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时代,从骆驼祥子开始 第五十一章 价格
作者:言歌特斯拉的小说      更新:2023-11-15

  祥子的脸全部蒙住了,就露出了嘴巴鼻子眼睛来。

  除非是特别熟悉的人或许能根据身形可以认出来。

  掌柜的也能理解。

  以往的客人也有像祥子一样蒙脸的,一般两种情况,一,货物价值太高,怕被人惦记。二,货物的来路不正。两种情况都有的也有。

  至于另一位,穿着打扮尚可,体面。坐姿懒散,带着一股架势,一看就是前清的遗老遗少。

  大清亡了七八年了,这类人的生活大打折扣。

  不少人还是在硬装,维持着自个的体面。

  没钱了,卖点家中的物件,又能快活好几年。

  琉璃厂这条街,大半的物件可能就是这些人提供的。他们要是不卖的话,琉璃厂好多的店面可能都维系不下去。

  没一会儿把茶端了过来。

  掌柜的在招待着。

  “二位,尝尝,福建正宗的铁观音,今年的新茶。”

  祥子也没客气。

  拿了一碗茶。

  后世的时候也喝过。

  只是没用过这样的盖碗。

  对酒文化,茶文化这些知道的比较少。

  用碗盖子撇开茶沫子后,轻吹了下,喝了几口。

  味道的确还成。

  掌柜的看着祥子的喝法,一下子就瞧出人是个外行。

  至于另一位的架势就比较足。

  手指头捏住碗盖,撇撇茶末,又盖上,再端起盖碗抿了一小口,在口腔里头过了几下才吞下去。

  掌柜的就知道这位是个行家。

  掌柜的:“二位,这茶如何。”

  “好茶,香、浓、醇、甘,色泽乌亮,汤色金黄,香气纯正、滋味厚重,性温,止渴生津。

  相传乾隆爷的时候,王士让上京奉召,拜谒礼部侍郎,馈赠自己用这株茶树制成的茶。礼部侍郎品后大加赞赏,遂献给内廷。

  乾隆饮后甚喜,召见王士让,垂问此茶历史。王士让如实奏享此茶的发现经过。乾隆细细观察、掂量此茶后,认为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因而御赐名为铁观音。”

  祥子对茶文化一知半解,另一个侃侃而谈。

  “先生是茶道高手。”

  他很满意掌柜的恭维,看向了一旁的祥子,“俗,这个茶是用来品的,不是喝的。不品,那就会感觉到涩。如何品?你得分三口,一口包裹舌尖,感受内质的丰满度,二口啜饮,让茶水包裹舌面,感受其涩,三口布满口腔,用舌根不够敏感的神经去感知其苦,茶汤顺着手头回到舌尖,再感受其甘。”

  这话是明摆着跟祥子说的。

  祥子也没把他当回事。

  有些人比较的爱说教。

  记得后世自己的那些個同事,不少人都喜欢说教。

  指点要怎么做,有时候就会非常惹人厌烦。

  茶喝的差不多了,开始到了正式环节。

  卖画。

  一个一个的卖,“二位谁先来。”

  拉着一个人到了里间屋子去。

  他把画轴打开,让掌柜的瞧瞧。

  琉璃厂的假货不少。

  能开店的自然都是需要眼力。

  他一眼看出来,着画轴是明代的东西,出自鹿冠道人之手。

  一幅典型的庭院小景画。

  卷首坡石上古松挺立,房屋隐露,树木丛围。

  卷尾面假山数峰,错落有秩,结构密而不塞。

  假山上建有小亭。

  继承了元代黄公望的传统,青绿淡着色,笔法于严谨缜密中见苍健劲逸,设色秀润雅致。

  知道是真家伙,却不动声色。

  “先生要出多少价?”

  “掌柜的,您是行家。这是祖传的玩意儿,要不是有点儿急事,也不会卖。”

  “说实话,我也眼拙了,不能判断出这是哪个朝代的。”

  “肯定是真东西,否则我家老爷子也不会收藏着。”

  “也没说您物件不是真的,主要是这片地儿的假物件确实多了,稍不注意就得打眼。做咱们这行的得细致再细致了。一旦出了这个门,反悔也没得用。”

  “别老想着贬低咱家的东西,这样吧,二百个大洋,卖了。”

  听到这话,掌柜的有些激动,这东西拿出去卖至少得卖一千个往上走。

  但他还是想着再压压价,“不行不行,两百也太多了,五十块,我要了。”

  “才五十,这点钱有甚用,我还不如自个收着呢。”

  二人磨了好一会儿,才把最后的价钱定下来,一百五十个。

  再磨磨还能更低。

  但是这个掌柜急着要去见祥子,那边还有一单生意。

  给钱收货,把人给送走。

  掌柜的过来见祥子,“先生,久等了,实在是抱歉。”

  “没事,好事多磨。”

  “先生,我看看您的物件。”

  祥子把画给摊开。

  掌柜的也有些好奇,毕竟看着祥子是蒙着脸过来的,更增加了几分神秘,让他猜测着这个物件或许来路不正,这样的话又能压压价。

  不管再怎么来路不当的东西,到了他这里,都能当成好物件再转手卖出去。

  慢慢的摊开。

  他也瞧见了乾隆的印。

  乾隆题字刻印很多。

  这条街道就有。

  他也见过。

  看着那个印章瞬间来了精神。

  慨叹着今天真是个好日子,一下子就来了两单。

  干他们这一行的就是三月不开张,一开张就能吃三月。

  掌柜的仔细的看了下画上的图,笔法细劲畅利,山水、花卉、鸟兽、楼台,严整有法。一老人倚梅树老干而坐,一边赏梅,一边抚琴,旁边有两小童陪伴。

  知道这是明代杜堇的画作。

  脸上依旧不动声色。

  还是按着对待刚刚那个人的话术,再来上一遍。

  “先生要多少价?”

  祥子也不知道多少价才合适。

  他对古董古画了解的也不是很多。

  但是曹宅里头的东西,乾隆的章是真的,肯定价值不菲。

  至于能值钱多少,他是真的不知道。

  祥子:“您能出什么价?”

  掌柜的好像预料到祥子会这么说一样。

  “说实话,我也眼拙了,不能判断出这是出自何朝何人之手,看不透彻,感觉又不像是真的。”

  先这么说着,把价格给压一压。

  入手的价格越低,他赚的也就越多。

  祥子可不吃这套。

  他肯定自己的东西是真的,没有合适的价大不了不卖了,反正如今也不是太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