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时代,从骆驼祥子开始 第七十六章 募捐
作者:言歌特斯拉的小说      更新:2023-11-15

  现在学校还在暑假期间。

  京城这边搞起了比较声势浩大的留法勤工俭学行动。

  主要是今年吴智辉发起的。

  他鼓吹无政府主义。

  实现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它没有强权、军队、法律,消灭阶级、去国界、众生平等,人我无界,无争无优,怡然四海如春。

  在这个社会里,物质文明十分发达,凡劳动都归机器,每人每日只要工作2小时,便已各尽其能,人们享用的东西,应有尽有,使人各取所需。

  这个社会不再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区别,只有道德而没有法律,人人正直无私,诚实守信。

  当初互助社的创立,就是根据这个理论来的。

  太过于理想主义了。

  不过他这个留法勤工俭学搞的还是很好的。

  有着许许多多的大佬,去了法兰西学习。

  在梨园组织了一個捐助留学生的活动。

  著名京剧大师梅先生上台献艺。

  蔡先生,还有京城大学的一些学生教授也到了这边来。

  祥子也过来了,准备用玉笙服饰店的名义为留法勤工俭学的捐了两百个大洋。

  怕的是,最终捐的钱到不了实际学生的手上。

  只要是机构多多少少的会有这样的问题。

  莫不如自己亲自去找那些穷点的留学生,亲自把钱给他们。

  后世的水滴愁,就是一个救助的平台。

  有用。

  但估计会被抽水很多。

  赚了不少,不然也不会到纽交所上市去了。

  直接对接个人,免去平台中间商。

  更好一点。

  还有很多更过分的平台,甚至一分钱都到不了该有的人手上。

  梅先生是当前最有名的京剧大师。

  目前在唱的是《游园惊梦》,昆曲《牡丹亭》其中的一折,是梅先生的拿手好戏之一。

  《游园惊梦》非京剧,而是昆曲。该戏分为《游园》与《惊梦》两个部分,前者以景衬情,后者因情生梦,二者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后世的祥子也有听戏,在剧院听过,后世的的戏是有字幕的,更好理解。

  不过就算是听不太懂内容,光看着梅先生的身段,声音,就是一种极好的享受。

  牡丹亭非常著名,祥子知道其中的一些内容,大差不差的能听懂。

  后世的戏曲爱好者,估计梦想就是能听梅先生唱戏一次。

  现在的昆曲逐渐没落,梅先生认为这是戏曲界的一大损失,学了很多的昆曲,而其中最能展现梅先生唱功的,当属这出游园惊梦,梅先生把它唱得红极了。

  一曲唱完,台下响起了掌声。

  “今天的观众非常的热情,捐款也十分的踊跃。”

  “梅先生,您给致个辞吧。”

  梅先生:“今天是为了留法勤工俭学而举办的募捐活动,这个啊,是蔡先生的事,蔡先生,您请吧。”

  蔡校长:“智辉兄,我今天不多言了,今天哪,就全听您的。”

  吴智辉是留法的发起人。

  “行,我说就我说。诸位和我这个糟老头子一样。都是来捧场的,今天与往常不同,捧的不是梅先生。今天不捧梅先生的场。

  捧谁?还有谁比梅先生厉害?学生,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

  “好,好!”

  吴:“下面说说留法勤工俭学。有人问我,说欧美诸国无一不强,为何单单选中了法兰西。

  我说法兰西人性格热烈,要学习这种热烈的性格,要奔放,要敢做敢当,法兰西在欧洲受德意志帝国欺负,中华在亚洲受日意志帝国的欺负,今天有二十一条,明天还会有二十二条。

  中华人去法兰西就是要向法兰西人学习,下一次大战打败日意志。”

  “好!”

  “说的好!”

  开始了踊跃捐款。

  来了不少京城的商人。

  少则捐了几十,多则上千。

  去法兰西要花特别多的钱。

  别的不说,这个路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还有那边的生活费。

  到了捐款的环节。

  现在的企业家爱国的不少。

  崇尚实业救国的也有不少。

  “京城船厂捐五百块。”

  “我们纺纱厂也捐五百块。”

  “烤鸭店,捐一百。”

  “玉笙服饰,两百块。”

  ......

  过来了不少的老板,其中很多都是梅先生的粉丝。

  现如今听戏是主要的娱乐活动。

  按照影响力,梅先生可比后世的明星要大多了。

  听到玉笙服饰,梅先生特意看了过去。

  这次的捐款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

  搞来了不少。

  还有北洋也会出资。

  但是跟留法的学生相比,钱还是少了些。

  人数太多了。

  准备搞上千人过去。

  就算是勤工俭学,一个人也得按照几百块钱的低标准。

  这里就是好几十万了。

  到时候等人到了法兰西,结果没钱了,就会非常的难办。事实也是如此。

  到了散场的时候,梅先生亲自过来留住了祥子。

  “可是玉笙先生?”

  “是,梅先生您好。”

  “玉笙先生,我可是早就想见你了。”

  带着祥子到梨园一个房子坐了一下。

  搞了些茶水。

  “玉笙先生,我看过几个月前的一期报纸。您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刊载在了报纸上,这让我感触颇深。”

  梅先生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创造的人。

  对于搞艺术的来说,有着一个很要紧的特质,就是创造。

  他听着这首歌的时候,心里头就有一个念头,可不可以借鉴学习,结合自己新的理解,去有更多的唱腔表现。

  在此之前,梅先生就大胆借鉴西方表演艺术思想,尝试对昆曲进行创新,吸收多方精华,重新组织、仔细修改、揣摩。

  聊了一会儿,祥子能聊的比较少。

  突然想到了一出戏,也是梅先生的戏,只不过还要过好些年才创作出来。

  祥子:“梅先生,我主要是写文章,小说还有剧本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安排十面埋伏,终困项羽于垓下。项羽突围不得,愁闷饮酒,醉卧帐中。虞姬巡营,听得四面楚歌,急告项羽。项羽疑楚军皆已降汉,抚爱骑乌骓马长叹。为解君忧,虞姬拔剑起舞,慷慨悲歌。

  梅先生,这一段我非常钟爱,是不是也可以创作成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