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一中的小透明开始 第五十三章 开摊预备(下)
作者:陈皮柠檬茶的小说      更新:2023-12-31

  “哥,这事儿,量小的话,不容易引起人注意。小心驶得万年船!等我们生意做大了,直接和太乐公司商务谈,到时候,找你做我们的代理,该拿的,一分也少不了。”肖想看着棒球帽,态度诚恳。

  棒球帽神情一凛,心中对肖想高看了几分。

  自己的确是太心急了,眼见有利可图,就有些心浮气躁,还不如眼前这个学生稳健。

  这种事情,毕竟还是有些踩公司的红线。

  不被发现也就罢了。

  被发现了,虽然表面上没给公司带来什么损失,可毕竟诚信方面存在瑕疵,被除名也不是没有可能。人家娃娃说的对,最开始小心点,是没错的。

  “小兄弟说的是。”棒球帽是一个能听得进意见的人,“我们先合作一个月,试试水。”

  “合作愉快!”肖想主动伸手。

  “我叫龙淼!以后可以喊我淼哥!”棒球帽伸出自己右手,和肖想握了握。

  “我叫肖想。”肖想眯眼笑道。

  “刘华。”

  “李执。”

  “你们准备哪天要货?”龙淼问道。

  “过几天。”肖想道,“有些事情需要再筹备下。”

  龙淼点了点头,跳上车,“提前半天呼我!”

  肖想冲着他比了个OK的手势。

  龙淼正想发动货车,忽然想到了什么,蹙眉问道,“小肖,你们是准备在林家巷摆摊?”

  “嗯。”

  “林家巷那边,可是城管的重点监察范围!”

  “淼哥,放心,都安排好了!”

  龙淼一怔。

  城管可不是那么好打点,要不花钱交管理费,要不就是有后台背景。

  他有些狐疑地看了肖想一眼,想了想,欲言又止,从刚才的接触来看,肖想不像是一个说大话的人。

  自己已经提醒到位了,至于对方是不是真的搞定了,跟他也没太多关系。

  货车开动。

  今天上午,在南街炖鸡面这边已经耽搁不少时间了,再不抓紧点,中山街口蘑面馆的史老头估计得打电话到他公司去投诉了。

  史老头那臭脾气,想着就有些头疼。

  龙淼情不自禁地踩了一脚油门,往中山街驶去。

  ……

  “老肖,牛皮!”李执服气了。

  今天大部分的情节,都在他们的预案之中,最大的一块成本开销,总算是有了着落。

  “万事开头难。”肖想意气风发地看着太乐的送货车消失在长街尽头,嘴边喃喃道,“以后,要是面馆能走上正轨,把淼哥给挖过来帮忙好像也不错……”

  “老肖,你说啥?”刘华今天也很高兴,这样的经历,可比以前那些个无所事事的暑假要精彩太多了。

  “没啥。走!我们回去看看洋子和大牙那边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肖想笑道。

  三个人哼着“酒都”,回到刘洋家中。

  很巧,刘洋刚和余平意从外面回来。

  手上拿着大包小包的横幅,广告贴,标语贴。

  “老肖,华子,搞定了?”刘洋问道。

  “顺利搞定!一切都在老肖的掌握中!”刘华笑着道。

  “洋子,这些标语,横幅都核对过了吧?”肖想拍了拍刘洋的肩膀。

  “放心!我和大牙每人都挨着检查了一遍。”刘洋说道,“老肖,咱们是不是有些高调了?”

  肖想知道他说的是广告宣传语的事儿,微微摇头,“洋子,我们这点小本经营,靠普通的打法,估计折腾一个暑假,也未必能挣几个钱。要想快速的抢占用户,只能出奇制胜。”

  话虽然这么说,其实肖想心里也没底,毕竟,他准备的打法是二十年后的市场营销手段。

  但在2000年的现在,普通人的接受程度到底能有多少,他也没有把握。

  几人进屋,同步了下各自情况。

  横幅,标语,Logo这些东西花掉了100多元,加上其他一些辅料辅材,还剩2000元左右。

  按照上午和龙淼谈判好的进货量来算,像牛肉,猪肉,排骨,鳝鱼,鸡肉这些,一天的花销大概在180元左右,加上口蘑,芹菜,青笋这些蔬菜,应该在200元上下。

  以状元牛肉面为例。

  肖想准备的定价是一碗面2元,这个价格,和面馆里面的价格一致,比那些面摊上的价格要高。

  一碗面里面有3大坨牛肉,份量1两,按照9.45元一公斤的进货价来算,每碗面里面牛肉的成本是0.47元,算上香菜,调料,面条这些,不算人工,还有各种设备折旧的情况下。

  一碗面大概的成本是0.6元。

  也就是说,每碗面的利润空间有1.4元!

  每种面每天5公斤的进货量,卖完的话,大概需要卖100碗!

  五种面,也就是500碗。

  这是肖想制定的学霸小面初期的营业目标,每天500碗面,1000元的营业额,700元的利润空间!

  这几个数字,被写在了刘洋家小院子的黑板上。

  “洋子,你和大牙下午再去趟东街商贸中心,找赵老板买点快餐盒。”肖想笑道,“记得打吕医生的旗号。”

  “我懂。”刘洋点头。

  “华子,下午你和执哥去林家巷踩踩点,把咱们小面的出摊位置给定下来。”肖想又道。

  “包在我身上!”刘华拍了拍胸脯,一天700元利润的买卖,他想想就心潮澎湃,一个人算下来也有140元的收入了,超过老刘头了!

  真要是干顺了,老刘头还敢说自己是败家仔不?

  “老肖,你呢?”刘华问道。

  “我下午再去落实下城管那边的事情。”肖想笑了笑。

  “老肖,你在城管有熟人?”听肖想提到城管,李执想起今天上午龙淼说的话,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我三伯不是在大观楼那边摆了个烟摊吗?平时和这边的几个城管挺熟络的,我过去找他勾兑勾兑。”肖想打了个哈哈。

  他暂时没跟几人提张勇福那边已经在张罗城管的事情,也不想这么早就让李执他们觉得学霸小面是有后台的,这样不太利于几人的成长。

  简单一顿午饭之后,众人分头行事。

  肖想来到了人民路,酒都老城区市政楼下。

  新经济局是在二楼。

  肖想顺着楼梯爬上去,正准备挨着门牌去找新经济局的办公室,迎面走来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

  “肖想同学?!”中年男人看见肖想,眉头一扬,嘴边笑容浮现。

  “领导,您认识……我?”肖想在脑中努力回忆着在哪里见过眼前此人。

  “酒都艺术节的时候,我看过你的表演,特别是那首“酒都”,印象深刻!用你们年轻人的话来说,就是超赞!”中年男人背着手微笑道。

  “领导过奖了!”肖想明白过来。

  “上个月你们付老师把你那首酒都的小片拿过来了,我们一致觉得这首歌很能代表酒都的形象气质,市里面正组织对有些描述进行修订,准备将这首歌打造成为酒都的文化宣传歌曲。”中年男人带着欣赏的目光,和善说道。

  “能为市里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我的荣幸!”肖想笑道。

  “不错!年轻人,很有觉悟!”中年男人赞赏点头,“不愧是我们这次酒都市期末考试的高二状元!”

  “领导,都传到你耳朵里了?”肖想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呵呵。”中年男人笑容爽朗,“这几天,教育局唐局长,没少在我耳朵边念叨,说什么你是酒都明年的高考之光!是我们酒都这几年来,第一个有希望冲700分的学生!”

  “唐局长过奖了,求学之旅,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肖想不动声色的装了个13。

  “好!好!”中年男人心中对肖想的评价不由高了几分,不骄不躁,稳重谦逊,可比自己家那不争气的儿子强了不知道多少。

  “对了,肖想同学,你来市政楼是来找家里人?”

  “领导,我来找我张哥!”

  “哪个张哥?”

  “张勇福!”

  “新经济局的小张?”中年男人笑了,“带你过去吧,他们部门我熟。”

  “领导,麻烦您了。”

  “别叫领导了,我不算啥领导。我叫申翼,是市文化局的局长。”申翼做了个自我介绍,“别看我今年五十出头了,我可是一直在跟随你们年轻人的步伐!”

  “像小张他们最近鼓捣的什么政务论坛,三江夜话,我都有了解过!网上冲浪我也会,对了,我还有自己的QQ号!”

  “申局,不,申叔。”肖想边走边道,“你可比我爸要开放多了,我爸现在也就只知道“互联网”三个字。”

  ……

  俩人说话间,走到了挂着新经济牌子的办公室门口。

  “老吕,小张!肖想我给你们领来了!”申翼冲着正在开小组会议的吕锋,张勇福以及云朗几人道。

  “老申,肖想怎么找到你那儿去了?”吕锋一愣,有些意外这两人怎么走到一起了。

  “哼哼!”申翼挑了挑眉,“在门口碰巧遇上,老吕,藏的够深啊!要不是今天肖想提起,我还不知道你们认识!”

  “老申,你忘了吕妍在一中当校医了?”吕锋心中咯噔了一下,难道三江夜话的事情被申翼知道了?

  “倒是把这事儿给忘了!”申翼拍了拍脑袋,“那行,你们慢慢聊,我还要去开个会,先走了。”

  “老申,正好有事儿找你!耽误你两分钟。”吕锋轻吁了口气,瞟了肖想一眼,拉着申翼走出办公室,往楼下走去。

  张勇福倒了一杯水,招呼着云朗和魏成风俩人拉着肖想围坐在办公室的会客桌旁,聊了起来。

  “小肖,有事儿找我?”张勇福笑道。

  “勇福哥,前几天拜托你的那事儿,没问题吧?过两天,我们可就要开摊了。”肖想问。

  “放心!都搞好了!”张勇福笑容灿烂,“说来也巧,管林家巷那片区域的城管领导,他儿子正好也在一中念高二,听说是你肖想要摆摊,立马就答应下来。”

  “你小子现在的面子,比我都管用!听说他们家小子已经拿你当偶像了。”张勇福很羡慕。

  肖想一愣,哑然。

  随后,飘了……

  成绩好,好像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了?

  刚才碰到的文化局的……局长,对他也像自己孩子一样……

  这还只是全市第一呢,要是明年高考能考全省第一,自己母亲的事情,是不是真可以解决了?

  ……

  另一头,吕锋和申翼边走边道,“老申,打听个事儿,听说你和邮政的王副局关系不错?”

  申翼狐疑看了他一眼,“老吕,怎么,你想把你家姑娘安排进邮政系统?”

  吕锋摇头,“丫头都进中医院实习了,还进邮政干嘛。”

  “那是你家亲戚?朋友?”申翼笑了笑。

  “不是亲戚,也不是朋友……”

  “难不成是你对象?”申翼突然瞳孔放大,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对象你个头!”吕锋白了他一眼,“一个永兴代办所的中年妇女,想调到酒都邮政局来。”

  “非亲非故的,你这么尽力干啥?”

  “肖想他妈!”

  “你早说啊!”申翼眼前一亮,态度立马九十度转变,“正好等下开会,老王也参加,我找他打听打听!小肖同学的忙,得帮!”

  吕锋瘪嘴。

  肖想的忙你就要帮?

  这话听着怎么有点别扭呢?

  咱俩好歹也是有五六年交情的战友了啊!

  ……

  听说城管的事情搞定了,肖想放下心来,和几人又商量了下勤工俭学系列片的拍摄计划之后,便离开了政务大楼。

  万事俱备,还欠东风。

  面摊,最重要的,还是要用品质说话,所以,这最后的一两天,他要完成试面的工作。

  酒都人喜爱面食。

  独特的三江水,让传统的水面焕发出了和蜀省其它城市的面条不一样的Q弹。

  而最灵魂的,要属浇头。

  无论大小面馆,面摊,讲究的都是两个字,现熬!

  像牛肉面,炖鸡面,都是前一天晚上用文火慢炖,还原每种食材的本味,再连汤带肉的浇到筋道的面条上,激发舌尖上的味蕾。

  ……

  出摊的时间安排,几个人商量了下,打算做早餐和午餐。

  早餐,肖想准备仿效学校附近卖面的那两个摊贩。先将面条煮个七八成熟,再捞起来,沥干水备用。因为大家时间都比较赶,这样的操作,可以保证每个人能在几分钟内吃到面条。

  午餐,不赶时间,则可以新鲜现煮。

  下午,收摊,休息。

  7月19日晚上。

  几个人围坐在小院里,肖想举起了手中的饮料,“祝我们明天,开门大吉!”

  “等等,老肖,为啥是开门?”刘洋问,“不应该是开业,或者开张吗?”

  “因为开门大吉能听歌!”

  刘洋,“”

  刘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