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生活 1034.投资者说施国忠
作者:肖水文的小说      更新:2018-07-31

    学习一个链接。

    【投资者说】施国忠:早年大输大赢国债期货亏精光回归价值一只股赚五倍

    原创2018-02-26岳一凡许兴昆央视交易时间

    施国忠:早年买原始股大赚个把月又输掉三十万

    记者:岳一凡摄像:许兴昆

    今天投资者来自于中国的第一代股民。在这一批人里,有的一夜暴富而后春风得意,也有的刹那间倾家荡产至此悄无声息……今天的这个投资者就是第一代股民中的一个,二十多年的起起伏伏又会给他带来哪些收获呢?一起来看今天的《投资者说》。

    65岁的施国忠,退休前是福建省人民出版社的一名编审。由于工作原因,早在1972年他就看到了有关香港股票市场的资料,并非常向往这种通过买卖股票来获取收益的方式,但无奈自己没有机会。直到1992年,福建日报上刊登了福耀玻璃发行股票的消息,此时的施国忠刚刚卖掉了老家的房子,手中正拿着还没焐热的一万多元。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当时自己的钱也只有一万块,但是我马上用7500块买了福耀玻璃5000股,一股才一块五。我后来在十一块的时候,用黑市价格又追加了,所以说我总共拿了10000股。

    记者:那5000股的钱是从哪来的?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也是后面的奖金,再加前面剩的钱就全部押上去了。

    1993年6月,福耀玻璃上市第一天开盘价是44元/股,但随后一直下跌,施国忠便在40元/股的时候选择卖出,获利近30万元。尝到甜头的他,开始四处打探其他原始股的消息。这时,恰巧有朋友告诉他厦门汽车正在厦门市植物园发行股票,于是他们连夜从福州赶了过去。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我借了十几张身份证,它一张身份证只能买一千股。雇了十三个排队,一个人给50块钱排队费。结果我赶到的时候,我已经买到了11000股,那一股才4块多,当时我就认购了。我们到买完以后,到下山的时候看见一麻袋一麻袋的钱,就上海的那些大款们来收购,你四块多买的现在就给我八块,直接给现金。我们当时肯定不卖,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值多少钱,肯定不卖,那我也没钱去收购了。

    厦门汽车上市后,施国忠在13元/股的时候卖了出去,赚了10万元。在原始股的这两次的投资中,施国忠积累了他在股市中的第一桶金。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那时这40万在福州可以买两三套房子,就觉得这个钱来得太容易了,而且就没想到一个事情——没有知识,知识储备不够,钱有很多很快也会失去。这一点我当时一点都没想到,就是沉浸在幸福中。觉得以自己的冒险精神和自己敢于追求(的精神),可以找到好股票。

    施国忠进入了老三板市场,对比当时有着几百倍市盈率的上海老八股,在老三板市场中,只有八倍市盈率的东方股份显然便宜得多,于是他将40万元全部买了进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输掉了三十几万。“怎么会输呢”“怎么会输得这么惨呢”?面对剩下的十万块钱,施国忠心有不甘。

    施国忠:炒国债期货输得精光

    施国忠亏了大钱但心有不甘,这时刚好国债期货炒得火热。施国忠心想,国债期货已经持续上涨了一段时间,这么高的价格做空风险肯定不大。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著名的“3·27”国债事件,施国忠的遭遇又会如何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1992年—1994年,中国面临高通胀压力,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不断调高,国家为了保证国债的顺利发行,对已经发行的国债实行了保值贴补。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至于这补贴多少,当时没有明确地说。这样子就导致双方斗争非常激烈,尤其在一块四以后,双方就互不服气。那个时候我主要是贪心,又不懂又大胆,觉得应该是做空,那就把剩下钱也押进去了,押进去最后是全部输得精光。

    记者:剩下的钱十万块钱。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全部输得精光,甚至还欠了一两万。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主角,是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库券,1995年6月到期兑付,利率是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贴补率,但财政部是否对之实行保值贴补,并不确定。随着对此的猜测和分歧,“327”国债期货价格发生大幅变动。在此期间,施国忠输光了前期全部的积累,甚至还欠了上万元的债务。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我都叫我爱人准备最后的钱在那边等着。万一他今天叫我们补仓,要补,不补就没了。

    施国忠妻子:他就是每天有时间都投到里面去,自己很钻研。这个我也习惯了,反正几十年都这样。

    随着国债期货的关闭,施国忠最终落得两手空空。但作为家中的顶梁柱,40多岁的施国忠依然肩负着养活全家老小的责任。在经历了老三板市场和国债期货的惨痛教训后,施国忠开始想办法赚钱重回股市。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那个时候我就有一种想法,就只要我有一万块钱,我一定要把它搞成一百万。那个时候觉得一百万很大了。

    施国忠抱着自己的百万梦,一直在股市上小打小闹的试探着,直到1997年6月,他发现了令他眼前一亮的金花股份。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上市第三天我发现它了,市盈率还不是很高,就三四十倍,但是盘子才三千万,但是就走势很强。主要最关键有生物制药题材,当时生物制药它几乎是第一股。持有了一年多时间,我都是贪心,最高61元也没卖得掉。最后只卖到跌下来的时候,卖到45元。但是我18块买的,买了一万股,一万股到45元也赚了27万。

    事实上,施国忠这一次很可能是沾了概念炒作的光。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我1997年(1998年)卖出的金花股份,到今天去看一下还在原地,就是1998年,20年过去了,让我觉得心里面拔凉拔凉的……

    施国忠:八年不赚反亏回归价值终于翻本

    1998年,施国忠从金花股份出来后又根据技术分析、题材炒作等方式操作了一些股票。原来手中的40多万,到了2006年只剩了十几万元。8年间,不赚反亏。后来股市开始走牛,但是这时的施国忠却害怕了。

    2007年初,施国忠听朋友说老三板市场中的建北集团有转主板上市的可能,于是他在13元/股的时候,将手中剩下的十几万全仓买了进去。2007年11月,建北集团改名为粤传媒上市,首日开盘价为22元/股。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因为我们买的是法人股,必须迟一年上市,这迟一年上市刚好碰到大熊市。2008年11月是跌得最低的时候,一下子跌到了4块多,我5块多一点就含泪割出。

    施国忠不断地将自己的奖金、工资都投了进去,陆陆续续地又买了广东广建等法人股,但依旧是屡战屡败,手中的资金所剩无几。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屡败我也屡战,我不是跟你讲,我心里藏着一个愿望,只要我有一万块钱,一定要给它做到一百万,就是说我不服。

    2013年5月,施国忠拿着工资和奖金的积累,转战到了股票二级市场,买入了当时市盈率为30倍,并且连续两年送股后,业绩仍保持高速增长的小盘股——金卡股份(现改名为金卡智能)。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21块买的,最高到61块,这一次我倒是价值投资了。到了2015年3月,它一季报不如往年的一季报,差得很多。我一看觉得自己21块买的,34块了,不管怎么说,买了一两年也赚到钱了,那就卖出。

    2018年2月22日,金卡股份收盘价为34.4元/股,相较施国忠三年前卖出的34元/股,价格几乎持平。此外,在操作金卡股份的同时,施国忠每天都在寻找更具有投资价值的标的。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看到安科瑞我都是一晃而过,它市盈率太高。到那一天我突然发现,觉得它怎么瞬间变得不高了?因为中报业绩出来了四毛钱,本来一季报才一毛三,那一毛三当然市盈率很高。因为它既然半年报要比一季报会增长两毛七,几乎翻倍的增长。从一毛三到四毛,那全年应该按九毛来算比较合理,结果最后全年还真九毛,给我算对了。

    施国忠的预测得到了验证,他认为安科瑞当时24元/股的价格对应九毛钱业绩,价格偏低,并且还是他一向偏爱的小盘股,所以施国忠十分笃定。但由于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在了赚了不少钱的金卡股份上,所以2013年8月,施国忠决定借钱去买安科瑞。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我就借50万充进去,才四个月就翻一番。我是有胆量的人,但是我胆量也是实事求是,最后你没赚到钱你怎么敢去借50万呢。

    四个月后,施国忠以49元/股的价格抛出了安科瑞,获利近一倍。令他郁闷的是,此后安科瑞竟然涨到八十多元。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我要24元不卖我可以赚两倍多出局,我才赚一倍出局。现在看这样子还是对了,因为到现在安科瑞比我的卖出价还低一点。我现在要求的是你有垄断的产品、有垄断的技术。这个才能保证长治久安,要不然那些都是短期炒作。

    施国忠:三年融资买入一只股赚五倍

    2015年下半年股市经历了九次千股跌停,2016年初又经历了两次“熔断”。但施国忠3年间一直融资买一只股票,至今已获得了近5倍的收益。那么这三年他是怎么过来的,又是哪只股票让他如此胆大呢?

    施国忠现在每天炒炒股票、接送孙女上下学,偶尔和股友们聚个会……施国忠说,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无论是喜欢的生活方式、还是喜欢的股票。

    施国忠:买什么股票。

    施国忠孙女:三聚环保。

    施国忠:是不是三聚环保。

    施国忠孙女:就是嘛。

    施国忠:再说一遍什么股票?

    施国忠孙女:三聚环保。

    2015年3月,施国忠在中国证券报上发现,一整版的文章都在讲述中国煤炭企业的出路问题,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环保方面,这也使得他偶遇了三聚环保。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其中讲到三聚环保这家上市公司用了一句话让我很震撼,它说三聚环保准备用20几亿的资金撬动几千亿的市场,再去关心它股价,我一看愣住了。怎么搞的?2014年是100%增长,我想这个有点不可信吧?因为环保行业一般成长性只有10%多一点。

    随后的几天,三聚环保发布了201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业绩同比增长233%。施国忠认为,如果2014年业绩100%增长是骗人的,那2015年一季报总不能继续骗人,于是他开始查阅2014年下半年以来所有的年报和研究报告。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结果预测到2017的时候预测到3块钱,我说3三块业绩,33块买入不贵,才11倍市盈率。我说这不就是有价值了吗?11倍市盈率我最坏套两年,买两年我肯定赚钱。

    2015年3月施国忠以33元/股的价格先买入了4万多股三聚环保。距今已经快三年了,三聚环保已经经历了两次十送五、一次十送三的送股。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就买进去以后不怎么赚钱,就赚一点点,我有点怕怕了。因为什么,我买的是日线最高,周线最高,月线最高,最高点买入,当时创业板2200多点也是最高点。结果买入的第二天让我愣住了,才半个小时拉七个点起来,而且没量。我赶快把其他会跌的股票全部换过来。

    施国忠陆续将手中其他的股票换成了三聚环保,调仓后共有七万股左右,占了他近七成的仓位。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这个钱买完了能涨我就赶快融资。

    记者:融了大概多少?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我能融的就融了,就是60%,但是我也差一点弄了危险出来。那个时候42是十送三,就等于跌到我原先买入价,但是我一部分是融资追高盘,这样子就是我亏损了一部分,跌下来我也有爆仓的风险。

    之前连续的跌停板,让施国忠有些害怕,为了保证没有爆仓风险,他选择在三聚环保26元/股的时候忍痛割了6000股。2016年初,A股市场遭遇熔断大跌,三聚环保也一路下跌,但几乎满仓三聚环保的施国忠却非常坦然。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有个股友请客,都是高手到场,很多家伙都讲自己割了一半、割了全仓、割了三分之一。轮到我,我说我把去年赚的一百万都给输了,虽然我才输10%几,但是我有融资等于输掉30%,等于把一百万全输掉了,但是我感到很幸福,我说我持有是中国最有前途的股票,我不怕输。到现在就说一年多了,股价目前没怎么涨,但是它业绩涨得很厉害,业绩又涨了60%起来,这个东西只要业绩增长,迟早以后都是我的。

    2015年3月至今,三聚环保为施国忠带来了近600万的收益。他投资股票,首先是根据基本面分析的方法选择并跟踪指定标的,同时,结合技术分析的方法判断股票的走势。

    施国忠福建投资者:前阶段在酒店上看到有一句话对我感触,它那句话写着谨慎保家之本。那我也问自己一句话,我谨慎了吗?我觉得自己是谨慎的。因为我们从实际最后结果来看,2016年我一块钱变成三块五。2017年我主要在三聚,三聚涨了14%。那我融资成本一年才6%,我是不是赚钱?我好像是借得越多赚得越多。到目前今年为止又是赚钱了。