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时代,从骆驼祥子开始 第九章 投稿
作者:言歌特斯拉的小说      更新:2023-11-15

  做完了梦,缓一缓,继续睡了过去。

  到了第二天早上。

  天气较好。

  现在是六月末,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大中午要是还拉车的话估计会晒掉一层皮,祥子是不想再吃这个苦了。

  趁着早上太阳还没出来,还算晴朗的时候,祥子出了门去。

  新青年编辑部也在京城二环内,和京城大学的距离非常的近。和祥子的住处也不远,走路也只需要个把小时。

  还在想着要不干脆直接就去编辑部投稿。

  想了一下还是觉着不太合适。

  人家要是问起来自己是干嘛的怎么说?

  拉黄包车的,毫无学历,那这个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

  编辑部的那些个编辑,大多都是外面留洋过的。

  可能学历最低的是鸳鸯蝴蝶派的刘办农。

  但人家也上过中学堂,在小学任教。当过编辑,编译员。

  祥子这个小学,私塾全都没有读过的,还是别去编辑部的比较好。

  到了最近的邮局去。

  买了個信封,把手稿装进了信封里头。

  在信封上署名,就叫祥子,还填上了地址,贴上了邮票。

  店员把信封看了一下。

  顿时有点儿发愣,问道:“先生,这个地址在箭杆胡同,很近的,你还要寄信?”

  祥子点点头应是。

  处理好事情出了门去。

  现在还没有什么好的营生。

  一天天的在租房,闲着没事就看看书。

  还需要找个正经的营生才行,不然自己的手上的大洋迟早有用尽的时候。

  这个投稿估计很快。

  因为距离够近。

  出了门后,先去解决一下吃饭的问题。

  京城最有名的,自然就是京城烤鸭还有涮羊肉。

  全聚德最为出名,但是那个价格也最为昂贵。

  自己的手上两百来个大洋,想了一下,还是吃个便宜点的。

  就去吃涮羊肉,找了个人气高点的。

  涮羊肉有名的有聚宝源还有东来顺这些个老字号。

  祥子也没准备去。

  就在附近随意找了个比较人多一点的。

  开饭馆的只要人多,那个味道也差不到哪儿去。

  冬天吃涮羊肉的更多,现在也有不少。

  选的这个店铺,是附近比较有名的一家性价比比较高的店子,进来的人大多是些老百姓,还有不少车夫。

  “客官,里头请,来坐这儿。”

  非常的有烟火气。

  别的车夫吃肉的速度很快。

  一些人十分钟不到就把肉吃完了,吃完就走人。

  祥子则不同,好好的再享受一下美味。

  这具身体可没吃过啥好东西。

  由此一来,吃什么都香的很。

  “客官要吃点什么?”

  “两斤羊肉,一盘毛肚,粉丝,萝卜,白菜,辣椒油,糖蒜,都安排上。”

  “得嘞,您稍等。”

  祥子点了不少的菜。

  十八岁的青壮,两斤羊肉,一盘毛肚,吃完不在话下。

  后世的他不是京城人,但是去京城玩过,这些都是熟悉的。

  吃的正香。

  忽然有个人拍了下他的肩膀,“祥子,你竟然也在这儿?”

  是之前车厂的一个同事。

  他好奇的很,祥子现在大半月没回来了,听说发财了,还有死了的,好几种说法。

  在他的印象中,可没见过祥子下馆子,如今却见着了,心里想着莫非真的是发财了?

  也没弯绕,当即就问道:“祥子,你是不是发财了?怎么车厂都不去了。”

  现在是早上,这家店有着好些个车夫。

  对于车夫来说,干体力活的,也需要偶尔开开荤才有力气去拉活。

  他看了下桌上的东西,好几个碟。

  铜锅中有肉,碟子里头也有肉,这得要不少的钱哦。

  他也下馆子不假,但通常只点个半斤肉解馋,可不敢说吃肉吃饱的。

  这样的吃法,拉一天的活可能都赚不回来一个饭钱。

  这儿的价钱还算是比较少的。

  要是去东来顺聚宝源那种,可能拉三四天活才能吃上一顿。

  祥子没说太多,不冷不淡的说了句,“不干了。”

  到了第二天信件就到了杂志的编辑部。

  编辑部经常都会有一些投稿过来。

  来自于全国各地。

  过来的信件,当天只要有时间就会拆开来看看。

  不过更多的则是过不了稿,再退稿回去。

  新青年杂志如今算得上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杂志。

  投稿的数量也是最多的,自然要求也是最为严格的。

  “写的好,太好了太好了。”

  “重辅兄,这是看到了什么好文章。”

  “这一篇今日是艰难的,但也是精彩的,写的太好了,你看看这一段,接受我们的有限,去迎接未知的无限。让每个今天都能听到永恒的回声,从而心存真正的盼望,活在当下,做好每天当做的事情。如此心境,好。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失望是有限的,但我们永远不能放弃希望,因为希望是无限的,现在是触及永恒的那一瞬间在永恒的视野中,我们才能明白每个当下的意义之所在,只有聚焦于永恒,现在才具有存在的意义。”

  “还有这一篇。在敬告青年的六点上又加上了,健壮的而非软弱的,忠诚的而非奸诈的,思想的而非麻木的,加的也很好,这是大才。祥子,这个名字倒是没怎么听过。这两篇文章都留用了,就发行在下一期的杂志上。”

  有着后世的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祥子的文章风格不大一样。

  “确实不错,但只有一点,这是不是太白话了一点。”

  虽然倡导白话文。

  但很多的时候还是半文半白的那种。

  祥子写的这两篇文章太过于直白。

  “就该如此,咱们倡导新文化,就应该摒弃那些复杂的难懂的文字。像这样的文章正是咱们杂志需要的好文章。”

  杂志的初衷就是倡导新文化新思想,对抗那些旧文化,批孔。

  这样直白的文章再合适不过了。

  看了下信封上的名字和地址。

  “竟然就是京城的,还挺近,这个叫祥子的人为何不亲自到编辑部来投稿。”

  “或许人家有自己的考量。”

  拿着祥子的稿子看了好一会儿,心情非常的开心,觉着祥子是懂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