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十年代,从简化技能开始 第二十七章 跟我回家不,我养你啊
作者:吃不胖的小花猫的小说      更新:2023-12-27

  “苏牧,这是要上山去?”

  “嗯。”

  苏牧的农忙假结束,但农忙还在继续,这段时间田里还有很多事要做。

  看着苏牧悠闲的身影,不少人嘴上骂着苏牧,但心中多少会有几分羡慕。

  村里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几天苏牧又是吃鱼,又是吃肉,还有猪油渣,大鱼大肉的事已经在村里传开了。

  这小子的爷爷奶奶过世后,现在又没讨老婆,就他一个人过日子,房子也够住了。

  可谓是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倒是会享福,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上山的路上,苏牧沿路摘了两大串的四月泡,放入口中,酸甜酸甜的,滋味很好,但他总会想起那串糖葫芦。

  淼淼那反应实在太有意思了。

  挥刀砍下一根八九米长的毛竹,砍做七八节后用绳子简单一捆后苏牧扛在肩头往回走。

  走出几步,竹林中出现了一道橘黄的身影。

  大橘瞧见苏牧,喵了一声,转身时又回头看了眼苏牧,像是让他跟来的意思。

  苏牧跟上大橘,二十多分钟后他停下脚步,轻咦一声,他的视线落在不远处几颗树上一大串的红灿灿果实上。

  走近几步后,他记起了眼前的“野果”是什么。

  这是一种名为五倍子的中药材。

  小时候爷爷教他认过,后来他嘴馋时,也会上山去摘些五倍子晒干后拿去药店卖钱,记得那会药店收的价格还不低。

  只是这五倍子可不是什么野果,它是五倍子蚜寄生嫩叶后结出的虫瘿,在民间俗称“百虫仓”,多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

  此刻,放眼望去这儿足有一小片的五倍子,若是都采摘下来,也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眼下他没有背竹篓就只好作罢。

  不过如今村里都在农忙,正忙得不可开交,此处也有些隐蔽,苏牧倒是不急。

  回过神来时,大橘早已不知去处。

  苏牧笑了笑,自己给大橘鱼吃,大橘将自己带到五倍子前,这算是大橘的报恩吗?

  “明天可以去药店转转。”

  下了山,回到院落。

  这些天很热,之前砍回来的细毛竹在阴凉处晾干了水分,可以开始制作鱼竿了。

  苏牧去掉尾节,将竹子砍成四段,每段一米长,尾端的竹竿直径在三厘米左右,这根竹子生的笔直,他便跳过了烘直的过程。

  从屋里找一根铁丝烧红后将四段竹子通节,再将竹竿内空间扩大,之后就可以装上钓线、钓钩和鱼漂。

  不一会儿,一根四节竹接鱼竿就做好了。

  节竿一节套一节,平时不用时也很方便。

  只需将第一节细稍倒插在第三节竿内,第二节竿倒插在最粗的第四节竿内即可,收竿长一米。

  鱼竿不轻不重,大小也合适,用着很称手。

  苏牧满意的放下鱼竿,开始用柴刀将砍回来竹子破开,他挑了几截根部的竹节破开十片,成开花状。

  竹编时,一般需要将竹子暴晒后进行淋雨,再暴晒干水分,用时刮去竹节、竹毛,然后放入河里浸泡两天两夜,这时竹子的柔韧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但苏牧不是在做工艺品,也不追求美观,便是直接跳过了材料的精细处理,只做简单处理。

  地笼的结构并不难,一头粗,一头细,粗的一头布置倒须,使黄鳝进入后无法游出。

  这种地笼在后世很常见,但在这个年代还不多,村里的地笼大多不设置倒须,使用起来容易漏网,效果会差很多。

  苏牧破开竹子时,脑子里自然就浮现出了地笼的制作工艺。

  竹子削成细长的竹条后,苏牧开始用竹条在开花状的竹节上穿梭交织,大半个小时后,一个两层地笼就编织而成。

  【初级编织(9%)】

  苏牧抹了一把汗水,觉得很新鲜,没做停歇就开始编织第二个地笼,有了经验后,再编织起来就轻松了很多。

  不多时,又四個地笼编织而出,苏牧对第四个地笼比较满意,是这一批五个地笼里做工最好的一个。

  地笼编织好了后,苏牧没有着急去放地笼,而是打算先将地笼放在院子里晾一天。

  转身回到屋内,这会他才从兜里取出那一沓的毛票和一小堆硬币清点着。

  除去大牛的卖鱼钱,到手还有二十三元零三分。

  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而昨晚,其实在把鱼交给大牛之前,苏牧已是称过一遍重量,大牛说的斤两也对得上。

  他的确没有看错人。

  苏牧减去这两天的开销,一碗爆炒鳝鱼,一碗香辣鳝鱼面,还有一根冰糖葫芦,如今他卖鱼的钱已经有九十元三毛九分钱了。

  等明天大牛卖了鱼,就能突破百元大关。

  “先定个小目标,当个万元户。”

  在八十年代,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被称为“万元户”,这是身份和身价的象征。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里,角和分才是最常用的货币,甚至这会所使用的第三套货币,最大的面额也不过是十元面值的钞票,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大团结”。

  哪怕是八十年代末,发行了第四套货币,其中五十元和一百元面额的发行量也是最少的。

  究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会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可想而知,想要在这个年代成为万元户的难度。

  不过苏牧却很有信心,这条路他走过一次,第一次走的很坎坷,走到最后成了孤零零一人。

  但这一世苏牧不会重蹈覆辙,前一世的遗憾不会再发生。

  晚上,苏牧简简单单炒了个蛋炒饭,然后加了些猪油渣就解决了晚饭。

  饶是如此。

  炒饭的香味随着炊烟飘散,就又把隔壁的胡叔和李婶馋坏了,屋里头的胡有田只觉心中像是有根毛在挠着。

  闻的着却吃不着,很是折磨人。

  “这小子怎么做个炒饭都能这么香,桂香啊,怎么你以前做的炒饭没这么香呢?”胡有田很是纳闷。

  “就你话多,你要是饿了,我给你煮几个红薯吃。”李婶没好气道。

  吃过炒饭,苏牧提着鱼篓和新鱼竿往河边走。

  夜里的村子很静,除了田间的蛙鸣,就剩下不时的几声犬吠,苏牧抬头望着天际,星空璀璨,很是好看。

  河边的苏牧才刚坐下,大橘便是早早到来。

  “喵~”

  “你等会。”

  苏牧组装好手中的新鱼竿,一甩竿,将河面月影搅散。

  不一会儿,一条五六两的鲫鱼出水,苏牧取下后抛给大橘。

  这一回大橘叼着鱼儿没有离开,但还是很警惕,隔着苏牧一米远,它正用爪子抓着鱼吃着。

  苏牧见状会心一笑,这下钓鱼总算有个伴了。

  一会儿后,是一条小鲤鱼,见大橘盯来,苏牧随手也丢给了大橘后,揉了一把玉米面团,重新打窝。

  好在这一回打窝后开始上大鱼了,一条一斤半左右的鲫鱼打开局面,之后鱼获不断。

  只可惜,距离连竿还是差了些,倒在了第九竿。

  不过也就差一步之遥了。

  零点过后,苏牧舒展了一个懒腰,收回了手中的螺杆,一旁眯着眼睡觉的大橘悠悠醒来,大橘瞧了眼苏牧后喵了一声。

  “大橘,跟我回家不,我养你啊。”

  大橘很通人性点点头,像是听懂了苏牧的话,之后在苏牧提起鱼篓时跟在了身后。

  苏牧边走边回头,大橘还真跟了上来。

  一人一猫离开河边,穿过田埂。

  苏牧推开嘎吱作响的院门,走入院子,大橘在门口停下了。

  “不进来吗?”

  大橘没有走入院子,它在门口打量了好一阵院子后朝苏牧喵了一声后选择了离开。

  “那下次来玩,我给你鱼吃。”

  “喵~”

  大橘离开后,苏牧将鱼篓放入水缸里养着,回到屋里洗漱一番后。

  他心怀期待唤出了简化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