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第九百六十二章 功成身退
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      更新:2019-03-01

  军机阁七臣中,因段志玄、程知节谋逆,空出了两个阁臣位置。

  在与军机诸臣商议之后,晋李大亮、李沂入阁,李师被选定为军机候补大臣。

  二十岁的李沂,正式成为大唐最年轻的军机阁臣。

  前无古人,更或许后无来者。

  之后,朝廷正式将西域之地划入版图。

  依以天山为界,南北设置两个都护府。

  天山以北为北庭都护府,东至庭州,西至碎叶城,驻所庭州。

  以南为安西都护府,东至沙州,西至疏勒,驻所龟兹。

  同时在疏勒设置疏勒都督府,在于阗设置毗沙都督府,应对西域胡族偶发暴乱。

  移驻西北军团进行驻囤,在西域各州派驻流官。

  大唐版图瞬间扩大了三成。

  ……。

  新一年最大的喜事是突厥终于被大唐灭亡了。

  最大的悲事是国丈韩仲良的去世。

  可最诡异的事,非李靖的请辞莫属。

  七十有四的李靖,按年龄确实该荣养了。

  事实上这几年,李靖也没有领兵出征。

  不过,李靖的身体依然健康,除了时有足疾复发,别的毛病没有。

  按理说,这样一位有功之臣,在军机阁再干上三五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李靖有功,对大唐前后三朝皇帝,功劳人人称道。

  可李靖从李沐回京处理完琐事之后。

  一声不吭地连续三日递上三道折子,一意坚持退隐。

  虽然李沐在前两次严词拒绝了。

  可第三道奏折,李沐不置可否,搁了下来。

  这种情况,让原本以为李靖只是因年老做做样子的人,都瞠目结舌。

  难道卫国公真有去意?

  难道李靖与皇帝私下有了间隙?

  想到之前李恪伙同段志玄的叛乱,莫非卫国公与李恪也有牵连?

  一时间,朝野猜测之声响起,人心浮动,物议纷纷。

  ……。

  卫国公府后院。

  重伤初癒的李师,此时跪在祖父的膝前。

  “祖父,师儿是真不明白,祖父为何要执意请辞,莫非这其中有误会?真要有误会,孙儿即刻进宫,向陛下解释清楚也就是了。”

  李师是真有些惶恐,在他心里,祖父就是神,李沐也是神。

  这二人对于他来说,就是人生的全部。

  可这二人要是起了纠葛,就让李师这伤养不成了。

  李靖脸色如常,轻轻抬手,拂去面前一片绿叶上的尘埃。

  “误会?呵呵!”李靖一声笑,却全无笑意,“君臣之间,有何误会可言?”

  这话说得对,只有那些愚民才会觉得君臣之间会有误会。

  君臣之间,只有旨意和服从。

  何来误会二字?

  李师不敢接话,李靖的语气和神情,让李师感觉到君臣之间,真有误会。

  因为二人从来不只是君臣。

  李师自认自己与李沐之间,也不仅是君臣,他们之间还有,情,意。

  李靖回过头来,看着他钟爱的长孙。

  “你还年轻,有着远大的前程。”李靖微笑起来,二十二岁的李师,已经以军功晋为大唐郡公,以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假以时日,国公之位指日可待。

  还有什么比这,更让长辈舒心的呢?

  “祖父老了,就不该挡你的路。”

  这句话道出了李靖的心酸。

  也引出了李师的泪。

  他突然明白了祖父的用意,不是君臣之间起了杯葛,也是祖父在为自己让路。

  大唐军机阁,七个阁臣,卫国公祖孙占两席?

  李师心中大恸,“祖父,孙儿不用你如此,真不用如此……。”

  李靖瞪眼道:“哭什么?如今大唐四周,都已被陛下扫平。或许日后会有星点叛乱,但这对大唐而言,已经是肘腋之患。天下要承平了……哎!”

  这一声叹息,让人听得心酸。

  李靖不是在叹息天下承平,而是在叹息,自己老了,再无用武之地。

  天下承平,人人高兴。

  可没人能体会到那些从军数十年老兵的心境。

  时代不再需要他们了。

  谁都知道,太平盛世,军人的荣誉和权利,都会降到最低。

  裁撤军队,减少支出,朝廷财力转向民生,是题中之意。

  历经三朝的李靖,岂能不明白?

  这不是谁,某一个人能阻挡的。

  皇帝也一样。

  李靖舔了舔并不干燥的嘴唇,说道:“你不必觉得愧疚,祖父请辞也不完全是为你让路。”

  李师抬着泪眼看向李靖。

  “陛下是个雄主,年轻圣明,之前是外有强敌,内有叛乱,不得不将前朝旧臣留任使用。如今外敌已尽,接下来,便是整治朝内。”

  李师有些听不明白,问道:“要政令通畅,自然该整治朝廷重臣,可这,和祖父又有何干系?”

  “傻小子。”李靖笑骂道,“任何变革,总有一个人或一件事,做为开端。祖父得大唐三朝帝王恩宠,自然该为大唐尽一份力。”

  李师听懂了,祖父这是甘愿做那只警猴的鸡啊。

  这时,府中侍卫匆匆来报,“陛下……陛下微服来访,已经进了中厅。”

  李靖笑了。

  李师急道:“祖父,快迎啊。”

  “不必了,朕已经来了。”李沐微笑着进来。

  “臣等恭迎陛下,不曾远迎,望陛下恕罪。”

  “免礼,都起来吧。”李沐随意地坐在这亭子石凳上,指着李师道:“朕一大早就打了好几个喷嚏,想必是你在心中骂朕吧?”

  李师连忙否认道:“臣哪敢!”

  “敢不敢,只有你心里明白。”李沐意味深长地说道,“就算你心里骂朕,朕也不能凭着揣测而降罪于人,对吧?”

  李师一惊,他突然明白,李沐的话不是冲他说的,而是冲祖父而去。

  他开口道:“陛下容禀……!”

  李沐挥挥手道:“朕要和卫国公聊聊,你且先退下吧,好好养伤。”

  李师看看李靖,李靖微微颌首。

  李师躬身道:“臣遵旨,那臣在院外静候。”

  李沐不置可否,随意地挥了挥手。

  园中只剩下李沐二人默默相对。

  “卫国公就这么认为朕无容人之雅量?”

  李沐打破沉默,经过一夜的思考,李沐自信摸准了李靖的心思。

  李靖微微欠身道:“臣知道瞒不过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