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师掌门 5.愚公之山
作者:苍山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暗自对地鼠镜羡艳一会,我才将心思收回来,在镜田中取了二面雷脉镜,炼化了带在身上作为防万一之用,又将除风脉外其余三脉各拾了几面灵镜放入储物手镯中去。

  这青凤栖梧镯内虽然能存下十米见方的物品,却和其他所有储物物品一样,不能消去存放在里面的物品重量,十多面百斩灵镜也有两百斤重,所是个普通人,拿也休想拿起来。

  灵石才是出门在外的硬通货,可门内并无灵根,对这种灵根和灵镜伴生物实在缺乏,我只好随便拣了五十多两下品灵石,作零花用。

  储物手镯里装满干粮,第二天一早,在师弟们送行下,我离开了山门。

  明大他们几个对立下的誓言很重视,连送行都没来,全部进了明镜堂,闭了死关,吃喝拉撒自有值日师弟和杂役负责,不听到惊神钟响、不突破到“归”境是不会出关了。

  我们嘉梧山有九百多丈高,满山偏野全是梧桐树,还有几株灵种,山门外最大那棵梧桐树据说万年前还栖息过一只凤凰。

  一路风景我早观过无数遍,脚不停息到了山脚下有三十多亩的碧波湖边。

  这湖里,出产一种叫做黄豚的灵鱼,食用后对增加镜修灵力微有增益,一只能换半两灵石,是我们嘉梧派私产,湖边十余户渔家每日会派人将捕获的灵鱼送上山去,换取银两。

  从这里往东二十余里,就是嘉梧县城,这次外出寻灵,我却并不想再去这城里。

  我早有打算,以我现在的实力,除去野外,方圆万里内最能获得千斩灵镜的地方就是大夏国京城惠京,在嘉梧山西南方四千多里外,便准备一路荒郊野岭步行过去。

  辨明方向,我迈动双腿,踏上了关乎性命的寻灵之旅。

  一天行走了两百多里路,等月明星稀时,我登上一座不知名山头。

  从储物手镯中取出干粮使用过后,我静坐在山阴背风处,等待黎明到来。

  以前悠哉享乐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逼师兄们闭关花苦功,自己也不能再过于懈怠。

  调集起全身灵气,一次次冲击那坚固的经脉堵塞点,每一次冲击,灵力都会给经脉带来巨大涨疼感。

  若无灵物助阵,要如破到“归”境得受不少罪,又是个水磨工夫,嘉梧派原来的八大弟子中,到“明”境界后期最早是大师兄,有十一个年头,最短的是我,也有六年了,至今尚无一人突破目前境界,下面师弟们和我们境界差距亦渐渐缩短了。

  野外寻灵的日子是非常艰苦的,冲境界一个时辰,直到疼痛到了实在难于忍受的地步,我才合眼坐着睡觉。

  慢慢长夜过去,当整个世界开始蒙蒙发白时,我头发眉毛上已沾满了露水。

  关键时候到了,我自然醒来,停止打坐,一边活动酸痛的关节,一边迈上山顶睁大眼睛盯着所处的这个山丘。

  这是黎明前时分,朝阳将出未出。

  光是我们大夏国,靠寻灵为生的人也多不胜数,我掌握的寻灵方法只是其中最简单、最笨拙的一种,到底能不能寻到,只能看天意。

  灵兽死后,兽魂若不消散,便会钻入地底某处灵气充沛处,结成镜胎。

  镜胎大小不定,外表和却和普通青石一模一样,便是成神的镜师,也难以分辨得出两者差异。

  镜胎在地下孕育满百年,兽魂便凝成灵镜,之后每满百年,灵能增加一次,百斩镜只有鸡卵大小,满千斩则镜面涨大十倍,到万斩时已大如磨盘了。

  一旦取出镜胎,灵镜便会停止生长,而在镜胎中每满百年涨大一轮,这种涨大都是在黎明时分进行,在兽魂认为安静安全的地方,偶然会泄出丝丝灵能,若寻灵客能发现这丝外泄的灵能,就可按方位去挖掘镜胎,当然,越是灵能高的灵镜兽魂,就越是谨慎,灵气外泄的几率越小。

  当初我外出历练时,就是靠这个笨办法,在一无名山头发现两面刚满千年的灵镜。

  当初我满身朝气,还肯吃苦,又是一时侥幸,在野外观气半年多就发现两面千斩镜,只要想想嘉梧派上百弟子外出历练却只得我一个最终有千斩收获,就知道那是怎么难得了,师傅也凭着这个认为门里我气运最足,最终将掌门位置传给了我。

  气运一物,虚无缥缈,修道人本就是向天争气运,我不知道师傅怎么也会相信这个。

  睁大眼睛仔细观察所在无名山山坡各处,直到艳阳高照,并不见此地有灵气外泄。

  这本是意料中事,寻灵需要心平气和,长期坚持才能偶有所得,我也不气馁,活动活动筋骨后起身赶路。

  虽然最终目的是都城惠京,不过我并不赶时间,一路只往荒无人烟、深山大泽处游荡搜寻,若遇到凶恶的灵兽,便远远避开去。

  好在天地玄黄四级灵兽中,野外多是些最低的黄级灵兽,就算追上来我也有一战之力。

  如此日行夜伏,黎明时登山顶观察,过了月余,终于在一处山腰上观到了一丝外泄的土脉灵气。

  我喜出望外,手脚并用飞赶到那处地方。

  许是受到我脚步声惊扰,那丝外泄的灵气马上就断了,不过我已知道了大致方位,赶到地头便从储物手镯中取出锄头慢慢往周围开挖。

  若直接用灵镜轰击的话,威力过大泥土会将下面情况掩埋,万斩以下灵镜又不会自主抵挡,还有可能损伤到镜胎和灵镜,因此我只能用锄头慢慢挖掘。

  这方圆丈内都可能是那面灵镜藏身之地,全是硬土坚石,若不是我身为镜修体力充沛,换个普通人来,绝对要被累得够呛。

  山里石块颇多,好在大都是怪石,偶有两块青皮胎石模样的混淆其中,被我用掌镜吐出丝丝灵斩,慢慢切开,青石块完全粉碎后也没发现灵石和灵镜的影子。

  直挖了近两个时辰,才从四丈下的土层里取出一块南瓜大小的石胎来,仔细观察一阵后,初步确定应该就是镜胎了。

  关于镜胎的辨认,每个寻灵过的人都学习过,不过绝对没一个人敢称能十拿九稳。

  和先前两块青皮石一样,镜胎外表也是青石,不过这次掌镜的丝丝灵斩劈开来,剥掉外层三寸后的石块,露出的已是散发着淡淡土黄色光芒的土脉下品灵石。

  万斩以上的灵镜能驭镜胎遁土飞天,绝不可能被这样挖到,里面究竟藏着百斩还是千斩,又或者年限不足百年尚未成镜,破开镜胎之前,神亦难测,可是劈开看到伴生的是下品灵石,就可知道里面若有灵镜,最多也不过是面黄级百斩。

  千斩黄级灵镜伴生的已是中品灵石,玄级兽魂年满百年成镜后,伴生的也是中品灵石。

  除非是特殊的子母镜或雌雄镜,否则百斩镜并不值钱,好在还有镜胎外层的下品灵石有二十多两的样子,算是小有收获。

  剥开外层灵石,胎中露出的灵镜是面四百斩的土獾镜,将它顺手丢到储物手镯后,我收起锄头,用掌镜轰击发现灵镜的地面。

  一些灵镜会成串聚在一起,若是能发现那样的地方,嘉梧派就发达了。

  紫白色雷马驹形状的灵斩“轰轰”冲击着发现镜胎附近泥土,直到将地面轰出一个深十丈,宽七八丈的深坑,没能再次发现第二块石胎,我才怅怅离开了此地。

  若是在当上掌门之前,收获一面百斩灵镜也够我开心的了,但现在它救不了我的性命,只如鸡肋一般。

  苦行一般的寻灵途上,这却已是我这次唯一的一次收获,又在野外搜寻了两个月,并无所获,却已行到了夏国东部最高的愚公山附近。

  对这夏国灵镜出土史上鼎鼎大名的愚公山,我早仰慕得久了,却一直无缘得见,如今到了附近,便想去瞻仰一番。

  三月未曾打理,虽在河流溪水中清洗过几次,身上也不可避免地带着股臭味,也没挨过枕头,早乏得狠了,便先到王屋县中去洗漱休整一番。

  第二日浑身清爽抵达愚公山脚下时,我亦为这高大的巨山咂舌不已,又因隔得近,已不能尽观此山全貌。

  高三千余丈,占地八百余里,这就是愚公山。

  据载这里原来有太行、王屋二山,万年前,沧浪派还很弱小,却出了个叫愚公的镜修,不安心修炼,专好寻灵,他发现此地两山中多有灵兽遗骸,灵气亦足,但将两山掘了个遍,却一无所获,惹得愚公发了狠,招来同门,将两山俱都挖掉,才终于在地底发现了两条灵根,周围聚着上万面万斩千斩灵镜。

  万斩灵镜的兽魂已能自驭镜胎遁地飞空,挖掘两山的动静后来惊到地底灵镜,万斩镜们大部飞逃,除去两条灵根外,沧浪派只捕获了百多面万斩,他们却凭这上百面万斩、两条灵根为本,努力发展,如今已是夏国镜师第一大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