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大明 卷四、三足鼎立势 第二百一十一章、誓师大会
作者:魔菊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四、三足鼎立势第二百一十一章、誓师大会

  秋阳已然升起,照在校场上的迎风烈烈作响的旌旗之上,引起一阵炫晕的光彩。光彩之下,又是一队队着装整齐、盔甲鲜明的士兵。士兵手中的长枪短矛如林般耸立,锋利的枪尖矛头在阳光照耀下又散射出片片寒光,引出一阵萧杀之意。

  士兵的腰板挺得笔直,头昂得老高,脸上一片神采,双目齐集在远处那高台之上。高台上现在空无一人,可是再等片刻,便是崇祯皇上在其上进行誓师宣言。这是自崇祯掌权以来,尚属首次的誓师。

  虽然是首次誓师,分明却非临时起意。在崇祯看来,将出征的目的与意义告知士兵那是很有必要的。士兵知其行而晓之义,必定努力一心,士气大涨。或者说,对士兵而言,在誓师会上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体现自己对士兵的体贴与关怀,再加上前期的忠君爱国教育,战力必定大幅提升。

  祭天拜祖之后,崇祯身穿绣龙黄袍在众侍卫的簇拥之下,领着百官一路前行至校场。

  崇祯刚登上高台,震天响的轰叫声已经响起:“拜见皇上,愿皇上万岁万万岁!”

  听得如此响亮的喊叫声,崇祯满怀欢喜,比起朝堂之上要死不活的跪拜声,还是将士们有朝气。大明要的就是要朝气要活血,方能使得大明再次活过来。看来,建立各种新式学堂已经是逼在眉睫。

  崇祯运起造化神功吐气开声道:“将士,你们好!”

  “皇上好!”有了上次地经验,众士兵立即回道。

  “你们皆是大明士兵中的精锐,手中的长枪也是百炼之兵,肩上的火枪更是敌人的恶耗。看到你们在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朕就看到胜利地希望!”崇祯开始徐徐道话,“今日,你们便要开赴西蜀,替朕消灭张献忠。为国效力,乃是军人本份,朕却希望你们能勇往直前,不必顾虑后方,因为朕不仅及时供应粮草,还会替你们管好家园,家中老幼必定平安等你们凯旋而归。

  朕。半生只住京师。少知天下事。少闻百姓苦。以致失去京师任由流寇残杀百姓。回首往事。朕是半夜难眠。浑身冷汗。忧思大明前途。担心百姓之苦。幸好。众臣齐心。百姓善和。大半年来。方使得南京兴盛。政通人和。朕甚慰之。但却远远未达到目标。西蜀有张贼作乱。北有满清虎视。京师有闯贼祸民。要使百姓再无后顾之忧。靠地是你们!只有你们这些国之利器。方能使张贼灭亡。让满清胆颤。让闯贼消失。这些你们做得到吗?”最后一句。却是崇祯用尽力所喊。声震全场。校场上近六万士兵皆觉耳口嗡嗡作响。心道。皇上好大地嗓门!

  “做得到!做得到!”所有将士以更大地嗓音回答。一时间。声如雷霆。战马乱嘶。士气一时无两!

  站于一旁地文人百官。皆觉得皇上这次誓师大会地目地已经达到。战之道。士气为先。士气大涨。气血冲天。无物可阻。又不禁高看了崇祯这位皇上。心中也越加佩服。站在文人百官最后面地李岩更觉得皇上身上所具之霸气比之闯王不知强胜几许。可惜地是。皇上并没有派遣自己去西蜀。反而要留在南京与周羽等人训练新兵。

  “大明将士之目地。以国之主义。唤起民众。铲除流寇外敌。求百姓之安居乐业。朕特宣誓于此。望将士上下齐心。生死与共。不达目地不止。

  此誓!”崇祯凛然宣誓道。

  全场所有人。欢声雷动。

  崇祯振臂高呼:“将士们,有劳了!”

  台下士兵山呼海应:“为大明帝国服务!”话语当中豪气冲天,就连六部各位老大也耸然动容,誓师大会,当是如此。

  等得众人稍微心收敛,崇祯这才又道:“无律之兵如同散沙,岂论言胜。朕希望尔等,坚守军纪。除去骄惰,小心以对,灭贼警敌方能成功。”

  “我等必遵号令,誓必杀贼而还。但请皇上放心!”

  “好。不愧为大明之精锐。”崇祯大笑道,“崔慕孺,还不上来接符。”

  崔慕孺大步上得高台,单膝跪下,双手上迎,恭声道:“末将拉符!”

  崇祯从大袖当中拿出一个小小的斧铖,手持端首,把柄交给崔慕孺手中,表示将节制军队的全权授予他。“崔卿身怀重任,此去西蜀当必小心,凡事与秦良玉、侯洵两人多加商议,朕在此等着你的捷报!”

  崔慕孺接过斧铖大声道:“末将必不负皇上所托!”

  “那就好!”崇祯转而又大声喊道“上酒!”

  霎时,一碗碗烈酒送到士

  ,顿时校场之上,酒香四飘。

  “这酒乃是祝尔等旗开得胜马到功成。也是祝尔等英勇杀敌凯旋而归。干!”崇祯说完,将手中一大碗烈酒一饮而尽。

  “干!”看得皇上如此豪爽,所有士兵也齐齐举碗放口大喝。崇祯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碗酒使得士兵对他忠心又更进一步。

  “出发!”崔慕孺一抹嘴边的酒迹,只觉得浑身热血上涌,也顾不得礼仪,直接从高台上飞身上马,双腿一夹,纵马前行。后边的掌旗兵立即催马跟在后面。

  随即,嘟嘟嘟的号角声响起,营帐之外,更是嘭嘭嘭三声炮响,至此,誓师大会完结,神机营正式开赴西蜀。

  正是:车,马萧萧,士兵弓箭各在腰,尘埃飞天不见路边桥,壮士豪言冲天起,壮志直上干云霄。

  --------------

  回得宫中,已经是日上三竿,御书房被太阳光照得明晃晃。

  崇祯兴奋的回忆刚才誓师大会地情景,军心可用,用不了多久西蜀一平,便可集中全力对付满清与李自成。

  李自成势力已经式微,只要对他们防范有加就不怕他们搅出什么风雨出来,嗯,逐步蚕食再加和平演变才是主调。至于如何演变倒是个问题?从经济还是文化呢?还是经济吧,海禁一开,凡是想赚钱的世家都会涌向各个直通港口。海外贸易又可以加大国内需求,现在开荒的人还不够,一旦国内需求增加,劳动力就成了问题,高价之下,陕西河南等地的流民还不蜂涌而来。到时李自成的大顺之官多兵多就是百姓少,不到两年,只怕就要逼着与朝廷开战。明日得让兵部拿个章程出来才行。

  满清这匹凶狼倒是难打,虽然他们兵力不多,却是兵强马壮。在神机营的火枪兵未成为主力之前,还是以防御为主,等到西蜀一战,五万火枪兵经过战场洗礼必定成为一支人见人怕的虎狼之师。就怕满清不给我这个时间,不行,明日上朝之时,要兵部立即招收新兵。时不待我!

  嗯,工部那边也要加紧点,不仅要加快生产新式燧火枪,还要改良开发各种新式火器。不过,昨天宋应星上奏折,说是铁料不足。这是个问题。噢,我差点忘记叫人去买车床之类的设备了。王承恩这家伙怎么不提一下呢?算了,现在下旨给郑芝龙这个刚升官的正三品福建水师都督,也让他做点事出点钱。郑芝龙这家伙虽是海上走私的头子,但是在历史上也算是忠君爱国之人,现在海禁已开,又升了官,不会给搞什么花样吧。嗯,对了,顺便让他到高丽和倭寇两国交易几大船铜铁回来。

  刚刚在写好地圣旨上盖上玉玺,崇祯便听得房外一阵银铃般的爽朗笑声。不用问,正是自己内定的贵妃崔慕英。

  崇祯招招手,示意小太监将此圣旨交与王承恩让他尽快安排下去。

  此时,一阵香风袭来“皇上,你今天在校场之上地样子好英武哦。不但让那些士兵誓死效,也让百官为之惊叹。大哥他说,皇上经此一役,帝威更盛,只怕朝殿之上再无反对之声。”崔慕英一进门就如快乐的喜鹊一般。

  崇祯脸上笑容绽放道:“阿英今日也有到那校场之上么?”

  崔慕英眼珠一转道:“是呀。莫非皇上不喜欢这么做?”

  “怎么会呢?如果你不是侨装到校场之上,又岂会看到朕英武之姿?”对着崔慕英,崇祯总有说不出地畅快与自由。

  “看你美的。称赞两句便飞上天了。也不怕摔下来。”

  “摔下来不好,会有人心疼地要命。”

  “切,谁会替你心疼。”崔慕英脸颊通红,“姐姐在内宫教儿练字,所以没来。不然,她倒是心疼的要命。”

  “哟,你不心疼啊!?”崇祯调笑道,“唉,朕还想请史可法过几日到崔府提亲。谁知道某人却是不心疼。看来,正是襄王有意,神女无梦。

  ”

  “你敢不去。”话一出口,崔慕英才发现这句太太地不妥。这样岂不是逼皇上去娶自己?醒悟过来之后,崔慕英脸红得像熟透的红平果一般,低下头来,蚊呐般道:“皇上,你好坏哦。”

  看得崔慕英娇妍欲滴的样子,崇祯心中一阵色动,伸手将崔慕英拉入怀中,轻声道:“英妹,你真漂亮!”说着,嘴唇向着怀中娇羞不已的佳人吻去,而怀中佳人似乎也闭上双眼等待那深情无限之吻。

  到底吻还是不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