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娱乐大亨 第38章 再次抱歉
作者:廊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毛、主、席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麦小白将头歪向一边,不去看她。

  在男女平等的当下,替女士拿东西是绅士风度,可绅士风度也要看对象,如果是范爷,麦小白巴不得替她拿凳子,但这位身高一米六都不到的女生,明显没漂亮到让麦小白展现自己绅士风度的那个程度。

  事实上麦小白有点怀疑,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个子这么矮,是怎么混上特约的,不是说女特约要165cm身高吗。

  可爱姑娘嘟着嘴说:“没有同情心,这个社会怎么了,怎么会这么冷漠啊。”

  还用起了激将法。

  麦小白不吃这一套:“江湖险恶,人心莫测,不得不防,老实人做不得。”

  “帮我背一下凳子就是算计你啦?”小姑娘不高兴的说。

  “对于我这样念过小学的男人,你的小手段,根本欺骗不了我。简单总结,就两字,利用。”

  看到麦小白这么快就跟妹子勾搭说上话,李玉凯也凑过来:“其实我很愿意被利用。”

  这话说的就有点裸.露了,小姑娘嫌弃的看了他一眼,不理他』,,继续跟麦小白说:“利用一下又不会死掉。”

  麦小白搔了搔渐渐长长的头发,风轻云淡的说:“利用一下的确不会死掉,但是我更喜欢不被利用,即便你是美女,也免谈。”

  “你叫什么名字啊,这么小气。”小姑娘很有兴趣的问。

  “他小气,哥哥不小气,来吧,我帮你背。”李玉凯笑呵呵的说,一点也没察觉,其实小姑娘不想理他。

  女人说怪也不怪,戒备心很重。越是巴结她,她越不会给好脸色,但是像麦小白这样油盐不进,她们又会来兴趣。

  所以,小姑娘只是看着麦小白。

  麦小白一只眼睁着,一只眼半睁着,做出一副拽拽的样子逗她:“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你有先说你叫什么吗。”

  “我先问你的好不好。”

  “我再反问你不行吗?”

  小姑娘撅嘴:“你这个人好小气哦,我叫刘伊瑶,现在能说你的名字了吧。”

  麦小白还没开口,李玉凯又一次不自觉的插话说:“刘伊瑶,名字很好听,我叫李玉凯。”

  “哦。”刘伊瑶不是很配合的哦了一声。

  麦小白这才慢吞吞的说:“麦小白,麦小白的麦,麦小白的小,麦小白的白。”

  “麦子。”刘伊瑶昂着头说。

  麦小白无语一叹。

  似乎是个人,听到他的名字,就会联想到麦子这种猥琐的生物。以前的同学就不用说了,都是叫他麦子,包括刘萌萌,也是叫他麦子哥。然后才认识一面,李晓樱就要送他外号麦子,现在,刘伊瑶也是一口就叫出了他的外号。

  “搞的跟我长得就像麦子一样?老爸当年你怎么给我取名字的,太马虎了吧。”

  尽管心里面使劲的吐槽自己的名字,麦小白还是得接受,自己就叫“麦小白”这个事实,况且,起码比李小强、王小明这样说出去都不好意思的名字正常多了。

  顺带一提,李小强和王小明,都是麦小白的高中同学。

  大人的一时头脑发热,留给小孩的却是整个青春期的痛苦,麦小白就清楚的记得,李小强和王小明每次说自己名字的时候,脸都发红。而且,有些喜欢开玩笑的同学,整天把两人的名字挂在嘴边开玩笑。

  那时候,麦小白的班里面流行这么一个段子。

  李小强进班级的时候,一个有些痞的同学,就跑过去,在李小强旁边,双手捧着空气,大声嚎啕:“小强!小强你怎么了小强?小强你不能死啊!我跟你相依为命、同甘共苦了这么多年,一直把你当成亲生骨肉一样教你养你,想不到今天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然后全班哄堂大笑,痞同学享受着笑声,李小强则恨不得找个墙缝钻进去。

  至于王小明,就简单多了,大家都会开他的玩笑。

  “小明和小红分苹果,一共有八个,小红拿走了五个,请问,小明拿走了多少个?”

  “一天,小明和小华一起上山砍柴……”

  这些都是学生时代的趣事,每当有人叫麦小白的外号时,他都会想一想李小强和王小明,然后就心平气和的接受自己被叫麦子的事实。

  然后,麦小白对小姑娘说:“刘伊瑶,叫浩哥。”

  “你多大呀,还浩哥呢。”

  “我九七年的!”

  “我九五年的!”刘伊瑶挺了挺胸,虽然个子不高,但胸前竟然鼓鼓囊囊的有料,填充的还是天然的就难说了,反正看起来有些壮观。

  九七年的麦小白十八岁,九五年的刘伊瑶就是二十岁了。

  其实在说出自己九七年的时候,麦小白就后悔了。横店办演员证的最低要求就是十八周岁,麦小白的年龄就是最小的,无论怎么比较,刘伊瑶既然跑了特约,肯定是年满十八周岁。麦小白跟她比大小,完全是自取其辱啊。

  “呵。”麦小白干笑一声,转移话题,问李玉凯,“李玉凯,你几几年的?”

  “我比你们大多了,九一年的,你可以叫我凯哥。”

  “不好意思,我只认识陈凯歌。”麦小白郁闷,年龄小就是吃亏,谁都能冒充他的哥和姐,“我们干嘛要聊年龄这种无聊的问题了,刘伊瑶,我跟李玉凯都是第一次跑特约,什么都不懂,你作为前辈,多指导指导我们。”

  “现在想起来要我指导了?”刘伊瑶做胜利的表情,用眼睛示意了一下自己背着的折叠凳。

  麦小白伸手一拍李玉凯的肩膀:“凯哥,如此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交给你了。”

  李玉凯早就想献殷勤,替刘伊瑶拿凳子了,二话不说,就接过凳子背起来。刘伊瑶瞪了一眼麦小白,才向李玉凯说:“谢谢,其实不用麻烦的。”

  “没事,没事。”

  ……

  特约就是有台词的龙套演员。

  刘伊瑶是开过年,三月份来到横店的。而事实上她来横店的想法,诞生了一年多,很早以前就在度娘帖吧的【龙套吧】里面,找资料、问人,了解了一大堆问题,这才下定决心,要来横店做自己的演员梦。

  “为了来横店,我攒了几个月的钱,好多喜欢的衣服都舍不得买。”步行去秦王宫的路上,刘伊瑶给麦小白和李玉凯,普及她的北漂经历。

  因为年纪还小,家里不太放心她来横店,一直拖到过完之后,刘伊瑶找了个同学冒充自己的男友,这才以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假男友情节,骗取了她爸妈的信任,开过年放她来到了横店。

  又因为是个妹子,【龙套吧】的吧友,北漂群的群友,早早就帮她物色好了住房,还有合租的女北漂。

  在女北漂的带领下,刘伊瑶直接就开始跑戏了。

  “厉害吧,我办.证第一天就有剧组招聘,然后我就上了戏,过不了几天我就跑特约了。”刘伊瑶炫耀的说。

  “你……”麦小白想说“你这么矮怎么跑特约的”,但是不好意思直接说,便改口,“特约身高上面没有限制吗?”

  刘伊瑶很坦然:“有啊,但是我们可以虚报,给你看看,我的资料。”说完,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了一张资料单。

  资料单是彩色的,有四张刘伊瑶的剧照,然后右上角的空白处,分别写着“姓名:刘姚”、“出生:95,09,05”、“身高:163cm”、“体重:41kg”、“电话:150xxxx6958”、“小号:726958”。

  “其实我只有158cm,一开始我也以为自己跑不了特约,其实挺好跑的,很多剧组都不在乎。”刘伊瑶补充说。

  麦小白却注意到了另外一个细节:“你不是叫刘伊瑶吗,怎么这上面叫刘姚了。”

  难道是艺名?

  “这个啊,说来话长,要怪我爷爷了!”

  刘伊瑶是sc人,他父母给她起的名字是刘伊瑶,但是在sc方言里,大人叫小孩得这么叫,只叫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再加上一个“娃”字。

  所以刘伊瑶在家,都被叫做刘瑶娃。

  后来她家里迁户口,她爷爷去派出所办的户口证明,就跟户籍民警说,他孙女叫“刘瑶娃”。于是户籍民警直接忽略了“娃”这个口语称呼,将她的名字听成了“刘姚”。于是,她的名字就变成了刘姚。

  反倒是刘伊瑶,成为了曾用名,只是户口和身份证上叫刘姚,她的同学们还是叫她刘伊瑶,她自己也喜欢刘伊瑶不喜欢刘姚。

  不管刘伊瑶,还是刘姚,麦小白觉得她都是一个大咧咧的漂亮妹子,个性很直爽,不拘束。

  跟美女聊天,时间过得特快。

  不知不觉中,秦王宫就到了,与清明上河图景区挨在一块,隔着一条路对面就是欢乐谷。有带路的小许出示证件,他们没买票直接就进了秦王宫。

  麦小白第一次进秦王宫,之前只是在门外转过一圈,他坚信自己会跟着剧组免费进来,果不其然,今天就免费进来了。

  七拐八拐,顺带浏风景,拍拍照片,剧组就赶到了。

  到了剧组,带路的小许就把他们特约安排进了一件宫殿后面的厢房里,这间厢房就是化妆间,里面已经有几个演员在化妆了,两个男演员,两个女演员。

  麦小白以为是明星,还问了刘伊瑶和李玉凯认不认识。

  结果谁都不认识。

  这间厢房说是化妆间,其实只能算是简陋的化妆台,几张破桌子上面,放着镜子和化妆师自带的化妆包,就组成了所谓的化妆间。

  两个男演员长得模样周正,有一搭没一搭和两个女演员说笑,而那两个女演员,长得也挺漂亮。

  因为不是明星,起码不是大家认识的明星,所以特约们跟他们也无话可聊,随便找地方坐下来,等待化妆。

  屋子里没有几条板凳,麦小白跟李玉凯都没座位坐,只能站着。刘伊瑶把她的折叠凳打开,舒舒服服的躺进去,面带微笑的和麦小白、李玉凯聊天。

  “你也不客套一下,请我们坐坐?”麦小白不怀好意的说。

  刘伊瑶切了一声,说:“我才不傻呢,麦子你以为我猜不到你打什么注意吗,我只要客套一下,问你坐不坐,你立刻就把我的凳子占了。”

  “污蔑,赤果果的污蔑。”麦小白辩驳。

  因为大家都只是初次见面,没有深交,所以聊天也只是无聊的扯皮斗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三位化妆师,已经把两男两女画好了。麦小白还以画好后就接着画他』∞,们特约了,谁知道三个化妆师竟然把化妆包给收拾了,没有继续为他们化妆的打算。然后就和依然赖在化妆台座位不起身的演员们聊起天来。

  “怎么不给我们画?”李玉凯小声的问刘伊瑶。

  刘伊瑶摇头:“不知道呢。”

  麦小白也很奇怪,来时严导说得很清楚,上午拍上午就结束,可这都快等到十一点了,连妆都还没给他们画,更别说换衣服演戏了。算上化妆和穿衣服,再ng几次,上午根本拍不完。

  “说不定要拖延到下午了,中午管一顿饭也好,省的自己去吃饭了。”李玉凯还挺高兴。

  不过事情并没有朝向他期待的一幕发展,那个之前带路的小许,在十一点一刻走了进来,手里面还拿着钱:“不好意思,今天不拍了,大家都算半个工,都回去吧。之前严导从老工会招的特约是哪两个?”

  不拍了?

  麦小白一腔跑上特约的热情,瞬息间全给浇熄了。他还准备回去跟杨晨显摆显摆,自己这才来几天,就开始跑特约了。

  谁知道这就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忍着失望,麦小白和李玉凯站了出来。

  小许将准备好的两份90块钱,递给两人,这就是他两半天的收入了。比起群特赚得要多,还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可麦小白拿了钱,心里面却怎么也爽不起来,原本他是能跑上特约,说上台词的。

  指不定就火了呢。

  现在就只得到90块钱的安慰。

  “拍几张照,证明我来过!”麦小白掏出手机,咔咔几声,把秦王宫拍进手机里,然后又把化妆间也给拍进去,这才跟着大家一起走出去。

  走到宫殿门口的时候,麦小白又提议:“刘伊瑶,我们来合个影,好歹我们也是跑了一次特约,虽然没有跑成,但仍然值得纪念。”

  “好啊。”刘伊瑶一口就答应了。

  于是麦小白将手机递给李玉凯:“凯哥,发挥你的摄影才华,记得把我们拍的帅一点。”

  “没问题,我摄影技术传承自陈老师!”李玉凯可能是说习惯了,即便有妹子,依然口无遮拦的乱说。

  至于陈老师,应该是全民公认的摄影大师了吧。

  ……

  “刘伊瑶,你能不能不要嘟嘴,也不要比划剪刀手?”拍完照之后,麦小白一边翻看手机,一边吐槽,“你知不知道这两种姿势,都已经被时代淘汰了,成为老土的代名词。而且,我姿势这么酷,这么严肃,你比划一个剪刀手,不觉得破坏氛围吗?”

  “这是我的风格好不好,我还没有这样呢。”刘伊瑶说着,把手握成拳头,像小猫爪子一样放在自己的脸颊两边。

  这就是模仿喵星人的可爱动作。

  “咳咳。好吧,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麦小白不想再多说什么,女人的想法和男人的想法,没法协调一致。

  如果李玉凯做这些动作,麦小白说什么也要打他一顿,你丫一个搓男就不要卖萌了。可这样一位可爱的美少女要卖萌,能说什么呢,什么都别说最好。

  “一起去吃个饭吧?我请客。”麦小白提议说。

  “aa制好了。”刘伊瑶说。

  李玉凯也说:“嗯,就aa制吧。”

  饭店是刘伊瑶带路去的,毕竟她来横店比麦小白来的时间长多了,知道哪家好吃哪家不好吃。他们去的地方叫“和煜记”,是一家煲仔饭店,刘伊瑶说这家店的饭特别香,锅巴很厚,非常好吃。

  麦小白其实有点不喜欢煲仔饭,因为煲仔饭太烫了,而他恰恰不能吃太烫,得等冷了才敢吃,煲仔饭用的是砂锅和锡箔纸,特别保温,半个小时都不一定冷掉。

  好在对付煲仔饭,他有特别的窍门,那就是把送的汤冷掉后,一股脑倒进砂锅里,也不管好吃不好吃,只要方便冷掉就好。

  “煲仔饭还要泡汤啊。”刘伊瑶对于麦小白的吃饭方式,摇头不已。

  “太烫了。”麦小白解释,“其实我比较喜欢吃功夫煲仔,以前我们高中学校门口就有一家功夫煲仔连锁店,里面做的饭,都是黑白太极图,一半是白饭,一半是黑米。”

  “没有吃过。”

  “推荐你们吃试试,也不知道横店有没有。”

  功夫煲仔是一个失败的话题,李玉凯和刘伊瑶都不感兴趣。所以,很快他们就换了话题,聊到了北漂们最关心的话题,接戏。

  “刘伊瑶,你现在都跑特约吗?”

  “没有啊,我一般都是跑群特,然后参加一些特约试镜,如果面试过了,就能跑特约了。”

  “试镜?怎么试镜,是自己去,还是别人叫你去?”李玉凯问。

  “有一些是工会发来的试镜通知,有一些是在通告群里面有人会发一些特约试镜通知,然后我自己也经常去剧组送资料。只是送资料好像还没有被选上一次。”

  刘伊瑶说的很轻松,但是麦小白跟李玉凯却大眼瞪小眼,尤其是李玉凯,郁闷的自问:“为什么老工会就没给我发过试镜通知,我来横店两个多月,就收到两次通告,还都是群众。”

  注册完演员证之后,工会会把演员纳入流程中,等到有合适的戏份,直接通过短信报给北漂们。

  麦小白也纳闷:“我还一次都没收到过。”

  对此,只能归结为,女孩子就是占便宜,特约都是主动找她们试镜。麦小白、李玉凯这些大老爷们,没门路,连怎么去跑特约都不了解。

  ……

  吃完煲仔饭,三个人交换了手机号码。

  刘伊瑶准备回住处睡午觉,李玉凯要去上网,麦小白无处可去,只能回家。

  他也想好了,自己现在的生活,除了跑戏,那就是去学习。练军体拳,练习演技,练内气声带训练法,有合适机会最好还能练练足球。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因为x总喜欢足球,现在横店已经有消息传出来,很多部关于足球的电视剧,正在筹备拍摄。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谁能说的定,自己就不会因为足球成名。

  他念初中的时候,个子长得很快,直接就到一米七了,高中算上复读一共四年,才长了五厘米,几乎停滞不前。

  所以麦小白也对自己的个头,不抱期望能自然长到一米八了。

  麦小白爸爸个头才一米七二,妈妈一米六一,他自己能长到一米七五,估计是极限了。

  “别浪费时间了,打拳了!”

  自嘲的笑了笑,麦小白将上衣和裤子脱掉,只穿一个四角裤,这样练拳会比较利索。

  但还没等他摆好架子,开始练拳,手机就响了。

  是张政打来的。

  “小麦,没拍戏吧?快点来工会,剧组已经确定好了,等一会就安排你带人拍戏。”

  “老工会还是新工会?”麦小白双眼闪亮。

  “华夏园。”

  “好,我这就出发。”麦小白干脆应答。

  穿上衣服,带上手机、钱,又去家家乐超市买了包玉溪燕,麦小白直接打个车就往华夏文化园的新工会驶去。

  看着车窗外倒退的风景。

  麦小白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小领队生涯,似乎,就要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