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生活 886.投资者说刘天君
作者:肖水文的小说      更新:2018-07-31

    学习一个链接。

    【投资者说】刘天君的价值坚守之路

    2018-01-08央视交易时间

    刘天君:注重行业喜欢研究细节

    记者:胡元顾小田摄像:苏照宇

    他曾是业界公认的明星基金经理,他曾经“金牛奖”拿到手软,他的离开也曾引发公募基金人事的大幅调整。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投资者说,认识这位明星经理刘天君。

    研究员:周五也公告了,那个小非减持,近三个月减了两个多点吧。

    每周一上午的八点十五分,是刘天君和他的同事们固定开早会的时间。在记者到达他的办公室时,早会已经开始了。刘天君听着分析员的报告,脸上显露出疲惫和一些不满。

    刘天君上海投资者:

    就是有很多个股马虎了,我提过,可是呢,给我的答案模棱两可,或者呢,就错了,错了没关系。重点是你要有那个态度,就好好给我跟,现在呢就像是我是指挥官,是中场球员,前锋该冲的就冲,后卫该守的就守。可能是我要求比较高,我经常跟我们研究员说,我们这行当,你五分钟的休息都不要想。

    这个连五分钟中场休息都不愿意留出的人是刘天君,“急性子”是他的人生词典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条目。16岁时,刘天君顺利考入天津大学学习技术经济,23岁便从北大国民经济研究生毕业,刘天君说,这样的学习经历使他在年少时就懂得了如何更好的向别人学习,也正是这样的学习能力,让刘天君学会了像探寻数学研究一样抓本质的能力,也是刘天君投资方*的基础。

    刘天君上海投资者:

    其实做投资往往就是去探寻一个事物的本质,就像很多行业,它看起来好像是靠卖票,但实际上是靠会员,很多行业看起来是靠高价,它其实上又不是。

    毕业后的刘天君进入了招商证券,2003年4月,刘天君正式加入嘉实基金。对于刘天君来说,嘉实基金是培养他土壤,在这家国内老牌基金公司工作的十几年时间里,刘天君曾获得过“金牛奖十周年特别奖”,还五次获得年度金牛奖。而正是这样一位奖项拿到手软的业界大咖对记者坦言,在成为明星基金经理之前,首先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行业研究员。

    刘天君上海投资者:

    因为在你纯粹做研究的过程中,你才能全身心的去跟上市公司交流,去更加细致的去调研上市公司,我记得那个时候去钢厂调研,我往往是走在最后的一个,因为大队人马往前走的时候,其实都在听着讲解员在讲这个钢是怎么炼,这个钢有什么特点,然后我都是在后面抄那些工厂的工人的这个值班日志,就里面有很多的技术指标,有这个吨钢的炼焦的比例,还有很多一些生产的一些具体指标,包括类似于良率,包括能源的消耗比率等等这样一些东西,我觉得我是非常喜欢这种细节的研究。

    在刘天君眼里,成为一名合格的行业研究员除了实地调研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细节的把控,而想要变得优秀,刘天君则会把经历投入到他认为有价值的地方。择其优者而从之,选择行业中的“优等生”,是刘天君的调研企业另外的标准。

    刘天君上海投资者:

    我们其实还是少而精吧,我觉得就是把精力用到最有价值的地方,我其实不是像很多的这种所谓的流散或者是某一些的基金经理,那么广泛的去调研公司,但是我们可能非常重点的是在一些行业龙头,或者是一些行业的主要的参与者上面,加大这种研究的深度和力度。所以我们有可能覆盖的股票的话,大概就是在七八十只,那么1年的话,我们滚动的话大概会跑1到2次。

    调研,是刘天君工作的常态。2015年离开嘉实奔向私募的刘天君在对调研这件事上,仿佛有一种莫名的执着。采访时,他像记者大致估算了一下2017年的总体的调研情况,公司调研总量大约在100到150次左右,平均到每一个投研人员身上约为三五十次,一周左右就会有针对一家公司的调研。而一年中,则会有30到50个实地调研记录,这个数字,无论是对刘天君本人还是公司的研究员来说,都不算少。每天中午,刘天君留给自己的午饭时间是有短短几分钟分钟,经常随便一个三明治便可抵上一顿午餐,采访中的空隙也不停在跟研究员交流调研后的情况。

    刘天君上海投资者:

    我觉得一个好的研究员就应该是向一个好的侦探或者是像一个的记者,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上市公司的丑闻都是被记者来发现的?其实往往也是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就是他很细致,去挖掘一些细节的东西去了解事实得真相。

    刘天君:格力是一只有魔力的股票

    多年前,当市场上的大多数人都不看好这家家电上市公司纷纷离开时,刘天君决定逆行而上,给这家公司多留一些时间。这一留就留到了现在,他从青涩的基金经理到如今的自己做私募,中间捧回了五座金牛奖杯,而这只股票更是成为了刘天君手中白马股的代表。2017年,是刘天君持有格力的整整第十个年头。可能他自己也从未细数过,这十年格力都给他到来了什么。

    刘天君上海投资者:

    我觉得从十年的角度来说,过去十年的角度来说,格力电器毫无疑问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公司,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就是公司从一个,怎么说?格力从最初的一个非常有分歧,逐步的变成了一个受到投资者认可(的公司)。

    2007年初,刚刚当上基金经理的刘天君开始着手研究格力电器,面对这家稍显逊色的白电企业,更多资深的基金经理都对它嗤之以鼻,反对的声音也一直没有停下。刘天君总结说,当时反对的声音无非有两种,第一是因为企业掌门人拒绝使用当时流行的大卖场模式而组织自建*店,违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而另一种则是觉得家电行业利润率过低,太易于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导致销售起伏大。而事实上,这两种担忧都没有出现。

    刘天君上海投资者:

    格力其实在十年前或者甚至在过去十年过程中,其实一直都不是所有人喜欢的一个公司和个股。但是从结果上这个公司是过去十年涨了三十几倍,那年化收益率也有40%,因为它分红非常高,利润增长也是非常强劲的,过去十年也涨了20倍以上的利润,那么这过程为什么很多的投资者,没有看到这样的机会呢?

    刘天君认为是没有看到格力本身的独特价值,除了优秀的管理层,这家公司其实在十年前已经构建起了一个强大的护城河,通过经销商模式,建立*店,打造了属于公司的完整销售体系。

    刘天君上海投资者:

    这个销售模式其实在之后的十年里面,陆续影响了很多的其他行业的公司,比如说后期的OPPO、VIVO,包括到现在的小米,也都开始非常重视线下渠道的建设。所以格力确实是从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公司,变成了一个类金融公司,这也是很多投资者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个机遇。所以我觉得其实好的机会往往是你对这个公司的深度理解,结合一个合适的价格,能够创造出来的一个机会。

    最终,刘天君将格力牢牢拴在了他重仓股的名单里,为他赢得奖杯的同时,也成为刘天君个人投资哲学的代表。多年来,虽然格力的股价也经历过起伏,但是作为标准的成长型企业,股价却也在不断创出新高。

    刘天君上海投资者:

    格力一直都是有好的价格,这个也是这个股票的一个魔力,就是确实如董总所说,她不希望这个股票是被很多人炒作的,所以她总是希望这个股价本身不要隐含太多的主题的成分,或者是任何炒作的因素在里面。所以这股票的股价一直都是伴随着业绩的增长和分红的体现,来兑现它的投资价值的,所以一直都是非常估值合理的一个股票,它很少有就是高估,或者是甚至严重高估的时候,几乎没有出现过,所以也就是说在这个股票上交易的投资者,大多数都是理性的投资者。

    刘天君:我有风格但并非全能型选手

    “明星基金经理”“金牛奖得主”,这些都是曾经套在刘天君身上的光环,而对于大多数的基金经理来说,战胜市场、识得黑马、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赢取丰厚回报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刘天君似乎早就做到了,离开嘉实奔私的他,如今又是怎样呢,我们继续来看。

    刘天君上海投资者:

    我们做投资往往会碰到这种至暗时刻,就是在黎明到来前的最后那么一两天,一定要坚持住,有的时候,就是在你最崩溃的时候,可能机会已经悄然来临,所以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方*,然后持续学习,就是一方面要非常坚定自己的方法和你的策略,另外一方面要不断的更新你的知识和方*。

    在刘天君的投资生涯里,没有经历过巨大的风浪,但对于他来说,面对每一次的增减仓,都是至关重要的时刻。

    刘天君上海投资者:

    十年前你投大国制造,你投的是家电、投的是机械、投的是造船。但是十年之后,我觉得应该更多的是投的是电子,投的是互联网,投的是新兴产业。那么当然品牌消费品是可以一直去挖掘的,所以就是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代表性的个股和主题。

    现在,刘天君依然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执着的市场派,只有消费者真正信任的产品和技术路线,才是最后有把握胜出的技术路线。所以,面对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机会,经历过时间打磨的刘天君反而更加淡定从容。

    刘天君上海投资者:

    比如说像最近一年多以来,我们基本上不参与任何的主题投资,比如说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整个大的新能源板块,我们基本上都没有投资,还有过去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主题,应该说都是层出不穷,但是我们基本上都是放弃的,包括雄安等等,我们是坚决不参与,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觉得这些主题本身缺乏一个基本面的很强劲的一个支撑,所以我们觉得这里面或许有一些个股是可以脱颖而出,或者是去取得一个长期回报。但是作为一个板块或者一个主题来说,那么存在很大的概率,它是会阶段性高估的,甚至会严重高估,所以对这种情绪驱动的机会,我们是非常排斥的。

    刘天君说,他并不是全能型投资者,所以注定会错过亚马逊,错过乐视,错过特斯拉。很多故事看起来很美,但是真实性却无法判断,在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内能够找到成长性持续性都满意的公司,对他而言,也是一种幸运。在投资里,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并不奢望能够得到世界上所有的好机会。

    刘天君上海投资者:

    虽然你赌对了风格,有可能有很高额回报,甚至超高的回报,但是如果风格处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那么其实一个最好的策略,还是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你自己有非常独特理解的公司,去投资它,甚至是去长期投资它,就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其实做到长期投资其实是最难的,买卖一个股票是非常容易的,低买高卖其实也不难,但问题是你能不能做到对一个具备长期价值的股票,你能够长期坚守,甚至有的时候是非常寂寞的去等待,所以我们觉得很多时候并不是简单的去看它的股价表现,而是要理解它背后的一个投资逻辑和它的一个深度的价值。

    (本期制作:孙雁稿件来源: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