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聊斋 全书后记四:真假之辨(慎读)
作者:江南沐雨的小说      更新:2018-08-07

  穿插整部的,除了浩宁的“借神通一用”之外,是周源的“假”的天赋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自从浩宁知道周源是舟下心猿,并且为其封“朋友圈之神”后,周源开始“造假”之路了,这种造假从最开始的玩笑,戏谑,无意识,进而发挥重大作用,直到最后的通过“假”而造了一整个“假地球”,来抵御费先生的攻击,助周源找回本心。

  如果开始的时候我们认为周源的“假”,是一个场闹剧,那么到后来的所有发展,我们似乎可以从探讨些什么,这便是深层意义的:真假之辨。

  首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周源?

  原因不难猜:孙悟空在整个,凭借“火眼金睛”破妖怪假象,寻妖魔真身,助得唐僧取得真经,整部书在讨论如何识真,所以在本书,失去本心的舟下心猿与孙悟空对立,自然在参悟“假”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孙悟空除了识“真”,还要悟“假”?

  除了真与假本身存在辩证关系之外,从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来,那便是:真假美猴王这一个章节。

  针对这一章节,有非常多的解读,沐雨较选择了其一种深层次解读,那便是所谓真假美猴王,其实都是一个孙悟空,因为与唐三藏的矛盾,生出了“二心”,其实是一个孙悟空的一体两面,具体相关的解读非常多,如吴闲云的等,大家有兴趣可以拿来看看,这里只举几个简单例子:

  1、如来的紧箍,不可能有两个,算有,六耳猕猴也不可能在如来眼皮子底下偷一个带

  2、如来在真假孙悟空打到灵山之前,说了一句重要的话: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他二心斗来。”这句话翻译过来便是:你们这些人,一心要看他谁真谁假,又岂能识破他的二心呢?在这里,如来点破了这两个都是孙悟空。注意,这是在所有地方都无法识别孙悟空真假的情况下,只有如来识别了孙悟空的真假,如来说的话,便值得深思了。

  3、谛听的举动很怪,原本孙悟空已经和假的孙悟空不相下,怎么可能谛听分明了真假,在地府重兵,包括地藏王菩萨的帮助之下,拿不了假的孙悟空?如果参考两个孙悟空都是一个孙悟空变得很容易理解:如果谛听真的把事实说出来,那原本那个“真”的孙悟空必然恼羞成怒,和假的孙悟空一起把地府给弄个底朝天——反正五百年前已经大闹过一次地府了,也不再多差这一次。——对了,也参考了这种知道真相之后行为完全与之前相反的有意思的情结,并且安排在李宇飞为什么宁愿消除自己的记忆,宁愿让龙飞知道陈步升不爱李宇飞,甚至李宇飞是被陈步升害死的这样的“假象”,也不愿让龙飞知道陈步升对李宇飞的“真情”了:李宇飞非常清楚,以龙飞对自己父亲般的感情,当他知道李宇飞与陈步升如此牺牲自己的感情之后,唯一能做的理智决策,便是杀了陈步升。所以在这里的李宇飞,也做了一次“谛听”,明明知道真相,却不敢说真相,并且把自己所知的真相的记忆,完全消除。

  4、如来紧急情况下编出来的“六耳猕猴说”漏洞百出:能知千里外之事……知前后,万物皆明。这几乎等于胡说八道了。万物皆明,能知千里之外之事,还能知前后,和六耳猕猴还敢来见如来?脑子被枪打了,嫌自己命长?,而整个,如来在自己的地盘里堂而皇之的胡说八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也是张驰航提到如来的时候,并不是特别尊敬的原因:

  这段过于隐秘,我必须把当时的原拿过来,这里不算凑字数哦:

  我笑着叫饶命,想起刚才张驰航说的有些古怪,于是问道,“多宝是谁?为什么金箍咒是他的法器?”

  张驰航不答,但脸有些不高兴。我再看看刘帅,刘帅低声解释道:“一说截教多宝道人当年被老君带出函谷关化胡为佛,为释迦牟尼,这段隐秘争论很多,但近年来有一书又提此事,点出多宝即释迦牟尼,可能有些关系。慈航道人当年为阐教,两教关系较微妙,入释为观自在之后,可能也有嫌隙。”

  这里面的信息是,刘帅以为张驰航因为多宝道人被老子化胡为佛,成为释迦牟尼,但化为观自在的慈航道人之前是阐教,所以门派之争而对如来没有什么好印象,这在当时也说得通,不过参考面的话,大概张驰航对这个胡乱说大话的佛祖也没什么好印象吧。

  为了防止大家认为沐雨在胡说八道,沐雨在这个地方多说一些,数一数西游世界如来的几次“假话”:

  1、如来当众说过: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真,人人固寿。可是在九九八十一难,以及唐僧师徒四人所遇到的妖怪,一多半的都在您如来的西牛贺洲啊,这么多难,这么多妖怪所在的西牛贺洲,难道是您如来嘴巴里的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真,人人固寿极乐之地?如果是这样,您如来口的极乐之地,恐怕是句反话吧?

  2、安天大会名头移花接木:压了孙悟空之后,玉帝宴请大家,表示对如来的感谢,并请如来给这个宴会命名,如来竟然直接命名为“安天大会”,这好什么呢?紫禁城内有乱军作乱,雍正连忙找年羹尧来平叛,年羹尧平叛之后,雍正设宴谢年羹尧,说小年啊,你给这个宴会取个名字呗,年羹尧说,那叫年羹尧大将军救皇帝安江山大会吧——各位,年羹尧嫌自己脖子硬吗?——当然,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如来回去之后,对灵山众菩萨把这段故事巧妙的变成了:“玉帝大开金阙瑶宫,请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我,却方辞驾而回。”——这个玉帝“立”安天大会很有微妙了,在众菩萨罗汉听来,这句话的意思是玉帝已经从自己的角度给了如来“安天”的名头,可是实际却是如来自己给自己“封的”,只不过这一个似是而非的地方,玉帝算知道了,也自然没法辩驳,也这么过去了。但是以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来的秉性与习惯,以及他有是有通过更换蛛丝马迹,来移花接木的影响众人判断的能力,换言之,如来的语言艺术造诣极高。

  3、通过语言能力以及大法力,平息真假美猴王事件。

  4、包庇迦叶,阿难向唐僧等人索贿事件。

  当然,以所说的如来,只是西游世界的如来,不是咱们宗教的哦,请大家不要误解。

  最后一件事情最关键,里,如来是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爱钱的,甚至平息太老君的青牛事件,直接给送了老君十八座金山。,而在世界里,张驰航却从来不沾用法力换来的钱,而是都让小红捐了,并且从小红之口在赌石场的停车场告诉浩宁等人,那种两扇门向开的跑车并不实用等一系列理由,也能看出来张驰航这个观自在与西游的如来的一些理念,还是不太一样的。。

  当然,从以的了解我们也可以看出,不仅对于真假的理解有更深刻的含义,从,对于真假这件事情,也希望做一些延续的探讨。这种探讨,自张驰航的隐性探讨起,在周源身做了“显化”,这种显化便是:虚假实境。

  虚假实境来源于周源这个“朋友圈之神”的天赋“假善美”,而这个朋友圈之神的假善美的天赋,则来源于众生在朋友圈所发内容的目的:展现尽可能善,

  尽可能美,却不见得是真,甚至是假的自己——当然这带有一定程度的调侃,毕竟这年头为了求点赞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但不得不说,假善美这个天赋的抽离,带有一些极端性,这与微信无关,与朋友圈无关,只与人心有关。这毕竟是极端,实际生活,现实没有这么极端啦,请大家不要用别的眼光看朋友圈,小说么,来源于生活,还得高于生活不是?

  虚假实境的理论基础是前面所谈的宏观量子态对现实的扭曲,只不过由小红等人嘴里说出了“虚假实境”这个法术的厉害之处:虚假实境之外,所有的法力都是施法者凭借自身法力来扭曲现实,所以遇到其他法力更强的人,这个法术便破了,但是虚假实境这个法术,由于周源的天赋是展现他人心所想,所以这个法术的本质不是施法者自身扭曲现实,而是以这个法力为基础,来让被施法者自身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扭曲现实,而人们有办法怀疑别人给自己加的障眼法,却很难怀疑自己对自己所看的世界的扭曲的。

  不论虚假实境在书如何厉害,我们在这里至少有一个印象,那便是,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都必须接受这么一个事实:

  我们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是通过我们自身,以及自身所能掌握的工具所得到的具体结果,汇聚到我们人类的大脑,“感受”这个世界而得出的头脑“想象”的那个世界的。

  这个过程,是一切唯心与唯物挣了这么多年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个过程,既有客观的参与,又有主观的参与。

  这两者之争的矛盾集爆发之一,便是一个极端的真假之辨的命题:缸之脑。

  这个命题的本书也有涉及,而反应过来“假殊”是缸之脑的人,恰恰是周源,这从一定程度也证明了周源此时对真与假的理解,更了一层。

  缸之脑的话题回头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再做细致讨论,现在我们还是说回真假之辨的问题:既然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通过我们自身,以及自身所能掌握的工具所得到的具体结果,汇聚到我们人类的大脑,“感受”这个世界而得出的头脑“想象”的那个世界的,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真”的认识,值得深究了。

  换句话说,认识真的过程里,有三个关键因素:人类自身,工具,头脑。

  :在书总结为所说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分别对应色声香味触法——当然,书做了一个小梗,张驰航最初告诉浩宁自己是“关”自在,关闭五识,浩宁并没有意识到还有最后一个关键的意这一识,而看起来浩宁在这方面的悟性真的极差,直到第一万次的时间循环才悟到第六识的“意”的存在,所以终于在这一次,得到了观自在之“法”,当然,此为小说里面的小聪明设计,不登大堂,大家看着笑笑好。

  对了,界天师,也是地球尺度的整体意识,在某种程度来说,是人类自身六识的极端扩大而产生的质变,所以这个质变之后的体系,能够发现“宏粒子”,也是有可能的。

  但不管怎样,从人类自身角度来说,通过对这六识的认识,我们会发现,在没有工具,或者工具较少的情况下,人类仅仅能够依靠这六识来认识这个世界,也是说,方法有限,能力有限,自然一定程度,头脑里认识的那个“真实”世界,与真正的“真实”世界距离较远——最典型的案例便是亚里士多德那个“重铁球轻铁球先落地”的意淫结果了。

  :工具的发明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个世界的“真”,但是同时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因为工具的限制,我们现在仍旧对多种“真”无法探寻或者解释——探寻远距离的工具的限制,让我们无法知道遥远的星空是怎样,探寻微观世界的工具的限制让我们至今无法找到量子力学的根本原理,对于人体自身研究的工具限制,让我们至今对人类的意识无法了解清楚。——故而工具层面,众神聊斋也为书人物“发明”了一些工具:潘多拉金属,众神精华,宏电子

  :人脑的运算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三类:较为复杂的本能,强有力的逻辑,以及偶然出现的灵感。

  较为复杂的本能的范畴较大,既包括情感,也包括想象,也包括某些冲动等,这些都是无法用逻辑进行判断的:你喜欢一个女孩儿,不是因为从逻辑推演的,而是你看到她喜欢。你看到一个人被欺负,你心希望见义勇为,至少会觉得那个人不对,这也不是逻辑推演的。以常规来看,这种较为复杂的本能的应用,远远高于逻辑推演。——但某种意义来说,纯粹的本能,又有些偏向动物性

  强有力的逻辑推演,是人类在不断自我进化过程而出现的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方法是需要后天训练的,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一个逻辑极强的人与一个不讲逻辑的人的对话,会让双方都崩溃。一个最经典单的案例是:如果你和一个非常讲逻辑的人打招呼说:你好。对方会反问你:你怎么知道“我好?”——这哪里是聊天,这简直是一场对话灾难!——所以在本书,对特别喜欢讲逻辑的浩宁也做了一定程度的调侃,来隐形的提出,他的思维方法,仅仅是人脑思考方法的其之一而已。

  偶尔出现的灵感:如果说本能可以用激素,头脑对一些事情的直观反应,来解释,逻辑推演用现有的推演方法来解释,那么灵感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现的东西,简直太可怕了——因为我们不知道灵感什么时候会出现,出现之后是不是对的,甚至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原理,但是灵感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超脱于本能,超脱于逻辑的灵光,某种意义来说,灵感甚至是人类思想发生“变异”,发生跳跃式“进化”的推进者。,在过往的著作,对灵感多有提及:

  ,女娲被商纣调戏之后,气的说的原话是:“……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

  ,菩萨的金鱼跑脱了,到下界变成一个妖怪,每年要吃同年童女,这个妖怪的名字叫:灵感大王——我们看了书都知道,这货其实是一条在花丛得了“灵感”的金鱼。而这条金鱼是从哪里来的“灵感”?菩萨啊!

  从以看出来,越往高级走的神祗,越是重视灵感的,所以在,在最后的时光之河的那些鱼,被浩然称为“灵感系统”,也是想说这点的。

  总之,我们从面可以看出,人脑的运算方式,本能-->逻辑-->灵感,在人们的一生分别由多变少,但是从自我进化的重要性来看,刚好相反,仅凭本能进化少,讲逻辑可以以某种速率进行自我进化,但是灵感的爆发,会使得人类历史呈现某种突发式的飞跃——西方的灵感

  爆发阶段:艺复兴,奠定了随后几百年的西方科学爆发史;而东方在两千多年前的巨量灵感爆发:诸子百家,直接造了在随后的两千年间,东方以一个绝对强者的姿态,傲立世界。

  好了,大家把民族自豪感的豪迈之心先收一收,别忘了我们讨论的是真假之辨:即便如此,我们也清楚,人脑的三种运算方式:本能无法看清世界,逻辑推演是有漏洞的并且有学习难度的,而灵感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又虚无缥缈的东西,更无法直接推动人们认识真正的现实。

  如此,我们只能有一个较悲观的结论,那便是,我们人类在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里,不论从我们的感受世界的感受器官:六识,还是我们的感受工具:宏观,微观,达观,以及我们感受的运算方法:本能,逻辑,灵感,之间都是不足的。

  这种不足,造成了我们认识世间的现实世界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便是周源所说的:假。

  周源,以及书多次提出,这个假,不是说谎,不是错,不是故意的说假话,也不是恶,不是丑,而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自身感受——换句话说,这个假,是人们认识世界过程,因为感受器官有限,工具有限,方法有限,而使得“真实”的现实世界在人们心的“假”的投影而已。

  但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我们人类把这个“假”的投影,称为“真理”。

  人们在一定程度范围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真理”

  随后的日子里,人们认为地心说是“真理”

  在随后人们认为日心说是“真理”

  随后人们认为万有引力是“真理”

  随后人们认为量子力学是“真理”

  而在以的每一次,每个时代的“真理”出现时,都是对之前“真理”的一次颠覆,一次推翻,一次重建,一次证明之前是“假”理。

  换句话说:所谓人类世界认识的“真理”,不过是那个冥冥存在的真理,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在人类世界的“投影”,这个投影,并不是真正的真理的全部外貌,而像一个大象的不同部位而已,我们人类是摸象的盲人,在时空长河不断的摸这个大象的不同部位,进而在不同的时空里,得出这个大象的不同“真理”,其实都是“假象”。

  以是较严肃的解释,如果套用佛经的话便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以,便是所讨论的真假之辨。

  类似的讨论一般都是非常形而学的讨论,并且容易被一些“邪教”拿去忽悠人,所以沐雨在整部书,通过各种故事以及故事的存在试图说明,这个假不是真的假,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客观过程,并非客观世界的假,换句话来说,短期内看起来假是绝对,但长期看起来,假是相对的:

  “假殊”的假,是因为被薛神医用了双层“缸之脑”设计,蒙蔽了真心,在外人看起来是假,但其本心却是真的,才会在最后出现那把真实的慧剑,并且赠与周源。

  人类,地球,宇宙三个级别的意识,都由于观测工具层面的限制,无法观测到真实世界,但是却都在不同意识的对之间,逐渐认识真实世界:浩宁看界天师,界天师与浩宁看宏原子与香火神,浩宁通过浩然的时光长河看灵感等等。

  各种角色,也在不断的进化,接受新的思考方法,来打破自身的认识局限。

  换句话说,提出了在人类因为感官,工具,思考方法的限制而无法“真正”认识世界的本源思考下,提出了另外一套思考的解决方案:族群的自我进化+族群不断活下去。

  这便是刘帅以一个生物专业,在小说最后一章,回答的那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不选择永生这种进化方式?

  刘帅给出的答案是:向死而生。如果人类永生,便不会进化。

  向死而生,刘帅一共提出过两次。

  第一次是看着已经失去灵魂的周源,解释他当时“行尸走肉”的状态的时候

  第二次是在所有人死了之后再次“重生”,刘帅被提出这个永生疑问的时候。

  刘帅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个体的向死而生而拥有的有意识的自我进化行为,在宏观族群会造成其永生的可能性。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因为一个族群的个体会死,所以这个族群的这个个体,天然有求生存,求生存的更好,甚至求生存的时间更久的欲望,因此才会不断地发展自己这个个体,在这个过程,只要这个族群的个体有自我意识,并且不是被动的受自然规律而被筛选的优胜劣汰方式,而是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进化来躲避未来可能会出现在灾难的话,那么这个族群不仅在当前,也是在未来最有可能永生的族群——也是刘帅说的,以牺牲个体的永生来换取族群的永生

  针对这个概念,小说在其他地方也探讨过:

  如因为失去“死”的恐慌的周源,他也失去了活着的意义,或者他变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如费长房要把所有人都变成神,而在没有人的情况下,神也不会再又进化

  如浩然告诉浩宁灵感系统的意义:人类种族与在灵感系统的筛选下,更加有意识的自我进化。——浩然能够告诉浩宁这个进化方式,很有可能是以浩然这个宇宙级别的超宏观意识下,看到其他的“神经突触”,也是其他星球的进化方式,也是类似的进化方式,或者曾经也有过类似的高效进化方式吧。

  总之,不论哪一种,都提出一个可能性,那是:虽然在一段时空内,人类得到的“真理”都只不过是那个真正的真理在这个时空的“投影”,但是只要这个族群有足够的进化意识,并且这个族群能够一直活下去,哪怕人类有诸多限制,也终将会将这个真理的“投影”,还原成真正的真理。

  在这个过程,可能有假,可能有反复,可能有妄人,可能有现有方法的坚持者,但只要方向是族群不断进化的活下去,终将进化至找到那个“真”。

  这是本部小说希望阐述的:真假之辨。

  这是为什么,在最后虚假实境变化的地球,与费长房的诛仙剑共同湮灭之后,周源从“假”的圈神,变成了真的“悟空”:因为他悟到了假是空,真也是空,但正因为真悟“空”,才成了真悟空。

  毕竟假虽然是真的投影,但只要时间足够,进化足够,假的终将为空,而到那时,真假之辨,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到此,沐雨花了三四万字,将整部小说的宏观构架,包括世界观,包括希望讲的进化主题,以及真假等层面的思辨已经阐述完毕了,随后的后记,会将书的一些细节的关键点做一些解读,毕竟读到这里的各位已经把全书看完,所以不存在剧透问题,我们只是把一些点拿出来互相印证,看我们每个人对这本书想表达的“真”,在各自心的那个“投影”对照,看是否是一致的而已。

  谢谢各位阅读。

  https:///html/book/44/4455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