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想当皇帝呢 第五九章?无招和有招
作者:年少周郎何处的小说      更新:2020-06-18

  本来因为和叶琼楼势均力敌——当然只是招式上的势均力敌——而专心斗剑的令狐冲,在听到岳不群和文如锦的对话时,心里猛地一紧。

  本来他就已经在琢磨,叶琼楼现在所使的剑招,看不出是何门何派,但其中剑意与独孤九剑如此相似,难道对方也得了这套剑法的真传?

  那为什么风太师叔从来没和自己提过?

  独孤九剑没有固定的剑招,而是用丰富的对敌经验总结出的破招套路。风清扬曾给他详细讲解过,比如一人持剑,欲刺你左手时,他目光必向左看,欲劈你肩膀时,必先将剑提起来……如是种种,若都烂熟于心,那就不用管对方用的是哪家哪派的招式,只看他动作便能应对。

  而且独孤九剑更重抢攻,制敌于机先,他就只能按着你的套路走,对你无法造成威胁。

  令狐冲学了十几年剑,没听过岳不群讲这种理论,登时如闻纶音,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此笃信“无招胜有招”方是剑道无上境界。

  只是方才见叶琼楼只用华山剑法,就能和自己斗得旗鼓相当,心中隐隐觉得不对。总不能说剑上有招——还是自己练得快吐了的老套剑招——能敌过无招境界吧?

  及至叶琼楼将“有凤来仪”使用第四种变化,令狐冲只觉得像被人当头狠狠一棒,不由呆了半晌。

  ——原来这个年轻剑客,也是会独孤九剑的!

  否则的话,便不足以解释他以有招敌无招,不足以解释他怎么能从刚见到的剑法中化出从未有过的变化。

  他只是把“无招”化作“有招”在使而已!

  令狐冲在这一番推测中,却忘记了一点。对于叶琼楼来说,他虽然看过了华山剑法,其实对剑招名称和变化根本不了解。也就是说,从一开始,他就只是借了华山剑法的剑意,在使无招剑法。

  而对于他来说,剑法有招无招,都无关紧要。他的剑,重在“实用”。

  这何尝不是独孤九剑的另一种解释!

  就好像有两个都学会了基本算数的人,前一个在学校里又学到了许多速算的法则、化繁为简的公式,只要他见到题目,就可以套用自己所背下来的几百种公式中的一种,迅速地得到答案。

  而另一个人则天天在小摊子上卖货,什么稀奇古怪的价格和分量全都见过,他早就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最快地算出账目来。

  当这两个人在一起比赛算数的时候,前一个人不免会惊讶:

  “他连公式都没背过,他怎么知道这种算法的?”

  这种心灵上的震撼,若非令狐冲这样的当事人,只怕是难以体会到的。

  而他的手,此刻也僵在了半空,面对着叶琼楼一招似乎平平淡淡的斜刺,无从应对。

  他仿佛又想起了风清扬教他剑法时,随手比出一招,问:“这一招你如何破法?”

  当时他怎么回答的来着?“这不是招式,所以无法可破。”

  不是招式,无法可破……不是招式就无法可破……吗?

  那为什么自己使出的“不是招式”的剑法,对方都可以化解,而自己却对这一招“不是招式”无能为力?

  天底下,究竟有没有“不是招式”的剑法?不是招式又如何伤人?

  我这一招自右向左斜挑,攻他右肩,难道不是招式吗?他见到我目光看向他右肩,难道猜不到我要攻击哪里吗?……

  招式……不是招式……九剑……能不能破九剑……

  懵懵懂懂之间,耳边全是自己和风清扬当日的对话。

  “倘若对方也没有招式,那便如何?”

  “当真如此,那便是天下一等一的高手,你二人之间的胜负难以逆料……”

  ……是么?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天下一等一的高手么?

  可是自己并非一等一的高手啊!……

  令狐冲蓦地打了个哆嗦,这才意识到自己出了一身冷汗。当下叹了口气,收手肃立,低声道:“我输了。”

  抛开他对叶琼楼的实力有些过分高估之外,他认输的态度真有几分洒脱。

  叶琼楼便也收剑一礼,淡淡道:“只比招式,不分胜负。”

  倒像是在给文如锦的上一阵打抱不平一般。

  文如锦听得咧了咧嘴,又看了一眼岳不群:“岳掌门,这位令狐大哥,剑术果然有独到之处,我们都是很佩服的。今日比试,不如到此为止?”

  岳不群心里有事,巴不得这么结束最好,便也点头说了些客气话。众人才纷纷散去。

  文如锦觉得又帮了林平之一个忙,心里高兴,拽着叶琼楼说个不停。叶琼楼却看了他一眼:“我想回房静一静。”

  “啊?为什么?”

  “方才比剑有所领悟,需要多想想。”

  文如锦呆呆地看着叶琼楼从自己身边走过,径自回房,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学霸的世界我不懂啊!”

  ……

  岳不群究竟有没有猜到令狐冲学的就是独孤九剑,猜到了又会怎么盘问,师徒间还会不会生出别的龃龉,都不是文如锦打算操心的。

  他跟岳不群只能算是有点交情,但自己是君天府的人——虽然跑出来玩了,他自己是这么定位的——岳不群未免要有些警惕,所以还是别太伸手的好。

  趁着叶琼楼回房悟道,文如锦索性要了纸笔开始写信。

  这还是受了林平之的启发。

  看见林平之,就想起福威镖局,就想起快递,就想起写信——姑且不说文如锦的脑回路为什么是这个形状,但他至少想到了,怎么把路上的所见所闻传回给他大哥知道。

  宁轩要是听说,这家伙纯粹是因为没有手机,才迟迟没给家里打个电话,恐怕要当场郁闷而死。

  仔细想想,要写的东西还挺多的。

  鄱阳湖上的老实和尚,杭州城里的花七少爷,业余侦探陆小凤,汝南王世子叶琼楼……

  不知道大哥和汝南王认不认识?

  文如锦倒还没有无知到,觉得大明的王爷都姓朱,就肯定彼此都认识。

  就看他们这个落后的交通,一个在江西,一个在河南,多半是没机会见面的。

  没准他们连皇帝都没见过呢……

  东想西想之间,文如锦又写了那个据说是某国王族的上官家族的故事,和自己下一步的目的地:山西太原。

  记得福威镖局号称九省十一分局,想必在山西也有联络地点。到时候可以通过福威镖局把信送过去。

  文如锦感叹着自己的聪明,临近收尾时又添了一句:

  ——大哥,你信不信,我从到了杭州,一直到现在,你给我的钱一分都还没花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