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九八四年开始 第九十一章 极品对上奇葩
作者:你为什么忧伤的小说      更新:2020-09-05

  张贤勇一行人回到张家凹引起的轰动,远不止这些。

  黄亮和张志飞一行人刚回到村里,就把要招工的消息传出去了,这种关于自身的利益的爆炸性消息,有了一点火星子就能引起大家疯狂,张贤勇一行人才刚进村一会,只要在家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往村口方向挤去。

  张贤勇这下连家都不能回了,直接被大伯一行人拉到村祠堂开会了。

  大伯和村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是兴高采烈,大家面露喜色,议论纷纷起来。

  张贤勇和其他四人被带到村祠堂,很快里里外外都围满了人,几人刚进祠堂,里里外外的人都杂七杂八开始询问招人的细节,张贤勇还好,其他四人对这里的土话听得懵懵懂懂,连回答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一脸土色,两个小姑娘一脸求助地看上张贤勇,他们也没想到这差事这么难办。

  大伯见到这个场景,连忙喝道。

  “都退后几步,人家是客人,你们吓到人家了,还想不想进工厂了?”

  众人对这个理由最是畏惧,期盼最高的年轻人连忙后退几步,还拉扯其他人后退。

  这下场面才算暂时控制住。

  张贤勇一眼望去,最少有几百人,看来其他人都还在干农活,或者没回家,不过在人群之中,并没有看到父亲张春生和大哥二哥他们,不过暂时先把规矩说一下也好。

  张贤勇清咳一声,朝人群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白衬衫,西裤,皮鞋,张贤勇此时的气度和他身上的姿态让众人不由停下议论声。

  张贤勇把其他四人叫到自己身前,丝毫没有半点胆怯,管理上百员工,身上那股无形的气势就和眼前这群没见过世面的村民有明显的区别。

  “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大家都安静一下,听我把招聘的事说清楚。”

  张贤勇这话一出,里里外外的人全都禁声,他看看了下面众人,看到的是一张张期待渴望的眼神,不想想起曾经的自己,片刻他就清醒过来,沉吟片刻,他继续说道。

  “今天我和大家说的事,希望大家回去和没来的邻居都说一下,说一下我们招聘的人数和规则,我们莉浩公司这次准备在我们张家凹村招聘三百人左右,年龄为16岁到25岁之间,男女不限,原则上是一家最少有一个名额,大家也都知道,现在工作是多么不好找,我们千辛万苦来张家凹招工,不为其他的,不是因为张家凹的年轻人能干,而是看在大家都过得不容易,希望大家不要辜负了我们的一番苦心,不要闹,也不要争,明天早上八点,每家每户自己安排一个人来排队登记,我希望大家记住,我们虽然给你一份工作,但是你不要因为自己是张家凹人,就可以在工厂里,胡作非为,我们工厂的规矩很严的,谁违反规章制度,开除了,也别来找我说情,大家记住了!”

  张贤勇想了想又继续说道。

  “这次招聘的人数有限,我现在请大家不要到处和自己亲戚说,我们公司目前还不大,等以后发展起来了,还会进行第二批招聘,到时你们可以介绍自己的亲戚朋友进工厂,但是目前需要的人数不多,所以希望大家尽量别太心急了,如果人数太多,到时把你们的机会抢走了,到时别来找我,我先说明。”

  “大家明天来报名,直接找我后面的这四位,这四人是我们公司专门招聘人员的同事,明天每人把身份信息找他们登记一下,就这样吧,先散了,明天早上八点每家每户自己来一个人登记。”

  张贤勇的话讲完了,可大家依然没有散去,心怕自己的名额被人抢走,围着几人说个不停。

  张贤勇无奈只能求助村里老人,最后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把众人都骂走,这才稍微平静下来。

  张贤勇感觉疲惫不堪,转身对大伯一行人道。

  “伯伯,你们帮忙安排一下他们四人的住宿问题,公司给了他们每人每天二十块钱出差的生活补助,你就按这个标准给他们安排住宿伙食,麻烦你们了。”

  “我的乖乖,每人每天二十,那四人一天就是八十,这要睡龙床吃皇宫饭才有这么好的待遇呀,大伯一行人双眼都惊住了,连忙点头答应。”

  从这四人待遇就可以看出,他们公司得有多好呀!

  张贤勇把四人安顿好后,准备先行回家看看,自己八个月没回家,实在有点想念,和众人告别后,拿着自己行李,朝自己家走去。

  一路上,众人看到张贤勇,各种讨好,还有主动过来拉关系套近乎的,让张贤勇感觉有些无奈。

  自己和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就算在路上碰到一个曾经玩得好的发小,虽然此刻也聊天,聊得热情,但是再也没有以前那种纯真了,从他们眼神里,可以看到羡慕嫉妒恨,自己和他们,也渐渐变成两种人了。

  或许多年以后,各自成家立业,他们可以在酒桌上肆意和孩子们吹牛,想当年,你爸我和张浩初,张贤勇他们,一起去羊城打拼,结果张浩初那厮不地道,只带张贤勇发财,不带你爸我,不然现在你爸我也怎么身价多少亿了。

  胡思乱想一番,张贤勇终于到了自家门前,可定睛一看,才发现上着锁,人影都没见一个,张贤勇不由无奈地正准备把行李放祠堂,就见对面自己小叔家走出一人,正是他婶婶,张贤勇连忙喊了一声。

  对面她婶见到张贤勇,并没有多少热情,看了张贤勇家一眼,阴阳怪气地道。

  “你全家走亲戚去了,去你二嫂子家了,你爸那小气劲,一个彩礼,谈了几个月了,都还在人家那边磨蹭,现在越来越厉害了,每次去,还拖家带口去,不吃回本,是不会罢休的。”

  张贤勇尴尬地笑着没有回答,张春生那种性格,自然和自己兄弟姐妹合不来,这个年代,大家都家里穷,如果兄弟姐妹之间,还出现一个喜欢贪小便宜,喜欢争的人,那这亲戚之间的关系,永远都不会和睦,正如张贤勇对面,就算亲叔叔家也一样。

  两家人就几步距离,可吵吵闹闹几十年了,小孩之间还在玩闹,但是大人之间,每天可以为了一点鸡皮蒜毛的小事隔着几步距离来一个对骂大联合,这种情况基本每星期都得来两次,他们不累,张贤勇是真心看累了。

  张贤勇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气度早已经不是这农村妇女可比了,从行李袋里,拿出一条高档香烟,走到小婶面前,递了过去道。

  “小婶,这给小叔抽吧,都是一家人,吵吵闹闹几十年,没必要了,你们也给孩子们做一个榜样,另外明天叫贤昌去祠堂报名吧,他也二十岁了,一直待在屋里也不是一个事,我给他安排一下,进工厂去锻炼一下。”

  她小婶傻傻的接过香烟,看着自己这个侄子气度不凡,语气平淡,但是带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让她有些垭口,最终啥也没说,看到张贤勇的行李,不由还是开口道。

  “把行李放屋里来吧,还没吃饭吧,我烧两个菜给你吃吧。”

  看到终于恢复正常语气的小婶,张贤勇不由笑着说道。

  “饭就不用了,等下我还得去和几个同事一起吃,我行李就放这吧,等下吃完饭,我借辆单车去我二嫂那边看看,就隔着两个村,不远。”

  张贤勇放下行李,告别小婶,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四十多,本来还准备回家吃饭,这下只能和几个同事一起吃了。

  张贤勇回到祠堂,正见大伯大张旗鼓安排着,现在正是暑假,村里小学是空着的,他们把村小学两个老师宿舍清空,四个同事,两男两女,每两人住一间,床垫被子全部换新的,另外为了他们几人的吃的问题,把村里做红白喜事的张师傅喊来,每天给他四十块钱办席,一日三餐,必须安排妥妥地。

  在八十年代四个人每天八十块钱的支出,何况这在农村,这怎么也花不完,每天四十块钱的宴席,每天三餐都有大鱼大肉了,四个人哪吃的完,就算这样,八十块钱还是还不完,这有点急坏了大伯几个人。

  好在张贤勇回来了,听完大伯几人的话,张贤勇哭笑不得,都是实在人,从来没想过自己赚点,张贤勇无奈表示,简单三菜一汤每餐标准吧,就这样安排,剩下的钱,捐给村里小学吧。

  这才人大伯几人松了一口气,连忙安排去了。

  因为时间急,中午这一餐就简单吃了,可就算简单,也有鸡和鱼,全是现杀的,待吃了饭,张贤勇借了一辆二八自行车,往二哥未过门的媳妇家骑去。

  对于父亲的行为,张贤勇还是有些担心的,二哥在信里写了,对方的彩礼要三大件,一辆全新的二八自行车、一台缝纫机,还有一头大肥猪,除了这个,对方还希望张家出点钱帮他们把房屋修一下。

  说实在话,这个彩礼条件对于一般农村普通家庭,的确有些高了,但是张家现在已经不是普通家庭了,这点东西,张贤勇随随便便就能给他办齐,自己只回家几天时间,如果因为婚礼这是延误了,那只能有些遗憾了,所以张贤勇内心也有些焦急,他对于父亲那点小气劲是最清楚不过了。

  吹牛的时候,恨不得把自己吹成张家凹首富,但是到生活中了,恨不得一分钱分两瓣花,甚至还觉得吃亏的人。

  张贤勇担心女方因为自己父亲这种性格,最终把婚事搞砸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张贤勇猜测的并没有错,张春生这种性格,的确差一点把这庄婚事搞砸了,甚至还差一点打起来了。

  此刻正是一点左右,正是饭点好时机,但是在王家湾的王翠花家里,此刻却是灶台冷冷清清,显然是还没开火。

  王翠花今年十九岁,模样说不上多好看,面容清秀,衣装打扮极为朴素,甚至还能看到青蓝色的裤子上有几个补丁,脚上一双塑料凉鞋也是带子断了,当拖鞋穿着,但是身上干净利落,端茶倒水,把众人伺候得好好的,很显然是一个会过日子的女子。

  她端了一条小凳子,坐在客厅门口,看着客厅里面,自己父母和相亲对象的父母对立而坐,两方关系显然已经经历多方交锋,平手结局,此刻两方正在因为上一场交锋各不想让,正生着闷气。

  张贤勇二哥张贤兵坐在父母旁边,低着头不语,时而抬头偷看站在门口的王翠花,而王翠花也早发现了这一幕,她对张贤兵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特别反感,只是对方有些地方让她有些不适,但是这个年代的,一个农村女孩子,家庭条件不好的情况,还能有更多选择吗?

  这个答案自然是没有。

  王翠花家是王家湾有名的贫困户,她父亲年轻的时候上山挖石头,结果被石头压断一条腿,本来打个石膏也就成了,可最后听村里赤脚医生的话,各种折腾,最后被人抬到乡里做了截肢手术。

  最后还手术感染,另外一条腿也受到牵连,每到下雨打雷天,另外那条腿如同被人用刀子在割一样,或许正是因为断了腿,在家休息时间多了,无处发泄的动力,让王翠花母亲接连生了四个娃,最后加上原本的三个娃,家里七个小孩,而且还是七个女葫芦娃,成了附近有名的葫芦娃的家庭了。

  王翠花是家里老三,前面两个姐姐已经全部嫁出去了,每家都是要了彩礼,但是没要王翠花这么多,要来的钱和物,最后基本花在止痛药和家里的开销上了,这不,他们很快把注意打到十九岁的王翠花身上了。

  鉴于前面两个女儿出嫁要的彩礼不多,王父觉得那买卖有些亏了,一直在给老三寻找下家。

  这不,张家凹张浩初带着张贤勇还有张家凹二三十个年轻人在外面发了财这事,十里八乡都知道了,张浩初是不可能了,听说是傍上了富婆才发家的,那剩下的自然是在那些年轻人中选了。

  可这些年轻人也不怎么回家,王父曾经托人去张家凹实地考察了一下,结果发现那些去羊城打工的年轻人都成了香饽饽了,人家看不上自己这个家庭,自己这个药罐子,会让很多男方家庭止步。

  但是托消息的人也带来一个消息,说张家凹有一个人家家里很有钱,可以说是除了已经搬走了张浩初家外,是张家凹第二富的家庭了,这家就是张贤勇家了。

  至于托消息的人为什么会知道张贤勇家是第二富的人家?自然是那天他去张家凹考察,碰到张春生,这下,张春生有了发挥本事的地方了,凭着张春生那扯淡的技术,还有那时髦的尖头皮鞋,最后拉着人家站在路边扯淡两个半小时的功夫,成功让人家信服了。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张贤勇和王翠花家原本都是贫穷典型户,而且张春生的小气自私对应王翠花父母的贪婪和刻薄,简直就是王八看绿豆,两家迅速对上眼。

  两方刚开始见面的时候,张春生把喜欢炫耀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恨不得把张贤勇从羊城带回来的每一样东西都在王翠花家炫耀一百遍,这让王父产生了一种错觉。

  那就是张春生家果然是张家凹第二首富之家呀,自己算是钓到一条大鱼了,原本王父是希望王翠花嫁给张贤勇的,但是被张春生夫妇第一时间喝止,自己家老三现在是什么人?岂是你这种乡姑能配得上的,山鸡配金龙,你想得美,要配也自然是老二了。

  老三不行,老二也行,都是兄弟,能嫁进你家,还能少了那点东西不成,这不,在这种巧合之下,两家的关系迅速升温,前期没谈彩礼的时候,两家已经亲家亲家的叫了,连风声都放出去了,张家二公子要娶王家湾三小姐王翠花。

  但是事情的发展趋势急转直下,快得让吃瓜群众都一脸惊呆。

  这个转折点自然是王父提出彩礼那一刻起,王父的狮子大开口,让张春生有种懵逼,自己是不是引起人家的误会了,我炫耀是因为我有钱呀,炫耀使我快乐,我炫耀我的钱,你怎么能狮子大开口呢?

  两家的关系很快从亲家称呼变成张某某,王某某称呼了,再后来,和外人说起,就说王家湾那个瘸子,缺德得很,你说,我就和他说我三儿子给我买了一块手表,他竟然开口说能不能给他也配一块,这是人说得话吗?还有没有点廉耻之心了?你说是不是缺德的很?

  张春生的三观和王父的三观发生猛烈的撞击,双方坚定不移自己的目标,王父的要求已经远远超出张春生的底线,双方已经数次谈崩了。

  如果是正常人家,这种情况,无非就不谈了呗,可这两家都是奇葩中的奇葩。

  王父觉得能抓住这一条大鱼,丢了可惜,虽然到最后是真心看出张春生这个人有毛病,但是那些炫耀的东西是货真价实的,何况在一次偶然机会中,打听到张贤勇目前的收入已经几千软妹币一个月了,这让王父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心,必须黏上张家这条大鱼身上。

  等自己闺女嫁到张家,先要一笔钱来治病,再把几个小的让张家老三帮忙安排进工厂,最后看看有没有机会让自己另外几个女儿,把张家老三那条真正的大鱼钓上来,如果成功了,那王家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成为王家湾首富,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每天晚上躺在被窝里,王父就已经思考未来自己是配两轮还是三轮推车了。

  但是他远远低估了张春生这个对手,甚至低估了张春生的厚脸皮。

  对于张春生来说,王翠花的确让他挺满意的,这些天的接触,就知道这是个好女孩,勤劳持家,看她那打补丁的衣服,就深得张春生喜欢。

  自家老大那个,好吃懒做,还经常拿家里人的东西去补贴娘家,上次张贤勇带回来的几双鞋,被那娘们带了两双回娘家,这怎么能忍,今年一年,张春生都没给过对方好脸色看。

  但是就这样,给彩礼屈服?

  这不是张春生的性格,也不符合他的风格,但是他同样低估了王父的贪婪,最终两家就这样耗着,从三月开始介绍到现在八月中旬了,眼看都九月了,可最终还没一个定局。

  两家的媒人都已经失去耐心了,宁愿不要这笔喜金了,也不愿意做这档亲事了,这事,张春生还隐隐约约有些窃喜,能省下一笔媒人费用。

  随着双方的对战,双方也看出对方的心思了,这笔亲事能成,但是就看谁最后低头了,为了让对方低头,王父死咬条件不低头,而张春生觉得自己得想办法了。

  他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带着全家老少,隔几天就来王翠花家蹭饭,以前每次来,他都是带着张贤兵两个人,还偶尔带着一斤猪肉或者两斤豆腐,至少王家还不算太吃亏。

  但是最近这几个星期,张春生越来越过分了,趁着女儿暑假在家,最开始把女儿带上,再后来把老大的两个小家伙也带上,小孩带上还说得过去,可现在连老婆,大儿子全家,女儿全家,全带上了,这终于让王父爆发了。

  王父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你来招,我自然也能还击,他的招数就是,到了中午一点,自家灶台连火都没生,你不是带人来嘛?那我自己也不吃饭,你一个做客的,你好意思开口?

  张春生也没料到王家竟然来这一手,客人在主人家做客,没有人会提醒主家煮饭的,一般人家不做饭,就表示不留客了,请随自便,你爱去哪吃,去哪吃。

  极品对奇葩,终于进行到生死交锋最激烈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就看谁脸皮厚,谁肚子挨不住了。

  但是两个厚脸皮能承受,下面的孩子首先喊饿了。

  王翠花有些看不下去了,想去厨房做饭,但是被王父用眼睛瞪回去了,她也生闷气地坐在门口,发呆。

  张贤勇对王家湾并不陌生,其实在农村,周围几个村,大家偶尔也会碰到年龄差不多的,大家偶尔没事就跑对方村里去玩,童年,一起钓青蛙,一起游泳,一起玩铁圆圈,打纸角,很多回忆,都曾经和同龄的伙伴玩过,王家湾,张贤勇曾经也来过数次,所以轻车熟路地就骑到了王家湾。

  但是王翠花家,张贤勇并不怎么熟悉,只小时候听说王家湾有一个因为挖石头把腿搞断了的人,除了这个印象,张贤勇一切都不怎么了解了。

  王家湾和张家凹这种村庄其实都差不多,以宗族姓氏成立的村落,王姓显然是这个村的大姓。

  张贤勇骑行到村口的大榕树下,停下车,去一家门口的压水井旁边打水洗了一把脸,喝了几口水,这才显得不是那么疲惫,昨天坐了一晚上火车,为了照看几个同事,他丝毫不敢睡,火车上的小偷骗子太多了,那几个城市来的小年轻,还没体验到社会的毒打,所以张贤勇尽量能避免就避免,熬了一晚上,现在又是一个白天,除了疲惫,还有一股无名的火气。

  张贤勇从不理解父亲,到长大后,渐渐理解父亲为了这个家庭,才这样节省小气的,但是随着自己的收入越来越高,张贤勇对家里的要求也渐渐高了许多,他今年寄了三千块给家里,这个钱足够让家里过上这个年代农村无法比拟的生活。

  自己二哥的婚事,张贤勇内心是欢喜的,兄弟结婚,他自然是祝福性质的,但是让他听到父亲的所作所为后,他内心隐隐约约一股无名的怒火压抑在心上。

  尽管张贤勇内心很强大,也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跟着张浩初开始,就没落下学习,努力让自己跟上莉浩发展的步伐,但是这一切都掩盖不了他是农村出来的,还有一个喜欢炫耀又小气的父亲,或许他自己也不会承认,自己这么努力的原因,也有让父亲可以炫耀而不用靠着节省去吹牛。

  小时候那六两肉的事,深深刻在他记忆深处,他曾经有无数次告诉自己,某一天,我一定能让家里人天天吃上肉,让父亲的炫耀成真。

  如今,他做到了,他的收入甚至远远超过当初定下的目标,如果不是张家凹还没通电,他肯定会买上一台彩电回去给老爹炫耀,那种情况,偶尔想想,都让张贤勇充满动力。

  可自己已经做到的事,到了父亲这里,又开始变味了,我给了你钱,你完全可以大大方方让二哥把人家娶回来,这样,十里八乡的都会羡慕你,可现在,这样双方熬着,彻底成了十里八乡的笑话,可张春生却是乐在其中,丝毫没有感受到自己丢脸。

  性格决定命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张春生骨子里那点小九九,就算儿子有出息了,可他依然改变不了小气的本性。

  问题他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什么,自己给家里节省钱了,有什么错?有什么错?

  何况他还是一家之主,有决定权,谁能管他,外人或许偶尔开玩笑说他小气,他还觉得别人是在嫉妒也不一定。

  张贤勇骑着单车,问了一次路,终于看到不远处那栋简陋的土屋,那屋的确有些老旧,二哥出点钱给岳父家修一下是应该的,没钱另说,有钱,这点小钱,何必在这耗时间呢?

  张贤勇待靠近,才发现门口坐在一个少女,看不清模样,但是隐隐约约感觉挺干净利落的,待走进,张贤勇按了按车上的铃,让门口的女孩顿时回过头看上他。

  两人眼神顿时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