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个空间 第75章 祭祀
作者:一线清雾的小说      更新:2020-12-22

  中元节,七月半。

  西江省的一个小城镇上,又是一个学生放学的时间。

  启育小学的大门前,学生们离家近的,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回去。要是远的话,大多就会等着家里的大人们来接。

  当然,世界上的家庭千千万万,各自的情况都是不同的,虽然不至于像那句话说的一样,“幸福的家庭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可顾虑不过来的情况自然有各有的缘由。

  为了生计,而不能接孩子的家庭,只能让孩子自己回家的也是有的。

  姜瑜已经上了小学五年级了,父母最近正为了开分店的事忙碌不已,加上她奶奶身体又不太好了,所以开学前就给她配了一个小自行车,让她放学骑车回家。

  学校离她的家不远,但是今天是中元节,他们一家子要赶紧回老家祭祖才行,她就放学后拐去了爸妈在的新店面那里,等着他们忙好一起回去。

  这是一家云吞面店,顾名思义主打的就是云吞面,还有当地的特色美食小吃也写了几排在菜单上。

  新店装修的是和老店不太一样,却也是味道不变。

  这时候人很多,她把自行车停靠在后院,就去厨房看看能不能帮上忙,得知不需要后就去写自己的作业。

  回老家如果是骑自行车的话就显的远了,不过家里有个面包车就很快,毕竟老家是离着城镇不远的村庄,坐上他们一家五口人的话还是绰绰有余的。

  她搬出自己常用的小桌子小椅子,趴在上面写起了作业。

  等到她把作业写齐,预习明天的功课时,就听到后院传来奶奶和哥哥的声音。

  奶奶身体因为陈年旧患,最近不喜欢走动,不过中元节这个节日很重要,她也就强撑着要回去。

  哥哥上初中,放学时间比她晚一些,今天他是直接回家去接奶奶来店里,等会爸妈收拾完一家人就可以直接回老家了。

  “瑜妹儿,作业写完了?”

  和哥哥一起把奶奶扶到躺椅上,哥哥看到桌上只有课本就问她。

  “嗯,哥。”

  “有不会的吗?”,姜瑜的哥哥姜鹏年纪比她大几岁,却很懂事,早年家里的活儿都帮着干,妹妹的功课也时常辅导,不过他的耐心好,自己不会觉得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人缘不错。

  “没有,我在预习新课呢。奶奶,你要不要喝茶?”

  兄妹俩都是懂事聪明的孩子,学习上都没让人操心过,奶奶朝他们摆了摆手,面带和蔼的说,“乖女,奶奶不渴,你们学习吧。”,说着就闭目养神起来。

  现在的天色还是很亮的,后院里早就点起了驱赶蚊虫的艾草香料。

  偶尔前院店铺传来清晰的说话声,都是来吃晚饭的顾客。

  兄妹俩依言各自坐下,看着哥哥一题题的做着,她就端起了书本看了起来。

  云吞面馆前张贴了“营业到六点半”的帖子,在渐渐西斜的夕阳下慢慢被染上了金黄的色彩。

  有和姜瑜他们一样刚开学的各个学段的孩子,有的还不怎么适应开学时光,被家人带过来,吃上一碗香鲜的云吞,或者凉丝丝的加了各色果干的甜冰粉,又或者几串烤的冒油的烤串,就抚平了他们皱起来的脸庞。

  当食客散去,面馆前门关上锁好时,依旧还是有光亮在天上。

  ‘咕噜噜……’

  是肚子打鼓的声音。

  “饿了吧?去,我书包里有巧克力,先垫下肚子。”

  姜鹏听到自家妹子肚子的声音,就头也不抬的说。

  “啊……好的。”

  宽大的深色书包里,有着比她的书包还要多的书籍,却收拾的整整齐齐,她一拉起书包一面就看到,里面放着一袋还没拆包装的糖果。

  “问问奶奶饿不饿。”

  一旁的哥哥又说了一句。

  “嗯。”

  她抓起糖果包,就走向了奶奶。

  哥哥自己常常说他不爱吃糖,不过做为亲妹妹的她,可是知道他的口是心非的。

  前几年家里条件不太好的时候,还没发现,只是最近几年有了丰厚的压岁钱后,哥哥总会隔断时间买个甜食。

  是的,姜鹏大哥就是个甜食爱好者,还总是不承认。

  生日的时候要是给他送甜食,那保证可以看他高兴的样子。

  姜鹏正计算着一道数学题,就看到课本上被放了一颗巧克力糖,抬眼一看,就看到妹子的笑脸。

  “哥,你也先吃个,奶奶说她要回老家吃,现在不饿。”

  “嗯。”

  一辆面包车在夕阳下,奔向远方。

  很快就停在一个新农村改造过的村落,已经有很多家正在准备祭祀祖先的东西。

  姜瑜一家人也不甘落后,很快的开了所有门窗通风,各个地方点起了蚊香。

  因为前几天每天都有人回来,都有回来收拾过,现在只要把祭祀的桌椅瓜果之类的摆在门前就可以了。

  点香,祝词,烧纸锭。

  接过奶奶递过来的包子,吃着水果盘里的水果,这一切都和小时候一样。

  这几天每天晚上一家人都会回老家,今天爸妈带回来好几只处理干净的鸭子,现在正在厨房里烧菜炖鸭呢,大锅炖鸭。

  一旁的灶台上蒸着米糕,荤与素的交融味道,勾的她的小馋虫又叫了起来。

  “瑜妹儿,今天村里有跳天灯可以看,我们一起去吧?”

  一伙儿女孩子手拉着手在门外叫着她的名字,邀她一起。

  “去吧,看一会儿就回来吃饭。”,妈妈听到女孩子的话儿,就鼓励女儿去。

  这些女孩子都是村里的,和姜瑜处的不错,出声的几个性格活泼外向些。

  “好,知道了……我这就来!”

  姜瑜拿起一袋水果,就和女孩子们汇合去了。

  说起来,村子里很久没搞起这个跳天灯了,只是前几年外出打工的村民依次赚了些钱回来,有的办起了农家乐,搞旅游慢慢的就重新组织村民做出来了。

  “今年的规模不小,据说还有其它村子的也来了。”

  “嗯,我爷爷说还有唱戏的,还要我陪他看,我就看不了那戏就跑出来了,嘻嘻~”

  女孩子聚在一起,总是话儿很多,你一句我一句的,分外热闹。

  路过的每户人家门口,有的也和姜瑜家一样,门口摆放着祭祀用品,有的正在烧纸锭衣冠。

  姜瑜听着女孩子们的谈话,偶尔也插上一嘴,一阵微风吹过,就感觉自己脚下好像踩到什么东西。

  低头一瞧,是一张只被烧了一角的,有些发黄的冥纸。

  奇怪!

  村子里很久没人烧过这样的冥纸了,哪儿来的?

  正想抬头看看是哪家的,就感到眼一花,那张缺角的冥纸消失了。

  不信的抬起脚,看了看鞋底,确实没了。

  这……

  “瑜妹儿?……瑜妹儿你想什么呢?这么入神。”,回过神儿,就看到有着好看丹凤眼的盈姐正好奇的看着她。

  “噢!没事儿……走吧,快到了,今天人来的都挺早啊。”

  姜瑜打哈哈的糊弄过去,没有说什么。

  走到村边的晒谷场,这里不仅仅是扬谷晒谷的地方,还有很多健身器材被置放在一角,每晚还有很多姑婶叔伯来这跳广场舞锻炼,场子占地很大,现在办起活动挤了这么多人,也绰绰有余。

  八月中旬的时候,她家这边的稻子就已经熟了,早就被收割晒好收起来了。

  打谷场的附近还堆放着一些没来得及运回家的稻杆,她可以看到一些小孩子爬到上面玩闹。

  红通通的太阳被远处的群山遮挡,离着场子远些的地方,早已准备好的大灯打开。

  点着火把,带着面具的人们跳跃扭转在诸多碗灯间,有的吹拉着手里的乐器,叫好声,响成一片。

  等到姜瑜一行人把带来的瓜果糖糕吃得个七七八八时,看着时间也不早了,姜瑜就和女孩子们道别,她还要回去先吃饭呢。

  行走在灯光辉辉的村道上,她也没有多少心思,摸着小肚子,她都觉得晚饭可以省了,哈哈。

  当时的她以为她会很快回到家,可是她走着走着,四周就起了大雾。

  原本闭着眼睛都能走下去的路,她竟然越走越慌了起来。

  不甘心的在大雾中一直走了一夜,当地这时节的夜晚露水很重,很快就打湿了睫毛、发丝、衣鞋。

  身体累,精神也疲惫,带来的手机也没有信号……

  很久很久后,她最后顾不上许多,就地跌坐下来,环抱着自己坐了下来,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浓重的大雾在晨光里消退了,小小的缩成一团的人也意识回笼,醒了过来。

  才全身酸痛的走回到熟悉的村路上,就听到奔来了一群人,有她的亲人的担心问话和疲惫责备。

  “哎呀,瑜妹儿!你昨晚怎么没回来啊?这一身湿的,赶紧先回家换衣服……”

  “瑜妹儿,我们找了你一夜,全村人都去找你了,知道我们担惊受怕了一夜吗?”

  “唉……你呀……”

  她听到这些人的话竟然心绪无波,只是抬了抬眼皮,转过了身,又抬起手,指着某处说。

  “我在老妈嬷他们那里睡了一夜……”

  早上醒来时,她也是吓了一跳,为什么昨晚自己会在祖地睡着了。

  她现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个世界真的有什么邪门的东西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