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 第635章 海盗参战
作者:鹤城风月的小说      更新:2023-11-20

  恋上你看书网,明左

  郑芝龙备战的过程,让左华如饥似渴的学习起来。

  风帆战舰时代的海战该怎么打,左梦庚也懂得不多,没有办法教给海军。

  而郑芝龙就是当下最好的老师。

  左华征求了郑芝龙的同意,将他带来的人分配到了所有的战船上,仔细的学习所有步骤。

  他自己更是如此。

  “洪将军,火药为何要放在船底?打仗时来回搬运,岂不是十分麻烦?”

  郑氏的人都很骄傲,并不认为在如今的大明近海,有人可以超越他们。

  所以洪旭的防范之心并不强烈。

  “船在海上时,仓底位于水下。因为有水的卸力,所以不易被火炮打坏。如此也不怕火药被引爆,毁了整艘船。”

  左华表面平静,赶紧将这个窍门牢牢记在了心底。

  这可是郑氏用无数的战斗和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足以帮助新军少走许多弯路。

  “小弟知晓西洋人的战舰火炮布于两侧,一艘船便有火炮数十门,郑氏如何应战?”

  洪旭斜着左华一眼。

  “多谢左将军关心,我郑氏上下便是舍生忘死,定不让荷兰人嚣张跋扈。”

  他不说,左华也没办法深问。

  反正到时战斗一起,一切都将明亮。

  在郑氏积极备战的同时,战场之外的博弈也始终在进行。

  早在7月14日,郑芝龙就已经派人向荷兰舰队递交书信。

  要求荷兰人释放被扣押的中国商人,并且解释侵犯中国沿海的原因。

  可以说这个时期,中国人和西方人是互相鄙视的关系。

  中国人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余者皆为蛮夷。

  岂容荷兰人在中国沿海嚣张?

  荷兰人则仗着自己船坚炮利,对中国的福船根本不放在眼中。

  并不觉得只靠这些简陋的海船,就能够对荷兰舰队造成威胁。

  面对郑芝龙的质问,汉斯·普特曼斯根本不当一回事,依旧我行我素。

  不但如此,巴达维亚方面还来了一艘快船。

  议员安东尼·范·迪门亲自赶了过来。

  作为未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巴达维亚总督,如今的安东尼已经很有权势。

  “汉斯,请记住,无论如何我们的宗旨都是做生意。千万不要太过于触怒郑氏和大明,这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汉斯·普特曼斯对于安东尼的告诫十分不满。

  “无论如何我都要优先保证我们荷兰军人自身的安全。议员先生,请你记住,一旦我们失败了,我们不但无法保证自己的利益,我们还会葬身大海。”

  安东尼不敢逼迫过甚,以免汉斯·普特曼斯将战败的责任归咎于自己。

  “我传达的是巴达维亚的决议。当然了,我全力支持你的决策。”

  鉴于明王朝对荷兰人的侵略毫无办法,厦门当地商人不得不亲自出面组织了一批物资送到荷兰人的船上,以换取荷兰人不侵扰沿海。

  7月24日,郑芝龙再次派人前往荷兰舰队,并且提出了条件。

  只要荷兰人停止战争,并且撤回大员,那么明朝方面将会派出船只前往大员与荷兰人交易。

  这个条件完全不能满足荷兰人的野望,因此他们拒绝了。

  在这段时间内,邹维琏的八百里加急奏章送到京师,并且得到了朝廷的回复。

  两天后,双方再次交换了条件。

  荷兰人自以为取得了战场主动,因此条件十分苛刻。

  他们要求明朝政府停止和西班牙、葡萄牙的贸易,只能同荷兰做生意,否则将再度开战。

  荷兰人也不看看大明是什么筋骨。

  明朝的答复是,荷兰人必须赔偿战争损失,然后退回大员,才能谈判商务等问题。

  显然双方是在鸡同鸭讲,不可能谈出结果。

  汉斯·普特曼斯认为明朝遭遇的损失还不够大,因此决定再次对厦门展开进攻。

  但是这一次,明朝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

  游击张永产和同安知县熊汝霖率军迎击,荷兰军队不敌,死伤十余人后,不得不撤退。

  张永产趁势追击,可到了外海因为风向不利,明朝的船速度上根本无法同荷兰人的船相比,始终未能追上。

  败退回海上的荷军游弋了二十多天,始终不敢再去进攻厦门。

  汉斯·普特曼斯思来想去,决定进攻金门,然后威逼海澄。

  让荷军没有想到的是,海澄知县梁兆阳居然主动出击。趁夜偷渡浯屿,摸上了荷军的先锋船队。

  这一战,焚烧了荷军小船三艘,俘获了五艘,吓得荷兰人惊慌而逃。

  连续两次败仗,让荷兰人草木皆兵,再也不敢靠近大明近海。

  汉斯·普特曼斯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舰队还是兵力太少,而且战舰金贵,同明人老旧的战舰比起来损失不起。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和安东尼想到了刘香和李国助。

  趁着八、九月间台风横行,无法作战的时机,汉斯·普特曼斯派人去联系刘香和李国助,提出条件、陈明厉害,希望两位海盗能够同荷军联手。

  为了得到刘香和李国助的支援,荷兰人给出的条件非常丰厚。

  他们将允许刘香和李国助在大员、巴达维亚和其他荷兰人的据点自由进行贸易。

  也就是说,荷兰人开放了整个南洋给刘香和李国助。

  刘香、李国助和郑芝龙的矛盾由来已久。

  当初十八芝结义时,刘香一直觉得自己最大。

  可颜思齐留下的遗产他却没有得到分毫。

  这让他自然对郑芝龙眼红不已。

  为此他投靠了葡萄牙人,帮助葡萄牙争夺航路,抢掠其他国家商船。

  这就与郑芝龙所代表的荷兰人、西班牙人产生了利益冲突。

  可葡萄牙人早已没落,无法支撑刘香的野心。

  在郑芝龙与荷兰人决裂后,刘香顺势投靠了荷兰人。

  李国助更是对郑芝龙怀恨在心。

  他是李旦的儿子。

  他一直认为李旦的基业也应该由他来继承。

  是郑芝龙夺走了一切,让他变成了孤魂野鬼。

  凡是能够从郑芝龙手中抢回基业的机会,他都不会放过。

  各种条件促使之下,刘香和李国助决定出兵,同郑芝龙决一死战。

  台湾海峡内决定谁是霸主的战争,已经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