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明朝末年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明朝的活雷锋
作者:秀才会武术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千金难买后悔药。

  如果可以选择,卢达绝不让卢九带头冲锋。

  现在可好,最为精锐的数百部众全部陷在了阵前。

  退军?

  来不及了,卢九正在舍命搏杀,这时候即便下令退军,只怕卢九也没有机会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流寇势若疯狗一般的气势很快便败退在广灵军攻守严密的大阵之前。

  原本以为只要避过火铳,冲到枪阵之前,流寇凭着近战优势便可杀死所有的官军,可没想到官军竟然身着铁甲,刀砍不透,枪刺不中,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偏偏官军还有一手要命的长枪。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阵前便倒下了近百名流寇、

  这仗还怎么打?

  早已经逃离战场,四处观望的卢旺腿脚酥软,庆幸不已,幸好他见机得快,逃的够早,否则的话这时候只怕与卢九一个下场了。

  卢达愤怒地斩杀了几个逃跑的流寇,却怎么也止不住逃窜的人流。

  黄得功一马当先,他手里挥舞着一柄寒光闪烁的大刀,目光如电,刀刀见血,招招致命。

  没多久,黄得功一刀斩杀了浴血奋战的卢九,流寇们唯一的支柱轰然倒塌。

  紧随其后的百余名刀盾兵左手持盾,右手挥刀,杀的流寇落荒而逃。

  从侧翼冲出的刀盾兵完全击溃了流寇的抵抗意识,残存下来的数百流寇再也顾不得军纪,他们推搡着,试图逃离此处。

  卢达冷汗连连,他没想到只是几个回合下来,千余名流寇便败的这么干净利落。连一丝反击之力都没有。

  “大事休矣”,脑中盘旋着这个念头,卢达心虚地往灵丘城的方向往了一眼,要是城中的守军知道了自己的惨状,会不会派兵夹击?

  “头领,大事不妙。撤吧”

  “大头领,逃吧!”

  耳畔传来接连不断的劝慰声,卢达最后深深地往那柄“王”字大旗的方向看了一眼,嘴中恶狠狠地骂道“小贼,老子还会回来的!”

  身边的几名嫡系松了一口大气,他们生怕卢达脑子一热,要冲上去与官军厮杀,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这时候,王腾明白。大局已定,“发信号给周遇吉,让他择机出战!”

  “得令!”

  王腾一声令下,很快有军卒摇起红色的三角旗。

  没多久,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响起,隔着老远,铺天盖地的尘土便席卷而来。

  骑军?

  官军竟然还有骑军?

  卢达一个踉跄险些跌落下马,没说的了。再不逃命可就来不及了。

  “逃!”

  “风紧、撤乎!”

  在死亡的威胁下,只有自己的性命最为紧要!

  气势汹汹的卢达逃了?

  剧情转变的太快。灵丘城内的军民有些惊异。

  从广灵军出现到现在总计不过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官军胜的也太快了吧?

  追杀残敌的任务交给了黄得功、周遇吉,王腾与长枪兵、火铳兵一道往城门而来。

  齐整的长枪阵缓缓前行,火铳兵紧随其后,即便大胜一阵,他们依旧不为所动。

  真乃强军也!

  不知何时。灵丘军马发出了发自肺腑的感慨。

  短促的交锋过后,广灵军以自身伤亡不过数十的代价击溃了千余名悍匪。

  以六百对一千,胜的干净利落,灵丘军民彻底服了。

  没了贼寇的威胁,蒋秉之急忙命人打开城门。迎接仗义驰援的援军。

  搬开堵住城门的巨石,扔掉门外流寇的死尸,蒋秉之领着一帮文武吏员出城迎接。

  流寇已经去的远了,可广灵军的阵势依旧沉稳如山。

  众人看的心中暗赞,也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以寡击众,进而大胜。

  王腾与童一贯打马前行,他们看到了城门口等待的人群,当即会心一笑。

  灵丘城内的官员如此识趣,倒也不枉王腾百里来援。

  硕大的王字大旗迎风飘扬,旗下,两名银盔亮甲的骑士缓缓而至。

  其中一名胯下枣青马,腰插玄色长剑,头顶银色帽樱盔,端的是英俊无比,另一人手握墨色长枪,背挽长弓,看上去也是一员骁将。

  统领人马的将军竟然如此年轻?

  相距不过十数步,蒋秉之等人瞪大了眼睛,他们看到,跨着枣青色良马的那员将领翻身下马,随手将马缰交给了身后的侍从。

  这就是王腾!

  蒋秉之前行几步,长揖到地,道:“灵丘县蒋秉之谢过将军援手之恩,今日所赐,他日必有后报!”

  王腾搀起蒋秉之,“县尊太客气了,灵丘、广灵唇亡齿寒,灵丘有难,我怎能袖手旁观?“

  蒋秉之颇为感慨,“久闻千户威名,今日一见方知传言非虚呀”。

  王腾又谦逊了几句,蒋秉之当即问道:“不知此番王千户带了多少人马?”

  “不足六百之数”

  蒋秉之暗嘶一口冷气,他没想到援军竟然真的只有六百,偏偏人家还打了胜仗,这就是实力呀!

  羡慕都羡慕不来!

  “以六百官军大胜数千流寇,王千总用兵如神呀”

  “也幸亏大人尽忠职守,守住县城,否则的话,纵使我即使赶到也改变不了什么了”

  王腾的吹捧,蒋秉之欣然受之!

  事实如此,如果蒋秉之弃城而逃,卢达早已经得了城池,那时候,攻守之势易位,王腾再想胜的这么容易可就难了。

  花花轿子人人抬,反正仗已经打胜了,至于如何写奏报,功劳如何分润,那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蒋秉之受了王腾的恩惠,自然做不出过河拆桥的事情,他决定突出王腾的功绩!如此以来才能显出他知恩图报的高尚品德!

  王腾自然不肯独占功劳,这点微末战功他根本看不上,与其一锤子买卖,耗尽人情,他宁愿多交一个朋友,毕竟,能够外放县令的人,没有一个是蠢货!

  稍稍表达了自己的意图之后,王腾在城外留下了两百军卒打扫战场。

  蒋秉之大为感动,如果他知道雷锋这个词语,一定会把王腾当成大明朝的活雷锋。

  跋涉百里击溃流寇,解了县城之围,事成之后非但没有居功自傲,反而谦不受功,这不是雷锋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