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战车道少女 河马队 历女组 ——Stug III
作者:板烧琪露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三号突击炮(sturmgeschutziii)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量最多的装甲战斗车辆。它以三号坦克的底盘作为基础而制造。德国最初打算以之作为步兵支援的机动装甲轻型火炮。经过不断的改良及精研后,它终于在1942年改造成坦克歼击车。直至战争完结,德国一共生产了10,500辆三号突击炮。

  简介

  三号突击炮是二战时期德国比较出名的一种突击炮。理论由时任第八步兵师师长的曼施坦因提出。

  德国军队在二战初期,作战方案沿用了一战时期的步兵大炮推进方式。考虑到步兵推进速度有时候会超越火炮,所以要提高火炮的机动性。

  1939年,德军攻打波兰以后,发现自己的装甲部队里面缺乏一种支援步兵攻打碉堡的武器,这样,一种新的自行火炮项目上马,使用panzeriii型坦克底盘,安装75毫米l/24(24倍口径)火炮,称三号突击炮a型。

  首次在1940年5月法国战役时参加战斗,第一支突击炮部队是隶属大德意志步兵团的640突击炮连,并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它主要伴随步兵进攻,用于摧毁敌军的坦克、碉堡、机枪火力点以及反坦克炮。

  主要的改型有b,c,d,e型,没有对火炮做出修改。

  后来三号突击炮参加了东线战场的战役,苦于德军装备的坦克炮不能击穿厚装甲的kv-1、kv-2或者斜装甲的t-34坦克。

  基于这样的原因,需要开发一种歼击型突击炮,德国军工部门又想到了三号突击炮。新的三号突击炮称三号突击炮f型,把原来的stuk75mml/24火炮换成了75mml/43火炮,1942年9月首次参战便击毁了20余辆t34,自己无一损失。

  三号突击炮的最后一种型号是g型,改型火炮改装了猪头型火炮防盾,侧面安装了大块外挂装甲,同时也换装了更长的48倍径火炮。德军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共有大约9500辆stugiii型系列自行突击炮参战,该种突击炮结构简单,机动性较好,有一定防护力,自身车身低矮不易被击中,而且造价低廉,只有四号坦克的一半左右,而火力和防护性又基本一样。是二战中德军装备的一种相当优秀的突击炮。

  除了配备l/48

  stuk40主炮的型号外,还有一种名为stuh42的自行榴弹炮,它配备了一门105mm榴弹炮,可以轻而易举的摧毁敌军的防御工事,用于充当坦克的火力支援作用。

  芬兰陆军在1944年从德国接收了59辆三号突击炮,并以之抗击苏联。而这些和苏联交战的突击炮至少击毁了87辆苏联坦克,而它们其中只损失了8辆。即使在战后,芬兰陆军亦继续以三号突击炮为主力战车至60年代初。而苏联则把部份俘虏回来的三号突击炮给予叙利亚,而后者更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投入这些突击炮。

  型号

  总的来说,突击炮凭借它低矮的外形成为难以捕捉的目标和危险的对手。突击炮的乘员们可以被认为是炮兵部队的精英,他们被授予了一种特别的灰色坦克手制服。截止1944年初,突击炮手们击毁的坦克总数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20000辆。到1945年3月,埃克特alkett公司(miag公司也制造了一小部分)共制造了大约9500辆不同型号的3式突击炮及其变型车。

  stugiii3式突击炮

  -编号sd.kfz.142

  a型-

  75mmstuk37l/24

  b型-

  75mmstuk37l/24

  33型自走重步兵炮b型-150mmsig33l/11(11.4倍口径的150毫米重步兵炮)

  c型-

  75mmstuk37l/24

  d型-75mm

  stuk37l/24

  e型-

  75mmstuk37l/24

  stugiii

  (40)3式(40型)突击炮-编号sd.kfz.

  142/1

  f型-

  75mmstuk40l/43

  42型105毫米自行榴弹炮f型

  f/8型-

  75mmstuk40l/43或l/48

  33型自走重步兵炮f/8型-150mmsig33l/11

  g型

  "fruhe"-75mmstukl/48

  g型

  "spat"-75mmstukl/48

  42型105毫米自行榴弹炮g型/编号sd.kfz.142/2

  -42型28倍口径的105毫米榴弹炮

  stugiv4式突击炮

  -编号sd.kfz.163/167

  stugiv4式突击炮

  -75mmstuk40l/48

  性能参数

  stugiii3式突击炮性能参数型号:ag

  重量:

  19600kg23900kg

  乘员人数:

  44

  引擎:迈巴赫maybachhl120tr/12缸/300马力迈巴赫maybachhl120trm/12缸/300马力

  速度:

  40km/h40km/h

  行程:路面:160km路面:155km

  车长:

  5.38m6.77m

  车宽:

  2.92m2.95m

  车高:

  1.95m2.16m

  武器:

  75mmstuk37l/2475mmstuk40l/48

  2x7.92mm

  mg34ormg42

  弹药:

  75mm-44发75mm-54发

  7.92mm-

  600发

  装甲厚度:

  11-50mm11-80mm

  制造数量

  a1940年1月-1940年5月30

  b1940年6月-1941年5月320

  c1941年5月-1941年9月50

  d1941年5月-1941年9月150

  e1941年9月-1942年3月272

  f1942年3月-1942年9月360

  f/81942年9月-1942年12月334

  g1942年12月-1945年3月7893

  战绩

  依照原始设计,早期的三号突击炮被配署于步兵师或机械化步兵师协助步兵作战,并在对法作战、巴尔干战役、1941年的侵俄之役与随后的冬季防御战中获得前线士兵的好评。而在这个时期,三号突击炮的反坦克潜力已在少数战例中显露出来,其中最为著名的例子之一发生在1941年9月,日后闻名于世的虎式坦克王牌车长米歇尔·魏特曼,在一次支援任务中利用三号突击炮低矮的车身对一队俄军t-26坦克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袭击,在自身毫发未伤的情况下摧毁了其中的6~7辆。

  在装备了长倍径的反坦克炮后,三号突击炮更成为前线倚重的全能性火力载台(主要仍着重在反装甲能力上),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某个战例即可证明其优异的表现:军士长库特·普弗瑞德纳指挥的三号突击炮f型,就曾经在20分钟内击毁9辆苏联坦克。因此,他在1942年9月18日被颁授骑士铁十字勋章,以表扬他这次的行动。而在1943年1月的1日至4日间,下级军官霍斯特·纽曼在德米扬斯克地区与苏军交战,并击毁12辆苏军坦克。统帅部颁了一个骑士铁十字勋章,以褒奖他击毁27辆苏军坦克的战绩。

  最著名的是武装亲卫队二级突击队大队队长华尔瑟·克纳布的战绩。他所率领的武装亲卫队第二“帝国”装甲师旗下的第二突击炮营,就曾经在1943年7月5日至1944年1月17日之间击毁129辆苏军坦克。虽然失去两辆突击炮,但他还是被受勋。

  由于坦克的数量始终不足,德军在战争后期开始大量生产突击炮与驱逐坦克作为坦克的替代品,由于设计上的根本差异、德军素质的下降及其他因素,三号突击炮对这个角色的扮演称不上十分称职(美军于分析德军1944底-1945年初在突出部之役之表现时即指出,突击炮无炮塔的设计在进攻作战中对其带来很大的限制),然而总体而言,三号突击炮的开发极为成功。在整场战争间,它一共击毁了超过21000辆敌方坦克。(光是1944年德军的突击炮部队就宣称击毁盟军战车20,000辆,其中绝大多数应为三号突击炮的战功。此外,光是独立667突击炮营,自1942年8月到1943年11月,就累计击毁了1,000辆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