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第五百四十章 杀虎岭下杀气生
作者:流年书柬的小说      更新:2019-11-10

  能够有胆量戍守边关的将士,从来不缺乏勇敢,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战争的胜负之间似乎难以预测,但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会变得非常简单。

  夜‘色’深沉,东边的天空已经泛出灰白,预示着不久之后,黎明将会再次到来。统领这两万汉军将士的雁‘门’关守将庆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战斗充满了渴望。

  黎明前的黑暗,使他的目光看不太远。但耳朵里听的明白,从一刻钟之前开始震动大地的马蹄声,已经越来越近,正是往这个方向而来。

  “元侯……真是神机妙算也!”

  庆忌由衷的赞叹了一声。略微回首四顾,看到的是已经准备好战斗的部下们那些在夜‘色’发亮的眼睛。

  庆忌虽然只不过四十多岁年纪,但在这北疆战场,也算是一员老将了。他原先是“飞将军”李广镇守右北平时的副将,历年来与匈奴作战不下几十次,可谓沙场经验丰富。

  只可惜,自青年从戎戍守边关以来,直到如今壮年已过,虽然打了这么多的仗,但能够拿得出手的战绩,却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是他和他的将士们不勇敢,也不是他们不敢战,而是汉朝在与匈奴作战,总是被动地处于守势,很难有扬眉吐气的胜利机会。

  形势的转变,是从最近七八年以来开始的。尤其是四年之前的雁‘门’关大战,汉军大获全胜,从此彻底扭转战局。在那次战役,庆忌追随着李广担任正面战场的阻击任务,尽管边关守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终于把匈奴骑兵主力牢牢地拖在了雁‘门’一线战场。为黑鹰军千里奔袭草原后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老将李广在此战之后,被皇帝调回长安。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庆忌开始担任边关主将军,到现在为止,已经将近五年的时间了。

  这段相对来说较平静的时光,庆忌和所有的边关将士一样,亲眼见证了塞外三城和河套草原地区的建设,有了这样的屏障,几百里之外的雁‘门’关已经不再是对匈奴作战的最前线。

  经受过河南战役巨大考验的边关守军,从士气和战斗力从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最直接的表现,是从谈匈奴而‘色’变转变成现在的人人想找机会再次大战一场,匈奴不足畏也!

  这样的机会终于让他们等到了。在今夜,也许在宿命早已注定难逃此劫的单于羿稚邪,率领着他的三万‘精’锐骑兵,开始加快速度,马会来到了。

  本来按照常理来说,以两万步卒想要阻挡住三万骑兵的前进道路,是取死之道!尤其是他们面对的是草原的匈奴铁骑。在万骑冲阵之下,没有步卒阵营能够挡得住这雷霆一击。

  然而,任何事都有例外。在细致的准备和策划之下,这支奉命在此埋伏等候的汉军,早已经为匈奴人准备好了“铜墙铁壁”,管叫他任何铁骑都碰的头破血流!

  马蹄声越来越近,黑夜打探消息的探马报来的军情确实无误。这支骑兵正是从龙城而来。在这大战即将爆发的时刻,庆忌将军又一次看了看部下们早已经准备好的那一张张大型‘床’弩,心对胜利充满了百倍的信心。

  这是一种最新式的厉害武器,还从来没有在战场使用过。制造出这种利器的,是闻名天下的“卓氏铸造”设在五原城的冶炼场所。

  蜀“卓氏铸造”以生产军工而著名,被称为天下第一大匠!其财大气粗背景深厚,自然不用多说。只是天子御赐的金字招牌,足以担得起这样的名号了。

  这种新型‘床’弩,据说原理与军神器九臂连环弩大同小异,但威力却不可同日而语。其构造‘精’巧而细致,粗如小儿臂的弩箭一次可以发‘射’二十支,‘射’程可达百丈之外,如果几十架‘床’弩排列在军前同时发‘射’的话,威力十分惊人。

  配备了这样大杀器的汉军士卒,非常渴望着让匈奴人尝尝厉害,同时检验一下‘床’弩的实战效果,这也是元召‘交’给他们此战顺带的一个任务。

  而且,给单于羿稚邪和他的麾下准备的“惊喜”并不只是这一点。在汉军埋伏地点前方,几十里之内的这片地带,动用了塞外三城万民夫人力运来的大批铁丝,已经密密麻麻的布满了这块地域。

  自从在几次骑兵实战发挥了巨大作用后,锯齿铁丝这种用来对付匈奴骑兵的东西,已经在汉军广泛采用。这种制铁“拉丝”工艺十分简单,普通的冶炼作坊能制作。唯一麻烦的是运输,但在民间力量的支持下,这次却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已经布置到位。

  弩箭已经满弦,锋利的箭头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光芒。汉军将士们握紧了手的刀枪。而遍布于草丛间半人多高的锯齿狼牙,严严实实的遮蔽了这个方向的道路……杀机四伏,‘激’烈的阻击战也许在下一刻马会发生!

  带领骑兵奔驰在最前面的匈奴将军,并没有察觉到近在眉睫的危机。不管大单于在出发之前做了怎样‘激’励人心的鼓动,但失败的事实摆在眼前,深深的沮丧和挫折感消磨了他们的战意。

  也许,只有尽快的回到‘阴’山脚下大本营,才能找到一些安全感吧。许多曾经并肩作战的草原兄弟‘性’命葬送在了这次南下的战争。来时的浩浩‘荡’‘荡’十几万大军,如今只剩回去这些。算是心肠刚硬的匈奴人,心的悲凉也是难以抑制。

  汉朝已经越来越强大了,再也不是从前任他们随便入侵的时候。相反,在黑鹰军和赤火军凌厉的锋芒下,草原已经变得极不安全。一种对未来的恐惧和深深的‘迷’茫其实已经在每个人的心底滋生,以后要以怎样的方式生存这个令人忐忑不安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他们面前。

  是在这样的情绪,突围的匈奴骑兵在这片曾经熟悉的地域,毫无防备的陷入了汉军的埋伏。

  迎面风起,星辰寥落,当策马奔驰的第一批匈奴骑兵纵队,在突然之间纷纷跌倒的时候,马匹嘶鸣,伤者惨呼,一时间‘乱’成一团。

  领兵开路的匈奴先锋将军大吃一惊,虽然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状况,但马意识到情况不妙。他一边令人飞马去后军报知大单于知道,一边大声喝令不要慌‘乱’,马整好队形,准备战斗。

  然而,在这黑夜的‘混’‘乱’想要短时间内重新整理队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摸’不清状况的匈奴骑兵虽然都打着火把,但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几千骑簇拥在一起,前进不得。而后面的骑兵还没有意识到前面发生的突变,勒马不及,仍然撞了来。

  在这大‘乱’之,忽然见前方一支火箭被‘激’‘射’半空,然后有一阵密密麻麻的“嗤嗤”声音响起。随之鼓声雷动,黑夜的潜伏者开始发动了攻击!

  不要说在这样光线不好的夜里了,算是在大白天,匈奴人也绝对躲不过‘床’弩的攒‘射’。不管是人还是马,在这样难以躲避的大杀器面前,好像也只有束手待毙的命了。

  也不是没有匈奴骑兵见势不妙,马摘下马后的护盾来招架,但根本无济于事。利用机械原理制作的‘床’弩发‘射’出的弩箭劲力,岂是寻常盾牌所能遮挡得住的!

  带着刺破空气的锋芒,那些粗长的弩箭,毫不留情的‘射’穿了人或者马的躯体,有些甚至造成了巨大的撕裂。在第一轮打击,两三千匈奴骑兵在片刻之间殒身丧命了。

  汉军有埋伏!晕头转向的匈奴骑兵终于反应过来。被迎头痛击后,他们一边惊恐的大喊,一边在带队的千夫长百夫长们喝令下,赶快冲过去,只要骑兵进入对方阵脚,弩箭的袭击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也许是因为在莫名的害怕会产生极大的勇敢,大批的匈奴骑兵顾不得踩踏到受伤落地的军兄弟,拼命的打马试图从两侧绕过去,以便于攻击前面埋伏的阵营。

  然而,汉军在这片地带预先设下的铁丝似乎绵延不绝,遮断了整个北边方向。他们左冲右突,却怎么也找不到可以前进的道路。不仅如此,战马一旦被这些细密的锯齿状丝缠住,极难逃脱。在下一刻,连人带马成为了汉军‘射’击的靶子。匈奴骑兵死伤惨重,哀嚎连天。

  听到前军发生的突变,单于羿稚邪大吃一惊。他顾不得去了解详细情况,马传令,军转向,以后军做掩护,转往西北方向而去。前面埋伏的既然不是汉军骑兵,那这些步卒一定没有能力追赶的匈奴人的战马。

  单于羿稚邪是个果决的人。前军的一万人马宁可舍弃不要了,他也绝对不会在这里与伏兵纠缠的。因此,当机立断之下,命令后面的近两万人马加速前进。前方目标,杀虎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