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商 第三百九十七章 加官的学问
作者:尚南山的小说      更新:2019-01-23

  太师太保乃至太子太师、太子太保这些官衔不仅臣可以做加官,武臣一样可以,公侯伯也可以加宫保衔以示尊崇。请百度搜索看最全!的小说!

  太师、太傅、太保属于三公衔,乃是最高职位,除了不能世袭、没有封地外,其实公侯还要尊贵,属于古之三公,乃是西汉的丞相一职转变来的。

  后汉时刘秀觉得丞相这职位权利太大了,虽说西汉从霍光开始,以大司马大将军为最高执政,丞相基本变成了陪太子读书的人,但刘秀依然觉得应该加以限制,把丞相的职能分解开来,分摊开三公,这是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徒。

  这些也都是古时的官爵,大周时期已经有这些职位了。

  其大司徒最为有权,职权是原来的丞相,大司马是原来的太尉,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司空权力最小,专门负责全国重大建筑乃至修复河渠水利事务,放到后世应该是工部尚书。但三公的实质权力差不多,都是负责层建筑这一块的,不负责具体事务。

  光武帝的说法是三公太尊贵了,不能麻烦他们处理琐碎的事情,实质是架空他们,只有表面的荣耀,没有具体的实权。

  太师太傅太保这些官职古时有,一般一个时期只能设置一位,是继承王位的王过于年幼,不能单独执政,便有三公来负责摄政,其实是摄政王。由此可见太师太傅这些官职的无尊崇和权力。

  明朝三公轻易不给官员加官,一般加官用的都是东宫的师保衔,是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太子少师、少保、少傅,俗称宫保衔,是东宫太子的师傅,师傅自然是保护弟子的,所以称为宫保。

  宫保鸡丁是因为发明者清朝的四川总督丁保祯具有宫保衔,这道菜得了这个美称。

  明朝武大臣包括勋戚贵族,得到过太师加官的只有张居正一人,等张居正死后,这也成了他的一大罪状,说他藐视朝廷礼法,藐视皇,罪名之大,差说他要谋反了。

  宫保衔之自然是公侯伯这些贵族了,大家都认为况且要走的是这条路,不然他才二十岁出头已经官升到尽头了,以后再有了功劳,朝廷怎么封赏啊?

  也只有一个办法,不停地加官,等到加官也用完了,可以封爵公侯伯了。

  不仅大家这样看,连张居正都这样想,在京城时,也曾以封侯激励况且立功呢。

  孙虎这些武城侯府的旧部更是把况且当作神明,认为自己主子以后不仅可以封侯,说不定能封公爵。现在武城侯府已经是一府二侯了,将来若是再出一个公爵,威势之盛已不在山王府之下。

  要说况且手下最忠诚的还是武城侯府的这些旧部,纪昌这一部分是朝廷为况且配发的护卫,一旦朝廷有了重大变故,纪昌这些人能不能甘愿背弃朝廷忠于况且是很难说的。山王府赠送的护卫也是一个道理,他们首先还是认为自己是山王府的人,其次才是况且的护卫。

  人心都有厚薄,只是平时看不出来,一旦到了危急时刻,是考验人心的关键。况且一路顺风顺水,只见朝阳未见黄昏,暂时还没到这个地步,将来却是难说了。

  所以况且临走前,把孙虎这一部分人马布置在驿馆外面统领全局,实则是把驿馆的安危交给了他们。

  况且最怕的是边军鼓噪,万一冲进来抓走曹德麟、盖虎他们,事情不好玩了,难以想象怎么收场。

  他调集过来全部的精锐护卫,一共一万人,再加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算李志鹏手下两万多人一起来围攻,也可以支撑得住,甚至可以来个反击,把李志鹏的边军吃掉。

  况且根本没指望王崇古、方逢时两人有所作为,手里没兵的官,不管多么有位高权重,在铁定了心准备鼓噪哗变的大兵面前,毫无用处,这方面有太多的先例了。

  此时曹德麟等人在里面战战兢兢,好像大祸临头一般。

  已经有人劝曹德麟把廖炳勋、荣军的尸体交出去,边军要的不是两具尸体吗,何必为了这个冒性命风险。

  曹德麟也是有脾气的人,如果没有况且的这一万护卫,他早交出去了。再或者李志鹏只是自己过来拜访,好好商量要讨回尸体,王崇古再在旁边说些好话,曹德麟也有可能交还。

  其实最开始只要王崇古向况且开口要这两具尸体,给还是不给,况且也不会太过在意。

  问题是这些人把事情想复杂了,以为两具尸体已经是重要的证物被封存,况且他们不可能简简单单还给他们。

  证物的确不假,但并不十分重要,因为所有的一切已经记录在案,没有实物证据也一样可以审案。

  那时候的法律还是较宽松,不像后来一旦案子里重要证物丢失,案子不能成立,审判时,必须有实物证据在手等等,那时候只要确认证物是存在的,有这方面的人证足够了。

  古人立法和后人立法有根本的区别。

  古人尚法却不尽于法,讲究的是律设大法,理顺人情,法律必须为社会生活的种种伦理道德服务,后人则是一切以法律条为尊,把法律专家们设定出来的法律条奉为帝设下的圭臬一般,神圣不可动摇,这跟把人类自己打造出来的超级电脑奉为最高主宰是同样的道理。信人不如信字条律。

  可惜王崇古和李志鹏完全想歪了,方法也用错了,王崇古虽然不知道李志鹏的伎俩,但内心未必不希望李志鹏闹事,他对况且的遵从虽然是真心实意,但潜意识里也难免对这位年轻的钦差大人指挥他,心怀不满。

  盖虎不时派仆人到前面去打探消息,唯恐李志鹏带人冲进来,他还是不大相信况且这些没经历过实战的新兵能是边军这等百战精师的对手,不过仆人不时回来报告,孙虎他们不仅顶住了边军的压力,而且还咄咄逼人,李志鹏没敢马动手。

  盖虎心悬着,现在放下了一半。

  没敢马动手,那是说还是有动手的可能。

  只要凶狠的边军冲进来,把他们包围住,他们成了对方手的人质,这是官军鼓噪的模式。

  你要是说人家是绑票,那是不会承认的,毕竟人家没要挟你,也没绑你,更没要赎金,只是跟你理论,表达自己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诉求。

  崔勇却是发狠了:“不行,尸体不能还给他们,动辄鼓噪甚至哗变,长此以往,会愈发嚣张,这还是朝廷的边军吗?”

  曹德麟虽然不同意他的说法,却也道:“的确,他们越是闹,越是不能迁他们,说不定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可是他们要是冲进来怎么办啊?”一个大理寺的郎有些不坚定了。

  “谁敢说还给他们两具尸体,他们一定会撤走?”曹德麟气势汹汹地问道。

  那位郎怫然不悦,心道:对手在外面呢,有本事冲着闹事的边军使去,跟我发什么狠啊。

  兵部的两位郎鼻子都气歪了,边军也是他们的部下,兵部是后世的军部,掌控一切军权的调配和使用,除了皇的御用部队锦衣卫和禁卫军。

  这些孙子平时在自己面前卑躬屈膝,这回居然有脸闹起来,他们还要脸吗?

  “这些孙子最怕的不是兵部的吗?两位大人,我看你们只要一走出去,他们立马怂了。”鸿胪寺的郎笑道。

  两位兵部的郎差点气死,这都什么节骨眼了,还开这种无聊的玩笑。

  平时这帮孙子的确是最怕兵部官员,家养的狗还乖顺,可是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他们已经红眼了,变成狼了,哪里还能认清谁是主人啊。

  “郎大人莫开玩笑了。”曹德麟也是苦笑道。

  这位鸿胪寺的郎叫郎显廷,失踪的富大人是他的同僚,不过说是同僚,平时却来往甚少。

  “在下不是开玩笑,只是知道兵最怕管,管他们的不是兵部吗?他们算鼓噪哗变,最后不还是得要求兵部替他们做主吗?他们总不成敢造反吧?”郎显廷认真道。

  “现在可不好说,在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前,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假设他们是叛军也不为过。”盖虎道。

  “那咱们怎么办?一直在这里躲着也不是事啊?”工部许郎急躁道。

  “先看看吧,等钦差大人回来有办法了。”曹德麟叹气道。

  现在他们也都服气况且了,若不是况且有先见之明,提前把驿馆保护起来,对周围的街区实行戒严,边军可能早冲进来了,此刻他们已经是人家手待宰的羔羊,那样的话后果真不堪设想了。

  这些人都从最开始的藐视况且然后到慢慢捏着鼻子顺从,再到对况且有了新的认识,转而觉得况且还是有点本事的,到现在则是真心信服了。

  赢得人心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https:///html/book/48/4852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