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走过的路 (九)
作者:风水雨的小说      更新:2018-05-28

  莎士比亚说:“没有什么事情是好的或坏的,但思想却使其中有所不同。”人生难免遇到难题,与其在抱怨中被动应对,莫如转变视角、改变心态,用主动作为去化解困境。

  生活的幸福,取决于行动的力度,更取决于思维的宽度。

  这两句话我从人民网评所看到,感觉挺深的。

  在某种意义上,人生就是一个自我调整、自我检修的过程。面对时常不期而至的磨难与挑战,只有善于变现实压力为前行动力,才可谓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些人总是“生活在别处”,认为现实充满苟且和琐碎,不切实际地将生活的美好寄希望于远方和未来。以倦怠的心态敷衍工作,遇到点麻烦就临阵退缩,不敢直面生活的考题……凡此种种,从表面上看是个人能力有所欠缺、态度有所懈怠,本质上则是思想的速率与容量无法匹配生活的变化。如何为精神“赋能”,多一点多向度应变思维,十分值得思考。

  “凡物皆有可观”。一代文豪苏轼,当年“自钱塘移守胶西”,尽管当地灾荒不断,完全比不上杭州的富贵繁华,但他主动作为,不仅使城镇面貌大为改观,也在尽责履职的同时,领悟到“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生活的幸福,取决于行动的力度,更取决于思维的宽度。凡事多看“另一面”,不畏浮云遮望眼,那么哪怕生活再平淡,一个人也可能拥抱与众不同的精彩。

  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