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娱乐大亨 第152章 纪录片
作者:廊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硬件条件老天爷已经借着小宝的手,为他创造了最好的可能性,剩下的就是努力与奋斗了,只有努力攀爬上巅峰,才不枉费这一番际遇。

  “总有一天,我会站在人生的巅峰!”

  临睡前,看着天花板,麦小白暗暗发誓。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麦小白一边忙着拍摄《绝杀三十三》,另一边就是忙着模仿《乞丐的音乐》中乞丐空手拉小提琴的姿势。

  为了更好的帮助自己掌握好动作幅度,麦小白特意去乐器行买了一把小提琴,400元一架,因为麦小白是初学者,所以只是买了一架普普通通的小提琴。而且顺带的,麦小白还买了一把吉他。

  相对于小提琴,麦小白更喜欢吉他,因为男人~弹吉他很帅。

  白天《绝杀三十三》收工了,麦小白立刻掏出手机,翻开电话簿,联系了陶玉:“喂,陶老师,今天晚上有空吗,我打算去上声乐课。”

  “今晚有空,不过你最好是八点之前到,我十点后还要回东.阳市。”

  “好的,我七点过去,上两个小时吧。”

  “那行。”

  挂了电话,麦小白吃饭洗澡,准备准备,就背着小提琴去了陶玉的家。

  麦小白的声台形表训练课,是公司帮他安排的私人补习课,一共为麦小白安排了三位补习老师,一位教声乐的陶玉,一位教舞蹈的叶炫,还有一位教表演的徐志江。这三位补习老师,都是一周十个课时,一般都是晚上去上课。

  全都是那种一对一的教学,想学什么就教什么。

  之前几天,麦小白都挺忙的,因此没怎么过来上课。现在《云之凡》结束了,《绝杀三十三》也拍完了夜戏,担子没那么重了,刚好过来上课。

  没一会,麦小白就到了陶玉家里,也不能算是陶玉的家,顶多是临时落脚以及教课的地方。

  是在一个小区里面,门口和家里都装有监控。

  陶玉大约三十一二岁,女性,白白净净,戴一副眼睛,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生,本职是电影厂大学的一名讲师。平时就会接一些补习课,赚点外快。

  “你今天还带着小提琴呢?”进门之后,陶玉立刻发现麦小白背着小提琴。

  “我忽然很想学小提琴,陶老师,你今晚就教我小提琴吧。”

  “行。”

  有老师指点,学习进步非常明显,一个晚上,麦小白基本上就掌握了小提琴演奏的演奏技巧。

  怎么握弓,怎么运弓,什么是连弓、分弓、顿弓、练顿弓、跳弓、波弓、击弓、碎弓等等。

  什么是音阶、双音、换把、揉弦、泛音,左手如何拨弦,右手如何拨弦。

  都是一些很平常的细节。

  就是这些细节的组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小提琴曲。

  “好了,今晚的两个小时已经到了,最后,老师给你演奏一曲小提琴吧,你帮我把窗户关一下,别吵到了邻居休息。”九点后,陶玉说。

  麦小白爽快的把房间里的窗户,还有里屋的门都给关上。

  陶玉便开始拉起来小提琴:“这是老师最喜欢的一首小提琴曲,《D大调卡农》,是德国作曲家约翰.帕赫贝尔最著名的作品。因为它的出色,卡农基本上就成为这首曲子的代名词了。”

  乐声悠扬。

  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带着款款的深情,甜蜜而宁静。

  麦小白的音乐鉴赏水平,几乎等于零,但这并不妨碍他喜欢上这首《D大调卡农》,这首音乐简直美到了极致。

  尤其是**的时候,音符之间互相追逐。

  八个音阶组成的**,间隔数个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依次出现。交叠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给人一种绵延不断的感觉。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另一个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

  听到这里,仿佛眼前有安静的河流静静的流淌,有蝴蝶飞过青草地,有一片光亮照耀在少女的发梢间。

  美到骨子里了。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陶老师,非常好听,太好听了。”麦小白忍不住赞叹。

  陶玉笑了笑:“你现在已经会了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经常过来学习,回去后多练习,你也可以演奏出来的。”

  “哈,希望吧。”麦小白随口应付一下。

  他虽然喜欢这首《D大调卡农》,但是不代表他想要学会拉小提琴,他只是来学习演奏技巧,然后回去完成【模拟艺考.表】的任务而已。可没想过当一名音乐家,小提琴这种高逼格的乐器,拿来耍帅的话,还没有吉他适合。

  吉他简单好学,弹起来还非常酷,各种曲子也都能弹,比小提琴能派上的用场广泛多了。

  如此,在李珊去天津为他洽谈剧本的这几天里,麦小白开始埋头苦练拉小提琴,一心攻克【模拟艺考.表】这个任务,好解锁二星任务。

  眨眼就到了8月22号。

  李珊终于回来了,同时带给了麦小白两个好消息。

  李珊带回来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就是《夜幕人》这部戏的投资人、导演和制片,对李珊带去的VCR很感兴趣,很欣赏麦小白。经过李珊的一番运作,已经疏通了所有关节。

  “我跟吴伟才导演详细谈过了,《夜幕人》这部戏投资比较小,所以片酬也不多。不过他们很愿意给新人机会,在戏中,有两个角色你比较合适。一个是男四号,风流倜傥的画师赵无心。一个是反派一号锦衣卫千户之子谢成道。”

  李珊详细的介绍着自己这趟出行的成果:“这两个角色,一个是正面,但是戏份相对少了一点,一个是反面,有精彩的表现。然后你都很合适,不过,具体的还得等见到导演之后,看你的表现。”

  麦小白点点头:“珊姐,什么时候可以见导演?”

  “不急,这部戏还在筹备,估计十月份才开拍,开拍之前还要去北.京怀柔影视基地培训一段时间,半个月左右吧。这根线我帮你牵着,等那边把主要的创作阵容确定下来,我们再过去谈。”

  “嗯。”麦小白表示了解,“对了珊姐,第二个好消息是什么啊?”

  “第二个好消息嘛,也不算是什么太好的消息,就是央视纪录频道,要拍一部娱乐圈从业人员的纪录片,名字还没定下来,不过节目组已经开始抽选采访人员了。他们要采访一批在电影厂的演员,我替你报了名,没想到节目组看上你的资料了,决定跟拍采访你。”

  “央视纪录片要采访我?”麦小白咋舌不已,“央视的纪录片哎?中~央电视台哎?”

  在中国,央视的地位一向是超然物外的,虽然听说最近央视出了不少妖孽杂碎,但是就纪录频道而言,央视的纪录片还是很不错的。拍了这么多年,盈利的不多。但是依然在坚持拍摄。

  起码在麦小白的心目中,演员能上央视,那是一项很大的光荣。

  李珊却笑了笑:“你也不要太大惊小怪,央视采访也很平常。在电影厂,不少北漂都曾经被央视纪录片采访过。采访之后,哪怕播出了,也还是老样子,但不来什么荣誉和利益。不过我帮你报名。主要是为你今后考虑。”

  “珊姐的意思是?”

  “我在想,你或迟或早,肯定能红起来。而且你是真正的草根出身,和王宝强一样,不同的是,你的成功是一步一步努力得来的。今天你拍了央视的纪录片,把你每天的奋斗记录下来,今后,大家再回头看,肯定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李珊无非是想要替麦小白塑造一个奋斗的形象。这年头,演员的个人形象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演员,明明各玩各的,表面上还各种秀恩爱的原因,观众会因为一个演员的私下形象,从而爱憎分明。

  如何塑造形象,麦小白其实并没有很感兴趣,因为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一个真正的粉丝,更何谈要塑造自己的形象。

  不过他对这部央视要拍的纪录片。却很在意,一想到自己有可能上央视,他的心情,就无比的舒爽。

  “珊姐。我欢迎央视来采访我!”

  “OK,我会跟纪录片剧组沟通一下采访时间,同时呢,最关键的是,这段采访期间,你需要拿出最好的状态。来应付剧组的拍摄。我等下会列一张注意事项给你,什么行为该做,什么话该说,千万不能过界。”李珊严肃的说。

  麦小白搂了搂李珊:“放心吧珊姐,在镜头前面我当然要拿出最好的一面,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说话不过脑,对不对。安心吧,我这就回去把我的房间给从头到尾整理一遍,保证拍出来的我,优秀的不似人类。”

  “也没必要太刻意了,还是要追求真实朴素。”

  “明白。”

  ……

  央视纪录片剧组来的很快,麦小白差点都没反应过来,因为第二天,也就是23号星期天,剧组的编导、记者就带着摄影师,一起跟着李珊过来了。

  “麦小白,这位是编导刘建华,这位是大记者胡建中,这位是摄影师赵师傅。”李珊做介绍。

  麦小白一一问好后,有些诧异的说:“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过来了,我这边什么都还没准备。”

  编导刘建华说:“我们想要拍的就是娱乐圈最真实的一面,不知道李珊有没有跟你说过,我们打算跟拍你一个星期时间,在这一个星期里,详实的记录下你在电影厂在演艺圈里的点点滴滴。”

  “当然,睡觉上厕所这些我们肯定不会拍的。”记者胡建中笑着补充。

  随后刘建华布置了一些拍摄的注意事项,譬如交代说,麦小白尽量自然的表现,然后也不要请记者和摄影师吃饭、喝水,不用顾忌两人。最后还跟麦小白讨论了,哪些方面麦小白可以要求不拍。

  “正如胡哥说的,睡觉、上厕所别拍我就行了,哦对了,洗澡也别拍。”

  “哈哈,放心吧,我们都是直男,一点不弯。”

  至此,三人就跟在了麦小白身边,胡建中负责在拍摄中随时随地询问麦小白一些问题,摄影师赵师傅就专一负责拍摄,刘建华则负责沟通。有些场所,譬如麦小白进剧组,他们得沟通剧组才能跟进去拍摄。

  麦小白今天上午的戏比较迟,因此拍摄是从上午在家里开始。

  “一般上午都是多早起来?”胡建中询问。

  麦小白将昨天换下来的衣服,拿进了洗衣机里,一边说:“看情况吧,有时候剧组起早拍戏的话,可能四五点钟就得起床,赶去剧组。如果不用早起拍戏的话,我通常会睡到六点半起床。”

  “起来挺早的,为什么不多睡一会?”

  “因为早晨的时候,头脑比较清醒,蛮适合做一些功课。”

  “你每天都要做哪些功课?”

  “很多,因为我现在还在学习阶段,声乐、台词、形体、表演都要练习,早晨一般都是看看书,我计划明年去考艺校,要看的书很多。然后下午有时间,就练武,我听分析说人在下午运动,对身体最有好处。”

  在等待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中,麦小白跟胡建中简单的聊了聊自己的过去。

  “我是苏省淮城人,老家在洪.泽县,后来跟随爸妈去了淮城,寒暑假会回洪泽玩。我高中念的是美术生,因为不努力,所以高考扑街。后来我就来电影厂了,想要证明自己,不一定比别人差。”

  “我是四月份来的,一开始主要是跑群众演员,后来干过一段时间领队,就是带别的群众演员跑戏。再后来就开始跑特约了,跑了一段时间特约,开始有机会接拍角色,然后被经纪公司看中,签约。”

  “我现在在《绝杀三十三》中拍戏,我演一个日本鬼子,化妆部队的少佐军官,叫佐藤少佐。”

  晾晒好衣服,也差不多到时间出门了。

  麦小白开始收拾自己的袋子,每天去拍戏,都要带一些必备品。像是矿泉水、纸巾、牛肉干、巧克力、笔记本、速写本、铅笔、削笔刀等。

  手机是随身携带,不放在袋子里。

  胡建中忙问:“你带着的这些都是什么?拍戏的时候要用这些吗?”

  “呃,矿泉水是喝的,纸巾是擦汗的,特别是化妆的时候,手擦的话会把妆弄花了。牛肉干和巧克力是补充能量的,因为我有练武,消耗很大。笔记本是记一些心得、随笔之类。速写本、铅笔这些,是画画用的,我是美术生,拍戏间隙我会练练画。”

  锁门下楼,麦小白推着自行车出了楼梯道。

  “每天就是骑自行车出门?”

  说到这个自行车,麦小白就有些感觉丢人,实在是太不配自己的身份了。须知现在的小学生上学,都有起电瓶车的了,结果他还在骑自行车,还是二手的自行车。

  “嗯啊,有打算买摩托车,不过还没决定下来是买摩托车还是电瓶车。”

  说完,麦小白就骑上自行车,往前骑去。

  赵师傅拍下麦小白远去的背影,这才跟胡建中和刘建华上了一辆大众轿车,他们是开车来的。然后紧紧地跟着麦小白的自行车,一路跟到了红军城。进了红军城,不一会就到了剧组,经过刘建华和导演的沟通,他们被允许进组跟拍麦小白。

  于是就拍到了化妆室里,麦小白已经坐下来,让化妆师帮着化妆了。

  “其实我是最讨厌化妆的,要在脸上抹太多东西了,我平时连擦一些防晒霜都懒得擦。今天在《绝杀三十三》拍还好些,要是拍古装戏就更郁闷了,得戴假发,非常闷热,汗气给捂着捂着,就成了汗臭了。”

  说完,麦小白又补充了一句:“还是女生好,长头发,梳梳辫子就好了……呃,不对,女生也不好,头发那么长,光是洗头估计都得累死……反正各有各的优点啦。”

  化好妆之后,麦小白就开始四处走动。

  见到熟悉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就打个招呼。

  “梁姐早啊。”见到女主角梁又琳,麦小白喊了一嗓子。

  “都九点了还早啊,你身边怎么还跟着摄影师,拍你呢?”梁又琳躺在椅子上,好奇的问。

  “哦,央视的纪录片剧组,找我当素材来了。”

  上午拍戏的时候,央视纪录片剧组也在拍摄,尽管已经习惯在镜头前表演了,但是这种走到哪拍到哪的方式,还是让他多多少少有些不适应,感觉有点怪怪的。

  不过他还是尽量克服这种不适感,尽心完成自己的戏份。

  身为演员,本身就是行走在镜头前的生物,这种节奏必须得适应了。

  很快到了中午,剧组开始发放盒饭了。

  麦小白的盒饭是制片组工作人员送过来的,角色演员都能得到这个待遇,盒饭比群众演员吃得要稍微好一些,有鸡有鱼还有蛋。因为知道麦小白饭量大,给的米饭是两大盒。

  吃着饭,摄像机还在跟着拍他。

  “盒饭里有什么菜?”胡建中问,他们之前已经去外面吃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