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 第十二卷 第十一回 护国之人
作者:死亡军刀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十二卷第十一回护国之人

  .........................................................................................................................................................................

  “少爷!那是少爷。”

  “放屁,瞎嚷嚷什么,人家是少帅!他**的蠢婆娘少胡说八道。”

  “我蠢?那你怎么不上去认啊。你这杀千刀的不是说少爷和你一起在一品香……”

  “他**的,老子打死你!打死你。”

  锣鼓喧天里。

  卢攸嘉耳边听着夹杂在欢呼声里的,这种叽歪废话,抽搐着眼角悔恨着当年风流,在各界人士的欢迎里,再回上海滩。按蒋中正以及卢永翔令,任上海督军,挂国民**军中将衔。守淞沪地区,扼金陵门户。

  私下里,蒋中正认为,有杜月笙的上海,加个卢攸嘉,有的热闹呢。那弟兄的两个凑一起,没事情做不出来的。

  而副司令卢永翔认为,这个儿子在身边不如在月生身边。

  何丰林为副,卢攸嘉为正。杜月笙在外。国民政府未伤元气的百万大军在后。这下淞沪之战有地日了。

  杜月笙在锣鼓喧天里,微笑着走上了前。一身戎装的少爷滚鞍落马,大笑着扑了上来,兄弟二人在人群前闹成一团。

  整个上海齐齐发出声欢呼。

  “我回来拉。”

  “回来就好。”

  “偷偷和你说,月生哥,我和我爹说了,我爹不放心要你看着我点。别在十六年内出事情。”

  杜月笙眉头刚刚要皱起来,少爷咳嗽了下。严肃的抬起头来,对着四方装逼的挥舞起爪子来。

  “回去收拾你。”杜月笙恶狠狠的低声骂道。

  在何丰林有点不舒服的和少爷勉强笑了下之后,有点冷场了的欢迎仪式结束了。上海又恢复了安静。相对于这些调动,百姓根本没任何地感觉。

  欢迎仪式对没什么娱乐活动的他们来说,只是场大热闹而已。他们做梦想不到,少爷地到来意味着什么。

  随即,一封电报从英租界发出。

  国民**军的军力部署和人事调动。发向了日本海军上将永野修身处。

  是那个无人不知的花花公子?

  何丰林还不爽?

  看到一切的有的人不屑的笑着。

  只是他们却不知道,少爷风流仗打的厉害,其他仗其实也不差地。而且,如今的上海滩太诡异,亲眼看到的事情未必是..........

  .......................................................................................................................................................................

  “少爷,来。”何丰林乐呵呵的举起了杯子。

  卢攸嘉嘿嘿着:“丰林哥,我爬了你上头,别觉得不爽。反正最近我是奉旨风流。继续浪荡。”

  杜月笙笑道:“丰林兄当你亲弟弟似的,你这是说什么话?不过你这个意图,却是做的好。”

  “月生说的对。”何丰林放了杯子,正色道:“兵是将的胆,少爷过去地事情,哈哈。在那里,那些人不了解你的根本看不出来。你我再表面不和,外边传出去,哼哼。日后有的玩呢。”

  “这个…….”

  卢攸嘉得意的看了下杜月笙:“我的意思。那些狗日的看不起我,无所谓。丰林兄再唱戏和我不合。他们动手前越看不起我越好。到那天,谁是骡子谁是马,一溜不就知道了?”

  “我家攸嘉不要溜,是马,种马。”杜月笙一本正经地道。

  少爷的气急败坏里,杜月笙和何丰林笑出了眼泪来。

  这里是杜公馆的书房。

  今天的酒宴。就放了这里。

  外边的客厅里。海鸽和几个嫂子一起,文斌墨林在陪着。杜月笙和卢攸嘉。何丰林有事情要现在安排商量。

  “出门的时候,就你我分了走了。攸嘉,今天晚上你还在月生这里。演戏就演下去。”何丰林坏坏的一笑:“今天估计好多人看到我脸色不大好呢。”

  卢攸嘉点点头:“恩,月生哥,你建议的聘请德国教官,训练士兵,现在已经在全军开始准备了。之前我父亲训练的一批,借这次改编阎冯部的机会,安排了下去。蒋中正那里,也着手开始准备。只有李宗仁那里,不大好动。”

  “李宗仁将军,虽然有私心,但是大事面前不糊涂。”杜月笙认真地说道。

  “那好,再看吧。”

  “老爷子现在算是过渡着,让我上前台了。”卢攸嘉夹起粒油炸花生米,悠哉游哉地对着杜月笙:“三哥现在也跟了我来。暗中事情由他配合丰林哥主持着。月生哥,最近那边怎么说了?”

  “你说谁?”

  “永野望啊。”

  杜月笙站了起来。走到了旁边的书桌那里,抽出了张地图,然后走过来展开了放了面前。

  “感谢日本友人,投资巨款,月生不敢辜负如此盛情,在丰林大哥协助下,完成使命。”

  听着杜月笙调侃地话。看着他修长的手指滑过了地图。

  整个上海,处处是红点密布。

  拖出去的吴淞黄埔。有两道虚线,意思随时可以截断。上海外边,后世长江大桥一带,和江阴一带,也是两处虚线。

  “听人说,宋家建了金陵造船厂?”杜月笙不肯定的问道:“是在这里吧?”

  “不错。”

  “那我就省心了点,皇亲国戚也出力。这才像个话嘛。一旦动起手来,中国海军不行,不能拒敌于海上,上海必定免不了刀兵。既然如此,就用我们的长处来对付吧,那就打巷战。处处酒楼工厂茶馆,不打仗,看不出来。打仗了嘛,**将士们随手就能够搭建好工事。这方面,月生尽力了。”

  卢攸嘉和何丰林都没有说话,杜月笙的所作所为已经不是一天了,他说尽力了,就真的尽力了。

  一己之力。玩弄洋人于股掌,筹备资金,联络四方,暗中布置下如此弥天大网,江湖玩到这个地步,为国到如此境界。

  当世之人谁也没资格对他说句感谢,因为那样就是侮辱。不如兄弟同心协力,真心为我河山守护才是。

  “月生哥,你付出,我也付出。齐心协力。”卢攸嘉端起了杯子。何丰林也默默地端起了杯子。

  杜月笙开心的笑了:“攸嘉。你很好。”

  后世人统计杜月笙私人投入淞沪工事。资金达五千万之巨。时年上海滩一栋房子,不过五百。后期资金由国民政府拨给。而后又出五千万还款,但杜月笙于抗战中再次捐出。

  他们这群汉子不仅仅是爱国,这是在护国。毁家报国,古今罕见!

  ....................................................................................................................................................................

  纽约。

  患有重疾,瘫痪了下半身后,刚刚复原一点地强人罗斯福面对这来自中国的秦联奎。

  谈论着两人熟悉的行业。秦联奎在讲着如何为顾竹轩打胜了那场官司的过程。

  门响了。

  丁力走了进来:“联奎哥。人来了。”

  “好。”

  “罗斯福先生,这位是阿力。我的兄弟。”秦联奎微笑着介绍了下,然后指着后面的章诗名:“中国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晚辈。”

  “你好。”

  “我之前和你说地,听了司徒美堂先生说,您的身体有点不便,我想也许古老的中医能够对您有点帮助。巧的是,章诗名先生对这方面颇有研究。”

  “真的?这太好了。”罗斯福喜出望外的道。

  他患有脊椎灰质炎,二一年的时候下身直接瘫痪了。后来靠着自己的毅力,努力配合医生,才好不容易恢复了点。

  但是还是有问题。最近一直在寻找着东方地医生,想看看是不是能够有点起色。司徒美堂已经联络了国内,不想杜月笙就安排来了。

  这不是巧合,他**的绝对不是巧合。黄金荣和秦联奎等都肯定,但是他们已经不敢说了。

  “司徒美堂先生是我们的兄长。零五年开始,他就和您是非常好的朋友和工作伙伴了。中国人有句话,朋友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这是应该地。您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男人。”秦联奎认真的道。

  这绝对不是恭维。一个能靠自己毅力,克服几乎无法克服的顽症,拖了不便的双腿,还能够出人头地的,不是男人是什么?

  罗斯福很开心。

  人的眼睛骗不了人。秦联奎真心的佩服,他看到。章诗名的到来更让他有种发自内心的预感,自己疾病会遇到彻底地转机了。

  而那个浑身隐藏这彪悍气息地,如同豹子一样的东方年轻人,看向自己地眼睛里,也流露着这种感情。

  活着世界上,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别人的认可。这是人性。

  罗斯福觉得,这群东方人,可以做很好的朋友。而现在的他还不知道,不久要来到的,这群人背后的那个人,会给他的一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当然,一切是相辅相成的,真心对人,从来只靠借势成事的杜月笙,得到的一定也是他想要的。

  英文字面含义,上帝的父亲------教父,罗斯福将用后半生,非常彻底的,了解这个词真正的内涵。

  神秘的东方,神秘的文化,我的上帝,这不可思议。

  将来罗斯福常常会念叨着这句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