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小镇 第五章:腊肉
作者:鳞七烨的小说      更新:2022-11-13

  小镇冬日总是忙的,11月份离春节已然很近了,家家户户开始准备了,那腊肉倒做的挺多的,后来挂在房檐,还得防着鸟儿和猫咪。

  “来两斤猪肉吧,拿瘦一点点的!”老李家是杀猪的,春节前夕内的生意由为火爆。天还没亮,就听见老李家后院烧水杀猪的声音,老李家的儿媳嫁过来时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模样,现在把身板却可以拖猪、杀猪了,手艺还是一流。

  “首先第一个步骤,是将五花肉进行腌制。”老李的儿媳说

  准备一块五花肉将它切成条状然后放在盆里,在盆里加入生抽、高度白酒、盐巴,然后再用手将它抓匀,让肉吸收酱汁。

  “然后就是放在太阳下暴晒。这个可就得小心那些猫咪了还有也可以用风扇。”老李的儿媳继续为大家讲解方法。

  接着将肉腌制两天,两天过后用绳子将猪肉给串起来,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两天,可以将腊肉晒干。

  “然后等待腊肉晒干。就可以了。”

  晾晒5到6天过后将它取回来,可以看到腊肉晒的特别的干颜色也是非常的漂亮。

  “不过我不太推荐大家用风扇。”老李的儿媳妇说。

  “为什么呀?这样还能防止猫咪呢!”

  “因为在屋子里熏腊肉,可能味道比较大,很多人应该接受不了的,我们院子大,味道也跑得快,我也比较建议在太阳下暴晒。”

  达叔每每吃起腊肉就得配一壶酒,那焦脆的外皮配上火辣的酒,味蕾也回荡美味。

  “这个是不是有点咸呢?”

  “咸才正味儿呢!”每每吃起腊肉,达叔还喜欢配一碟辣椒油。这都和达叔的家乡有关。

  “达叔,你哪里人啊?”

  “四川。”

  也难怪达叔那么能吃辣。不过达叔做的腊肉确实很咸,但和酒搭配冲淡了咸,倒加深了辣。这对四川人来说,是一种美味。

  “巴适的板!(四川话,意思是很好吃)”达叔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说上一两句家乡话。

  腊肉和腊肠是四川人民过年过节、婚姻庆典等宴席中桌面上必不可少的食品,腊肉一般是由猪肉经过盐浸渍数日,而后经过谷草或柏树枝条树叶熏烤和凉干的工序。其独特的烟熏的香美味道令食客难以忘却。想来小镇吃腊肉,倒还有达叔的一半宣传功劳。

  “我来的时候不曾吃腊肉,小镇也没这习俗,这不,我来之后就吃了起来!”

  腊肉蒸出来后,醇香扑鼻,肥而不腻,瘦而不僵,入口回味无穷。

  而那烟熏腊肉,更为美味。也是极品。

  烟熏腊肉是南方农村一种很有味道的年货,烟熏腊肉,体形大,颜色黑,熏得干,肉质细,味道香;色彩红亮,烟熏咸香。新鲜猪肉经过花椒、干辣子、料酒的腌制,再用清香的柴草小火温熏。

  小镇里做烟熏腊肉的人家不多。最多就是去老李家买。然后招待客人的。小镇的人吃腊肉都会配一壶酒,也算是仪式感。

  而腊肉也有含义,腊肉寓意幸福。

  相传在上古夏朝时,人们于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作腊,因而十二月叫腊月。腊肉,就是在冬天将肉类以盐渍经风干或熏干制成而得名。寒冬腊月,以“家”为社会组成细胞的中国人都会围坐在炉前灯下,吃腊肉,放爆竹,辞旧迎新。

  只愿那吃到腊肉的人啊,幸福美满,合家团圆。在那春节,辞旧迎新,心想事成。

  不仅如此,腊肉还有另一种象征。

  腊肉一般象征着和邻居和睦共处,也寓意着来年能够富足。这里面都是大学问。

  《腊肉》宋[王迈]

  霜蹄削玉慰馋涎,却退腥劳不敢前。水饮一盂成软饱,邻翁当午息庖烟。

  腊肉,是独属于中国春节美食的一种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