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第178章明军满饷不可力敌
作者:tx程志的小说      更新:2024-01-12

  ,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第179章明军满饷不可力敌

  第179章明军满饷不可力敌

  第178章

  功高震主的前提逻辑,最关键的是“主”,而不是震。在程世杰眼中,崇祯皇帝并不是他的主人,而是他的老板。

  主人让仆从,做什么事情,臣属不得不从。但是老板让员工做什么过份的事情,取决于老板出多少钱。如果每个月开三千块,让加班,再不给加班费的情况下,员工会让老板滚蛋。

  但是,一个月如果给三万,老板别说让加班,就算是让通宵,那也要咬牙坚持。

  可问题是崇祯皇帝这个老板给了程世杰什么东西?

  钱?

  崇祯皇帝其实还没有程世杰有钱。

  权力?

  无论崇祯皇帝同意或不同意,辽南都是程世杰说了算。

  这是事实。

  当然,作为一个瀚钢集团的基层干部,程世杰很会说场面说。

  “高公公,如果程某害怕功高盖主,那这个仗就不用打了!”

  他淡淡的道:“你知道,建奴为什么从一个只有几十万人的小部族越打越强,而大明却越打越弱吗?”

  高起潜下意识的道:“是什么?”

  “就是因为担心功高震主的人太多了,明明有机会可以掐死建奴的,却有意无意的放他们一条生路,甚至坐视他们发展壮大!”

  程世杰苦笑道:“当年李成梁若是想灭掉建奴,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可惜,朝廷担心李成梁尾大不掉,对他百般猜忌,让他不得不养寇自重。建奴这么恶狼,从狼崽,慢慢变强,慢慢变成了猛虎,身后有多少大明的人纵容?”

  面对程世杰的话,高起潜还真是无言以对。

  程世杰说得没错,建奴之所以可以从一个只有区区几十万人的小部族发展壮大,与大明分庭抗礼,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因为明军在资敌纵敌,在玩敌养寇!

  明军将领就是要让自己的辖区战乱不断,大仗小仗打个不停,这样朝廷不仅不敢动他们,还得把大量粮秣军饷一笔笔的送过来,放进他的腰包里!

  这也是文臣对武将的压制,不打仗的情况下,明军将士别说吃饭,吃草都吃不饱,因为文臣玩得就是恶狗凶猛。

  像程世杰这种不管不顾,一门心思就是要灭了建奴的将领,大明真的很少,太少了!

  高起潜沉默了片刻,道:“你就不怕将来有人弹劾你?”

  “爱弹劾就弹劾吧!”

  程世杰愤愤折道:“他们除了弹劾,还能做什么?等建奴灭了,程某报了毁家灭族之仇,无仇一身轻,官爵对于程某来说,无非是过往云烟。就算只是做生意,程某也可以成为天下豪富,现在,这一仗,程某打定了,谁敢阻拦,我就先一刀把他给剁了!”

  高起潜望着程世杰一脸坚决的神情,内心里也是非常震撼。

  他暗想,程世杰果然是忠臣。

  也是大明的希望,其实高起潜虽然贪婪,可没有想过让大明朝廷垮台,如果大明没了,他还捞个屁的钱。

  高起潜突然想到被程世杰下令扔出去的那些人,这些人都是温体仁的党羽,程世杰不给温首辅面子,回到京城,温体仁肯定要对付程世杰。

  当初张凤翼弹劾程世杰,他可以设计阴张凤翼一把,可要对付当朝首辅,高起潜的能力就不足了,至少在首辅人选上面,他可没有半点话语权。

  “好吧!”

  高起潜望着程世杰道:“既然程大将军要一心灭掉建奴,

  咱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不过,有一件事,程大将军还需要注意!”

  程世杰笑道:“说说看!”

  “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高起潜道:“温首辅在陛下眼中,是一位他不慕名利,是一位贤臣;在群臣看来,他温文尔雅,从不与人争强好胜,是值得拉拢的对象,再不济也不是政敌。事实上,他就是一条毒蛇!”

  其实要说起来,高起潜看眼还真准。

  程世杰看人,大都是从历史的多方记载综合判断,而高起潜却凭借着自己的眼光判断。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多的时间里,竟然换了几十位内阁首辅,兵部尚书更是像走马灯一样,隔一年就要换一人,大部分还都丢了脑袋。

  可以说,在崇祯皇帝一朝做官员,天天都要提心吊胆,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却有一人得到了崇祯皇帝的持久信任,并把持内阁长达八年,堪称大明朝官场的不倒翁。

  而这个人,就是温体仁。

  当初在入阁的时候,温仁体与钱谦益崇祯二年冬天,吏部推选出内阁增补人员的名单,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成为热门人选,而温体仁却不在名单中。这个时候,“不慕名利”的温体仁坐不住了,他立即联合同样希望入阁的周延儒一起抨击钱谦益,弹劾钱谦益结党营私。

  崇祯皇帝最厌恨官员结党,所以他认定广受赞誉的钱谦益有结党的嫌疑,便将钱谦益逐出京城,而让温体仁入阁。

  温体仁先是联合周延儒打击政敌,这其中就包括袁崇焕。己巳之变发生以后,温体仁立即弹劾袁崇焕通敌,成为袁崇焕下狱的重要推动力量,支持袁崇焕的官员也全部被温体仁弹劾。

  等到温体仁成为内阁次辅以后,他又命令自己的党羽弹劾周延儒,成功将周延儒搞下台,自己当了内阁首辅,而他这一当,就是整整八年。

  温仁体能够在崇祯皇帝眼皮子底下干了八年内阁首,其实就秉承着一条铁律:“不做不错,多做多错!”

  温体仁在担任内阁首辅期间,很少发言就像是一位睡着的老人,站在那里闭目养神,一言不发。崇祯皇帝想要加税,温体仁既不阻止,也不支持,只说自己是写文章出身,赋税不是自己的专业,没有发言权。当崇祯皇帝想要改变兵制,他自称自己是词臣,写文章出身,军事不是他擅长的事情。

  也可以说,温体仁八年内阁首辅,除了打击政敌之外,一件正事没干。

  高起潜望着那几名被程世杰亲卫揍得鼻青脸肿的兵部官员,淡淡地笑道:“他们若是回了京城,程大将军以为他们会怎么样?”

  “那还用说,肯定会恶人先告状!”

  “只有死人才不会发言!”

  高起潜淡淡的道:“程大将军不屑脏了自己的手,这些脏活,咱家替你干了!”

  说到这里,高起潜朝着一名锦衣卫使了一个眼色。

  这名锦衣卫倒是一个狠人,二话不说,拔出绣春刀,朝着十几名兵部官员走去。

  “你要做甚……”

  看着锦衣卫气势汹汹而来,这些兵部官员也不是傻子,他们意识到了不对劲。

  然而问题是,这些锦衣卫没有跟他们废话,挥刀乱砍,不多时,地上多了十几具尸体。

  高起潜望着程世杰问道:“现如今建奴是困兽之斗,若是他们突围,会从哪个方向突围?”

  “那还用说,肯定是东江军与关宁军的结合部!”

  高起潜笑道:“听到了没有?把这十几位大人请到东江军与关宁军的结合部,咱们替他们向朝廷请功!”

  十几名跟着傅宗龙来的兵部官员,uu看书就这样被高起潜给弄死了,他们这些人死后,还会被朝廷追封,至少还能落得一个好下场。

  当然,身在官场,做错事不可怕,最怕的是站错队,那才是最要命的事情。

  傅宗龙冷眼旁观着这一幕,他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作为一个实务派的官员,他其实算是孙承宗的一党,当然,孙承宗其实自己算是大明少的一派,也就是务实派的官员。

  他真害怕程世杰迂腐,只是把这十几名官员扔在外面,等这些官员回京,他们就会像疯狗一样,对程世杰不遗余力的嘶咬。

  相反,高起潜这么做,当然也不合适。

  可问题是,因为这么做是为了程世杰,也就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了。

  傅宗龙望着孙承宗道:“孙阁老,程大将军,是不是跟内侍走得太近了?”

  “不走近行吗?”

  孙承宗苦笑道:“当初老夫若是放下身架,向魏忠贤低头,何至让辽东一再糜烂?”

  说到这话,傅宗龙却不再说话了。

  当初柳河之败,孙承宗被弹劾下野,与大凌河之战,再度下野,对于孙承宗的打击实在是太重了。

  孙承宗就缺乏程世杰的这种变通。

  要想真正做事,必须灵活变通,上面要有人,宫里也要有人。

  就像戚继光戚少保,他在给张居正写信的时候,题头就是“门下爪牙……”

  当然,在明朝的时候,爪牙两字还不是贬义词,而是代表忠诚可靠,可以信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