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皇图 第207章 牡丹峰上
作者:海涵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毓秀兄好自在。”

  午后,李昱正自卧床酣睡,却给一个熟悉的声音惊醒了。

  “原来是清云来了。过来坐。”李昱笑着揉了揉眼睛,直起身来,拍了拍床,请慕容轻尘坐下。

  因为慕容轻尘是李昱的密友,是以可以直进内室,而不经侍婢仆役通报。

  “这两天巡城,累了是吧?睡得这样的沉。”看到李昱难掩憔悴的面色,慕容轻尘问道,

  “今日方知将士戍边之苦啊。以前光想着大丈夫当报效国家,光宗耀祖,哪里想到,建功立业如此不易。”李昱苦笑道,“这些天,光这巡城布防,就把我累得够呛。想好好睡一觉都不容易呢。”

  按照罗扬林的安排,李昱和其他几位副将轮流巡视柳京城的城郊防务,随时防范东瀛军来袭,因柳京城很大,要巡视的地域较广,加之各路大军云集,事项繁杂,是以他们这些天都很辛苦。

  “为将之不易,我这些天,也是深有体会了。”慕容轻尘叹道,“兵凶战危,哪里象坊间说书人说的那般简单。”

  二人说着话,若琳进来奉茶,看到李昱有如此美女为婢,慕容轻尘笑道:“李兄艳福不浅,到哪里总是能得美人垂青。”

  若琳让慕容轻尘说得脸上一红,但仍敛衽为礼,然后退了出去。

  “清云最近见过那位叶镜小姐没有?”听到慕容轻尘的话,李昱想起了那位高俪将军金飞虎军中的美女琴师叶镜,不由得笑了起来,揶揄了他一句,“那位叶大小姐,可真是如月宫仙子一般。”

  自从那位叶大小姐出现后,李昱便发现,慕容轻尘在她面前,难以做到象以前那样的心如止水了。

  “呵呵,你这一说,还真是有些日子没见到她了。”慕容轻尘微笑道,“金将军那里我常去,但却没见她的踪影,也不闻她的琴声,我偶然向金将军问起,金将军说她经常来去无踪,他都习以为常了。”

  “那清云兄这些日子在忙什么?”李昱问道,他注意到慕容轻尘的脸色也不算好看,显然也经过了不少不眠之夜。

  “孙副将在牡丹峰设置炮台,以扼守柳京险要,我和金将军这些天一直在帮他赞划。”慕容轻尘说道,“所幸今日功成,所以偷了闲,跑来毓秀兄这里。”

  柳京城东北部山峦绵延,地势险要,牡丹峰是柳京城的制高点,易守难攻,然而正是因为如此,东瀛军在此处设防的兵力不多,结果被大成军轻易夺取。是以在柳京克复之后,罗扬林在这里加意设防,但李昱并没有想到,那里要建一座炮台,且孙海涵、慕容轻尘和金飞虎全都参与其中。

  “那位孙兄要在牡丹峰上设置炮台的事,我也听说了,只是该处防务由都留守罗将军亲自把关,防范极严,除有将军亲令,禁止出入,是以我巡城多日,那里一直未曾去过,想不到清云竟然赞划其中。”李昱道,“不知上面作何等布置,清云兄可否透露一二?”

  “其实也没什么,夯土为台,外砌砖石,皆为临时措置,但孙副将在这方面确有所长,布设巧妙,几句话说不清楚,毓秀兄若是有兴趣,我这便带毓秀兄去看看,我有罗将军令符,毓秀是城防主将之一,上去看看不妨事的。”

  李昱让慕容轻尘说得好奇心起,当下换了衣服,便和慕容轻尘骑马前往牡丹峰。

  牡丹峰在柳京城北门右侧,李昱和慕容轻尘来到山下,这里仍是守卫森严,当值的军官认得李昱和慕容轻尘,但李昱没有令符,是以口称“得罪”之余,就是不肯放李昱进去,李昱颇感失望,他知道军官有军令在身,是以也没想难为他,便打算回去,但慕容轻尘有些不甘心,在听军官说都留守罗扬林将军现在就在牡丹峰上,便让李昱稍等,他凭了令符先行进入,向罗扬林禀明,请罗扬林允准李昱上山。李昱答应了,便留在了山下等候,慕容轻尘当先上山,不多时,一位罗扬林的亲兵下来了,向军官传了罗扬林的口令之后,便带着李昱上了山。

  李昱步行来到了山顶,头一眼看到的,便是那两尊威风凛凛的巨大青铜虎。

  “毓秀兄来了,好,好。”孙海涵看到李昱,很是高兴,“毓秀兄看看,我把这两尊大炮移到了这里,感觉如何?”

  “牡丹峰为柳京地势最高处,为全城命脉所在,在此设置火炮,可遥控全城,正相宜也。”李昱很佩服孙海涵的措置,“敌军来袭,遭我军炮击,人马当糜烂矣。”

  “毓秀说的是,你我那日攻城,若是东瀛贼寇在此处设有大炮,我等只怕早给打成了肉浆。”罗扬林叹道,“所幸皇天护佑,贼寇无识,未在此处设炮,我军方得成大功。”

  “贼寇未在此设炮,非不想也,而是不能也。”孙海涵笑了笑,说道。

  “噢?百川,为什么这么说?”罗扬林听了孙海涵的话,微微一愣,立刻追问道。

  “我讯问过贼军俘虏,除火铳外,可有大炮等火器,其供称东瀛亦有大炮,名为‘大筒’,但极是笨重,难以移动,且发射不易,耗费火粉极多,而高俪境内多山,使用不便,是以征高俪之军皆未配备。”孙海涵答道。

  “原来如此。”罗扬林恍然大悟,想起面前这两尊巨大的虎形大炮搬到牡丹峰顶所费的九牛二虎之力,不由得连连点头。

  “孙兄可知,东瀛水师因何也只备有火铳,而无大炮呢?”李昱想起自己乘江州水师战船前来时遇到东瀛水军拦截,但并没有见到东瀛水军战船装备有大炮,有些疑惑的问道。

  “东瀛所造之船,多为板屋船式,由内河航船改进而来,船材脆薄,无有龙骨,若是装了这种笨重大炮,船行极为艰难,发炮之时,震动巨大,船体难以承受。”孙海涵笑着解释道,“开炮时没能击中敌船,反而容易把自己的船给震裂了,这样的赔本买卖,他们是不会做的。”

  “毓秀看来也是对火器颇有研究呢,竟然能想到在战船上装载大炮。”罗扬林看着李昱,眼中闪过赞许之色,“不过,百川,我大成水师之重楼车船,坚固无比,能否装上这巨炮呢?”

  “先帝在时,曾有人建议在重楼车船上装载火炮,江州水师曾为此专门做过试验,证明可行,然弊病亦多,如多装炮后,船速变缓,而装炮若少,战时火力不足,火炮射速本就慢于床弩,易为敌所趁,且有风浪时,瞄准不易,若要准确轰击,需得下锚,不便于海战,”孙海涵答道,“此外,火炮制造不易,耗费极大,是以装炮之议,最终未得在水师施行。”

  “闻武皇帝在时,曾有神机营,装备各类火炮近千门,只是后来天下一统,武皇帝为养民力,以裕通货,将火炮大多销毁,铸钱流通,只留精利者百余门,存于内府,”罗扬林叹道,“听说大将军已然启奏圣上,调内府火炮前来,不知过了这许多年,这些炮还能不能用。”

  “那些炮虽是旧式,但铸造极精,现在应该还可以用。”孙海涵道,“而且那些炮多为轻炮,并不沉重,且有炮车可用,便于跟随大军,若能运来,则瀛寇可破矣。”

  “毓秀,你对火器颇有见解,百川所营造之炮台,你看如何?”罗扬林忽然转向李昱问道。

  “毓秀兄仔细看看,帮我再想想,可有不足之处。”孙海涵看到李昱有些犹豫,知道他顾及自己的面子,朗声笑道,“大家都是为国效力,集思广益,你千万不要有顾虑。”

  李昱环视炮台,想了一想,说道:“百川兄,这炮台皆以砖石筑成,虽极坚固,但若为敌炮所中,砖石崩飞,恐怕对我军不利吧?”

  听了李昱的话,孙海涵的面色一下子变了,正色道:“所谓百密一疏,毓秀兄所言极是,我竟然没有想到这一层。毓秀兄当真大才。”

  “只是区区浅见,供百川兄参考,百川兄不必过誉。”李昱赶紧答道,在心中暗叫了一声“惭愧”。

  刚才他说的,其实是他这个穿越者在原来的时空中从近代军事史书中得到的知识。

  近代时,爆炸弹还未广泛使用,且威力有限,多数炮弹仍为特制的圆形或尖头形实心弹,对砖石结构的台垒极具破坏力,而且砖石坚而易碎,一旦被炮弹击中,迸起的碎块还会杀伤守台官兵。是以当时采用“三合土”建造炮台,不用或少用砖石,就是为了减轻炮弹的杀伤力。

  “现在炮台重筑是来不及了,不过可就近取土,在外壁堆积,以减敌弹之力。”罗扬林看到孙海涵显得有些懊恼,安慰他道,“再说了,瀛寇再来,山路行走不易,未必能携得火炮。”

  “将军所言甚是,但不管他们带不带炮来,咱们总是得预先防备才好。”孙海涵道,“我今日便着人施工。”

  “这炮台之上,仅有这几门炮是不够的,你把心思用在制炮上好了,这堆土造台一事,我来安排。”罗扬林看了看另外几处炮位上新铸的六门小型火炮,对孙海涵说道。

  “末将领命。”孙海涵点头应道,不经意的看了李昱一眼。

  “毓秀既然也精于此道,巡城不忙时,可去帮百川参详一下,你们多多交流,互相都有益处。”罗扬林对李昱说道。

  “末将领命。”李昱应道。

  “毓秀兄一会儿随我来吧!我正好有些问题,想要请教。”孙海涵道,“我近日造炮,正有为难之处,毓秀大才,或可解我一时之惑。”

  “百川兄客气了。”李昱谦道,他努力的回想了一下自己当年为“猎奇”而看的一些关于火炮历史的书籍,不知道哪一条孙海涵能用得上。

  此时的李昱,并不知道,他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改写了这场战争的历史。

  下了牡丹峰,慕容轻尘去金飞虎营中拜访,李昱则回到自己的营中,却突然得报,说高俪国的妍儿公主和玧儿公主来访,见他不在,正在等他回来。

  一听到林妍儿和林玧儿这两姐妹联袂来访,李昱不由得有些头大。

  姐姐妍儿刁蛮任性,属于那种极其能闹和爱闹的女孩儿,妹妹玧儿则太过文静,在她面前,让人生不出一点造次的念头。

  平时她们前来拜访,一般是一个人来,这次两姐妹一起来,可以说是头一遭。

  李昱没有多想,换过衣服之后,便径直前往相见,并且在心里作好了今天这个休息日要“交待”的打算。

  “李将军回来了。”看到李昱进来,妍儿起身,静静的向他施了一礼。一旁的玧儿也和姐姐一道,起身向他施礼。

  冷不丁见到妍儿打起了妹妹玧儿的作派,李昱不由得一阵错愕,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急忙还礼。

  “末将见过妍公主,玧公主。”

  看到他那不知所措的样子,妍儿莞尔一笑,但笑容转瞬即逝,玧儿则只是默默的看着他,姐妹二人剪水双瞳中似有淡淡的惆怅之色。

  “李将军,我们姐妹,今日是来同你告别的。”妍儿垂下了头,轻声说道。

  听了她的话,李昱不由得一愣。

  “公主何出此言?”

  “奉大成天子陛下皇命,我们姐妹进京觐见,今日便要动身。”妍儿说着,抬起头来,直视着李昱。

  “是这样啊……”李昱垂首叹息起来,刚才他还在为今天的休息日担心,但当他听了她告诉他的这样一个消息,却没来由的生出了怅然不舍之意。

  李昱的表情变化,姐妹立时看在眼里,妍儿的眼中闪过一丝喜色,玧儿则仍默默的看着他,双瞳如同古潭,静止无波。

  “这些日子,给将军添了不少的乱子,有冒犯之处,还请将军见谅……”想到即将分别,妍儿眼中的喜色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离愁。

  “妍公主文武双全,待人亲和,末将与公主相处甚得,骤闻公主将离柳京,末将不胜伤感。”李昱抬起头,看着她说道,“末将当奋勇杀敌,驱除瀛寇,早日光复公主故国,以报公主。”

  “好……”妍儿点了点头,似有满腹心事想要向他吐露,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将头扭到了一边。

  “兵凶战危,将军……凡事小心……”一直没有开言的玧儿轻声说道,“自蒙将军相救,心中……常常感念,不知何以为报……”

  “玧公主言重了,救护公主,保得公主周全,乃末将份内之事,玧公主不必挂怀,”李昱注意到她们姐妹二人今天来告别的样子,似乎都显得心事重重,不由得有些奇怪,“二位公主如有难处需得李某效力,李某万死不辞。”

  听到李昱的回答,妍儿似乎再也忍受不住,她猛地起身,掩面奔出屋去了。

  “妍公主……”李昱不知道妍儿这是闹的哪一出,正自惊愣间,却听玧儿说道,“李将军,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见,我们姐妹特备了些薄礼,已送到将军内室之中,还望将军雅纳。”

  李昱听了她的话又是一愣,这时玧儿起身向他行礼,说道:“时候到了,李将军,就此别过。”

  李昱急忙起身还礼,玧儿静静的转身,向门口走去,再不看他,李昱跟在她身后,送她出门,来到营门前,他这时才发现,两辆装饰华美的宫车已然候在了那里,宫车的旁边,是甲装整齐的高俪军护卫队。

  两位公主上车之后,卫队长高声唱喝:“起行!”卫队簇拥着宫车缓缓前行。

  李昱站在那里,目送着宫车渐渐消失在大路上,回想着刚才的情景,亦是颇有些怅然若失。

  李昱回到自己的内室,询问若琳刚才二位公主所送的东西在哪里,若琳取出了两个小小的锦盒。

  “二位公主来了就在那里等着,什么话也不说,光吩咐把这两个盒子送到公子房里。”若琳说道,“我们小心替公子收着,等公子回来拆看。”

  她象是知道这两个盒子当中应该装着有“特殊意义”的东西,微笑着将盒子放在李昱手里,转身出去了,并顺手关上了房门,让他自己好好的看是什么礼物。

  李昱打开了两个锦盒,一个锦盒里面装着的是一柄雕有缠枝牡丹花纹的精美银质小刀,另一个锦盒里装着的则是一枚造型古朴的螭龙玉佩。

  高俪国境内多产银、铜、玉,这柄银刀是高俪贵族切肉进食所用,相当于中土的匕著,虽是日常用具,但以其制作的精美程度来看,当是高俪王室珍物;那块玉佩则是由高俪太白山所产的碧绿翠玉所制,太白山脉多产美玉,玉分五色,其中以绿、黄、白三色为贵,尤其是这翠玉产自地下暗河,翠色莹润,艳而不俗,及是难得,这块螭龙玉佩虽小,但却是满翠之色,雕工简拙大气,一望便知出自于名家之手,是难得的珍宝。

  虽然这两件礼物都没有具帖,但李昱一看之下,还是能分辨出哪一样是姐妹俩谁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