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龙骑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孔庙祭奠
作者:皇叔刘司马的小说      更新:2019-07-29

  孔融在见到刘澜后主动‘交’出了北海郡守印信,他从未想过夺去孔融手中的权利,坚决不肯答应他的请辞,可后者心意已决,无论他如何挽留。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而在镇压起义之时,恒帝在永寿元年专‘门’设置了泰山、琅琊都尉,而在礼器碑上列名出钱一千的‘郎中鲁孔宙(孔宙孔融的父亲)季将’正是当时的泰山都尉。而在礼器碑的列名张则记载着孔彪(与孔宙为同辈兄弟)的的名字,当时他乃博陵太守,从中可见,早在此之前孔子后人就已经开始参与到祭祀孔子的活动中。

  而这也是完全符合当时天子及统治阶级的利益,当时临摹三碑时刘澜还不觉得,可自从来到汉末,尤其是与刘茵学习古文之后,有了文学底蕴后便也彻底明白理解了。

  就拿三碑内容来看,谶纬‘色’彩完全在碑文中体现,如史晨碑文中就有:昔在仲尼,汁光之‘精’,大帝所‘挺’,颜母毓灵。按照谶纬的解释就是在捏造神话,把孔子说成是天上五帝之一黑帝叶光纪所生。而这等宣扬孔子为黑帝的儿子,说白了就是汉儒刻意在制造舆论将孔子说成是天生的‘大圣’。

  但神话个人完全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首先因为孔子成为大圣,那所宣扬的孔子思想就自然而然变成了秉承天命,所以在乙瑛碑中就出现了‘孔子大圣,则象乾坤’的说法,礼器碑更是将孔子与伏羲相比,说皇戏(即伏羲)统华胥,承天画卦:颜育空桑……意思就是说伏羲是华胥所生,创制八卦;孔子是颜氏生在空桑之中的,制定了忠孝纲常之道。他们都是天神降生,他们的‘道’都是至上神太一所授予。

  而这其实就是统治阶级要把崇孔尚儒与维护汉朝的统治直接联系起来,为了给统治找到更有利的理论支撑。

  而这则是为了

  刘澜有些失望,但并非是对孔夫子的诋毁,而是对统治阶层,所以对去碑林刘澜并没有表现多大的兴趣,尴尬的笑了笑,算是委婉拒绝了孔融,后者只好陪他聊天,好在没用多久褒圣(成)侯便派人来邀二人赴宴。

  孔完乃孔府家主,乃孔子二十代嫡长孙(孔完无子,后由其弟孔赞子孔羡袭爵!),孔完年在四十,文文弱弱,典型的书生样子,与孔融乃同辈兄弟,‘私’‘交’甚好,一入酒宴,首先必不可少的礼乐歌舞,歌舞之后,婢‘女’们便鱼贯而入,每人席前都放置了一口青铜大瓿,‘侍’‘女’服‘侍’在侧,专‘门’为几人酒樽中盛酒。

  可在席间,八珍美味实属平常,但最后一味菜肴的出现却让刘澜彻底傻眼了,盘内之物居然是豆腐配以笋片与虾子,他可完全没有想到居然会在汉代见到豆腐,迫不及待询问身旁孔融,方才得知此菜名为豆腐箱,询问之下刘澜方才得知此物(豆腐)为前汉淮南王刘安首创,据传刘安为求长生不老‘药’,却用泉水、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结果仙丹未得,却无意中发明了豆腐。

  “原来如此。”

  正在低声‘交’谈的二人突然就听到上首孔完端樽,笑道:“刘使君,不想今次祭孔大典您亲自前来,我谨代表孔子后人敬您,还请刘使君务必满饮此杯!”

  几人手中酒樽外形为骏马,以马身为罐,马掌设计成四系,马首生动,鬃‘毛’丰盛,真也似栩栩如生,待张飞说完,刘澜端起酒樽,与他邀相敬酒后一饮而尽。

  刘澜的酒量那不是盖的,而孔融也是酒国中人,和刘澜不相上下,不想这孔完瘦瘦弱弱,喝起酒来一点不含糊,见其酒品不错,那这人品自然不会差到哪里,越喝越尽兴,大感相识恨晚:“文举常常在书信中对某提起刘使君对古文造诣颇深,心中一早就想结‘交’,只可惜身兼孔庙琐事,一直没有机会,如今方才得见,正乃三生有幸啊。”

  孔完如此捧刘澜,连孔融都诧异,这还是他认识的孔完嘛?

  可他却不知,今时早已不同往日,以往孔庙祭祀历乃大汉朝最为隆重的庆典之一,可自天子西迁以后,孔庙祭祀就渐渐失去了往年的光彩,今年孔融还是在孔完强求之下才得以回来,所谓的不仅是充‘门’面嘛,可哪想到却意外出现了刘澜。

  这人虽然是以武闻名天下,小吏的出生,换作以往褒圣(成)侯的孔完如何能瞧得起他,可如今汉室微弱,豪强并起,似他这样有爵而无官者如何敢在刘澜这样的军阀面前嚣张?更何况天子自西迁之后,孔庙所有开销便失去了朝廷拨款,连他的爵禄已经数年没有领过,完全是消耗老底,如今刘澜的出现,他能不极力拉拢讨好,所谓的还不是希望能从刘澜身上捞到孔庙的日常开销。

  孔完完全是捧着刘澜在聊天,而其对刘澜更是没少下功夫,对他的那点丰功伟绩了如指掌,从深入草原‘射’杀鲜卑大人和连一直到平定黄巾尤其是说到出兵讨董可谓是彻底达到了高‘潮’,可是当说到天子西迁之后,话题开始变成得沉重起来。

  孔完、孔融的表情开始难看,是啊,二人谁不想匡扶汉室呢,孔融一脸‘激’动,攥着拳头,说:“我孔氏一‘门’都乃文职,而德安你如今却是掌有青徐二州的将军,州牧,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德安你一定要彻底‘荡’平西凉诸匪,救出天子,再复我大汉昔日荣光。”

  “这可就需要文举你的竭力相助了。”刘澜乘机再次发出邀请,这一路孔融在很多场合都表达了他不愿再出仕的想法,可是直到此刻,几杯酒后,孔融再一次说出了他的心底话,他不愿坚持的原因是他对自己匡扶汉室而失去了信心,所以他愿意将手中的权利‘交’给刘澜,因为他相信他一定能够做到。

  孔融沉默了,他现在还给不出答案,他需要深思熟虑才能做出抉择,但最少,他愿意思考了。

  而刘澜却始终没有对二人做出任何承诺,是因为他并不愿意去救已经无‘药’可救的大汉朝,而且天下的局势远远不是他现在所能左右,他的实力还太小,太微弱,天下太平对他来说太过遥远,他连这一天都给不出来,又怎么可能给出匡扶汉室的目标,但他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到,就算那一天遥不可及,可努力去做了,那也就意味着距离天下太平的那一天更近了!

  客人变成了主人,主人反倒成了客人,此刻被众星捧月的刘澜俨然一副场中焦点,所有人在他面前都要矮上了那么一大截,受宠若惊,可随着狐狸‘露’出尾巴之后,刘澜才终于‘露’出了一丝恍然。

  这么多年以来,刘澜阅人无数,察言观‘色’早已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看一个人的内里还是明镜一样的,尤其是孔完这完全不会拍马屁却硬上杆子拍马屁拍的如此‘露’骨之人。

  这等人的马屁不仅让人反感,还很生厌,但刘澜却很想知道他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当得知他为孔庙几乎变卖所有家产后,刘澜答应了会每月支付孔庙的费用,但同时心里也明白,似孔完这等人值得‘交’,但不能深‘交’。

  这等人虽然是为了孔庙才会如此低声下气,可是他完全可以直接说出来,不用如此低三下四,这才是让刘澜反感的。

  可人就是如此,如果孔完当真直言不讳,也许刘澜就是另一种想法了,又会认为他厚颜无耻,但对此事的孔完来说,不管他在刘澜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孔庙得以支撑了,这收获原本本次祭祀的意义大得多。

  数日之后孔庙祭奠开启,褒圣(成)侯孔完以孔子二十代嫡长孙的身份主持了祭奠。在各地蜂拥赶来的士子前,高声朗读祝词:

  中夏礼乐,渊源长流!洪荒无征,‘蒙’昧万年。

  既历三皇,五帝相衔;贤哲冥思,归之鬼天。

  吾侪何来?终将何还?何者为福?何者为善?

  生应何求?何为圣贤?茫茫长夜,踽踽盘桓。

  逮及文武,民听达天。周公制礼,明德尚贤。

  享祚八百,维系血缘。尾渐不掉,王室东迁。

  霸者问鼎,逐鹿中原。强则陵弱,富者欺寒。

  悖逆诈伪,‘淫’佚兴‘乱’。岁岁征伐,竟无义战。

  呜呼夫子,生悯人寰。少贱多能,屡经磨练。

  复礼兴乐,‘欲’挽狂澜。己立立人,孝弟唯先。

  修齐治平,悦迩来远。游说列国,不惧厄难。

  杏坛论学,大同是盼。人心驱霾,晨曦乍现。

  道虽不行,学统绵绵。与时俱进,巨匠迭见。

  孟轲(孟子)弘发,荀卿(荀子)敷衍。董生(董仲舒)继后,道法兼含。

  今古之经,孔孟真传。人参天地,理学体完。

  迄后大兴,如日中天。刘(向)郑(泰)相续,马(融)蔡(邕)并肩。

  沉沉浮浮,倏尔百年。伟哉中夏,千劫万艰reads;。

  方今之世,一如‘春’秋,环顾中华,熙攘纷‘乱’。

  嗟我夫子,所述皆验。弱‘肉’强食,贪‘欲’泛滥。

  愿尔儒生,不畏艰难,仁恕之道,播散幽暗。

  从今而后,匡正时弊,克己复礼,‘春’秋一统。

  谨此上达,慰我圣贤。呜呼哀哉,伏惟上飨!

  ://..///18/18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