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正传 第11章 茅山符经
作者:古画禅的小说      更新:2019-04-17

  李婆婆叹息一声,将结婚证递给我,说:“清风,这件事你就别问了,你爷爷生前想必已经告诉过你了,不让你碰茅山术。”

  我还是有些不明白,问李婆婆:“阿婆,这件事和茅山术有关系么?”

  李婆婆点点头,反问我:“你知道那阴尸阵摆在哪里吗?”

  见我摇头,李婆婆告诉我,阴尸阵就摆在我家祖屋的阁楼中。

  我心里一惊,那阁楼爷爷生前的住处,那年我偷看茅山族谱后,就不许任何人靠近,难道摆阵也是为了族谱不成?

  “阴尸阵摆在阁楼,有什么说头吗?”我问李婆婆。

  李婆婆说:“你爷爷是茅山传人,那人自然想要拿到一些东西,才不惜重本布阵,对你下咒的人,恐怕也是想从你身上得到什么吧!”

  听李婆婆讲到这里,我恍然大悟。

  怪不得爷爷临终千叮咛万嘱咐,不让我接触茅山术,原来根由就在这里。

  若是身怀奇术,必定遭人嫉妒,如若学而不精,又会被他人暗害,可见这其中的凶险……

  李婆婆说我爷爷是茅山传人,但爷爷曾告诉我,说舅爷才是茅山传人,他并没有接受拜师。

  李婆婆苦笑道:“你家祖上十一代,都是民间茅山传人,你舅爷是后来才拜师的……”

  这一语道破,怪不得爷爷死活不肯拜师。

  原来,民间茅山传人有祖训,不得再拜任何法脉,爷爷才如此忌惮。

  李婆婆告诉我,其实爷爷知道和老道是同脉后,肠子都悔青了,说让舅爷得了先机。

  这些事儿,别说是我,就连我老爸都不知道,李婆婆咋这么清楚呢?

  询问后,李婆婆笑着说:“我是你舅婆!”

  我当即愣住了,心里五马六道,就是打破脑袋,也不会想到,这个自小就见的神婆,竟然是我舅婆。

  那她之前怎么一直不愿相认呢?还有,我舅爷到底去了哪里?

  李婆婆告诉我:“你还没能力承担太多事,一些事现在告诉你,反而会害了你,等你真正学到了本事,自然有机会知道真相。”

  虽然知道舅婆是为我好,但我还是忍不住问:“阿婆,你能不能告诉我,那族谱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爷爷当年见我看族谱,那么生气呢?”

  舅婆说道:“族谱的秘密,比我和你舅爷隐姓埋名更重要,以后一个字也不要提了,稍有不慎,会有灭顶之灾!”

  这是越问越玄乎了,听舅婆这样说我也不好再问,但是不弄清楚究竟怎么回事,心里实在憋得慌。

  “不要向任何人提起你我的关系,以后你依然称我阿婆吧!”舅婆说完,看着我露出了担忧之色。

  舅婆这么做,肯定是有她的理由,既然躲了这么多年,一定是有某种未知的威胁,现在这么做,可能是怕牵连到我吧!

  我想起了吃粉笔的疯子,问舅婆:“红水村是不少有一个疯子,大胡子,头发很乱,而且吃粉笔。”

  舅婆表情怪异,问我:“你真见到了?”

  我细说一番,舅婆叹息道:“那是张道长,都死了将近四十年了……”

  听舅婆说,张道长60年代被批斗疯掉,咬断了自己的食指,最后跳河死掉了。

  当时有个大城市来避难的女子,和张道长情投意合,见张道长死了,在转阁楼中上吊自杀了……

  我心里一阵酸楚,看来那旧楼中遇到的女鬼,就是自杀的女子,而疯子则是张道长。

  有人要置我于死地,是张道长的鬼魂现身救了我,大难不死,算是侥幸吧!

  舅婆告诉我,我死亡整件事,知道的人非常少,除了父母和白薇,就只有她了。

  舅婆当时算到我九死一生,告诉父母,不可泄露天机。

  因此,隐瞒了真相,就连白薇都以为我真死了,就是为了迷惑施法的人。

  这倒是解了我的疑惑,怪不得表姨他们见了我,没有任何惊讶,原来并不知道我‘死亡’的消息。

  奶奶说,白薇不是一个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我询问了舅婆,告诉了遇到白薇的整个经过。

  舅婆说道:“白薇的家世,我也不是很清楚,这是你爷爷生前定的,家里人也不敢反对,你和白薇也是情投意合,两人就走在了一起。”

  我问白薇有表妹吗?

  舅婆摇摇头说:“这个我就不大清楚,不过她老家在岭南那边,是独生女,有表亲也很正常,你为什么问这个?”

  我告诉舅婆,白薇和表妹小薇,两人长得简直一模一样,就连穿着打扮,也是一般无二。

  “不要紧,让我起一卦,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舅婆说着,拿出了三枚铜钱,念着咒语双手合十摇动数下,撒在了地上。

  虽然看不懂卦象,但正反还是知道,只见三枚铜钱都是反面。

  “哦,太阴之象!”舅婆一脸惊讶,然后又同样占卜五次,每次都是反面。

  舅婆惊喜交加,说道:“六爻皆太阴,这卦象乃是青纹紫鼎聚老阴,阴阳双合,太一生水,吉!”

  我心里着急,听不懂舅婆的话,问道:“阿婆,到底怎么回事儿?”

  舅婆坏笑着说:“你小子有福,一次娶了两个妻子,真是前世修来的造化。”

  “两个妻子?”我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这不是犯法吗?

  舅婆呵呵一笑,说道:“那表妹压根儿就不存在,自始至终都是白薇一人,只不过是两个化身罢了!”

  “阿婆,我读的书少,你别再拿我开心了,就告诉我实情吧!”我丈二的和尚,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白薇没有表妹,我不是都说了,那都是她。”舅婆叹息一声。

  我完全被绕晕了,都是她?怎么可能,小薇的性格可是非常活泼,而白薇则非常安静,这又怎么解释?

  舅婆告诉我:“有些事儿,没必要知道的那么清楚,点破了,反而失去了意义。”

  “那好吧!”我一阵无奈,又问道:“阿婆,我想找回失去的记忆,有什么办法吗?”

  舅婆嘿嘿一笑,说道:“你小子是不是想学茅山术?”

  “阿婆,都被你给看穿了!”我笑道。

  舅爷是茅山传人,而舅婆当了这么多年神婆,依仗的是什么?傻子都能想出必定是茅山术。

  舅婆沉默许久,才说道:“可能天意如此吧!你爷爷虽然不让你学茅山术,但你已经被卷入漩涡,我只好违背你爷爷的遗愿,传授你茅山术,也是为你好,希望他在天之灵,能明白我的苦心。”

  “阿婆,爷爷一定会理解的,他一定也不希望家人受到伤害。”我看着舅婆说。

  舅婆从黄布袋拿出了一本发黄的书,递给我说:“这是《茅山符经》,这三天你就住在家里,背过后再还给我。无论学多学少,都是你的造化,三天后我传你心法和禁咒,算是入门……”

  茅山拜师很讲究,一看师徒缘分,二考弟子悟性,三查弟子品行。

  如果品行不端,即使你悟心再高,师傅也是不会传授茅山术,就是怕学了后害人。

  法无常法,术无正邪,用好了,则是道术,用歪了,则是邪术。

  舅婆是看着我长大的,对我知根知底,也就免去了不少繁杂的规矩,但依然要求我对天起誓,不得违背了茅山祖训。

  神案前,我拜了祖师爷,上了香,这就算是过教了。

  与道观的道士相比,民间茅山传人没太多约束,可以结婚生子,不能算真正的道士,只能算是传承茅山法门,隶属茅山清微派。

  舅婆淡然地说:“修道者,当敢为天下先,独步江湖路,虽千万人,吾往矣!若无担当重任的勇气,从容赴死的骨气,也就不配吃这碗饭,清风,你明白么?”

  我点点头,既然不惜违背爷爷的遗愿,决定学茅山术,就不会后悔,也会担负起茅山传人的使命,替天行道,斩妖伏魔,惩恶扬善……

  “三天后,我会为你开阴阳眼,传授施法秘诀禁咒。这三天,你就安心学《茅山符经》,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舅婆扶起了我,如是说道。

  “知道了阿婆,我会用心的,还有白薇……”不等我说完,舅婆点点头说:“我知道,你学法的这三天,我会照顾好她的,你放心吧!”

  舅婆既然这样说了,表明她有自己的打算。

  九点多,白薇回到了舅婆家,拿着几卷黄纸。

  舅婆和白薇择菜做饭,二人说着话,我在房里一个人背《茅山符经》。

  三天过的很快,舅婆和白薇聊的很开心,白薇和我已经相认,但还是有些生分,毕竟各自忘记了一些东西。

  《茅山符经》有三十多页,分为符法、诀法、咒法,和思修、马哲、英语相比,背诵起来朗朗上口。

  第一天就全部背过了,但里面要义,却得仔细揣摩。

  即使三天后,我也才掌握了表面语义,可见道家文化之博大精深,不是那些洋玩意儿比得了的。

  “清风,你在房里吗?”白薇在门外问道。

  我开了房门,问:“有事没?”

  “妈寄来了东西,说是让我交给你。”白薇说着,拿出了一个信封。

  这几天,我联系了父母,说了和白薇二人的情况。

  老爸说找到了一些我和白薇失忆的线索,难道寄来的东西就是线索不成?

  我撕开信封,见到里面的东西整个人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