,不过,我乐意听听你们的意见。”李昱说着,不经意的看了看林青芸,惹得少女的心再次狂跳起来。

  “不早了,改日再来候教,我先告辞了。”李昱起身道。

  林元阳和林青芸父女亲自送李昱出门,目送李昱的身影消失在长街上,方才回屋。

  “爹,他为什么要问咱们海船的事?难道他听说了咱们……”

  “他应该还不知道,咱们林家干这一行,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就算知道了,也说不出什么的。”

  李昱心事重重的回到家中时,天色已经很晚了,家中已经用过晚饭了,得知他没有吃饭,李夫人命厨下给他做了宵夜,亲自送了过来。

  “昱儿,你现在也不知道玉珠姑娘的下落吗?”李夫人问道。

  “不知道,我打听过,听说是和她的爷爷一道离开了帝都。”李昱答道,他知道母亲打听玉珠的下落是关心他的终身大事——李斌带回了一个和玉珠一模一样的姑娘,并且爱得死心塌地,她自然希望李昱能和玉珠结为连理,这样兄弟俩就不必象以前那样争得死去活来了。

  但李昱的回答语气很是平淡,似乎对玉珠并不是很上心,李夫人心中大石落地。

  李庭瑞告诉的那个皇帝有意招李昱为驸马,将爱妃的妹妹高俪国公主许配给李昱的消息,一度令她惊喜不已。

  她哪里知道,李昱的心思,其实是在另一位公主的身上。

  而他今天去林家“七海商行”打听西洋海船的事,也是为了她的缘故。

  只是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他的计划是什么。

  “昱儿,若是实在找寻不到,也不必太过伤心,一切随缘。”李夫人安慰李昱道,“你现在是镇殿将军,不怕没有好姻缘的。”

  李昱红着脸点了点头,在她面前,他不自觉的又找回了小孩子对母亲的那种依恋感觉。

  “母亲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呵呵,没有没有。瞧你,光顾着说话,快吃饭吧。”

  第二天清晨,慕容轻尘前来拜访。此次从征高俪,慕容轻尘和慕容远山也都立了功,分别被授予中书令和副将的职衔。

  “过两天朝廷要举行庆功大典,以后咱们便都不得清闲了。”慕容轻尘看到李昱一副闲适的样子,笑着说道,“象远山现在就已经出不来了。”

  “远山在武殿供职,职责重大,不似我等。”李昱笑着点了点头,其实他也明白,自己这个殿前将军,以后能自由行动的机会也比以前少了。

  父亲李庭瑞此次升为突骑将军,倒是比他们要清闲许多。

  “你最近有听说北边的消息吗?”李昱向慕容轻尘问道。

  “只听说西土数国联军东来,与戎狄大战,现下胜负不分,但已有好多小国在战火中毁灭了。”慕容轻尘叹息了一声,“我今日正打算向一个佛朗机国商人打听一下,毓秀兄若是有意,不妨一同前去。”

  李昱欣然同意,于是二人不带随扈,只是轻骑前往。

  二人并辔而行,由西门出了城区,到了郊外,过不多久,在道路的前方不远处,出现了一座清幽的庄园别墅。

  李昱和慕容轻尘下了马,庄园的仆人似是知道他们要来,立刻过来牵马,并引领他们进入到了这间古色古香的别墅当中,而当李昱来到会客厅时,立刻被周围摆满了的各式各样的东土瓷器吸引住了。

  这间客厅的装饰风格,带有明显的西方宫廷的味道,极尽富丽堂皇,但加上了这么多东土瓷器的衬托,便少了很多浮华之气,多了一丝典雅。

  除了这些贵重典雅的瓷器,李昱还注意到客厅里摆放着数件精美的东土玉雕摆件,而在客厅的正中央,是一幅巨大的油画,画面上是一位凝睇微笑的美丽女子,女子身穿典型的东方古典服饰,但人却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这幅画用色清新亮丽,人物勾画细腻入微,表情神态生动传神,让人一见便无法忘怀,显示出绘画者技艺的高超。

  而让人吃惊的是,这幅画虽然看上去年份不长,但上面却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也没有作者的签名。

  看着这幅漂亮的油画,李昱禁不住在心里发出一声深深有叹息。

  很明显,绘画者应该是一名技艺精湛的油画高手,而且对东土传统文化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因此才会画出如此美妙的东西方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作品。

  而时至后世,越来越多的哈这个哈那个的年轻一族,却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根。

  “真对不起,让将军阁下久等了。”

  附着一声略带歉意的问候,一名年岁不大的西方白人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了客厅里。

  李昱回过神来,转头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面前的白人商人,眼前的白人年岁不大,穿着一身黑色的东土袍服,戴着一幅金丝框水晶眼镜,尽管他的衣着看起来很是朴素,但李昱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他身上的行头都是一流巧手的手工制品,价值不菲。

  来人脸上带着充满和气的笑容,给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感觉,不用介绍,李昱就已经能够猜出来,他应该就是来路上慕容轻尘和他说起的那个叫彼埃尔.皮庞,皮庞家族的后起之秀了。

  “欢迎将军阁下的光临,希望这里能让您感觉象在家里一样。”彼埃尔.皮庞注意到了李昱脸上的惊讶之情,微笑着说道。

  李昱明白了这位皮庞家族的掌舵人为什么要在这里接待自己,不由得为他的煞费苦心暗暗感叹。

  这个小小的细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皮庞家族这个不太有名的商业家族,得以在中土快速发展壮大的原因。据慕容轻尘的讲述,皮庞家族和慕容家族以前并无来往,而在双方相识不到一年,慕容轻尘的父亲慕容沧海便决定将慕容家的大半家产交给皮庞家族经理,显然是看好这个家族的发展前途。

  “我的家里可没有这么多的珍宝。”李昱笑了笑,回答道,“不过,正象您说的,我在这里,的确感觉到了无比熟悉的气息。”

  彼埃尔.皮庞听到李昱的回答,眼中闪过一丝惊奇之色,但转瞬即逝,几乎无人能够觉察。

  几个人分宾主落座,一位衣饰考究的黑人男仆为客人们端上了饮料,和以往不同的是,他送上来的,不是西方人经常喝的“黑奶”,而是清香四溢的东土香茶。

  “这间庄园当年是属于一位成国绅士的,后来被我买了下来,我本人酷爱成国的传统文化,因此保留了这里的全部装饰和物品,”彼埃尔.皮庞说着,指了指周围装饰的中土瓷器和玉器,“它们都是这里原来的主人的收藏品,后来我又增加了一些。”

  “看得出来,您也是一位收藏家。”李昱含笑答道。

  “瓷器是成国人的一项造福于世界的伟大发明,我收藏的这些瓷器有不少就来自于成国干西省的敬德镇。”彼埃尔.皮庞笑着说道,“将军阁下是成国人,您应该对它们比我更熟悉。”

  “瓷器是成国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且是具有极高技术含量的发明。”李昱笑着点了点头,“今天的人们也都很难想象,那时的成国人,竟然能够掌握如此高深的科学知识。”

  听到李昱将谈话从瓷器引到了他们都非常感兴趣的科学方面,彼埃尔.皮庞的脸上现出了赞赏之意。

  “火药和瓷器一样,也是成国人的伟大发明,它的出现可能会改变东土、西土乃至整个世界历史的进程。”李昱叹息道,“它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

  这一次的东征之战,李昱对于火器的理解和感受,可以说远超他在原来时空当中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

  他知道,如果不是大成军主将张成钰在发现军中火器不足以对抗全员装备火器的东瀛军,及时的上报朝廷增加火器的配备,以及孙海涵这个火器专家在短时间内搞出的大量火炮,大成军不会顺利的以较小的伤亡代价在半年时间里收复高俪国的半璧江山,东瀛军也不会知难而退。

  “其实可以从这一次的东征之战,看出东土三国的军备短长。”慕容轻尘说道,“高俪、东瀛和我大成其实是各有所长的。高俪军最强的是弓箭。高俪的角弓和片箭不同于大成和东瀛,角弓弹性好,射程远,片箭箭身短小,轻巧,飞得远。高俪人力大无比、擅长使用弓和箭,他们的主要战绩,多为以弓箭取得。高俪军也有火器,但多为从我大成传入之旧式铳炮,是以此战不敌东瀛军。”

  “东瀛军最强的是火铳,即大成所称之火枪,东瀛称为铁炮者。仿自佛朗机,质则更胜之,高俪军弓矢发射后数十步就坠地,而东瀛军火枪却能隔远杀伤,近距离则能贯穿击伤三四人。据高俪兵将言,在东瀛军第一次攻陷柳京时,火枪在城下发射,竟能越过城墙射进城内,射入城楼柱子达数寸。”

  “东瀛军的骑兵数量很少,基本是步卒,而每军的‘铁炮足轻’即装备了火枪的主力,人数约占全军的三分之一,而且由藤原吉田开创的三段式射击已经普及,东瀛军轮流射击能保证密集的火力。我大成是大炮厉害,骑兵厉害,所以东瀛军大量利用工事,野外作战就掘地三尺挖战壕,城市里巷战则利用房屋墙壁,凿洞、隔门板射击。优质的火枪加上久经锤炼的战术,造就了东瀛军很强的战斗力。”

  “我大成最强的则是大炮。”

  “高俪战场上,对东瀛军威胁最大的是大将军炮、虎蹲炮和各类佛郎机炮。大将军炮是重炮,最重达三四千斤以上,威力巨大,能洞穿墙壁,是攻城第一利器。是后装的中炮,发射时内装火药,发射铁珠铁弹,有效射程能达一千五百尺。虎蹲炮是轻炮,便于机动作战,每次发射几十到上百粒弹丸,杀伤力大。此外我大成胜在火炮多装于战车之上,两匹马拉一辆战车,不但能攻城,还可以用于野战。据高俪民人言,我军攻柳京时,十里之外的丰山城东瀛军大由一通部数千人马前来增援小路行武,结果被我军震天动地的炮声吓得不战而退。监军汪磊大人上报朝廷时说,‘东土制瀛长技,全恃火器。’非为虚言。”

  “其实我大成引入西方火器时间很早,此战结束后,圣上曾有言于武殿韦明宇将军:‘利器之入东土三百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挟此傲我?’韦将军答:‘非无人留心之故,乃火器过于凌厉,匹夫持之,能胜甲士,是以天下偃武之后,武皇帝大收民间火器销毁铸钱,军中之火器入库封存,不令流传民间,是以承平日久,无人识用也。’圣上默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